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商會是朝廷大事,我理應過來的,真是碰巧了,趕上東洲府辦美食大賽,可能讓我做個參謀。」
小廝不認識這個聲音,但聽前後,他想這個人肯定是個大官。
小廝年紀尚青,實在是做不到不好奇,就偷偷向上看了一眼,看到是個穿著絳紫圓領袍的男人,男人瞧著四十多歲,書卷氣息很濃,是小廝這輩子見過最文雅的人,那通身的氣派他形容不出來,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個男人官比府令大人大。
的確大。
來人是江南道刺史柳源,要是容瑾墊著腳向遠處眺望,肯定能夠認出來,就是雲亭寺那位為了母親拜託他做菜的柳居士啊。
柳居士可以說是因公而來,又可以說因私而來。
因公,為了商會;因私……
那暫且不好說嘍。
柳源過來引起了小小的風波,只限於南向的彩棚那兒,大多數圍觀的百姓就議論紛紛了。
「不是說好了我們也會有吃的,在哪裡呢」
「這些當官的不干人事兒。」
「噓,年輕後生說話注意點,也不看看場面。」
「難道我們吃不到了那我們來幹嘛,就看看啊,吃吃太陽吃吃風」
「我看懸,是沒有我們的份了。」
議論的聲音不斷變大,已經引起了上官的注意。
不久後,走到一半的小廝忽然聽到身後有聲音傳來,「等等,慢點走。」
小廝們左右看看,應該是叫他們的,停住了腳步。
「與各家說了,每道菜都要按照五倍的量來做,所缺的食材會補上的。」
小廝懵懵懂懂地點頭,把話記在心裏面回到了得味樓旁邊,說給容瑾聽,「上官吩咐,每道菜要按照五倍的量來準備,所缺食材會馬上補齊。」
容瑾沒有半點遲疑和馬虎,當即點頭,豆腐的量夠,雞肉茸和豬肉糜也夠,他二話不說開始做南湖肉羹。
第九十四章 青龍過江
「大量用大鍋, 大鍋鍋氣足。」
坐在小馬紮上的冬子邊燒火邊念叨著順口溜,他抽了抽鼻頭,聞到了從頭頂上飄下來的香香的味道, 蒸籠裡面不斷續上了八寶葫蘆鴨,味道香香的,溢滿了鼻頭。
按照要求,要做二十隻鴨, 周元亮不斷在剔骨,砧板與刀仿佛摩擦出了火星子。
冬子抬頭看了眼郎君, 心中美美地想,還是他家郎君厲害,遇到什麼事兒都面不改色。
世間上怎麼有這麼厲害的郎君呢
又能讀書,又能做菜。
擅長經營,亦長袖善舞。
冬子覺得自家郎君沒一樣不好、沒一處不優,父母讓他好好伺候郎君, 如若不是郎君, 他得不到識文斷字的機會。如果是以前, 他一個燒火小子就識得那麼一筐斗大的字兒, 現在他已經能夠通讀一本書了,家裡面的小子沒有不羨慕的他的,連帶他父母也面上有光。
燒火不是個無腦的活兒。
冬子跟著容瑾待在廚房的時候就使勁兒在這上頭下功夫,他深知自家郎君喜歡灶台邊的活計, 他就願意給郎君燒一輩子的火。冬子跟著得味樓後廚的老把式學, 回家後也琢磨,不同材質的木頭、不同形狀的柴火、不同材料的引火工具等等,他沒辦法拍著胸口說一定能夠比老把式燒的火好,但肯定比後廚絕大多數人強, 能夠跟著郎君進入比賽,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冬子,火小點。」容瑾說。
冬子哦地應了一聲就撤掉了一些柴火,騰騰的火焰立刻就小了不少。
另一邊按班上忙著剔骨的周元亮顧不上腦門上的汗,他專心致志地用刀尖挑開鴨子的皮肉、用刀刃斬斷鴨子的關節……每一個細節他都在心裏面默念,絕對不能夠有錯,因為鴨子數量是固定的,但凡剔骨剔破了一隻都沒有備用的鴨子可以用。
他不能有錯。
周元亮忽然向身後看了一眼,那個男人亦在忙碌,沒有如天仙閣、五味居的主廚那樣巡視領地一般走來走去。
「呼。」
周元亮收了收心神繼續幹活。
張師傅理解周元亮,他也神經緊繃,不敢有任何差錯。看著手上切成細絲的西葫蘆,打死他也想不到如此重要的比賽郎君竟然會用這麼樸實無華的一道涼菜,取的名字很霸氣——青龍過江,其實就是碼放整齊的西葫蘆絲放在調製好的醬油里。
這道菜,說實話真的很不上檯面。
但不知為何郎君和小東家一致推崇。
主家都這麼想了,他一個給僱主做工的完全不用反駁……行吧,這是張師傅自暴自棄的想法,當容瑾提出要做簡單易得刺身西葫蘆絲的時候,張師傅差點氣得和容瑾吵起來。
只是一邊被黎未安撫,一邊聽著容瑾曉以大義的話,他捏著鼻子就認了。
認是認了,但他已經做好了被同行笑話一整年:看看哪,就是那個得味樓姓張的,在端午宴的比賽上做涼拌西葫蘆絲。
笑話歸被笑話,張師傅可以做涼拌西葫蘆絲,但絕對不能做差,他覺得郎君之所以選這道菜,是因為用的醬油格外與眾不同。
每家店只能夠使用官家準備的食材不假,但可以額外帶一樣東西進場,得味樓帶的就是這一味醬油。
黎未外祖家是做醬菜買賣的,做的釀造醬油自然頂好,什麼秋醬、五味醬、五月醬等等有口皆碑,還分頭道醬油、二道醬油、三道醬油等等,大多數是自家做醬菜消化掉了,剩下的也不會對外售賣,只會送給親友。
小廝不認識這個聲音,但聽前後,他想這個人肯定是個大官。
小廝年紀尚青,實在是做不到不好奇,就偷偷向上看了一眼,看到是個穿著絳紫圓領袍的男人,男人瞧著四十多歲,書卷氣息很濃,是小廝這輩子見過最文雅的人,那通身的氣派他形容不出來,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個男人官比府令大人大。
的確大。
來人是江南道刺史柳源,要是容瑾墊著腳向遠處眺望,肯定能夠認出來,就是雲亭寺那位為了母親拜託他做菜的柳居士啊。
柳居士可以說是因公而來,又可以說因私而來。
因公,為了商會;因私……
那暫且不好說嘍。
柳源過來引起了小小的風波,只限於南向的彩棚那兒,大多數圍觀的百姓就議論紛紛了。
「不是說好了我們也會有吃的,在哪裡呢」
「這些當官的不干人事兒。」
「噓,年輕後生說話注意點,也不看看場面。」
「難道我們吃不到了那我們來幹嘛,就看看啊,吃吃太陽吃吃風」
「我看懸,是沒有我們的份了。」
議論的聲音不斷變大,已經引起了上官的注意。
不久後,走到一半的小廝忽然聽到身後有聲音傳來,「等等,慢點走。」
小廝們左右看看,應該是叫他們的,停住了腳步。
「與各家說了,每道菜都要按照五倍的量來做,所缺的食材會補上的。」
小廝懵懵懂懂地點頭,把話記在心裏面回到了得味樓旁邊,說給容瑾聽,「上官吩咐,每道菜要按照五倍的量來準備,所缺食材會馬上補齊。」
容瑾沒有半點遲疑和馬虎,當即點頭,豆腐的量夠,雞肉茸和豬肉糜也夠,他二話不說開始做南湖肉羹。
第九十四章 青龍過江
「大量用大鍋, 大鍋鍋氣足。」
坐在小馬紮上的冬子邊燒火邊念叨著順口溜,他抽了抽鼻頭,聞到了從頭頂上飄下來的香香的味道, 蒸籠裡面不斷續上了八寶葫蘆鴨,味道香香的,溢滿了鼻頭。
按照要求,要做二十隻鴨, 周元亮不斷在剔骨,砧板與刀仿佛摩擦出了火星子。
冬子抬頭看了眼郎君, 心中美美地想,還是他家郎君厲害,遇到什麼事兒都面不改色。
世間上怎麼有這麼厲害的郎君呢
又能讀書,又能做菜。
擅長經營,亦長袖善舞。
冬子覺得自家郎君沒一樣不好、沒一處不優,父母讓他好好伺候郎君, 如若不是郎君, 他得不到識文斷字的機會。如果是以前, 他一個燒火小子就識得那麼一筐斗大的字兒, 現在他已經能夠通讀一本書了,家裡面的小子沒有不羨慕的他的,連帶他父母也面上有光。
燒火不是個無腦的活兒。
冬子跟著容瑾待在廚房的時候就使勁兒在這上頭下功夫,他深知自家郎君喜歡灶台邊的活計, 他就願意給郎君燒一輩子的火。冬子跟著得味樓後廚的老把式學, 回家後也琢磨,不同材質的木頭、不同形狀的柴火、不同材料的引火工具等等,他沒辦法拍著胸口說一定能夠比老把式燒的火好,但肯定比後廚絕大多數人強, 能夠跟著郎君進入比賽,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冬子,火小點。」容瑾說。
冬子哦地應了一聲就撤掉了一些柴火,騰騰的火焰立刻就小了不少。
另一邊按班上忙著剔骨的周元亮顧不上腦門上的汗,他專心致志地用刀尖挑開鴨子的皮肉、用刀刃斬斷鴨子的關節……每一個細節他都在心裏面默念,絕對不能夠有錯,因為鴨子數量是固定的,但凡剔骨剔破了一隻都沒有備用的鴨子可以用。
他不能有錯。
周元亮忽然向身後看了一眼,那個男人亦在忙碌,沒有如天仙閣、五味居的主廚那樣巡視領地一般走來走去。
「呼。」
周元亮收了收心神繼續幹活。
張師傅理解周元亮,他也神經緊繃,不敢有任何差錯。看著手上切成細絲的西葫蘆,打死他也想不到如此重要的比賽郎君竟然會用這麼樸實無華的一道涼菜,取的名字很霸氣——青龍過江,其實就是碼放整齊的西葫蘆絲放在調製好的醬油里。
這道菜,說實話真的很不上檯面。
但不知為何郎君和小東家一致推崇。
主家都這麼想了,他一個給僱主做工的完全不用反駁……行吧,這是張師傅自暴自棄的想法,當容瑾提出要做簡單易得刺身西葫蘆絲的時候,張師傅差點氣得和容瑾吵起來。
只是一邊被黎未安撫,一邊聽著容瑾曉以大義的話,他捏著鼻子就認了。
認是認了,但他已經做好了被同行笑話一整年:看看哪,就是那個得味樓姓張的,在端午宴的比賽上做涼拌西葫蘆絲。
笑話歸被笑話,張師傅可以做涼拌西葫蘆絲,但絕對不能做差,他覺得郎君之所以選這道菜,是因為用的醬油格外與眾不同。
每家店只能夠使用官家準備的食材不假,但可以額外帶一樣東西進場,得味樓帶的就是這一味醬油。
黎未外祖家是做醬菜買賣的,做的釀造醬油自然頂好,什麼秋醬、五味醬、五月醬等等有口皆碑,還分頭道醬油、二道醬油、三道醬油等等,大多數是自家做醬菜消化掉了,剩下的也不會對外售賣,只會送給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