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萬歲爺,」神仙打架,他還是躲遠一些吧,丁吉不敢再問下去了,直接告訴皇帝:「老奴聽他們混說自打那天莊王妃來後宮走動了一趟後,宮外就開始風聞了。」
皇帝的臉色有點難看:果然,沒有什麼流言是無緣無故傳出去的。再聯想到前幾日有朝臣冷不丁提出立後之事,他又想著:一旦鄭德妃坐上後位,哪日自己歸天,她更要踐行自己說過的話追隨先帝而去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倘若她出爾反爾,宸王不知要被笑話成什麼樣兒。
兩下里一印證,他便知曉了這一環套一環的事是個陰謀,後宮之中有人按捺不住又開始作妖了。
他叫來莊王兩口子訓斥道:「宮裡聽了什麼閒話,自不必到外頭說去。你二人也該長長腦子,別總是給別人當刀使。」
莊王妃嚇得面如土色:「父皇,兒媳……知罪。」皇帝不跟小輩計較:「這件事錯不在你,故意讓你聽去的人才可惡。」
莊王妃長跪不起:「謝父皇寬宥。」
皇帝擺擺手,讓這一對蠢貨滾出宮去。
宮外的風言風語還在沸騰,聽得多了,皇帝極偶爾也在考量鄭瓊那番話到底是不是哄他高興才說的,人老了疑心病重,難免想東想西的。
而偏偏此時,後宮劉太妃跟宮中小太監對食廝混的事東窗事發了,恰是周淑妃掀出來的:「當年劉太妃跟先帝愛得死去後來,先帝去後絕食沽名釣譽,這才幾年就忍不了寂寞另投他人懷抱與太監對食歡好……」
句句刺在皇帝年邁的心上。他甚至想,要不成全了鄭德妃。一來絕了母壯子幼的後患,二來,也可少了劉太妃這等骯髒事,叫人嘲笑他……
是以他再次去臨華殿的時候,半開玩笑舊事重提,問鄭瓊還認不認這回事。
鄭瓊當時面對皇帝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的試探,說出那番話是情非得已,本朝沒有嬪妃殉葬的先例,彼時她也不會以為皇帝會當真,怎麼也沒想到時過境遷之後有人會將此事拿出來將她架到火上,似乎要將她置於死地。
她抬頭看著臨華殿外高高的宮牆,隔絕了她想偷窺那人一眼的半點兒心思,入宮十多載日日如履薄冰,殫精竭力又換來了什麼,她頓時絕望透了,很好,你們不是想要我的命嗎?
不用等了,我這就死給你們看。
她當年生女兒蕭承頤的時候,遭遇難產險留下了個隱疾——月事時稍不留神將養便下紅淋漓不僅,一直持續十多天,為了養這病,她平日裡要細細服用藥膳,不能涼著熱著惱著……
此次生了悶氣,她遂將藥膳倒了,不肯再喝。
五日後,月事如期而至,卻下注如崩,病倒了。
纏綿於病榻之時,一雙兒女跪在床前哭得令人揪心,鄭德妃扯著皇帝的袖袍只有吐氣沒有進氣的份了,看著所剩光景無幾:「妾說過的話不能作數了,妾估計要去了,去那邊等著陛下……」
太醫一個個往臨華殿跑,都搖搖頭,說鄭德妃的身子糟糕極了。看著宸王茶飯不思的模樣,往日對答如流的孩子總是出身地望著空中飛舞的風箏,女兒直著眼神一直哭,想起自己年幼喪母,皇帝慌了神,走到殿外怒道:「誰都再不許提什麼殉葬不殉葬的事,朕不當那昏君。」又命太醫竭力醫治鄭瓊,要是她死了就讓太醫院陪葬。他要讓鄭德妃活著,撫養、庇佑他們的一雙兒女。
其實細究,鄭德妃真的一心求死嗎?未必,她多半是有意為之,拿她的大半條命賭皇帝對一雙兒女的憐憫。
萬幸,她贏了。
……
過了兩日,丁吉對皇帝說道:「劉太妃之事,淑妃娘娘早就知曉,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知怎麼近日抖了出來?」
皇帝哼笑:自然是為了間離他與鄭德妃。
這麼看來,德妃要殉葬的傳言多半是從周淑妃口中傳出去的。
推測出真相後皇帝的心中微微一冷:有這對母子在,只怕日後宸王的儲君之位不穩,他們太不安生了。
當夜他稱自己有些頭暈,叫太醫院熬了一碗湯藥來,又召周淑妃前來侍奉:「這藥看著太苦了,朕不喝。」
「萬歲爺多大個人了,」周淑妃嗔怪道:「怎麼還怕苦?」
說完像從前一樣那銀勺另舀出兩三口來嘗了嘗,然後才端給皇帝:「萬歲爺,不苦啊,你看妾都喝了。」
皇帝看了她一眼:「放那兒吧,朕不想喝。」
周淑妃訥訥地將藥碗放在几上,柔情小意陪了皇帝一會兒,忽然腹部傳來一陣絞痛,而後那痛遍及周身,她失了儀態,痙攣地縮成一團跪在地上:「萬歲爺……這……」
皇帝淡淡地說道:「你方才喝下去的是牽機藥。」
牽機。
大名鼎鼎的毒藥。
周淑妃聽了之後渾身抖如篩糠,又疼又懼之下神智都不清醒了:「萬歲爺饒命,妾錯了,妾知道錯了……」
在地上打滾不止。
「鄭德妃的事,是你主使的吧?」
周淑妃滿臉是淚也有汗,艱難地扯著嗓子說道:「妾一時糊塗,還請陛下看著妾入宮多年的份上,饒妾一命吧,彧兒還小……」
她已快疼得昏了過去,意識逐漸模糊,她看不清皇帝的臉面,不知折磨了她多久,兩個宮人過來將她拽死狗一樣拖了出去……
等到她再醒來時,身上一股穢臭味兒,竟是坐在馬桶上,她嚇得又哭又叫:「來人,來人啊……」
她是不是死了,這又是什麼光景。
慶春殿的大宮女周齡跪著撲到她面前哭道:「娘娘,奴婢在呢,您看看奴婢……」
周淑妃抓起她的手掐了一把,見了血才放開:「本宮沒死,還活著還活著……」
「萬歲爺送您回來時候說您誤喝了他的藥,」周齡泣道:「讓您歇著,可娘娘您自打回來後一直腹瀉嘔吐不止……」
連茅房都出不了。
「快去給本宮請太醫,」周淑妃哭著發抖:「怎麼不給本宮請太醫……」不知那是什麼勞什子的藥,她頭疼欲裂,渾身疼得厲害。
周齡跪下哭道:「萬歲爺說不讓太醫給您瞧病,讓您……」
能活著就活著,活不了死了拉倒,讓她自生自滅。
聞言,周淑妃眸子裡不多的光一瞬像被全吸走了一樣,只餘下一片灰暗:「……」
一通折騰下來,周淑妃也去了大半條命,只能成日躺在榻上。
……
到了三月十二,花動一城春色,沈持終於收到來自嶺南的音訊,送信的驛卒手裡沒有信,只給他帶了句話,說江載雪已動身啟程,月余後就能抵達通州府。
「他的病好了?」沈持驚喜地問道。
驛卒吞吞吐吐:「江大人……嶺南沒有良醫可治目翳,江大人說等回到通州府,再好好治治……」
沈持的人去得及時,江載雪得以尋醫治病,但終究是耽誤了一段時日,他的目障愈發嚴重,已不能視物,是以沒有寫信送來。
第260章
「目翳?」沈持淺聲重複了這兩個字一遍, 微垂的眼皮掩住了眸中的寒光:「本相知曉了,多謝。」
賞了一把銅板把驛卒打發走。
戶部的案比已近尾聲,他幾乎不用再為此事操勞, 然而沈家門前好像忽然開了集市似的,總是人來人往, 找他的各衙門官員一個接著一個,他依舊騰不出空閒來, 沈持正要找找是誰偷走了他的時間,忽然想起來:曹慈下獄之後, 右相的活兒沒人干也得他接手操辦……
怪不得依舊忙得像陀螺。
這一刻, 「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這句古代賣身打工的話具象化了。
當日直到夜裡二更末,沈持送走來訪的工部官員, 聽他們匯報完春夏之交各地修整河工之事, 才得以暫時閒下來。
目翳,眼疾……他心中念著江載雪, 忽然想起他曾在翰林院瀏覽過的本朝皇帝的起居注中記載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寥寥兩句話, 先帝晚年曾被眼疾所擾,得暹羅國進貢一藥方醫治好了……
只知是暹羅國進貢的藥方,所用何種藥材,未有記載。
沈持換了身乾淨的官袍, 連夜遞了帖子給太醫院聞訊, 誰知值守的太醫麻無雙卻叫人回話:說先帝當年是有用過暹羅國一個藥方醫治眼疾, 藥到病除,只是不知為何底方未交給太醫院留存,說這事兒要去問曹慈, 他或許知曉一二。
曹慈。
唉,怎麼偏偏是他。
沈持心中喪氣,他站在院子裡踱步,到了三更初,忽然送來一封來自昆明府的奏摺,是已王淵呈給皇帝的,並叫人帶了句話給沈持,說他年事已高近來疾病纏身醫石無效,恐命不久矣。
沈持下意識地轉了個身,面向西南方,眼中不覺竟簌簌落下淚來。他看看夜色,將奏摺擱進袖子裡。
見他似要出門,趙蟾桂問:「相爺還不歇下嗎?」再有兩三個時辰天都要亮了。
「我去一趟大理寺。」沈持說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帝的臉色有點難看:果然,沒有什麼流言是無緣無故傳出去的。再聯想到前幾日有朝臣冷不丁提出立後之事,他又想著:一旦鄭德妃坐上後位,哪日自己歸天,她更要踐行自己說過的話追隨先帝而去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倘若她出爾反爾,宸王不知要被笑話成什麼樣兒。
兩下里一印證,他便知曉了這一環套一環的事是個陰謀,後宮之中有人按捺不住又開始作妖了。
他叫來莊王兩口子訓斥道:「宮裡聽了什麼閒話,自不必到外頭說去。你二人也該長長腦子,別總是給別人當刀使。」
莊王妃嚇得面如土色:「父皇,兒媳……知罪。」皇帝不跟小輩計較:「這件事錯不在你,故意讓你聽去的人才可惡。」
莊王妃長跪不起:「謝父皇寬宥。」
皇帝擺擺手,讓這一對蠢貨滾出宮去。
宮外的風言風語還在沸騰,聽得多了,皇帝極偶爾也在考量鄭瓊那番話到底是不是哄他高興才說的,人老了疑心病重,難免想東想西的。
而偏偏此時,後宮劉太妃跟宮中小太監對食廝混的事東窗事發了,恰是周淑妃掀出來的:「當年劉太妃跟先帝愛得死去後來,先帝去後絕食沽名釣譽,這才幾年就忍不了寂寞另投他人懷抱與太監對食歡好……」
句句刺在皇帝年邁的心上。他甚至想,要不成全了鄭德妃。一來絕了母壯子幼的後患,二來,也可少了劉太妃這等骯髒事,叫人嘲笑他……
是以他再次去臨華殿的時候,半開玩笑舊事重提,問鄭瓊還認不認這回事。
鄭瓊當時面對皇帝明顯得不能再明顯的試探,說出那番話是情非得已,本朝沒有嬪妃殉葬的先例,彼時她也不會以為皇帝會當真,怎麼也沒想到時過境遷之後有人會將此事拿出來將她架到火上,似乎要將她置於死地。
她抬頭看著臨華殿外高高的宮牆,隔絕了她想偷窺那人一眼的半點兒心思,入宮十多載日日如履薄冰,殫精竭力又換來了什麼,她頓時絕望透了,很好,你們不是想要我的命嗎?
不用等了,我這就死給你們看。
她當年生女兒蕭承頤的時候,遭遇難產險留下了個隱疾——月事時稍不留神將養便下紅淋漓不僅,一直持續十多天,為了養這病,她平日裡要細細服用藥膳,不能涼著熱著惱著……
此次生了悶氣,她遂將藥膳倒了,不肯再喝。
五日後,月事如期而至,卻下注如崩,病倒了。
纏綿於病榻之時,一雙兒女跪在床前哭得令人揪心,鄭德妃扯著皇帝的袖袍只有吐氣沒有進氣的份了,看著所剩光景無幾:「妾說過的話不能作數了,妾估計要去了,去那邊等著陛下……」
太醫一個個往臨華殿跑,都搖搖頭,說鄭德妃的身子糟糕極了。看著宸王茶飯不思的模樣,往日對答如流的孩子總是出身地望著空中飛舞的風箏,女兒直著眼神一直哭,想起自己年幼喪母,皇帝慌了神,走到殿外怒道:「誰都再不許提什麼殉葬不殉葬的事,朕不當那昏君。」又命太醫竭力醫治鄭瓊,要是她死了就讓太醫院陪葬。他要讓鄭德妃活著,撫養、庇佑他們的一雙兒女。
其實細究,鄭德妃真的一心求死嗎?未必,她多半是有意為之,拿她的大半條命賭皇帝對一雙兒女的憐憫。
萬幸,她贏了。
……
過了兩日,丁吉對皇帝說道:「劉太妃之事,淑妃娘娘早就知曉,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知怎麼近日抖了出來?」
皇帝哼笑:自然是為了間離他與鄭德妃。
這麼看來,德妃要殉葬的傳言多半是從周淑妃口中傳出去的。
推測出真相後皇帝的心中微微一冷:有這對母子在,只怕日後宸王的儲君之位不穩,他們太不安生了。
當夜他稱自己有些頭暈,叫太醫院熬了一碗湯藥來,又召周淑妃前來侍奉:「這藥看著太苦了,朕不喝。」
「萬歲爺多大個人了,」周淑妃嗔怪道:「怎麼還怕苦?」
說完像從前一樣那銀勺另舀出兩三口來嘗了嘗,然後才端給皇帝:「萬歲爺,不苦啊,你看妾都喝了。」
皇帝看了她一眼:「放那兒吧,朕不想喝。」
周淑妃訥訥地將藥碗放在几上,柔情小意陪了皇帝一會兒,忽然腹部傳來一陣絞痛,而後那痛遍及周身,她失了儀態,痙攣地縮成一團跪在地上:「萬歲爺……這……」
皇帝淡淡地說道:「你方才喝下去的是牽機藥。」
牽機。
大名鼎鼎的毒藥。
周淑妃聽了之後渾身抖如篩糠,又疼又懼之下神智都不清醒了:「萬歲爺饒命,妾錯了,妾知道錯了……」
在地上打滾不止。
「鄭德妃的事,是你主使的吧?」
周淑妃滿臉是淚也有汗,艱難地扯著嗓子說道:「妾一時糊塗,還請陛下看著妾入宮多年的份上,饒妾一命吧,彧兒還小……」
她已快疼得昏了過去,意識逐漸模糊,她看不清皇帝的臉面,不知折磨了她多久,兩個宮人過來將她拽死狗一樣拖了出去……
等到她再醒來時,身上一股穢臭味兒,竟是坐在馬桶上,她嚇得又哭又叫:「來人,來人啊……」
她是不是死了,這又是什麼光景。
慶春殿的大宮女周齡跪著撲到她面前哭道:「娘娘,奴婢在呢,您看看奴婢……」
周淑妃抓起她的手掐了一把,見了血才放開:「本宮沒死,還活著還活著……」
「萬歲爺送您回來時候說您誤喝了他的藥,」周齡泣道:「讓您歇著,可娘娘您自打回來後一直腹瀉嘔吐不止……」
連茅房都出不了。
「快去給本宮請太醫,」周淑妃哭著發抖:「怎麼不給本宮請太醫……」不知那是什麼勞什子的藥,她頭疼欲裂,渾身疼得厲害。
周齡跪下哭道:「萬歲爺說不讓太醫給您瞧病,讓您……」
能活著就活著,活不了死了拉倒,讓她自生自滅。
聞言,周淑妃眸子裡不多的光一瞬像被全吸走了一樣,只餘下一片灰暗:「……」
一通折騰下來,周淑妃也去了大半條命,只能成日躺在榻上。
……
到了三月十二,花動一城春色,沈持終於收到來自嶺南的音訊,送信的驛卒手裡沒有信,只給他帶了句話,說江載雪已動身啟程,月余後就能抵達通州府。
「他的病好了?」沈持驚喜地問道。
驛卒吞吞吐吐:「江大人……嶺南沒有良醫可治目翳,江大人說等回到通州府,再好好治治……」
沈持的人去得及時,江載雪得以尋醫治病,但終究是耽誤了一段時日,他的目障愈發嚴重,已不能視物,是以沒有寫信送來。
第260章
「目翳?」沈持淺聲重複了這兩個字一遍, 微垂的眼皮掩住了眸中的寒光:「本相知曉了,多謝。」
賞了一把銅板把驛卒打發走。
戶部的案比已近尾聲,他幾乎不用再為此事操勞, 然而沈家門前好像忽然開了集市似的,總是人來人往, 找他的各衙門官員一個接著一個,他依舊騰不出空閒來, 沈持正要找找是誰偷走了他的時間,忽然想起來:曹慈下獄之後, 右相的活兒沒人干也得他接手操辦……
怪不得依舊忙得像陀螺。
這一刻, 「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這句古代賣身打工的話具象化了。
當日直到夜裡二更末,沈持送走來訪的工部官員, 聽他們匯報完春夏之交各地修整河工之事, 才得以暫時閒下來。
目翳,眼疾……他心中念著江載雪, 忽然想起他曾在翰林院瀏覽過的本朝皇帝的起居注中記載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寥寥兩句話, 先帝晚年曾被眼疾所擾,得暹羅國進貢一藥方醫治好了……
只知是暹羅國進貢的藥方,所用何種藥材,未有記載。
沈持換了身乾淨的官袍, 連夜遞了帖子給太醫院聞訊, 誰知值守的太醫麻無雙卻叫人回話:說先帝當年是有用過暹羅國一個藥方醫治眼疾, 藥到病除,只是不知為何底方未交給太醫院留存,說這事兒要去問曹慈, 他或許知曉一二。
曹慈。
唉,怎麼偏偏是他。
沈持心中喪氣,他站在院子裡踱步,到了三更初,忽然送來一封來自昆明府的奏摺,是已王淵呈給皇帝的,並叫人帶了句話給沈持,說他年事已高近來疾病纏身醫石無效,恐命不久矣。
沈持下意識地轉了個身,面向西南方,眼中不覺竟簌簌落下淚來。他看看夜色,將奏摺擱進袖子裡。
見他似要出門,趙蟾桂問:「相爺還不歇下嗎?」再有兩三個時辰天都要亮了。
「我去一趟大理寺。」沈持說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