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哭的時候,就胡亂喊著:媽,我想小秀兒了。許廷秀拿圍嘴兒給他揩眼淚,唱搖籃曲一樣喃喃哄著:「不要哭,你不要哭。你哭,我也要難過。人總歸是要走的,小陳哥,人總歸是要走的…」
說著說著,她沒了聲音。伏在丈夫乾癟的身軀上,顫抖著倒氣。直到哭得腦門酸脹,又是守著床頭燈熬到天亮。
那些日子,老房裡總是人來人往。又在某一個瞬間,忽然變得安靜異常。
2017年最後的夜晚,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跨年。客廳熱得像暖爐,寒風從窗縫裡吹著百葉窗。輕輕打著窗欞,發出咔噠噠的聲響。
陳正祺因為積液壓迫,只能靠在沙發上坐著。但他精神頭很好。神志清楚,眼睛炯炯有神。
陳熙南架上攝影機,把鏡頭對準他記錄。拼盡全力,想抓住這最後的每分每秒。
陳正祺說了很多。他對許廷秀說,你擱這頭瞅著老二,我去那頭瞧瞧老大。咱倆各干各的,團圓那天早晚會來。
他對段立軒說,咱爺倆這輩子緣淺。下輩子投胎到咱家,爸一準兒把你好好拉扯大。
他對陳熙南說,你可以揮手兒送送我。但我不樂意瞅見,你哭著走往後的道兒。
透過長方形的相機顯示屏,陳熙南看見父親在沖自己微笑。黃綠嶙峋的臉上,一個帶著祝福意味的微笑。
歌里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陳熙南想,大概是去往宇宙了。去往二十九年前,他呱呱墜地那一刻的宇宙。
時光只是離開了此地,卻永遠不會消弭。就如同一顆幾萬光年外的星星。或許它早已熄滅,卻仍燦爛燃燒於今日的視野。
第97章 風雨同舟-97
2017年6月5日,陳正祺確診胰腺癌。抗癌半年後,於2018年1月3日正午離世。
他的死亡,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樣。吃了兩個芹菜餡的煮餑餑,曬著暖暖的太陽。拉著妻子的手,看著兩個兒子。在電視聲和家人的交談聲中,不知不覺合了眼。
人在死亡的時候,很少像是劇里演的那樣。銀行密碼交代一半,猛就咽了氣。
死亡是一個過程,不突然也不痛苦。先是陷入昏迷,呼吸深而緩。臉色一點點變白,嘴唇一點點變黑。隨後呼吸變得淺而促,開始打小呼嚕。最後又變得緩慢,且停頓間隔越來越長。5秒,10秒,20秒…
深度昏迷兩小時後,陳正祺呼出最後一口氣,而後不再吸氣。
電視裡正好放著《春歌》的大合唱。歌聲婉轉悠揚,陽光翩翩起舞。窗外掠過一群大喜鵲,嘎嘎地笑著遠去。
許廷秀就像沒注意到,依舊握著他的手看電視。活人溫熱有力的手心裡,是死人冰冷鬆弛的手。沒有血色,指尖泛紫。
又過了會兒,陳正祺的嘴緩緩張開。嘴唇和牙齦往上收縮,牙齒長得像一匹老馬。但他仍是慈祥的,甚至還有幾分可愛。
段立軒默默起身,出去張羅後事。陳熙南則去了臥室,從衣櫃裡拿出壽衣。
正紅的手提盒,裡面疊著厚厚一沓。襯衣、袷衣、棉衣、罩衣,俗稱四領。襯褲、棉褲、罩褲,俗稱三腰。四領三腰,就叫壽衣七件套。
段立軒說,因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七』是個功德圓滿的數字,裝老衣得穿七件。
不過最外面那層罩衣,是老頭自己定的——他不要原裝那個黑底圓花的,老氣橫秋。他要穿乾兒子給買的紋龍唐裝,做黃泉路上最靚的仔。
陳熙南見過無數死亡,卻是第一次切身經歷死亡。比起悲,他更多的是懵。
他爸死了。在客廳的沙發上。他爸死了。在客廳的沙發上。
他是個醫生,他當然知道他爸死了。可是好像…又不太知道。
樓道里響起人聲,雷一樣由遠及近。門開的瞬間,轟隆隆地炸在耳邊。說話,走路,放經。家具的移動聲,水龍頭的嘩嘩聲。一片嘈雜中,聽見他媽問:「軒兒,他們是幹什麼的?」
段立軒說:「媽,你回屋歇會兒。」
「媽不累。軒兒,他們是幹什麼的?」
「媽,去歇會兒吧。」段立軒仍舊道,「睡一覺。」
還有別的聲音。男人,女人。陌生,熟悉。七嘴八舌。
「姨,回屋吧。」
「大鵬,過來搭把手!」
「電視用不用糊紙啊?」
「老姐姐,迴避吧。夫妻不送葬,這都有講兒。」
這句送葬,像是一截鋼鞭。在空中揮了個響兒,打得許廷秀哀嚎連連。那哭聲悽厲極了,刀一樣扎在陳熙南心上。
他更懵了。心痛。害怕。無措。捧著壽衣盒呆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磨嘰啥呢啊,麻溜的!」手裡的壽衣被搶走,一隻大手抓著他往外走,「媽擱外頭哭啥樣了都,你還不趕緊去勸勸。」
甫一出臥室,陳熙南又是一陣眩暈。地上撂著金黃色的裹屍袋,鏡子和電視則被貼了白宣紙。許多人在忙活,走動。他爸臉上蓋著金綢布,腰上鋪著白遮巾。光著膀子,正被一個大叔擦身。
段立軒把遮巾拉到鎖骨,伸手試了下盆里的水溫。
「咋用涼水啊。兌點熱的,整溫的呼的。別光溜著擦,老頭是個體麵人兒。」
「哎,哎,好。」
許廷秀哭嚎著,也要去拿小毛巾擦。卻被主事大嬸攔下,連拖帶抱地勸:「夫妻不送葬,夫妻不送葬啊。哎呀,老姐姐,可不興這麼哭!眼淚兒沉吶,他在那頭可要拖不動嘍!」
陳熙南走上前,攙著許廷秀的胳膊道:「媽,回屋吧。」
許廷秀倒在兒子懷裡,嗚咽著搖頭:「我不能…把你爸…一個人兒扔下…」
「那不是爸。爸走了。」陳熙南平靜地說道,「媽,回屋吧。」
屍體不是人。屍體沒有反應、思想、性格、回憶。那不是陳正祺,只是一灘肉。
他爸不在這裡了,陳熙南想著。從此以後,他爸也不在任何地方。不管是殯儀館的冰櫃,骨灰盒,還是幽暗的墓穴底下。
許廷秀被兒子攙著往臥室走。短短七八步的路程,反覆昏厥了三次。
在喪親之痛的打擊下,娘倆都變成了孩子。只有段立軒麻利地忙活,還用老頭手機通知了一圈親戚。重打一盆水,親自給擦臉剃鬚。
大叔把屍體側翻過來,在遮巾底下給擦屁股。手一撤出,毛巾上全是黑血凍。那是老頭最後的排泄物。
段立軒看了眼,心就發起酸。癌痛是種酷刑,吃啥藥都止不住。肚腸子裡都是血了,卻從沒疼得亂叫喚。想來老頭後期再怎麼糊塗,心裡也還是惦記家人。
他別過臉去憋眼淚,嘴裡卻說道:「這活兒不容易。別五百了,給你拿一千。」
不知道什麼時候,陳熙南從臥室出來了。他看起來還是懵懵的,但也知道伸手幫忙。拎著壽衣襯褲,順腳往他爸身上套。
「孩兒,不能這麼套。」大叔多掙了錢,變得更加積極。扯過襯褲,和棉褲罩褲層層套好。把手穿進褲腳,抓著老頭腳踝往上提。
屍體不好穿衣,仨人翻來翻去。穿壽衣,套鞋襪。梳頭髮,戴禮帽。勒上綁腿帶,戴上元寶戒。
最後在嘴裡放上口鈴,大叔換上乾淨手套。輕輕扣住老頭下巴,把嘴合攏得周正緊實。
經過這麼一番拾掇,陳正祺看起來更順眼了。躺在棉被裡,就像睡著了一般。
陳熙南親手拉上裹屍袋的拉鏈。等就要拉到頭的時候,又把臉貼上父親腦門。眼裡蒙著淚殼,但沒有破。
「爸,」他溫柔地說著,「兒子送您回家。」
滋啦一聲,拉鏈被拉到了頂。金黃的牛津布,中央一個黑色的奠字。
「我留這看著媽,順帶收拾下靈堂。」段立軒問道,「你自個兒行不?」
「嗯。」
「殯儀館那邊亂糟事兒多,讓大腚跟他們說。你跟瘦猴走,先去給爸選個房兒。買厚實點的,別合計價兒。」
「謝謝二哥。」
「嘖,一家人淨他媽說兩家話。」段立軒給他腰上綁了根麻繩,又在胳膊別了塊黑紗。拍拍他肩膀,抿嘴笑了下,「去吧。支棱點兒,啥也別怕。」
段立軒是個能幹的大哥,把後事辦得非常利索。當天就處理掉老沙發,在客廳搭了個小靈堂。大門不關,是迎老頭的魂,也是讓趕來的親朋有地兒說話。
等下葬那天,沒設酒席,也不收隨禮。八十平的告別廳,聚了幾十來人。陳熙南站在父親的遺體旁,和祭奠的人輪流握手說話。
前後四十分鐘,就推去火化。等骨灰盒遞出來,不過六斤白灰。
人來時六七斤,走時也是六七斤。
陳熙南湊上去聞了聞,一股暖香。他把父親的骨灰抱在懷裡,就像父親曾把嬰兒的他抱在懷裡一樣。
在這個充滿愛意的暖冬,陳正祺完成了他的死亡。
從世俗的意義看,他不是個成功的人。沒掙過大錢,沒握過權利。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更遑論什麼會當凌絕頂。
說著說著,她沒了聲音。伏在丈夫乾癟的身軀上,顫抖著倒氣。直到哭得腦門酸脹,又是守著床頭燈熬到天亮。
那些日子,老房裡總是人來人往。又在某一個瞬間,忽然變得安靜異常。
2017年最後的夜晚,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跨年。客廳熱得像暖爐,寒風從窗縫裡吹著百葉窗。輕輕打著窗欞,發出咔噠噠的聲響。
陳正祺因為積液壓迫,只能靠在沙發上坐著。但他精神頭很好。神志清楚,眼睛炯炯有神。
陳熙南架上攝影機,把鏡頭對準他記錄。拼盡全力,想抓住這最後的每分每秒。
陳正祺說了很多。他對許廷秀說,你擱這頭瞅著老二,我去那頭瞧瞧老大。咱倆各干各的,團圓那天早晚會來。
他對段立軒說,咱爺倆這輩子緣淺。下輩子投胎到咱家,爸一準兒把你好好拉扯大。
他對陳熙南說,你可以揮手兒送送我。但我不樂意瞅見,你哭著走往後的道兒。
透過長方形的相機顯示屏,陳熙南看見父親在沖自己微笑。黃綠嶙峋的臉上,一個帶著祝福意味的微笑。
歌里唱,時間都去哪兒了?
陳熙南想,大概是去往宇宙了。去往二十九年前,他呱呱墜地那一刻的宇宙。
時光只是離開了此地,卻永遠不會消弭。就如同一顆幾萬光年外的星星。或許它早已熄滅,卻仍燦爛燃燒於今日的視野。
第97章 風雨同舟-97
2017年6月5日,陳正祺確診胰腺癌。抗癌半年後,於2018年1月3日正午離世。
他的死亡,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樣。吃了兩個芹菜餡的煮餑餑,曬著暖暖的太陽。拉著妻子的手,看著兩個兒子。在電視聲和家人的交談聲中,不知不覺合了眼。
人在死亡的時候,很少像是劇里演的那樣。銀行密碼交代一半,猛就咽了氣。
死亡是一個過程,不突然也不痛苦。先是陷入昏迷,呼吸深而緩。臉色一點點變白,嘴唇一點點變黑。隨後呼吸變得淺而促,開始打小呼嚕。最後又變得緩慢,且停頓間隔越來越長。5秒,10秒,20秒…
深度昏迷兩小時後,陳正祺呼出最後一口氣,而後不再吸氣。
電視裡正好放著《春歌》的大合唱。歌聲婉轉悠揚,陽光翩翩起舞。窗外掠過一群大喜鵲,嘎嘎地笑著遠去。
許廷秀就像沒注意到,依舊握著他的手看電視。活人溫熱有力的手心裡,是死人冰冷鬆弛的手。沒有血色,指尖泛紫。
又過了會兒,陳正祺的嘴緩緩張開。嘴唇和牙齦往上收縮,牙齒長得像一匹老馬。但他仍是慈祥的,甚至還有幾分可愛。
段立軒默默起身,出去張羅後事。陳熙南則去了臥室,從衣櫃裡拿出壽衣。
正紅的手提盒,裡面疊著厚厚一沓。襯衣、袷衣、棉衣、罩衣,俗稱四領。襯褲、棉褲、罩褲,俗稱三腰。四領三腰,就叫壽衣七件套。
段立軒說,因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七』是個功德圓滿的數字,裝老衣得穿七件。
不過最外面那層罩衣,是老頭自己定的——他不要原裝那個黑底圓花的,老氣橫秋。他要穿乾兒子給買的紋龍唐裝,做黃泉路上最靚的仔。
陳熙南見過無數死亡,卻是第一次切身經歷死亡。比起悲,他更多的是懵。
他爸死了。在客廳的沙發上。他爸死了。在客廳的沙發上。
他是個醫生,他當然知道他爸死了。可是好像…又不太知道。
樓道里響起人聲,雷一樣由遠及近。門開的瞬間,轟隆隆地炸在耳邊。說話,走路,放經。家具的移動聲,水龍頭的嘩嘩聲。一片嘈雜中,聽見他媽問:「軒兒,他們是幹什麼的?」
段立軒說:「媽,你回屋歇會兒。」
「媽不累。軒兒,他們是幹什麼的?」
「媽,去歇會兒吧。」段立軒仍舊道,「睡一覺。」
還有別的聲音。男人,女人。陌生,熟悉。七嘴八舌。
「姨,回屋吧。」
「大鵬,過來搭把手!」
「電視用不用糊紙啊?」
「老姐姐,迴避吧。夫妻不送葬,這都有講兒。」
這句送葬,像是一截鋼鞭。在空中揮了個響兒,打得許廷秀哀嚎連連。那哭聲悽厲極了,刀一樣扎在陳熙南心上。
他更懵了。心痛。害怕。無措。捧著壽衣盒呆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磨嘰啥呢啊,麻溜的!」手裡的壽衣被搶走,一隻大手抓著他往外走,「媽擱外頭哭啥樣了都,你還不趕緊去勸勸。」
甫一出臥室,陳熙南又是一陣眩暈。地上撂著金黃色的裹屍袋,鏡子和電視則被貼了白宣紙。許多人在忙活,走動。他爸臉上蓋著金綢布,腰上鋪著白遮巾。光著膀子,正被一個大叔擦身。
段立軒把遮巾拉到鎖骨,伸手試了下盆里的水溫。
「咋用涼水啊。兌點熱的,整溫的呼的。別光溜著擦,老頭是個體麵人兒。」
「哎,哎,好。」
許廷秀哭嚎著,也要去拿小毛巾擦。卻被主事大嬸攔下,連拖帶抱地勸:「夫妻不送葬,夫妻不送葬啊。哎呀,老姐姐,可不興這麼哭!眼淚兒沉吶,他在那頭可要拖不動嘍!」
陳熙南走上前,攙著許廷秀的胳膊道:「媽,回屋吧。」
許廷秀倒在兒子懷裡,嗚咽著搖頭:「我不能…把你爸…一個人兒扔下…」
「那不是爸。爸走了。」陳熙南平靜地說道,「媽,回屋吧。」
屍體不是人。屍體沒有反應、思想、性格、回憶。那不是陳正祺,只是一灘肉。
他爸不在這裡了,陳熙南想著。從此以後,他爸也不在任何地方。不管是殯儀館的冰櫃,骨灰盒,還是幽暗的墓穴底下。
許廷秀被兒子攙著往臥室走。短短七八步的路程,反覆昏厥了三次。
在喪親之痛的打擊下,娘倆都變成了孩子。只有段立軒麻利地忙活,還用老頭手機通知了一圈親戚。重打一盆水,親自給擦臉剃鬚。
大叔把屍體側翻過來,在遮巾底下給擦屁股。手一撤出,毛巾上全是黑血凍。那是老頭最後的排泄物。
段立軒看了眼,心就發起酸。癌痛是種酷刑,吃啥藥都止不住。肚腸子裡都是血了,卻從沒疼得亂叫喚。想來老頭後期再怎麼糊塗,心裡也還是惦記家人。
他別過臉去憋眼淚,嘴裡卻說道:「這活兒不容易。別五百了,給你拿一千。」
不知道什麼時候,陳熙南從臥室出來了。他看起來還是懵懵的,但也知道伸手幫忙。拎著壽衣襯褲,順腳往他爸身上套。
「孩兒,不能這麼套。」大叔多掙了錢,變得更加積極。扯過襯褲,和棉褲罩褲層層套好。把手穿進褲腳,抓著老頭腳踝往上提。
屍體不好穿衣,仨人翻來翻去。穿壽衣,套鞋襪。梳頭髮,戴禮帽。勒上綁腿帶,戴上元寶戒。
最後在嘴裡放上口鈴,大叔換上乾淨手套。輕輕扣住老頭下巴,把嘴合攏得周正緊實。
經過這麼一番拾掇,陳正祺看起來更順眼了。躺在棉被裡,就像睡著了一般。
陳熙南親手拉上裹屍袋的拉鏈。等就要拉到頭的時候,又把臉貼上父親腦門。眼裡蒙著淚殼,但沒有破。
「爸,」他溫柔地說著,「兒子送您回家。」
滋啦一聲,拉鏈被拉到了頂。金黃的牛津布,中央一個黑色的奠字。
「我留這看著媽,順帶收拾下靈堂。」段立軒問道,「你自個兒行不?」
「嗯。」
「殯儀館那邊亂糟事兒多,讓大腚跟他們說。你跟瘦猴走,先去給爸選個房兒。買厚實點的,別合計價兒。」
「謝謝二哥。」
「嘖,一家人淨他媽說兩家話。」段立軒給他腰上綁了根麻繩,又在胳膊別了塊黑紗。拍拍他肩膀,抿嘴笑了下,「去吧。支棱點兒,啥也別怕。」
段立軒是個能幹的大哥,把後事辦得非常利索。當天就處理掉老沙發,在客廳搭了個小靈堂。大門不關,是迎老頭的魂,也是讓趕來的親朋有地兒說話。
等下葬那天,沒設酒席,也不收隨禮。八十平的告別廳,聚了幾十來人。陳熙南站在父親的遺體旁,和祭奠的人輪流握手說話。
前後四十分鐘,就推去火化。等骨灰盒遞出來,不過六斤白灰。
人來時六七斤,走時也是六七斤。
陳熙南湊上去聞了聞,一股暖香。他把父親的骨灰抱在懷裡,就像父親曾把嬰兒的他抱在懷裡一樣。
在這個充滿愛意的暖冬,陳正祺完成了他的死亡。
從世俗的意義看,他不是個成功的人。沒掙過大錢,沒握過權利。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更遑論什麼會當凌絕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