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彼時的溫持善不知道,權柄會讓一個人直接化為魔鬼,他看似不經意地涉足,實際上已經捲入他人的因果之中,當他清醒抬頭之際,整座小國已經盡皆傾覆。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是與他毫無關係的。

  但持善看不得有人在他眼前死去,兩個繼承人註定了只能有一人成功、一人死去,但他覺得其中一人心性仁善,有容人之量,故而他雖未做任何偏袒之舉,但人心敏銳,遠超他所想像,當他意識到的時候,那位仁善的繼承人已經死在了另一人的刀戈之下。

  老王死去,新王繼位,新上任的王殘暴非常、苛政於民,甚至將從前支持另一位繼承人的屬從全部處死,倘若民間有任何人拜祭,他也會立刻下令將之捉拿、處以極刑。

  整座國度瞬間換了底色,持善看到了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可下一個生帶異象的繼承人遲遲沒有誕生,或者說是新王不願意看到有人出現取代他的地位,所以但凡有所謂的繼承人誕下,他就會命人私下直接處死。

  人心之惡,竟能惡到這種地步。

  持善原本要離開這座國度,但看到如此景象,焉能有離開的道理。

  他嘗試著渡化新王,但沒有任何作用,此人坐於權柄之上,哪怕如此殘暴,只因他是天命之人,臣民依舊對他俯首跪拜,甚至因為他的渡化,新王愈發殘暴。持善固然可以救下所有人,但他發現,自己救不了這些人的心。

  或許他從一開始就錯了,他不應該坐視不管。

  倘若他一開始就推舉那位仁善之君上位,如今的國度依舊祥和無比。持善心中第一次滋生出了後悔的情緒,而當這種情緒達到巔峰時,他忍不住救下了一個被新王賜死的生帶異象之人。

  他救下了一個王國的繼承人,甚至悉心教養長大,將其推到了新王的位置之上,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新王上位後的第一劍,就是刺入他的心臟。

  甚至在將他「殺害」之後,命人將他存在過的痕跡全部抹去,甚至追懷那位殘暴不仁的老王,替其誦經祈福,長念往生。

  隨後,王國似乎恢復了平靜,新王是個還不錯的人,除了「殺死」持善,他幾乎是個挑不出毛病的王。

  持善雖然心傷不解,但他覺得這個結果並不壞,至少殘暴的統治結束了。可他萬萬沒想到,新王又開始獵殺生帶異象的繼承人,或者說因他不小心透露了「繼承人出現的天機」,這位新王並不願意有任何人沾染他的權柄。

  持善立刻陷入了無止境的內耗之中,他想做什麼,卻不知道該做什麼,當他意識到這點時,他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了這座小小的國度,而當他再回來之時,這座小小的世外國度已經覆滅了。

  或許有人還活著,但這座國度已經沒有任何屬民了。

  而正是因為這場「逃離」,持善的心魔開始落地生根。

  他甚至詰問自身,如果善沒有用,那麼什麼有用?這個答案持善不知道,但他很明白,這樣的自己已經不能留在苦渡寺了。

  他一直都在尋找答案,可答案並沒有逐水而來。

  他不再是一個佛修,嘗試著用道修的辦法解決問題,他替人伸張正義、替人排憂解難、甚至替人鎮壓心中邪念,可他明白,這些都不是答案。

  「我聽心魔說,你曾是凡人境的未來帝星,既是帝皇命格,為何會輕易捨棄?你可知道,帝皇命格背後的含義?」

  原來是因為這個才會迫不及待地找他,聞敘抬頭看向一身潔白的人:「其實,尊者並非溫持善本人,而是他的心魔吧。」

  第400章 兩全

  「你倒是比我想像中的要敏銳許多。」出乎意料的, 心魔承認得痛快無比,臉上也完全沒有被戳穿後的驚愕。

  聞敘心想,這倒也不全是敏銳, 主要是心魔也沒有任何掩飾,於是他就隨口一猜而已。

  「所以,你可以回答我一個問題嗎?」心魔臉上無悲無喜,但聲音里卻透露著些許急迫, 「倘若你是溫持善,你會如何解決那個小國的困境?」

  小國困境?聞敘又不是慈悲仁善的性格, 如果是他,他根本不會想去解決任何困境,世人有世人之苦,一個國家也不可能永久存在,溫持善沒出現之前,這個國度以自己的方式延續著國祚, 而他出現之後,它也不是繞著溫持善轉的。

  但凡是靠人來運轉維繫的統治, 不管誰來了, 到最後肯定都會走向覆滅,之後又會走向新生,以溫持善當時極度內耗的狀態, 不管做什麼樣的舉措, 可能最後都會因此滋生心魔。

  聞敘抬頭,望向不遠處的白衣心魔:「你覺得,什麼樣才叫解決困境?是讓那個小國的百姓重新回到安居樂業的狀態,還是一改風貌、肅清統治者的亂政?」

  修仙界很早之前,就沒有了絕對統治的皇權, 一開始知道的時候聞敘還是很驚訝的,畢竟他來自一個被皇權統治了數千年的凡人國度,很清楚君主統治雖然弊病不少,但至少血緣延續確實可以讓一個國家更加長壽安穩。

  但很快他就明白,修士的力量太強大了,哪怕正道修士不會強行主動干預人間國度,但那又如何?君權如果不處於絕對統治地位,那就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邪魔從來都不吝嗇於對普通人出手,如果修仙界存在皇權統治,那大概率會成為培養邪魔的溫床。

  都不用仔細去想,聞敘就能猜到君權在衡澤大陸上漸漸消失的原因,就像他能理解那位新王繼位後,第一時間對溫持善出手。

  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新王被溫持善教養長大,心裡顯然很清楚「養父」的能耐,只要溫持善還活著,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王。

  因為他知道「生帶異象」的由來,所以他很明白,他是可以被輕易取而代之的,就像他自己取代殘暴的老國王一樣。

  但凡一個有野心的統治者,都不會容忍這種存在。

  「你居然認同那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做帝皇的,心性竟都如此涼薄嗎?」

  「對普通人而言,涼薄確實是一個貶義詞,但對於君王而言,它並不完全是,你認為他忘恩負義,是因為站在尊者的角度去看,但倘若你站在新王的角度看呢?」

  聞敘負手而立,繼續說著,「新王只是一個普通凡人,他自小仰望著尊者長大,知道自己未來是這個國家的王,而當他登上王位時就會發現,自己依舊活在尊者的俯視之下,尊者目下無詬,他這個王勢必當得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但凡行將踏錯,尊者肯定會出手干預,沒有一個統治者願意屈居人下的。」

  「或者說,當尊者出手干預王權更迭的那一刻,您就已經是那個國度隱形的王了。除非您死,否則他永遠都是一人之下。」

  「站在國家的角度,他對尊者出手,完全利於國度、施政,如果讓我來評判,他是個不錯的統治者。」

  心魔沒想到,會聽到這樣一番說辭,聽上去有悖常理,但仔細一想,竟真有幾分道理:「所以你認為,持善他做錯了,是吧?」

  行善舉,做錯事,這兩者有時候是可以同時發生的,正因如此,持善才看不開,才會徒生心魔,往後哪怕改換了修行之道,也再也掙脫不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