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守廟的老家人聞聲出門迎接,道:「公子爺來了。今日老爺像又清醒些。」
慕容復點頭,溫然道:「知道了。你下去罷。我們爺兒倆說句體己話。」老家人一躬身,依言退去。
聽得腳步聲慢慢去遠,慕容復沒有動彈。他立於原處,默默地望了一會兒於土丘上南面而坐的慕容博。
良久,他低低地喚了一聲:「爹。」
慕容博一睜眼,瞧見了他,神色一沉,喝道:「放肆!見了本王,為何不跪!」
慕容復不答,只一味瞧著他,瞧了一會兒,將袍子下擺一撩,一語不發地屈膝跪了下去。天邊雲破處透出的一線暮光映著他平靜無波的臉。
見他下跪,慕容博露出心滿意足的神色,躊躇滿志,四顧道:「愛卿平身,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
「爹爹。」慕容復脊背挺得直直的跪著,輕輕地、答非所問地道。「……天下要大亂了。」
慕容博已經不再理會他,眼光逐漸游離至了很遠的地方。他呆滯地直視前方,口中念念有詞,喃喃不休,念的什麼卻聽不清楚。
慕容復耐心地等了一陣,沒有等到答覆。他也不意外,自說自話繼續下去:「耶律洪基率十萬大軍,南下於雁門關外叩關。」
沒有反應。
「趙煦來了七八道金牌,要兒子領軍拒敵,為國前驅。」他的聲音平淡而事不關己,孤孤單單飄在黃昏里,仿佛說的是旁人的事情。空氣里浮動著水腥氣和白花沁人的芬芳。他停下來,又耐心地等了一會兒,似乎是在等父親永遠不會來的答覆。
他搖頭,笑出聲來,仿佛在笑自己。「人人都在催我拿主意。可我的國家是哪一個?爹,大燕國亡了六百多年了。一個皇帝和另一個皇帝有什麼不同?」
他再度沉默下來。
黃昏溫暖而甜蜜,空氣透明。沒入林間的一線夕陽正漸漸西沉。有鳴蟲試探地開始鳴叫。是一個普通的、迷人的仲夏傍晚。
慕容復往前膝行了一步,半是猶豫,半是下定決心,俯下身來,臉頰挨擦著慕容博衣襟,猶如回到了孩提時代那樣,依偎上父親的膝頭。他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待了一會兒。
「爹。」他說。聲音里有一絲輕微得幾不可察的顫抖。
「如果是為了讓一個人身登大寶,君臨天下,那麼這個國不復也罷。」
※※※
夜色已深。
鄧百川幾個告退了。慕容復獨自坐於案前,出神地盯著案頭攤開的地圖。
他看了半晌,忽然伸出一根手指,摁住地圖上作為兵馬的一枚黑棋,推著它緩緩地挪動了一段距離,然後突兀地停下來。隨即丟開棋子,一動不動地坐了一會兒。
門外響起一聲響動。有腳步聲走近,壓低嗓門和守門的兵卒交談。兵卒對答兩句,隨即聽得門扇「吱呀」一聲開啟。有人靜悄悄地走了進來。
「放桌上,你走吧。」
慕容復頭也不抬。這麼晚了,只能又是一面金牌。
來人停頓了一瞬間,隨即大步流星朝他走來。伴隨著輕微窸窣聲響,他似從懷裡摸出個包裹,一面走一面打開,無聲地將又一枚金牌連同手諭一齊擱至案上,朝慕容復面前推去。
慕容復只瞟了一眼,臉上頓時露出詫異神色。他抬起頭來。
蕭峰立於案前,身形高大,滿臉風霜之色,正沉默地望著他,一隻大手按在那面十萬火急的傳令金牌上。
慕容復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麼。
蕭峰的眼光已從他身上移開,垂眼瞧了一會兒几上橫七豎八的一堆金牌和官家手諭,眼光緩緩投向案頭攤開的契丹地圖。
「你很忙。」他只說了這三個字。
「蕭大王若是夤夜來尋仇的,那今晚確實不是時候。」慕容復苦笑。他現在心煩意亂。
「我不是來尋仇的。」蕭峰道。他已轉過背去環視室內周遭陳設,眼光於滿牆滿壁懸掛張貼的地圖、地形、戰略沙盤上一一流連過去。「……我於大理探望過義父母便匆匆趕來。心中焦急,一時忘了計算腳程,錯過了天光。」
「……大王焦急什麼。」慕容復索性將心一橫。
蕭峰不答,繞室緩步走動。
他口中說焦急,模樣卻絲毫不急,似閒庭信步模樣,將牆上地圖一幅幅挨個細細瞧過去,猶如瞧字畫兒一般,最後於一幅東北龍城地圖前駐足。他若有所思地瞧了一會兒,自懷中摸出酒囊,擰開蓋子,仰頭喝了一大口,指著地圖,回頭道:「這就是慕容故都龍城?」
慕容復點頭默認。
月亮已經上來了。月光亮得像寒霜一樣。夏蟲聲聲,於庭院中鳴叫。遠處隱隱能聽見太湖的浩蕩波聲。
蕭峰點點頭,沉思著將那幅地圖打量幾眼,一步步退回案前。他隨手拈起一面金牌,翻過來又掉過去,垂頭瞧了一會兒木牌上雕刻的金字,似無所得,遂將牌子往几上一拋。
「……你是準備應趙官家的召?還是……?」他沒有問完,因為沒有必要。
慕容復抬眼,一語不發地瞧了他片刻,忽一字一句地反問:「我要應詔抗遼,你待如何?……我要起兵趁亂復國,你又如何?」
他臉色蒼白,神情卻高深莫測。這一問分明是試探,也是挑釁,已經隱隱約約帶了破釜沉舟、魚死網破的意味。
慕容復點頭,溫然道:「知道了。你下去罷。我們爺兒倆說句體己話。」老家人一躬身,依言退去。
聽得腳步聲慢慢去遠,慕容復沒有動彈。他立於原處,默默地望了一會兒於土丘上南面而坐的慕容博。
良久,他低低地喚了一聲:「爹。」
慕容博一睜眼,瞧見了他,神色一沉,喝道:「放肆!見了本王,為何不跪!」
慕容復不答,只一味瞧著他,瞧了一會兒,將袍子下擺一撩,一語不發地屈膝跪了下去。天邊雲破處透出的一線暮光映著他平靜無波的臉。
見他下跪,慕容博露出心滿意足的神色,躊躇滿志,四顧道:「愛卿平身,朕既興復大燕,身登大寶,人人皆有封賞。」
「爹爹。」慕容復脊背挺得直直的跪著,輕輕地、答非所問地道。「……天下要大亂了。」
慕容博已經不再理會他,眼光逐漸游離至了很遠的地方。他呆滯地直視前方,口中念念有詞,喃喃不休,念的什麼卻聽不清楚。
慕容復耐心地等了一陣,沒有等到答覆。他也不意外,自說自話繼續下去:「耶律洪基率十萬大軍,南下於雁門關外叩關。」
沒有反應。
「趙煦來了七八道金牌,要兒子領軍拒敵,為國前驅。」他的聲音平淡而事不關己,孤孤單單飄在黃昏里,仿佛說的是旁人的事情。空氣里浮動著水腥氣和白花沁人的芬芳。他停下來,又耐心地等了一會兒,似乎是在等父親永遠不會來的答覆。
他搖頭,笑出聲來,仿佛在笑自己。「人人都在催我拿主意。可我的國家是哪一個?爹,大燕國亡了六百多年了。一個皇帝和另一個皇帝有什麼不同?」
他再度沉默下來。
黃昏溫暖而甜蜜,空氣透明。沒入林間的一線夕陽正漸漸西沉。有鳴蟲試探地開始鳴叫。是一個普通的、迷人的仲夏傍晚。
慕容復往前膝行了一步,半是猶豫,半是下定決心,俯下身來,臉頰挨擦著慕容博衣襟,猶如回到了孩提時代那樣,依偎上父親的膝頭。他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待了一會兒。
「爹。」他說。聲音里有一絲輕微得幾不可察的顫抖。
「如果是為了讓一個人身登大寶,君臨天下,那麼這個國不復也罷。」
※※※
夜色已深。
鄧百川幾個告退了。慕容復獨自坐於案前,出神地盯著案頭攤開的地圖。
他看了半晌,忽然伸出一根手指,摁住地圖上作為兵馬的一枚黑棋,推著它緩緩地挪動了一段距離,然後突兀地停下來。隨即丟開棋子,一動不動地坐了一會兒。
門外響起一聲響動。有腳步聲走近,壓低嗓門和守門的兵卒交談。兵卒對答兩句,隨即聽得門扇「吱呀」一聲開啟。有人靜悄悄地走了進來。
「放桌上,你走吧。」
慕容復頭也不抬。這麼晚了,只能又是一面金牌。
來人停頓了一瞬間,隨即大步流星朝他走來。伴隨著輕微窸窣聲響,他似從懷裡摸出個包裹,一面走一面打開,無聲地將又一枚金牌連同手諭一齊擱至案上,朝慕容復面前推去。
慕容復只瞟了一眼,臉上頓時露出詫異神色。他抬起頭來。
蕭峰立於案前,身形高大,滿臉風霜之色,正沉默地望著他,一隻大手按在那面十萬火急的傳令金牌上。
慕容復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麼。
蕭峰的眼光已從他身上移開,垂眼瞧了一會兒几上橫七豎八的一堆金牌和官家手諭,眼光緩緩投向案頭攤開的契丹地圖。
「你很忙。」他只說了這三個字。
「蕭大王若是夤夜來尋仇的,那今晚確實不是時候。」慕容復苦笑。他現在心煩意亂。
「我不是來尋仇的。」蕭峰道。他已轉過背去環視室內周遭陳設,眼光於滿牆滿壁懸掛張貼的地圖、地形、戰略沙盤上一一流連過去。「……我於大理探望過義父母便匆匆趕來。心中焦急,一時忘了計算腳程,錯過了天光。」
「……大王焦急什麼。」慕容復索性將心一橫。
蕭峰不答,繞室緩步走動。
他口中說焦急,模樣卻絲毫不急,似閒庭信步模樣,將牆上地圖一幅幅挨個細細瞧過去,猶如瞧字畫兒一般,最後於一幅東北龍城地圖前駐足。他若有所思地瞧了一會兒,自懷中摸出酒囊,擰開蓋子,仰頭喝了一大口,指著地圖,回頭道:「這就是慕容故都龍城?」
慕容復點頭默認。
月亮已經上來了。月光亮得像寒霜一樣。夏蟲聲聲,於庭院中鳴叫。遠處隱隱能聽見太湖的浩蕩波聲。
蕭峰點點頭,沉思著將那幅地圖打量幾眼,一步步退回案前。他隨手拈起一面金牌,翻過來又掉過去,垂頭瞧了一會兒木牌上雕刻的金字,似無所得,遂將牌子往几上一拋。
「……你是準備應趙官家的召?還是……?」他沒有問完,因為沒有必要。
慕容復抬眼,一語不發地瞧了他片刻,忽一字一句地反問:「我要應詔抗遼,你待如何?……我要起兵趁亂復國,你又如何?」
他臉色蒼白,神情卻高深莫測。這一問分明是試探,也是挑釁,已經隱隱約約帶了破釜沉舟、魚死網破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