第76頁
而文和禮是盛世時才首重的選擇。
文相很高興陛下拎得清事情輕重,看得清大局所向,這於綏陽來說絕對百利無害。
十二月末,翰林院和吏部依照江棄言的意思將進士與准進士們各自安排入朝。
朝廷上多了許多新面孔。
那些初入朝堂之人明顯要大膽一些,他們總有新的想法,給曾經一汪死水的朝堂帶來了很多驚喜。
新鮮血液的注入,讓綏陽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而天下人正在議論的那個人,卻又一次上了摘星樓,瞭望遠方。
這是整個綏陽最高的地方,登上最高層,能給人一種天下盡在眼中的感覺。
江棄言的視線從西北往東南移動,那便是先生平叛的路線。
一月,年宴之後,拜神會發起最後的全面反撲。
江棄言越來越忙,心底的憂慮也越來越重,上摘星樓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他總在深夜俯瞰燈火,想從那萬家燈火中找尋獨屬於他的一朵。
但沒有,蒲聽松給他回的信越來越少,似乎戰事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讓先生連寫信報平安的時間都沒有。
二月初,瘋狂的起義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京城第一次沒有傳回捷報,反而等來了告急的消息。
第67章 義無反顧奔向你
自那之後,一直到二月尾巴,再也沒有收到來自蒲聽松的任何一封信。
二月中旬時,滿朝文武都察覺到了不對勁,一時之間氛圍分外沉重。
沒有新消息傳回來,這意味著他們與前軍完全失聯了。
什麼情況下會有如此結果?沒人敢深思。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壓抑的感覺越來越重,直至早朝時鮮少有人議論新事,大部分人在唉聲嘆氣,少部分人在商議對策。
「如果……老臣是說如果,如果帝師大人遭遇不測,兩位將軍不幸殉國,是否要調徐世子前往東南馳援?」
江棄言緊鎖著眉頭,還沒答,殿外有一穿盔帶甲之人闖進。
沒人在意他不卸甲的事,所有人目光都緊緊盯著他,這是自二月初後第一次有軍中人回來報信。
江棄言看見那人衣著,心瞬間沉到了谷底。
「徐王世子報!漠北有大規模異動,請求支援!」
江棄言沒有耽誤,事態緊急,他立刻讓右相著手安排。
林奇面色難看,「虎符一分為三,一塊在世子手上,一塊在帝師手中,臣……」
江棄言握緊了拳頭,他知道林奇手中的人都用在各地關鍵倉儲處鎮守,一個也調不出來。
常家二兄弟,一個跟著先生平叛去了,另一個鎮守監察寮,此時肯定已經先往漠北馳援。
也就是說,如今的局面,他一個人也調不動。
林奇忽然拜倒在地,「老臣請求重新起用!臣如今一頓能吃七碗米飯,臣沒老,臣還能打仗!漠北異動與六年前徐王身死一事諸多細節都有吻合之處,絕非蒙族一時興起!臣疑心國中有叛黨,與之勾結!此等狼子野心若不及時瓦解,恐致大禍!」
林奇沒有明說,但事態已然人盡皆知。
七年前徐王之死,是江北惘反抗蒲聽松的局。
七年後徐世子之危,是江北惘垂死掙扎後的果。
但右相林奇,已有七十高齡,此去漠北,恐有去無回!
江棄言閉了閉眼,「此事朕已有決斷,無需再議,傳尋花閣主入朝。」
朝中人他用不了,可朝外還有高手可以合作。
此言一出,滿朝鴉雀無聲。
上一次朝堂與江湖人合作,江湖人掌朝局三年之久。
如今又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三年?五年?
沒人站出來反對,因為江棄言已經起身至門口相迎。
在這一刻,臣子們忽然明白了,他們年輕的皇帝陛下打算獨自背負將祖宗江山假手他人的罵名。
他們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只是不少人已經攥起了拳頭。
江棄言脊背挺直一步一步走過去,神色平淡如常。
等走到門口,他微微彎腰,扶起秦時知,然後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講了如今的局勢,並請求尋花閣出手相助。
「草民萬死不辭」,秦時知出乎意料沒有提任何要求,他將手中扇子遞給江棄言,「家主離京前囑咐,若有一日他仍未歸,而草民需要出京,就把此扇交給陛下。」
「這次……多謝了」,江棄言垂眸,「秦閣主如果有什麼想要的,朕……」
秦時知搖搖頭,「是家主的安排,亦是草民的本分,陛下不必掛懷。」
很快有人去牽了馬,秦時知直接翻身上馬,縱馬出宮直往尋花閣而去。
其實他想說,小兔子你不必這麼委曲求全的,家主早就想到了可能發生的意外,幫你做好打算了。
秦時知是看著江棄言長大的,他在每一個不經人注意的角落,饒有興味看著小家主越陷越深。
看著小家主以「養傀儡」的名義,養了個小情人。
每當這時候,他就搖一搖摺扇,往喉嚨里倒一口酒。
真有意思,哪家養傀儡需要事無巨細為其考慮,把所有細節都為對方打算清楚,生怕對方有一點點不好?
什麼傀儡需要關在屋子裡,不為人知地養著,養得精精細細一點磕碰都不讓受?
秦時知有時候覺得,自己那小家主當真是彆扭,不光彆扭,還總認不清自己的所作所為。
漠北的危局暫時得到了緩解,江棄言的眉頭卻越來越緊。
徐正年無法前去東南,東南守軍又在陳倉重地,那邊不容有失,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派人前往支援先生。
怎麼辦?
到底要怎麼辦?
江棄言掃視眾臣,希望他們能給他一個主意。
但,沒有。
黔驢技窮,莫過於此。
無計可施,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江棄言的目光中漸漸填滿失望,擺了擺手示意他們散朝。
眾人散去,江棄言卻還坐在龍椅上,空蕩蕩的大殿內只剩他一人。
太像了,太像七年之前,遺忘谷之行。
七年前他也是這樣無助又絕望,他不知道先生在漠北怎麼樣了,也出不了遺忘谷,他只好拼命給自己找事做,拼命完成那個可以讓他出谷的目標。
如今又是如此,他不知道東南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出不了皇宮。
但七年前他尚有一個目標可供追尋,如今留給他的卻只有迷茫。
要如何,要如何才能出宮……
或者說,他到底要不要出宮?
他身為一國之君,再也不是七年前孑然一身無所畏懼,如果他出了事,這天下的百姓要怎麼辦?
江棄言坐了很久,很久很久。
午膳沒動,長生急得在門口轉來轉去,他一概不理。
他閉上眼睛沉思,孰輕孰重。
可,可那是能用輕重來說明的嗎?
江棄言終於站起身,推開門,卻不理長生,徑直去了毓慶宮。
大門推開,江盡歡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歇斯底里,只是用一雙警惕的眸子盯著他。
「不叫皇兄嗎」,江棄言自顧自坐下來,「給你請的老師教了你一年,就這麼個結果?」
江盡歡往後退了幾步,直到退無可退,脊背貼上木質牆壁,才低頭認命般叫了一聲,「皇兄……」
「上一輩的恩怨,朕並不想遷怒於你,給你請先生也並非刻意為難於你,而是……」
江棄言面無表情看著江盡歡,聲音很平靜,「朕如果有一天不在了,綏陽需要一個能做主的人。」
江盡歡瞳孔地震,半晌,道,「你…你要幹什麼?!」
「你無需知道」,江棄言敲了敲桌面,「朕希望你明白,你不是百姓家的孩子,你不能隨心所欲,你必須放下任性,撿起你身為皇嗣的擔當。」
「江北惘教不好你,朕來教」,江棄言的目光沒有落點,讓人捉摸不透他的想法,「江北惘把你慣成了個紈絝,朕卻要鞭策你成為朕的繼位人。」
江盡歡越聽越低下頭,良久,他喃喃,「我不要。」
「你沒有不要的權利」,江棄言忽然出手,一把掐住江盡歡的脖子,他的聲音依舊平淡,平淡中卻透露出無邊森冷,「要麼拼盡全力學會怎麼做一個君主,要麼朕現在就掐死你。」
見江盡歡快要喘不過氣,江棄言才鬆開手,坐了回去。
江盡歡喘了好幾口氣,癱坐在地上良久,忽然笑起來。
「皇子不就是要越紈絝越好?」江盡歡笑容越來越大,「你從前是太子,你頂著壓力就好了啊,我又沒辦法跟你爭。」
「如今你是君,這天下是你的,關我什麼事?你憑什麼管我,憑什麼要我去學你該做的事?我多麼自覺啊,從小到大我自覺做一個小廢物,就是不希望招惹你,招惹出什麼殺身之禍,你不忌憚我要我的命我就已經很知足了,你說的那些我聽不懂,我也不想承擔什麼。」
文相很高興陛下拎得清事情輕重,看得清大局所向,這於綏陽來說絕對百利無害。
十二月末,翰林院和吏部依照江棄言的意思將進士與准進士們各自安排入朝。
朝廷上多了許多新面孔。
那些初入朝堂之人明顯要大膽一些,他們總有新的想法,給曾經一汪死水的朝堂帶來了很多驚喜。
新鮮血液的注入,讓綏陽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而天下人正在議論的那個人,卻又一次上了摘星樓,瞭望遠方。
這是整個綏陽最高的地方,登上最高層,能給人一種天下盡在眼中的感覺。
江棄言的視線從西北往東南移動,那便是先生平叛的路線。
一月,年宴之後,拜神會發起最後的全面反撲。
江棄言越來越忙,心底的憂慮也越來越重,上摘星樓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他總在深夜俯瞰燈火,想從那萬家燈火中找尋獨屬於他的一朵。
但沒有,蒲聽松給他回的信越來越少,似乎戰事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讓先生連寫信報平安的時間都沒有。
二月初,瘋狂的起義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京城第一次沒有傳回捷報,反而等來了告急的消息。
第67章 義無反顧奔向你
自那之後,一直到二月尾巴,再也沒有收到來自蒲聽松的任何一封信。
二月中旬時,滿朝文武都察覺到了不對勁,一時之間氛圍分外沉重。
沒有新消息傳回來,這意味著他們與前軍完全失聯了。
什麼情況下會有如此結果?沒人敢深思。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壓抑的感覺越來越重,直至早朝時鮮少有人議論新事,大部分人在唉聲嘆氣,少部分人在商議對策。
「如果……老臣是說如果,如果帝師大人遭遇不測,兩位將軍不幸殉國,是否要調徐世子前往東南馳援?」
江棄言緊鎖著眉頭,還沒答,殿外有一穿盔帶甲之人闖進。
沒人在意他不卸甲的事,所有人目光都緊緊盯著他,這是自二月初後第一次有軍中人回來報信。
江棄言看見那人衣著,心瞬間沉到了谷底。
「徐王世子報!漠北有大規模異動,請求支援!」
江棄言沒有耽誤,事態緊急,他立刻讓右相著手安排。
林奇面色難看,「虎符一分為三,一塊在世子手上,一塊在帝師手中,臣……」
江棄言握緊了拳頭,他知道林奇手中的人都用在各地關鍵倉儲處鎮守,一個也調不出來。
常家二兄弟,一個跟著先生平叛去了,另一個鎮守監察寮,此時肯定已經先往漠北馳援。
也就是說,如今的局面,他一個人也調不動。
林奇忽然拜倒在地,「老臣請求重新起用!臣如今一頓能吃七碗米飯,臣沒老,臣還能打仗!漠北異動與六年前徐王身死一事諸多細節都有吻合之處,絕非蒙族一時興起!臣疑心國中有叛黨,與之勾結!此等狼子野心若不及時瓦解,恐致大禍!」
林奇沒有明說,但事態已然人盡皆知。
七年前徐王之死,是江北惘反抗蒲聽松的局。
七年後徐世子之危,是江北惘垂死掙扎後的果。
但右相林奇,已有七十高齡,此去漠北,恐有去無回!
江棄言閉了閉眼,「此事朕已有決斷,無需再議,傳尋花閣主入朝。」
朝中人他用不了,可朝外還有高手可以合作。
此言一出,滿朝鴉雀無聲。
上一次朝堂與江湖人合作,江湖人掌朝局三年之久。
如今又要付出什麼代價呢?
三年?五年?
沒人站出來反對,因為江棄言已經起身至門口相迎。
在這一刻,臣子們忽然明白了,他們年輕的皇帝陛下打算獨自背負將祖宗江山假手他人的罵名。
他們心中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只是不少人已經攥起了拳頭。
江棄言脊背挺直一步一步走過去,神色平淡如常。
等走到門口,他微微彎腰,扶起秦時知,然後用最簡潔明了的語言講了如今的局勢,並請求尋花閣出手相助。
「草民萬死不辭」,秦時知出乎意料沒有提任何要求,他將手中扇子遞給江棄言,「家主離京前囑咐,若有一日他仍未歸,而草民需要出京,就把此扇交給陛下。」
「這次……多謝了」,江棄言垂眸,「秦閣主如果有什麼想要的,朕……」
秦時知搖搖頭,「是家主的安排,亦是草民的本分,陛下不必掛懷。」
很快有人去牽了馬,秦時知直接翻身上馬,縱馬出宮直往尋花閣而去。
其實他想說,小兔子你不必這麼委曲求全的,家主早就想到了可能發生的意外,幫你做好打算了。
秦時知是看著江棄言長大的,他在每一個不經人注意的角落,饒有興味看著小家主越陷越深。
看著小家主以「養傀儡」的名義,養了個小情人。
每當這時候,他就搖一搖摺扇,往喉嚨里倒一口酒。
真有意思,哪家養傀儡需要事無巨細為其考慮,把所有細節都為對方打算清楚,生怕對方有一點點不好?
什麼傀儡需要關在屋子裡,不為人知地養著,養得精精細細一點磕碰都不讓受?
秦時知有時候覺得,自己那小家主當真是彆扭,不光彆扭,還總認不清自己的所作所為。
漠北的危局暫時得到了緩解,江棄言的眉頭卻越來越緊。
徐正年無法前去東南,東南守軍又在陳倉重地,那邊不容有失,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派人前往支援先生。
怎麼辦?
到底要怎麼辦?
江棄言掃視眾臣,希望他們能給他一個主意。
但,沒有。
黔驢技窮,莫過於此。
無計可施,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江棄言的目光中漸漸填滿失望,擺了擺手示意他們散朝。
眾人散去,江棄言卻還坐在龍椅上,空蕩蕩的大殿內只剩他一人。
太像了,太像七年之前,遺忘谷之行。
七年前他也是這樣無助又絕望,他不知道先生在漠北怎麼樣了,也出不了遺忘谷,他只好拼命給自己找事做,拼命完成那個可以讓他出谷的目標。
如今又是如此,他不知道東南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出不了皇宮。
但七年前他尚有一個目標可供追尋,如今留給他的卻只有迷茫。
要如何,要如何才能出宮……
或者說,他到底要不要出宮?
他身為一國之君,再也不是七年前孑然一身無所畏懼,如果他出了事,這天下的百姓要怎麼辦?
江棄言坐了很久,很久很久。
午膳沒動,長生急得在門口轉來轉去,他一概不理。
他閉上眼睛沉思,孰輕孰重。
可,可那是能用輕重來說明的嗎?
江棄言終於站起身,推開門,卻不理長生,徑直去了毓慶宮。
大門推開,江盡歡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歇斯底里,只是用一雙警惕的眸子盯著他。
「不叫皇兄嗎」,江棄言自顧自坐下來,「給你請的老師教了你一年,就這麼個結果?」
江盡歡往後退了幾步,直到退無可退,脊背貼上木質牆壁,才低頭認命般叫了一聲,「皇兄……」
「上一輩的恩怨,朕並不想遷怒於你,給你請先生也並非刻意為難於你,而是……」
江棄言面無表情看著江盡歡,聲音很平靜,「朕如果有一天不在了,綏陽需要一個能做主的人。」
江盡歡瞳孔地震,半晌,道,「你…你要幹什麼?!」
「你無需知道」,江棄言敲了敲桌面,「朕希望你明白,你不是百姓家的孩子,你不能隨心所欲,你必須放下任性,撿起你身為皇嗣的擔當。」
「江北惘教不好你,朕來教」,江棄言的目光沒有落點,讓人捉摸不透他的想法,「江北惘把你慣成了個紈絝,朕卻要鞭策你成為朕的繼位人。」
江盡歡越聽越低下頭,良久,他喃喃,「我不要。」
「你沒有不要的權利」,江棄言忽然出手,一把掐住江盡歡的脖子,他的聲音依舊平淡,平淡中卻透露出無邊森冷,「要麼拼盡全力學會怎麼做一個君主,要麼朕現在就掐死你。」
見江盡歡快要喘不過氣,江棄言才鬆開手,坐了回去。
江盡歡喘了好幾口氣,癱坐在地上良久,忽然笑起來。
「皇子不就是要越紈絝越好?」江盡歡笑容越來越大,「你從前是太子,你頂著壓力就好了啊,我又沒辦法跟你爭。」
「如今你是君,這天下是你的,關我什麼事?你憑什麼管我,憑什麼要我去學你該做的事?我多麼自覺啊,從小到大我自覺做一個小廢物,就是不希望招惹你,招惹出什麼殺身之禍,你不忌憚我要我的命我就已經很知足了,你說的那些我聽不懂,我也不想承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