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進擊的二皇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5章 進擊的二皇子

  兩人坐著馬車一路疾行,很快穿過朱雀門,來到承天門外,正要讓內侍通傳,卻見郝處俊穿過宮門,從太極宮走了出來。

  兩人上前拉住他,詢問情況。

  郝處俊見兩人心急火燎的模樣,忍不住一笑,道:「兩位老將軍弄錯了,不是昆藏的消息,更不是安西的消息,而是倭國傳來消息!」

  尉遲恭道:「倭國?」

  郝處俊正色道:「正是,瀛洲都護府傳來消息,靺鞨人打下了倭國都城飛鳥城,大肆劫掠屠殺,聽說殺了好幾萬人。」

  尉遲恭大失所望,在他看來,殺幾萬人不算個事,更何況死的還是倭人,他都懶得多問。

  他眼下只關心西域的情況。

  程知節卻大感興趣,詳問細節。

  郝處俊道:「靺鞨人將倭國都城劫掠一空,倭國女王、王室貴族、宮女侍從、軍民工匠,加起來有數萬人,據說都被劫掠到了靺鞨。」

  程知節「嘿」了一聲,道:「如此來看,靺鞨人這次可發了一筆橫財。」

  郝處俊道:「靺鞨人不僅打下飛鳥,還打敗蝦夷人、新羅人,如今倭國東邊大部分地盤,都已被他們占據。」

  程知節表情凝重了幾分,道:「那乞乞仲象豈不是在靺鞨諸部中威望大漲?」

  郝處俊沉聲道:「是的,根據劉都督的消息,乞乞仲象已受到所有靺鞨部落擁戴,甚至傳出他準備建國的消息。」

  聽到此話,程知節和尉遲恭對視一眼。

  靺鞨若是能團結起所有部落,立為一國,實力必定大增,大唐也不得不正視他們了。

  郝處俊朝兩人拱了拱手,道:「在下還有事情要忙,少陪。」邁步朝著兵部而去。

  程知節望著尉遲恭,道:「黑郎,你怎麼看待此事。」

  尉遲恭淡淡道:「我怎麼看不重要,關鍵是陛下怎麼看。」

  程知節嘆道:「陛下眼下精力都在西域,估計不會太放在心上。」

  兩人都知眼下情況,國家戰略已調整到西邊,只要靺鞨不主動攻打大唐,皇帝都不會搭理他們。

  現在臨近正午,兩人準備出宮後一起找間酒樓喝酒,順便討論一下西域局勢。

  不料,剛走沒幾步,卻見郝處俊去而復返,腳步甚急。

  「郝尚書,你怎麼又回來了?」程知節詫異道。

  郝處俊匆忙道:「兵部剛剛又得到一份急報,我需立刻向聖人匯報!」

  兩人對視一眼,都問:「西邊的?」

  郝處俊點了點頭,腳步不停,從兩人身邊經過。

  兩人哪裡肯錯過,快步跟了過去,來到承天門後,與郝處俊一起通傳。

  郝處俊剛剛面過聖,李治還在甘露殿沒有離開,聽說郝處俊又求見,一同求見的還有尉遲恭、程知節,心知出了大事,便命三人覲見。

  不一會,三人來到大殿,敘禮畢,李治問:「郝卿,何事又來進奏?」

  郝處俊拱手道:「陛下,昆藏傳來消息,天竺派出十萬大軍,增援大勃律國,大食將領白圖派遣使節,勒令蘇定方將軍交出欽陵,否則就攻打昆藏!」

  李治挑了挑眉,道:「蘇卿怎麼說的?」

  郝處俊道:「蘇老將軍說他已做好一切準備,大食人若敢來犯,必定好好招呼他們。」

  李治剛才聽到大食人的狂妄,本有幾分惱怒,此時聽到蘇定方的回話,怒火煙消雲散,微笑道:「有蘇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頓了一下,問:「那個叫白圖的大食人,是什麼來路?」

  郝處俊一愣,答不上來。

  尉遲恭趕忙說道:「回陛下,這個白圖是大食雄獅軍團的統帥,將門世家出身。」

  李治奇道:「尉遲卿知道他嗎?」

  尉遲恭笑道:「臣最近一直在關注西域戰事,派人打聽了一些消息,剛好知道白圖這個人。」

  李治頷首道:「老將軍如此年齡,仍能勤學好問,關心國事,朕心甚慰。」

  郝處俊聽到此話,面上不由一陣泛紅,他身為兵部尚書,情報方面,竟還不如一個半退隱的老將。

  尉遲恭頗為得意,又道:「陛下,這個白圖是大食名將阿慕斯的兒子,阿慕斯與哈立德齊名,是大食最驍勇善戰之人,據說白圖頗有乃父之風,率領雄獅軍團後,大小十幾戰,從無敗績。」

  哈立德是大食第一名將,跟隨穆罕默德南征北戰,被譽為「安拉之劍」。

  阿慕斯能與哈立德齊名,便說明他的能力,難怪尉遲恭稱白圖為將門之後。

  郝處俊進言道:「陛下,大食人得十萬援軍,如今在大勃律國的總兵力,已遠超昆藏兵力,是否要向昆藏再調援軍?」

  李治目光看向尉遲恭和程知節,道:「兩位老將軍以為如何?」

  尉遲恭笑道:「兵貴精不貴多,蘇定方手下有五萬唐軍銳士,以老臣來看,足以打敗任何敵人!」

  程知節跟著道:「天竺人不善戰事,雖有十萬人馬,不足為懼,臣也以為不必再增調人馬。」

  此言正合李治之意。

  在他心中,蘇定方、裴行儉都是跟李勣、薛仁貴一個級別的將領,況且兩人長期鎮守西邊,若是需要援軍,定會向他請求。

  「既如此,傳旨蘇卿,就說朕就按他的要求,不給他派遣援軍了,讓他放手施為,朕等著他的捷報!」

  ……

  昆藏都護府,蘇毗地。

  一支軍隊正行走在蜿蜒崎嶇的高原上,一路向北。

  路面儘是沙石土路,坑窪不平,遠處可以看見草原和雪山,然而看著很近,往往走一天都不能抵達。

  行在隊伍最前頭的赫然是大唐二皇子李孝,他策馬疾馳,好不容易翻過一個山頭,朝前一望,頓覺後背一陣發涼。

  剛才走的路已經夠曲曲繞繞了,前方的路卻更加崎嶇,簡直就像一條盤曲的長蛇。

  李孝上午站在一處高山上時,都能夠看到噶爾城了,原本還想著今天黃昏之前,能夠入城,見到蘇定方老將軍。

  如今瞧見這路況,心知沒個三五天,到不了噶爾城!

  他放慢馬蹄速度,在路旁等了一會,只見一輛馬車緩緩趕了上來。

  車子上掛著藏青色的帷幕,與長安馬車相比,車輪小一些,走起來也更顛簸,但勝在結實,能行遠路。

  車中坐著的人正是文成公主。

  李治給李孝所派的封地,就在文成公主治理的雅隆都督府。

  李孝來到昆藏後,便經常去找文成公主,兩人雖不是親姑侄,李孝仍對她十分尊敬,向她請教昆藏地區的風土文化、民俗風情。

  半個月前,噶爾城傳來消息,說大食人在邊境增兵十萬,昆藏地區的百姓都很驚恐,擔心大食人打過來。

  這些年來,在大唐統治下,吐蕃人好不容易擺脫戰火,恢復安寧,自然不願再回到當初四分五裂的時候。

  雅隆都督府的羌人找上文成公主,自發組成軍隊,想要前往噶爾城,援助蘇定方。

  文成公主拿不定主意,便找來李孝商議。

  李孝經歷過高句麗之戰,自然也想參與到這場戰事,為立下功勞,得到父親讚賞,當即「蠱惑」文成公主,答應下此事。

  於是,文成公主挑選了五千名勇士,帶著他們奔赴噶爾城,增援蘇定方,李孝自然也一同前往。

  李孝來到馬車旁邊,朝著車內的文成公主道:「姑姑,這裡的路也太怪了吧,怎麼全都是彎路?」

  文成公主拉開車簾,微笑道:「你都在這裡這麼久了,不會是第一次注意到吧?」

  李孝嘟囔道:「以前勉強還能忍受,可眼下情況緊急,俗話說兵貴神速,這不是耽誤事嗎?」

  文成公主輕輕解釋道:「二郎,你要知道,這裡是高地,儘是高山峽谷,地勢陡峭,起伏極大。所以修路時需沿山體迂迴盤旋,增加彎道,才來減緩坡度,保障車馬行人的安全。」

  李孝恍然道:「是這樣。」

  便在這時,前方一名官員快步奔來,來到兩人跟前,拱手道:「公主殿下,許王殿下,前方出現一支軍隊,似乎正在等我們。」

  李孝吃了一驚,策馬上前查看。

  這才發現西北方向,果然停著一支隊伍,剛才只顧著感嘆彎路去了,竟然沒有注意到。

  他趕忙命人過去詢問那支隊伍的身份,不一會,派去的人回來了,後面還跟著一名騎馬的美貌女子。

  那女子模樣是羌人,穿的卻是一身唐裝,身材高挑,面帶微笑,騎在馬上顯得英姿颯爽。

  「您就是許王殿下吧,蘇毗藍雅有禮了。」她朝李孝見禮。

  李孝驚喜道:「原來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毗都督,我經常聽我三弟提起您。」

  蘇毗藍雅莞爾一笑,道:「您在哄我吧,三皇子殿下怎會跟您提到我?」

  李孝忙道:「是真的,我三弟提到薛將軍時提到您,說您是他的紅顏知己,是薛將軍將您從鐵勒人手中奪回來的。吐蕃之戰,您也功不可沒。」

  蘇毗藍雅落落大方,聽李孝說她跟薛仁貴的曖昧關係,也不覺害羞,嬌笑道:「您過譽了,藍雅確實是薛將軍所救,本想以身相許,只可惜薛將軍看不上藍雅。」

  李孝見她如此奔放,這種野性十足的模樣,不由讓他想起了徐玲,忽然發起呆來。

  藍雅見他不作聲,以為這位大唐皇子被自己剛才那番話嚇到了,微笑道:「許王殿下,也是率軍來增援噶爾城的蘇都護嗎?」

  李孝回過神來,忙道:「正是,我和文成姑姑一起來的。」

  蘇毗藍雅笑道:「那就請您帶我去見見公主殿下,我有許久沒有拜見她了。」

  李孝應了一聲,帶著她去見了文成公主。

  兩女相見,都很歡喜。

  蘇毗藍雅上了文成公主的馬車,李孝則策馬跟在在一旁,聽她們說話。

  蘇毗藍雅也是率軍來增援蘇定方的,她手下的蘇毗部實力強大,故而帶來了八千人。

  而且因她距離噶爾城更近,知道很多前線情況。

  原來大食軍隊已經侵入了昆藏地區。

  噶爾城是昆藏地區西北面最大的一座城池,也是進入昆藏的必經之路。

  若是繞道的話,就必須經過一片無人區,後勤難以補給,根本不可能長期作戰。

  所以大食軍主力直撲噶爾城,在城外六十里駐紮。

  大食人的前鋒,是十萬天竺軍,後面則是聖鹿軍團、雄獅軍團,一共二十萬大軍。

  大食人也很謹慎,他們雖大兵壓境,卻並未輕易開戰,想以勢壓人,給唐人造成心理壓力,逼迫他們交出欽陵。

  只要唐人交了人,心理就會處於劣勢,士氣受到打擊,將來作戰時,定會受到影響。

  作戰計劃是由雄獅軍團主將白圖決定的,他選擇這種法子,是聽說了大唐主將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將。

  白圖倒並未小看老將,他父親阿慕斯同樣以年邁之軀,為大食國建立無數功勳。

  不過白圖認為,老將有個特點,用兵趨于謹慎,面對兵力更強的敵人時,都會選擇防守。

  攻防之間,也是一種心理博弈。

  當你選擇防守時,便相當於在心中自認不如對方,故而才採取守勢,這對士氣也很有影響。

  當然,大食人的想法蘇毗藍雅並不知道,她只知道大食人雖已經進入昆藏,卻並未動手。

  噶爾城被攻破,蘇毗地區首當其衝,所以蘇毗藍雅才主動率軍來援。

  李孝聽到此處,問道:「蘇都護可有動作?」

  藍雅道:「據我所知,蘇都護據城而守,並無動作。」

  李孝皺眉道:「那就奇怪了,我聽三弟說,天竺人不堪一擊,蘇都護為何不帶兵先擊潰天竺軍呢?」

  文成公主道:「會不會是怕攻打天竺軍隊時,後面的大食軍隊增援?」

  李孝道:「不會,只要擊潰天竺軍,他們潰逃之時,有可能衝散過來增援的大食軍,到時蘇都護趁勢追擊,就能大敗大食軍了!」

  蘇毗藍雅目光一閃,笑道:「想不到二殿下竟也如此精通軍事?」

  李孝面色一紅,笑道:「我也是聽我三弟說的多了,所以知道一些。」

  蘇毗藍雅微笑道:「二殿下都如此了得,看來三殿下更加厲害了。」

  李孝頓時對藍雅大增好感,問:「蘇毗都督,您覺得是為什麼?」

  蘇毗藍雅沉吟道:「我可猜不透蘇都護的心思,不過我想他沒有進攻,應該有他的考量。」

  文成公主道:「二郎,你也不用多問了,等見了蘇都護,自然知曉。」

  李孝點頭應是。

  隊伍前行不久,便跟藍雅的軍隊會合,兩軍並為一軍,繼續朝著噶爾城進發。

  三日之後,終於抵達了噶爾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