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直覺告訴她,這個人很像蕭澈。可理智又喚醒她,蕭澈在遠隔千里之外的京城,忙於政務,絕不可能分身來青州。
她只當自己是思念成疾,可這分離不過幾天,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如此想著,她忍不住抬頭去看那個人,可那男子早已收回了視線,跟著明珂往學堂去了。
那個人青衫玉帶,風姿秀逸,如湖岸邊的疏柳。
崔燕留在這裡,冷不丁一句,「你在看什麼?」
「你想他了?」
李茵的臉一下子憋得通紅,「沒有,你別胡說。」
崔燕沖她做了個鬼臉,拖長了調子,「我胡說。」
*
青州的夜,好像比京城更黑更暗一些,層層密密的樹林直衝天際,枝丫盤根錯節,織成天然的網。
好像,也更冷一些。
明明已經六月份了,晚上躺在屋子裡,卻覺得背上滲起一陣陣寒意。
李茵住在崔燕的屋子裡,兩個人蓋著薄軟的被子,先胡亂聊了一陣京中的事,又提起皇家秘聞,才扯到學堂上來。
「阿茵,不瞞你說,我來此之前就對如今的情況有所預料了。」
「所以,我看見這些的時候,一點都不驚訝。」
她翻身趴在床上,支著頭,一點一點跟李茵掰扯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在這裡,小孩子被拐賣的事情一直都沒有斷過。早些年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現在都成了天方夜譚了。在這樣的一片土壤之中,百姓會被巫蠱迷惑,不過遲早的事。」
「陛下欽點了青州的桑葚作為進貢之物,這是好事。但是……」
她猶豫了一下,「也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不用她多解釋,李茵已經明白了。
且不說此地官員們可能會為了討好聖上而壓迫百姓,迫使家家戶戶出人出力栽種養護桑葚,那些百姓,他們真的懂得「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道理嗎?
他們中的許多人,寧願相信「神」的指示,一頭扎進巫蠱的陷阱中做白日夢,也不願意回家事農桑。
田園荒蕪,魚塘乾涸,等不來打理它們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從民風淳樸人人勤勞的曾經,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總要有一個原因吧?」
崔燕嘆了口氣,「這就說來話長了,歷史久遠,得從頭講起——」
「崔姑娘!崔姑娘!」
話未說完,門外忽然傳來一聲比一聲急促的呼喚聲。
崔燕立刻起身開了門,瑤娘正站在外面,滿臉焦急。
「不好了,陸晏不見了。」
第65章 青州(三) 寬闊的身影將她籠罩其中。……
漆黑的夜裡, 伸手不見五指,站在院中向外看,只覺仿佛有鬼魅夜行於天地之間。
學堂之前, 明珂正拉著一個聲淚俱下的老婆婆,再三勸慰。
她趕來時,穿戴整齊,層層疊疊的衣衫一絲不苟, 腰間玉佩並未取下,顯然是勞累至深夜還未歇下。
「明大人,今日學堂放學後, 陸晏到現在都沒有回家,他是最乖巧聽話的孩子, 絕不會和那些不學無術的子弟混在一起,他一定是……」
老婆婆哽咽了一聲,像是想到了什麼極恐怖的事情一般, 將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
這是陸晏唯一的親人, 是他的祖母。
積年累月的勞作與貧苦比年邁更能摧折人,風霜雨雪在她的臉上刻下道道深若溝壑的皺紋, 那一雙手既要栽種糧食又要洗衣縫補,已經微微畸形。
「明大人, 我這半截入土的人,就只剩下陸晏這一個念想了, 若他有個好歹, 我也不活了。」
陸婆婆跪下去,因常年勞作而佝僂的腰彎曲著,匍匐在地上時,像一座矮矮的墳塋。
「求明大人救救我們。」
老人的聲音帶著無限悽苦, 仿佛即將熄滅的殘燭,「老婆子我求你,求你救救我。」
「婆婆您快起來。」
明珂雙手握住老人的雙臂,用了點力氣,將她扶起來。
「麻煩您再與我詳細說說這些天的情形,陸晏他為何會忽然失蹤?」
「好,明大人,我這就說與你聽。」
陸婆婆被明珂扶著坐下,她愁苦著一張臉,衝著眾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道:「這孩子是個死心眼,他爹娘走得早,是我一手將他拉扯大的。這麼些年,他一直寸步不離地守在我的身邊,哪兒都不去,就連上學堂,都是我再三逼迫,他才肯來的。」
「但是老婆子我知道,他其實特別羨慕那些在學堂里讀書的孩子,只是咱們家窮,沒法送他去私塾里讀書,所以他一直假裝不在意。」
「自從來了明大人這裡,他時時刻刻用功,回了家還要讀書,在幫我割草、放牛的時候,依舊不忘在心中默記先生所授詩文。」
「但是,」陸婆婆渾濁雙眼中盈滿淚水,從發皺的皮膚上流下來,「昨晚他忽然告訴我,今日下學後他要晚一點回家。一開始我問他去哪裡,他死活不肯說,後來我不斷追問,他才告訴我是要和學堂里的朋友一起去玩。我還高興他終於有了玩伴,但是現在想來,一切都不對勁。」
聽罷,眾人不動聲色地對視了一眼。
確實不對勁。
陸晏素來孤僻獨行,他於詩文上越用功,學堂里的孩子們就越討厭他。所以,他在學堂里求學這麼久,始終孤零零一個人。
在那些孩子們心中,只要人人與他們一樣墮落,只要陸晏不被夫子誇讚而被責罵,那父親母親就不會耳提面命逼著他們學習,也不會拿著討人厭的陸晏做榜樣。
若真有哪一個孩子忽然伸出援手與他相交,那多半是另有所圖。
「他有說過,學堂里的朋友是誰嗎?」
「問題就出在這裡,老婆子我一時疏忽,光顧著高興了,連追問他是誰都沒有。」
這便棘手了。
明珂眉頭緊鎖,她細細想過陸晏可能會去的每一處地方,可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月山縣山靈水秀,蜿蜒河流眾多,不少孩子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去溪邊捉魚摸蝦。但這顯然與陸晏無關,他下學之後,要麼在後山上割草拾柴火,要麼就是在溫書。
誰會約他出去玩呢?他口中的「學堂中的朋友」,又真的存在嗎?
明珂道:「陸婆婆,您先在這裡坐著,哪裡也不要去。陸晏的行蹤我會派人去找,今夜,我們這幾個年輕人也會一同出去找,一定會把他給找出來的。」
「好,明大人你可真是活菩薩一樣的人,」陸婆婆抹著眼淚,「這事若是告到縣衙,那縣令也不會為我做主,只會糊弄我老婆子幾句,而後就將我打發了。」
這樣抱怨縣衙的話,從明珂來到月山縣,已經聽過無數遍了。
明明陽奉陰違欺壓百姓的陳松已經死了,可他的死沒有半點殺雞儆猴的作用,後來者越來越猖獗,手段也更高明。
她只能安慰道:「陸婆婆您別著急,我這就派人去找。」
老人家已經急得六神無主了,只會重複她的話,「好,去找,去找,我就坐在這裡不動,等你們回來。」
*
月山縣的街道並不寬廣,石子鋪成條條小路,在夜色中曲折著向前延伸開來。
街邊商鋪繁多,現下都已關閉門庭歇息了,只有百年古樹屹立於道路邊,投下婆娑樹影。
此刻,烏雲遊走,月光漸漸漏了下來。
李茵獨自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感覺有些瘮得慌。
她與崔燕本同行一路,可方才行至岔路口,二人為了儘快找到線索,便分頭尋找。
眼前雖有月光映照,但天地間寂靜得很,崔燕的腳步與呼喚聲漸漸遠去,仿佛只剩下了她一個人。
「陸晏!」
她像是壯膽一般,衝著眼前虛無的黑喚了一聲。
無人回應。
並且,這一聲落定,世間仿佛更安靜了。
李茵還在繼續往前走,心裡卻有越來越多的不祥念頭閃過。
陸晏究竟去了哪裡?
為何一切會如此巧合?
她才剛到月山縣第二日,陸晏就失蹤了。
按理說,她在眾人眼中是主張嚴懲拐賣一事的人,而蕭澈則另有打算。她如今被「軟禁」在坤寧宮中,那些人應該放鬆了警惕才是。
可是,今日的事情,有些像挑釁。
她還在繼續往前走,順著百年古道一步步向前挪動,希望在路邊的某一處,發現那個可憐的孩子。
而她身後的高牆之上——
一把弓弩,無聲無息地架在了石瓦之上,只有習武之人,才能聽見灰塵落在磚瓦上一般輕的聲音。一個蒙面的黑衣人隱在夜色里,借高樹交錯的枝丫作遮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只當自己是思念成疾,可這分離不過幾天,是不是有些誇張了?
如此想著,她忍不住抬頭去看那個人,可那男子早已收回了視線,跟著明珂往學堂去了。
那個人青衫玉帶,風姿秀逸,如湖岸邊的疏柳。
崔燕留在這裡,冷不丁一句,「你在看什麼?」
「你想他了?」
李茵的臉一下子憋得通紅,「沒有,你別胡說。」
崔燕沖她做了個鬼臉,拖長了調子,「我胡說。」
*
青州的夜,好像比京城更黑更暗一些,層層密密的樹林直衝天際,枝丫盤根錯節,織成天然的網。
好像,也更冷一些。
明明已經六月份了,晚上躺在屋子裡,卻覺得背上滲起一陣陣寒意。
李茵住在崔燕的屋子裡,兩個人蓋著薄軟的被子,先胡亂聊了一陣京中的事,又提起皇家秘聞,才扯到學堂上來。
「阿茵,不瞞你說,我來此之前就對如今的情況有所預料了。」
「所以,我看見這些的時候,一點都不驚訝。」
她翻身趴在床上,支著頭,一點一點跟李茵掰扯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在這裡,小孩子被拐賣的事情一直都沒有斷過。早些年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現在都成了天方夜譚了。在這樣的一片土壤之中,百姓會被巫蠱迷惑,不過遲早的事。」
「陛下欽點了青州的桑葚作為進貢之物,這是好事。但是……」
她猶豫了一下,「也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不用她多解釋,李茵已經明白了。
且不說此地官員們可能會為了討好聖上而壓迫百姓,迫使家家戶戶出人出力栽種養護桑葚,那些百姓,他們真的懂得「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的道理嗎?
他們中的許多人,寧願相信「神」的指示,一頭扎進巫蠱的陷阱中做白日夢,也不願意回家事農桑。
田園荒蕪,魚塘乾涸,等不來打理它們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從民風淳樸人人勤勞的曾經,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總要有一個原因吧?」
崔燕嘆了口氣,「這就說來話長了,歷史久遠,得從頭講起——」
「崔姑娘!崔姑娘!」
話未說完,門外忽然傳來一聲比一聲急促的呼喚聲。
崔燕立刻起身開了門,瑤娘正站在外面,滿臉焦急。
「不好了,陸晏不見了。」
第65章 青州(三) 寬闊的身影將她籠罩其中。……
漆黑的夜裡, 伸手不見五指,站在院中向外看,只覺仿佛有鬼魅夜行於天地之間。
學堂之前, 明珂正拉著一個聲淚俱下的老婆婆,再三勸慰。
她趕來時,穿戴整齊,層層疊疊的衣衫一絲不苟, 腰間玉佩並未取下,顯然是勞累至深夜還未歇下。
「明大人,今日學堂放學後, 陸晏到現在都沒有回家,他是最乖巧聽話的孩子, 絕不會和那些不學無術的子弟混在一起,他一定是……」
老婆婆哽咽了一聲,像是想到了什麼極恐怖的事情一般, 將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
這是陸晏唯一的親人, 是他的祖母。
積年累月的勞作與貧苦比年邁更能摧折人,風霜雨雪在她的臉上刻下道道深若溝壑的皺紋, 那一雙手既要栽種糧食又要洗衣縫補,已經微微畸形。
「明大人, 我這半截入土的人,就只剩下陸晏這一個念想了, 若他有個好歹, 我也不活了。」
陸婆婆跪下去,因常年勞作而佝僂的腰彎曲著,匍匐在地上時,像一座矮矮的墳塋。
「求明大人救救我們。」
老人的聲音帶著無限悽苦, 仿佛即將熄滅的殘燭,「老婆子我求你,求你救救我。」
「婆婆您快起來。」
明珂雙手握住老人的雙臂,用了點力氣,將她扶起來。
「麻煩您再與我詳細說說這些天的情形,陸晏他為何會忽然失蹤?」
「好,明大人,我這就說與你聽。」
陸婆婆被明珂扶著坐下,她愁苦著一張臉,衝著眾人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道:「這孩子是個死心眼,他爹娘走得早,是我一手將他拉扯大的。這麼些年,他一直寸步不離地守在我的身邊,哪兒都不去,就連上學堂,都是我再三逼迫,他才肯來的。」
「但是老婆子我知道,他其實特別羨慕那些在學堂里讀書的孩子,只是咱們家窮,沒法送他去私塾里讀書,所以他一直假裝不在意。」
「自從來了明大人這裡,他時時刻刻用功,回了家還要讀書,在幫我割草、放牛的時候,依舊不忘在心中默記先生所授詩文。」
「但是,」陸婆婆渾濁雙眼中盈滿淚水,從發皺的皮膚上流下來,「昨晚他忽然告訴我,今日下學後他要晚一點回家。一開始我問他去哪裡,他死活不肯說,後來我不斷追問,他才告訴我是要和學堂里的朋友一起去玩。我還高興他終於有了玩伴,但是現在想來,一切都不對勁。」
聽罷,眾人不動聲色地對視了一眼。
確實不對勁。
陸晏素來孤僻獨行,他於詩文上越用功,學堂里的孩子們就越討厭他。所以,他在學堂里求學這麼久,始終孤零零一個人。
在那些孩子們心中,只要人人與他們一樣墮落,只要陸晏不被夫子誇讚而被責罵,那父親母親就不會耳提面命逼著他們學習,也不會拿著討人厭的陸晏做榜樣。
若真有哪一個孩子忽然伸出援手與他相交,那多半是另有所圖。
「他有說過,學堂里的朋友是誰嗎?」
「問題就出在這裡,老婆子我一時疏忽,光顧著高興了,連追問他是誰都沒有。」
這便棘手了。
明珂眉頭緊鎖,她細細想過陸晏可能會去的每一處地方,可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月山縣山靈水秀,蜿蜒河流眾多,不少孩子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去溪邊捉魚摸蝦。但這顯然與陸晏無關,他下學之後,要麼在後山上割草拾柴火,要麼就是在溫書。
誰會約他出去玩呢?他口中的「學堂中的朋友」,又真的存在嗎?
明珂道:「陸婆婆,您先在這裡坐著,哪裡也不要去。陸晏的行蹤我會派人去找,今夜,我們這幾個年輕人也會一同出去找,一定會把他給找出來的。」
「好,明大人你可真是活菩薩一樣的人,」陸婆婆抹著眼淚,「這事若是告到縣衙,那縣令也不會為我做主,只會糊弄我老婆子幾句,而後就將我打發了。」
這樣抱怨縣衙的話,從明珂來到月山縣,已經聽過無數遍了。
明明陽奉陰違欺壓百姓的陳松已經死了,可他的死沒有半點殺雞儆猴的作用,後來者越來越猖獗,手段也更高明。
她只能安慰道:「陸婆婆您別著急,我這就派人去找。」
老人家已經急得六神無主了,只會重複她的話,「好,去找,去找,我就坐在這裡不動,等你們回來。」
*
月山縣的街道並不寬廣,石子鋪成條條小路,在夜色中曲折著向前延伸開來。
街邊商鋪繁多,現下都已關閉門庭歇息了,只有百年古樹屹立於道路邊,投下婆娑樹影。
此刻,烏雲遊走,月光漸漸漏了下來。
李茵獨自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感覺有些瘮得慌。
她與崔燕本同行一路,可方才行至岔路口,二人為了儘快找到線索,便分頭尋找。
眼前雖有月光映照,但天地間寂靜得很,崔燕的腳步與呼喚聲漸漸遠去,仿佛只剩下了她一個人。
「陸晏!」
她像是壯膽一般,衝著眼前虛無的黑喚了一聲。
無人回應。
並且,這一聲落定,世間仿佛更安靜了。
李茵還在繼續往前走,心裡卻有越來越多的不祥念頭閃過。
陸晏究竟去了哪裡?
為何一切會如此巧合?
她才剛到月山縣第二日,陸晏就失蹤了。
按理說,她在眾人眼中是主張嚴懲拐賣一事的人,而蕭澈則另有打算。她如今被「軟禁」在坤寧宮中,那些人應該放鬆了警惕才是。
可是,今日的事情,有些像挑釁。
她還在繼續往前走,順著百年古道一步步向前挪動,希望在路邊的某一處,發現那個可憐的孩子。
而她身後的高牆之上——
一把弓弩,無聲無息地架在了石瓦之上,只有習武之人,才能聽見灰塵落在磚瓦上一般輕的聲音。一個蒙面的黑衣人隱在夜色里,借高樹交錯的枝丫作遮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