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景同仰臉問顧朔:「那正卿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第53章 現實-廷杖

  顧朔:……

  「我能有什麼……」左正卿笑著接話。

  「五雷轟頂。」蘇景同說。

  左正卿說不下去了。

  「你身體不好,跟我有關係嗎?」蘇景同問。

  「……」

  「你說你撂挑子不干,讓周文帝另請高明。你明知道其他人接手以後,不一定能打退東瀛人,你為什麼會撂挑子?你覺得這符合你的性格嗎?」

  左正卿:……

  「左毓當年遠離戰場,被困在後宮,她不知周文帝賣了樾州津門的事,為國效忠的事,她為什麼抗旨?」

  左正卿:……

  「你還在津門打仗,禁衛軍反水是瞬息之事,消息暫時傳不到京城。營救左毓需要時間、需要安排。在京城的你爹,為什麼在還不知道禁衛軍反水的時候,就組織營救左毓了?你爹不是老古板嗎?因為你跟我是好友,多次上書要與你割席。從後宮中搶出左毓和光明正大反了周文帝有什麼區別?是什麼刺激了他?」

  左正卿:……

  「你不是挑戰場間隙回京城嗎?快馬加鞭不過兩個時辰的路程,你和周文帝說話撐死半個時辰,但周文帝下給左毓的密旨在你回京幾天後才下達,這幾天發生了什麼?周文帝下給左毓的密旨後,你才返回了津門,是什麼讓他放棄了左毓,繼續用你?」

  左正卿:……

  「你回京見周文帝的那回,發生了什麼?」

  左正卿:……

  「你看是你自己跟我說,還是讓我先幻想一番?」蘇景同誠懇建議:「我覺得後者容易讓我想到更離譜更危險的地方去。你覺得呢?」

  左正卿投降,「讓太醫先給你扎一針鎮定的,再慢慢同你說。」

  蘇景同:……

  「這麼嚴重嗎?」

  晚上,蘇景同身上扎了幾針,雙目赤紅,左正卿是對的,假使這會兒他身上沒針,知道真相後不知要做出什麼事來。

  蘇景同想過很多左正卿的遭遇,比如周文帝像西南王一般下毒、下蠱,比如真對左毓做些什麼,刺激左正卿,他沒想到周文帝給的是最侮辱的方式。

  那天,周文帝讓他回津門,明確告訴他前幾次抗旨他寬宏大量不予計較,再抗旨定治左家的罪,左正卿或許不在乎,左正卿他爹奉聖旨如圭臬,被周文帝拿捏地死死的。

  左正卿在臨華殿外長跪不起,請周文帝收回成命。

  周文帝沒再見他,夜裡,左正卿跪暈過去,被人送回左家。

  第二天,左正卿又遞牌子進宮,周文帝不允進宮,讓他即刻出發去津門。

  左正卿在宮外長跪,請周文帝收回成命。

  周文帝確定用不動左正卿了,打算派大皇子去接手津門戰場,並去信給東瀛人,告知他們改由大皇子合作。

  左正卿派人在出城路上截留了周文帝的信,偽造了新信,騙東瀛人入了一個圈套,又去信給蘇季徵,讓他好好利用圈套,儘可能地宰東瀛人。

  左正卿沒殺周文帝的信使,扣下了他。

  信使彼此之間有聯絡,這個信使失聯半天,宮裡察覺到了異常,緊接著東瀛人戰場失利的消息傳回京城,周文帝弄清是左正卿下的手,勃然大怒,急詔他進宮問罪。

  左正卿提前摘了官帽,除去官服,進宮戴罪。

  八十廷杖。

  蘇景同不敢信他的耳朵,他懷疑自己今天一定沒睡醒,暈暈乎乎,所以耳朵出了岔子。

  左正卿的身體,怎麼受得了八十廷杖?

  鐵打的侍衛都要傷筋動骨數月,何況左正卿?

  左正卿被抬回家時,高燒不退,幾個太醫來看過都說不大好,叫提早準備後事。

  搶救一夜,不見好轉,後來是從鄉野中找了個土大夫,給左正卿餵了顆吊命的藥丸,土大夫見效快,用料猛,能把身體剩餘的活力激發出來暫時度過眼前的困難,雖把左正卿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但這藥傷身的厲害,只怕餘生纏綿病榻難見好轉。

  津門局勢難測,東瀛人損失慘重,蘇季徵氣焰正囂張,派大皇子這廢物過去用處不大了,還是得有個能扛事能做主的人過去。周文帝放棄了左正卿,轉向左毓,左家一門雙傑,左毓想必也有她哥的本事。

  密旨下給左毓,左毓抗旨——她在宮中不清楚外面的形勢,不清楚津門之亂的前因後果,但她哥既然多次抗旨到觸怒周文帝,她哥定有判斷,左毓相信左正卿。

  左正卿抗旨的前例在,沒人知道周文帝惱羞成怒之下會不會對左毓做什麼。

  左正卿和左毓的娘親和他們的爹發生了劇烈爭吵,娘撂話要是他們爹還守著老古板的思想,任由女兒困在宮裡,任由兒子遭罪,她二話不說馬上帶兩個孩子和離歸娘家。

  他們爹無奈,著手從宮中營救左毓。

  左正卿醒後,因他動彈不得,不方便自己行動,於是叫人將他送到津門去。他娘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好好在家養傷不行嗎,非要上前線幹什麼去?好不容易救回來的命,再搭進去可怎麼辦?

  左正卿笑笑,假使此刻有面鏡子,他能看到自己臉上死氣縈繞,臉是青灰色的,雙目渙散,眼見隨時可能要備後事,但他沒有鏡子,在丹藥的作用下,他感覺身體中有一股熱流,支撐著他的精氣神,他想當然地以為自己狀態還好,不至於太糟糕。

  津門他得去,現在的局勢是他一手促成。周文帝不會再派大皇子去了——他知道大皇子應對不了津門的局勢,被坑的東瀛人或者蘇季徵隨便哪一個都有可能宰了大皇子。他得去津門,把殘局收拾完。

  他起不來,便在馬車中、軍帳中指揮,讓一親信來回傳消息。

  周文帝厭煩了左正卿,安排禁軍在戰場反水。

  江天能從千軍萬馬中把左正卿救回來,不光是因為他武功卓絕,還因為左正卿只能趴在馬車中上陣指揮,有馬車做緩衝,萬千箭矢被擋在馬車外。

  津門之亂平息後,左正卿熬不住暈死過去。蘇季徵身死,京城在大規模清算蘇家。周文帝原是要把賣國的罪名推給左正卿,但最終是左正卿打退了東瀛人,理由暫時站不住腳,只能先按下,觀察左正卿還能不能活。

  周文帝無法對外解釋他為什麼對左正卿大發雷霆,於是宮裡抹去了關於左正卿生受了八十廷杖的事,相關知情人能滅口的滅口,不能滅口的都守口如瓶,權當此事沒發生過。左正卿的重傷對外宣稱戰場受傷。

  左正卿受杖後本該好好休息,但他重傷後一刻不得閒,在津門戰場勞心勞力,完全沒恢復好,又一次到了生死線。

  左家把先前救了左正卿的山野大夫送到了津門。大夫猶豫不決,左正卿的情況不再來一顆吊命神藥,左家真得準備後事,但若再來一顆——不到半月的光景連吃兩顆,這輩子也算毀了,纏綿病榻,行走坐臥都十分費力。

  江天做了這個決定。

  既然不吃會死,倒不如賴活著,等緩過勁慢慢調理。

  把左正卿送回京城的話,周文帝未必不會下第二次毒手,且江天公然違背周文帝殺左正卿的旨意,他一芥草民,回去必死,京城兩人萬萬回不去了。江天帶著左正卿一路向西而去,投奔顧朔好了。

  「沒事的,」左正卿安慰蘇景同,「我現在不是好好的麼?」

  蘇景同心臟一抽一抽地疼,如果此刻沒有鎮定針,他早炸了,蘇景同磨著後槽牙,「老匹夫,死得太便宜他了。」

  左正卿笑,「你已經幫我報仇出氣了!」

  左正卿溫柔道:「不必再介懷了。」

  「現在太醫怎麼說?」蘇景同問,「還能調理嗎?」

  「當然,」左正卿道:「大周頂好的太醫都在我這兒,一日兩回請脈,日日調養。你看我現在行動自如,吃得下睡得香,一點事沒有。給我吊命神藥的大夫來自民間,擅長救命,不擅長調養,所以會說連吃兩顆對身體不好,太醫們擅長調養,術業有專攻,我現在好好的。」

  左正卿拍拍蘇景同的頭,「冷靜點,深呼吸,別被你的情緒控制身體。」

  蘇景同喃喃:「你該早點告訴我的。」他現在切身體會到顧朔知道他手筋斷了以後的感受了,滿腔憤恨,可始作俑者已死,他連個發泄情緒的途徑都沒有,火憋在心裡,只能肆意衝撞自己。

  他若早點知道,必不能叫周文帝那畜生死得如此痛快,怎麼也得千刀萬剮了他。

  左正卿正要說幾句玩笑話打岔過去,一抬頭,看見蘇景同眼眶通紅,想說的話憋在喉嚨中,一個字也蹦不出來了。

  顧朔在其他房間待著,給蘇景同和左正卿留下說話的空間。從他這邊的窗戶,能看到蘇景同和左正卿那邊的動靜——有幾個大夫進去了。

  顧朔估摸是蘇景同對左正卿的身體情況不放心,且疑心左正卿報喜不報憂,定要親眼看過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