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你們懷疑青州有鬼?」
李茵將吳尚書的事告訴了她,忍不住嘆道:「一切太過巧合了,很難不讓人懷疑……」
話未說完,忽然傳來敲門聲。
隨後,是一道溫柔的女聲——
「明大人,今日學生們的作業已經交上來了,您要現在批閱嗎?」
明珂沖李茵使了個眼色。
李茵瞬間反應過來,往屏風後走去。
她剛站定,明珂便道:「進來吧,就放在這裡。」
那女子推開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襲淡粉色衣袖。
隨後,一道極溫婉柔美的身影走了進來。
李茵抬頭看去,在看清她面目的那一瞬間,心中盪起一陣震驚。
那人,竟是瑤娘?!
第64章 青州(二) 勾得人心間發癢。……
細柳眉, 杏仁眼,唇紅齒白,整張臉恍若桃李之花。
出現在青州的山水之間, 再何宜不過了。
她將一疊厚厚的宣紙放在了桌案上,抬起頭道:「明大人,今日陸晏來找過您,但是您不在。」
聽見這個名字, 明珂說不上是高興與否,只淡淡道:「知道了。」
「大人,他很仰慕您的學識, 所以才……」
聽見她的停頓,明珂依舊只是不咸不淡地重複了一遍, 「知道了。」
瑤娘站在那裡,似乎有些尷尬。
李茵雖不認識這個名叫「陸晏」的人,但聽她們二人談話, 大約能猜上三分。
應該, 也是一見明大人風采,就再也挪不開眼了。
不過, 明珂這個性子,一心撲在典籍之上, 恐怕無暇分心在旁的事情上。她不是不喜歡男人,也不是不喜歡女人, 只是不喜歡人, 僅此而已。
如此想著,她的手擱在桌子上,不禁用了點力。
頓時,吱嘎一聲, 將明珂與瑤娘的視線都吸引了過來。
李茵:……
誰能想到放在雲母屏風後的木桌是個壞的,其中一個桌腿短一截也就罷了,其他的構造更是奇怪,好像微微用力就能散架似的。
瑤娘有些驚訝,「大人房中還有人嗎?」
明珂定在那裡,似乎正在想怎麼把事情掩蓋過去。
她一個年輕女子,再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逃不過那些碎嘴子編造的風言風語。
她自然是不在意的,可那些話實在說得難聽。
瑤娘也想到了這一層,正在後悔自己多嘴問得這一句。
下一刻,李茵就從屏風後轉了出來。
她眉間帶著點笑意,「瑤娘?」
瑤娘驟然見屏風後變出個大活人,先是吃了一驚,等看清李茵的面容後,她眉間舒展、豁然開朗,那點驚訝變成了驚喜。
明珂忍不住皺眉,「你們認識?」
瑤娘微微一笑,「我與李姑娘,有過一面之緣。」
這一面之緣,是孟松雲還未高中之時。
那年,月山縣有一個花燈展,孟松雲幾番央求李茵陪他同去。李茵去後,在一個賣花燈的小攤販前,見到了瑤娘。
燈火瑩瑩,暖黃的光暈在臉上,為其更添幾分溫婉。
現在想起來,李茵對她的印象,要比相識多年的孟松雲深許多。
瑤娘與她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同一個人,她道:「可惜,如今那個人已經死了。」
死確實是死了,只是不知這可惜從何處而來。
李茵不解其意,只能猜也許是感嘆他不過弱冠之年,卻誤入歧途,犯下的錯需要以命相抵。
誰知,瑤娘的下一句話卻是,「死得這樣早,看不見大晉的昌明盛世了。」
「當然,沒了他,大晉的昌明盛世可能會到來得更快些。」
「他那個人,心比天高,對自己生在窮鄉僻壤心懷不滿,妄想一步登天,卻要踏著人命做他的墊腳石。」
瑤娘搖搖頭,「不可救藥。」
這姑娘看著柔弱,說起話來氣勢卻不輸明珂,就像是青州那川流不息的江河一樣,蘊著力量。
明珂早已見怪不怪了,她在學生的作業上寫下硃批,頭也不抬地道:「既然是舊相識,那不如去敘敘舊?」
「走,李姑娘,」瑤娘過來攜了李茵的手,「我帶你去看看學堂里的學生。」
繞過幾塊歷經風吹日曬到發黑的矮牆,從碎石子路上走過,復行數十步,學堂便在眼前了。
低矮的房屋之中,正傳來老夫子低沉而無力的聲音。
瑤娘拉著李茵放輕了腳步聲,一步步挪到窗戶前,往裡面看去。
請來的老先生拿著書,正搖頭晃腦地一字一句誦讀,讀完,又引經據典,一一講解。
今日所講是《論語》,作為學子們的啟蒙書,老先生已經一點點掰開揉碎了講給這些孩子們聽。
可是,坐在底下的學生卻手段百出了。
前兩排的豎著書冊,雙眼無神地看著上面的方塊字,明顯已經神游天外。
最右邊的也如法炮製,高高豎起書冊,趁著老先生不注意,還往嘴裡塞了兩塊糕餅。
最後的兩個孩子隱在角落中,睡夢正酣,還是不是砸吧砸吧嘴巴,估計是夢見了這條街上的有名的燒鵝店。
真是,各有各的招數。
李茵看得直皺眉,「這些,明珂從沒在信中提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瑤娘無奈地歪歪頭,「因為,咱們這裡有朝廷的撥款,明大人寧願讓自己節衣縮食,也不收這些貧苦學生的束脩。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既然是不要錢的買賣,自然是不要白不要。」
百姓們都只把這裡當作一個送走調皮孩子讓家裡清淨的所在,因為用不著花錢不會肉疼,所以更加肆無忌憚。
更無理些的,明明自個兒都嫌兒子性情惡劣,丟在學堂里不聞不問一個月,還要來反問為何自己孩子沒能學富五車。
李茵聽完,徹底沉默了。
這與她預想中的不符,恐怕與明珂心中所期盼的更加不相符合。
她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一些改變,卻沒想到,自己的力量竟真的微薄至此。
見她臉色都白了三分,瑤娘安慰道:「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急不來。」
「他們都會看人下菜碟,比如,若是明大人來上課,就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大人不怒自威,看著就犯怵。」
李茵的眼睛從這一排排學生中掃過去,他們一般無二穿著粗布衣服,臉上稚氣未脫,對於玩樂的渴望牢牢壓制著心中的求知慾。
除了一個例外。
坐在最左側的那個孩子,一身粗布衣衫打了好幾處補丁,握著書卷的手黑黑的,手背上還有幾道傷口。
渾身上下都透著狼狽,唯獨一雙眼黑白分明,堅定萬分。
整個學堂,也就他一個人記住了老先生所傳授的知識。
還沒看夠,老先生已經放下書,讓這群調皮孩子休息片刻了。
那個最認真的小郎君等所有人都跑出學堂玩樂去了,他才拿著書走出來。
他比李茵矮上一個頭,才不過十四五歲,卻板著一張臉像個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地向她們問好。
「在下陸晏,見過老師。」
李茵眼中一亮,原來,他就是陸晏。
等他走遠了,瑤娘才道:「這也許就是咱們這裡,以後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了。只是他可憐得很,父母早亡,家中只有一個祖母,與他相依為命。」
坎坷的身世,不屈的靈魂。
若此地再多上一些這種人,也就不用明珂煩愁了吧。
李茵在心中嘆了口氣,一邊隨著她繼續轉悠一邊道:「還未問過,令尊與令慈可還好?」
「一切都好。母親早年有咳疾,如今已好多了。」
「李姑娘一切可好?」
「我……輾轉許久,如一葉孤舟,終于歸途。」
她這話說得委婉,瑤娘卻懂了。
「那真是太好了,恭喜李姑娘,只是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轉著轉著,她們又回到了明珂的屋子前。
李茵思索片刻,正欲回答,卻聽見身後傳來崔燕的聲音。
「明大人,有一個男子,說要來咱們這裡當先生。」
李茵回頭一看,就見崔燕領著一個人大步走來。
那人身姿頎長,劍眉星目,很有一番美男子之姿。
他路過李茵時,微微側目,目光輕輕在她身上一點而過,仿佛貓爪不經意從衣袖間一帶而過,卻勾得人心間發癢。
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涌了上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茵將吳尚書的事告訴了她,忍不住嘆道:「一切太過巧合了,很難不讓人懷疑……」
話未說完,忽然傳來敲門聲。
隨後,是一道溫柔的女聲——
「明大人,今日學生們的作業已經交上來了,您要現在批閱嗎?」
明珂沖李茵使了個眼色。
李茵瞬間反應過來,往屏風後走去。
她剛站定,明珂便道:「進來吧,就放在這裡。」
那女子推開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襲淡粉色衣袖。
隨後,一道極溫婉柔美的身影走了進來。
李茵抬頭看去,在看清她面目的那一瞬間,心中盪起一陣震驚。
那人,竟是瑤娘?!
第64章 青州(二) 勾得人心間發癢。……
細柳眉, 杏仁眼,唇紅齒白,整張臉恍若桃李之花。
出現在青州的山水之間, 再何宜不過了。
她將一疊厚厚的宣紙放在了桌案上,抬起頭道:「明大人,今日陸晏來找過您,但是您不在。」
聽見這個名字, 明珂說不上是高興與否,只淡淡道:「知道了。」
「大人,他很仰慕您的學識, 所以才……」
聽見她的停頓,明珂依舊只是不咸不淡地重複了一遍, 「知道了。」
瑤娘站在那裡,似乎有些尷尬。
李茵雖不認識這個名叫「陸晏」的人,但聽她們二人談話, 大約能猜上三分。
應該, 也是一見明大人風采,就再也挪不開眼了。
不過, 明珂這個性子,一心撲在典籍之上, 恐怕無暇分心在旁的事情上。她不是不喜歡男人,也不是不喜歡女人, 只是不喜歡人, 僅此而已。
如此想著,她的手擱在桌子上,不禁用了點力。
頓時,吱嘎一聲, 將明珂與瑤娘的視線都吸引了過來。
李茵:……
誰能想到放在雲母屏風後的木桌是個壞的,其中一個桌腿短一截也就罷了,其他的構造更是奇怪,好像微微用力就能散架似的。
瑤娘有些驚訝,「大人房中還有人嗎?」
明珂定在那裡,似乎正在想怎麼把事情掩蓋過去。
她一個年輕女子,再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逃不過那些碎嘴子編造的風言風語。
她自然是不在意的,可那些話實在說得難聽。
瑤娘也想到了這一層,正在後悔自己多嘴問得這一句。
下一刻,李茵就從屏風後轉了出來。
她眉間帶著點笑意,「瑤娘?」
瑤娘驟然見屏風後變出個大活人,先是吃了一驚,等看清李茵的面容後,她眉間舒展、豁然開朗,那點驚訝變成了驚喜。
明珂忍不住皺眉,「你們認識?」
瑤娘微微一笑,「我與李姑娘,有過一面之緣。」
這一面之緣,是孟松雲還未高中之時。
那年,月山縣有一個花燈展,孟松雲幾番央求李茵陪他同去。李茵去後,在一個賣花燈的小攤販前,見到了瑤娘。
燈火瑩瑩,暖黃的光暈在臉上,為其更添幾分溫婉。
現在想起來,李茵對她的印象,要比相識多年的孟松雲深許多。
瑤娘與她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同一個人,她道:「可惜,如今那個人已經死了。」
死確實是死了,只是不知這可惜從何處而來。
李茵不解其意,只能猜也許是感嘆他不過弱冠之年,卻誤入歧途,犯下的錯需要以命相抵。
誰知,瑤娘的下一句話卻是,「死得這樣早,看不見大晉的昌明盛世了。」
「當然,沒了他,大晉的昌明盛世可能會到來得更快些。」
「他那個人,心比天高,對自己生在窮鄉僻壤心懷不滿,妄想一步登天,卻要踏著人命做他的墊腳石。」
瑤娘搖搖頭,「不可救藥。」
這姑娘看著柔弱,說起話來氣勢卻不輸明珂,就像是青州那川流不息的江河一樣,蘊著力量。
明珂早已見怪不怪了,她在學生的作業上寫下硃批,頭也不抬地道:「既然是舊相識,那不如去敘敘舊?」
「走,李姑娘,」瑤娘過來攜了李茵的手,「我帶你去看看學堂里的學生。」
繞過幾塊歷經風吹日曬到發黑的矮牆,從碎石子路上走過,復行數十步,學堂便在眼前了。
低矮的房屋之中,正傳來老夫子低沉而無力的聲音。
瑤娘拉著李茵放輕了腳步聲,一步步挪到窗戶前,往裡面看去。
請來的老先生拿著書,正搖頭晃腦地一字一句誦讀,讀完,又引經據典,一一講解。
今日所講是《論語》,作為學子們的啟蒙書,老先生已經一點點掰開揉碎了講給這些孩子們聽。
可是,坐在底下的學生卻手段百出了。
前兩排的豎著書冊,雙眼無神地看著上面的方塊字,明顯已經神游天外。
最右邊的也如法炮製,高高豎起書冊,趁著老先生不注意,還往嘴裡塞了兩塊糕餅。
最後的兩個孩子隱在角落中,睡夢正酣,還是不是砸吧砸吧嘴巴,估計是夢見了這條街上的有名的燒鵝店。
真是,各有各的招數。
李茵看得直皺眉,「這些,明珂從沒在信中提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
瑤娘無奈地歪歪頭,「因為,咱們這裡有朝廷的撥款,明大人寧願讓自己節衣縮食,也不收這些貧苦學生的束脩。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既然是不要錢的買賣,自然是不要白不要。」
百姓們都只把這裡當作一個送走調皮孩子讓家裡清淨的所在,因為用不著花錢不會肉疼,所以更加肆無忌憚。
更無理些的,明明自個兒都嫌兒子性情惡劣,丟在學堂里不聞不問一個月,還要來反問為何自己孩子沒能學富五車。
李茵聽完,徹底沉默了。
這與她預想中的不符,恐怕與明珂心中所期盼的更加不相符合。
她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一些改變,卻沒想到,自己的力量竟真的微薄至此。
見她臉色都白了三分,瑤娘安慰道:「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急不來。」
「他們都會看人下菜碟,比如,若是明大人來上課,就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大人不怒自威,看著就犯怵。」
李茵的眼睛從這一排排學生中掃過去,他們一般無二穿著粗布衣服,臉上稚氣未脫,對於玩樂的渴望牢牢壓制著心中的求知慾。
除了一個例外。
坐在最左側的那個孩子,一身粗布衣衫打了好幾處補丁,握著書卷的手黑黑的,手背上還有幾道傷口。
渾身上下都透著狼狽,唯獨一雙眼黑白分明,堅定萬分。
整個學堂,也就他一個人記住了老先生所傳授的知識。
還沒看夠,老先生已經放下書,讓這群調皮孩子休息片刻了。
那個最認真的小郎君等所有人都跑出學堂玩樂去了,他才拿著書走出來。
他比李茵矮上一個頭,才不過十四五歲,卻板著一張臉像個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地向她們問好。
「在下陸晏,見過老師。」
李茵眼中一亮,原來,他就是陸晏。
等他走遠了,瑤娘才道:「這也許就是咱們這裡,以後最有出息的一個孩子了。只是他可憐得很,父母早亡,家中只有一個祖母,與他相依為命。」
坎坷的身世,不屈的靈魂。
若此地再多上一些這種人,也就不用明珂煩愁了吧。
李茵在心中嘆了口氣,一邊隨著她繼續轉悠一邊道:「還未問過,令尊與令慈可還好?」
「一切都好。母親早年有咳疾,如今已好多了。」
「李姑娘一切可好?」
「我……輾轉許久,如一葉孤舟,終于歸途。」
她這話說得委婉,瑤娘卻懂了。
「那真是太好了,恭喜李姑娘,只是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轉著轉著,她們又回到了明珂的屋子前。
李茵思索片刻,正欲回答,卻聽見身後傳來崔燕的聲音。
「明大人,有一個男子,說要來咱們這裡當先生。」
李茵回頭一看,就見崔燕領著一個人大步走來。
那人身姿頎長,劍眉星目,很有一番美男子之姿。
他路過李茵時,微微側目,目光輕輕在她身上一點而過,仿佛貓爪不經意從衣袖間一帶而過,卻勾得人心間發癢。
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涌了上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