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朝堂對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62章 朝堂對質

  次日一大清早,受到召集的官員和各國使節,便聚在承天門外,準備入朝。

  參加的官員不多,只有四人,分別是李勣、戴至德、張柬之、狄仁傑。

  外國使節則有五個。

  倭國使節阿邊麻呂,新羅使節金仁問,百濟使節道琛以及靺鞨、室韋兩國使節。

  阿邊麻呂昂首挺胸,顯得從容而鎮定,他似乎很有信心,讓倭國擺脫嫌疑。

  金仁問故意與他站的很遠,仿佛兩人依然是仇敵一般。

  靺鞨使節和室韋使節單獨站在一邊,他們似乎想刻意表現出,自家與此事無關。

  道琛卻站在阿邊麻呂旁邊,朝他問道:「阿邊外使,你到底掌握了什麼證據,能確定是蝦夷國所為?」

  站在扶餘福信的角度,更希望此事是倭國人所為,又或者是扶餘義慈所為,所以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質問。

  阿邊麻呂微笑道:「待會你自然知道。倒是有件事,想要請問道琛外使。」

  道琛揚了揚眉,道:「何事?」

  阿邊麻呂道:「請問扶餘福信的後宮之中,是不是有一個叫津子的女人?」

  道琛臉色微變,道:「你問這個做什麼?」

  阿邊麻呂笑道:「看閣下的反應,看來是有了。」

  道琛臉色變得非常陰沉,總覺得阿邊麻呂笑容之中,不懷好意。

  阿邊麻呂不再理他,邁步朝著戴至德走了過去,拱手道:「見過戴寺卿。」

  戴至德道:「阿邊外使有禮了。」

  張柬之原本和狄仁傑正在低聲交談,見阿邊麻呂過來,兩人都朝他看了過來。

  阿邊麻呂微微一笑,面朝二人,道:「張少卿,您旁邊這位,想必就是大理寺的狄少卿了。」

  張柬之道:「正是。」

  阿邊麻呂拱手道:「久聞狄寺卿大名。」

  狄仁傑道:「阿邊外使也聽過狄某的名字嗎?」

  阿邊麻呂笑道:「鄙人也在長安待過幾年,自然知道您的大名,鄙人還聽說一件事,要向狄寺卿請教。」

  狄仁傑道:「何事?」

  阿邊麻呂道:「鄙人聽說,狄寺卿被貴國皇帝陛下,派到萊州調查軍械之事,昨日才剛回來。」

  狄仁傑淡淡道:「閣下的消息,倒是挺靈通。」

  阿邊麻呂笑道:「此事關係貴我兩國關係,麻呂我自然不敢大意。」

  狄仁傑道:「狄某也聽說,貴國已經查清此事真相。」

  阿邊麻呂笑道:「我們也只是掌握了些證據,也不知與狄寺卿查出的情況,是否一致。」

  狄仁傑道:「聽說貴國調查出的線索,指向蝦夷國?」

  阿邊麻呂道:「不錯,不知狄寺卿的調查結果,又是如何?」

  狄仁傑沒有回答,只朝遠處指了指。

  阿邊麻呂抬頭一看,只見遠處站著幾名執戟金吾衛,將一名男子圍在中間。

  那男子顴骨高聳,皮膚黝黑,鬚髮濃密,一頭棕褐色的頭髮披散在腦後,用魚骨綁住。

  「蝦夷人!」阿邊麻呂驚喜道。

  狄仁傑道:「正是。」

  那蝦夷人注意到阿邊麻呂后,也朝他看了過來,眼中的表情,帶著幾分仇恨之色。

  阿邊麻呂瞪了他一眼,轉頭看向狄仁傑,笑道:「狄寺卿果然名不虛傳,果然也查出是他們所為。」

  狄仁傑沒有做聲。

  這時,一名內侍從遠處走了過來,朝李勣吩咐了幾句。

  李勣高聲道:「陛下召見,都入門吧。」

  眾人全都跟在李勣身後,進入宮門。

  不一會,所有人來到甘露殿之外,因為並非正規朝會,並沒有唱籍,每個外國使節都被搜了身,防止帶利器入殿。

  眾人在殿內站好之後,內侍去側殿通報,李治這才進入大殿,坐在寶坐檯上。

  與此同時,武媚娘也坐在左邊偏殿內。

  昨日她聽到李治要召開臨時朝會商議此事,便請求也來旁聽,李治答應了她。

  眾人叩禮畢,李治清了清嗓子,道:「今日召見諸位,是為商討我大唐軍械被劫一事。聽說倭國已經查出此事幕後之人,不妨在這大殿上說一說。」

  阿邊麻呂深吸一口氣,大步出列,朗聲道:「回皇帝陛下,本國大王得知此事後,便一直派人積極調查此事,如今已查出幕後之人!」

  李治道:「是誰?」

  阿邊麻呂道:「策劃此事之人,便是蝦夷國首領,蝦夷男鹿!」

  李治道:「可有證據?」

  阿邊麻呂道:「有,本國費了很大功夫,得到一封書信,是蝦夷男鹿寫給東蝦夷酋長的信。」

  張柬之問道:「信中寫了什麼?」

  阿邊麻呂道:「信中說,蝦夷男鹿得知本國在九州集結軍隊,非常害怕,他擔心本國名義上要對抗大唐,其實是想對付他們蝦夷。」

  李治暗暗點頭,看來蝦夷人很了解倭人。

  阿邊麻呂接著道:「蝦夷男鹿還從泗沘城得到一個消息,知道大唐要援助百濟一批軍械。」

  道琛臉色頓時變得極為難看,大聲道:「一派胡言,此事乃是絕密,我家大王下了命令,不可輕易泄露,怎會被蝦夷人知道?」

  阿邊麻呂掃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敢問百濟使節,扶餘福信身邊,是否有一個叫津子的女人?」

  道琛臉色蒼白,終於知道阿邊麻呂剛才為何問津子的事了。

  阿邊麻呂接著道:「津子原本就是蝦夷人獻給義慈的女人,不過被義慈給冷落。義慈逃離泗沘城時,也沒有帶她一起,而是把她留在王宮。」

  「誰成想,福信瞧見她後,竟格外的寵愛她,無論大事小事,都跟她說了。百濟使節,我沒說錯吧?」

  道琛握緊拳頭,無法反駁。

  他曾勸過福信不要留義慈的女人。

  可不知為什麼,福信對義慈的女人,格外執著,如今果然惹下禍事!

  一時間,殿內所有人都看向道琛,包括李治。

  道琛硬著頭皮,朝李治拱手道:「此事錯在百濟,還請陛下恕罪。」

  李治哼了一聲,道:「此事暫且不提。倭國使節,你繼續說吧。」

  阿邊麻呂道:「蝦夷男鹿讓東蝦夷酋長,準備一支千人軍隊,前往萊州與百濟之間的一座荒島潛伏,伺機劫奪軍械。」

  張柬之忽然出列,問道:「阿邊外使,你說的那封信,在什麼地方?」

  阿邊麻呂從袖中取出一個木盒子,小心翼翼的從裡面取出一封信。

  這封信呈灰褐色,邊緣並不平整,用的是種獸皮,上面還沾著血跡。

  字體歪歪扭扭,像是一群蝌蚪。

  「這是什麼文字?」張柬之問。

  阿邊麻呂道:「這是蝦夷字。」

  張柬之皺了皺眉,鴻臚寺內,並無官員懂得蝦夷字。

  阿邊麻呂卻早有準備,朝留著辮髮的靺鞨使節看了過去。

  「靺鞨外使,在下沒記錯的話,你們靺鞨與蝦夷曾經聯盟對付過肅慎國,你應該出使過蝦夷吧?」

  靺鞨使節略一遲疑,出列道:「不錯,本人確實看得懂蝦夷文字。」

  阿邊麻呂遂將信遞給了他。

  張柬之來到靺鞨使節旁邊,仔細審視著他表情。

  靺鞨使節看完之後,說道:「書信上所寫的內容,確實和倭國使節所說一致。」

  張柬之忽然指著其中一處地方,道:「請問靺鞨使節,這幾個文字,代表什麼?」

  靺鞨使節道:「士兵。」

  最⊥新⊥小⊥說⊥在⊥⊥⊥首⊥發!

  張柬之又指了幾處地方,靺鞨人都迅速回答,這些詞語,也都在阿邊麻呂剛才敘述的內容之中。

  張柬之暗暗點頭,見並無破綻,不再多言。

  狄仁傑忽然邁步出列,問道:「阿邊外使,我想問一下,那支蝦夷人潛藏的那座荒島,是不是叫黑鯊島?」

  阿邊麻呂心中一凜,道:「不錯,狄寺卿也查到此島?」

  狄仁傑並不回答,繼續問道:「那些蝦夷人是不是因為所帶物資不足,曾經派人去過中尖島,補充飲水和食物?」

  阿邊麻呂皺眉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李治適時問道:「狄卿,你說的中尖島是什麼地方?」

  狄仁傑朗聲道:「回陛下,中尖島是萊州與百濟之間的一座商業島……」

  自開唐以來,萊州與遼東半島之間,商貿不斷發展著。

  大唐只禁止商人與高句麗貿易,並不禁止商人與新羅、百濟、倭國之間的商貿活動。

  商業促進繁榮,在一大片東洋群島之上,產生很多商業島。

  這些島嶼就像客棧一樣,為行船的商人,提供補給。

  島上的商人,來自各個國家,這裡沒有律法,沒有官府。

  島商在利益驅使下,會推舉一名島主,由島主維持著島上規則,大家共同賺取財富。

  而「中尖島」便是其中一座商業島,其島主是一名蝦夷人。

  李勣聽到此處,邁步出列,問道:「狄寺卿,這名蝦夷人,莫非與此事有關?」

  狄仁傑道:「不錯,我從那名蝦夷人口中,得到一個重要的信息。」

  李勣道:「什麼信息?」

  狄仁傑道:「據那蝦夷人說,四月中旬,某個深夜,有一支神秘船隊,停在了中尖島。」

  張柬之道:「四月中旬,正是我大唐軍士運送軍械前往百濟的時候,時間上吻合!」

  李勣問道:「那支船隊有多少人?」

  狄仁傑道:「根據那蝦夷人的說法,船隊人不多,大約五六十人,但他們購買的飲水和食物,卻非常驚人。」

  李勣道:「也就是說,他們背後還有一支更大的隊伍。」

  阿邊麻呂搶著道:「一定就是那幫襲擊唐軍的蝦夷軍隊!」

  李勣突然望著他,道:「阿邊外使,你怎麼看著有些驚慌啊?」

  阿邊麻呂語氣確實有些焦急,因為他腦海中忽然產生一種可怕的念頭。

  聽到李勣問話,他定了定神,勉強一笑,道:「在下哪有驚慌?李公說笑了。」

  李勣淡淡道:「那就稍安勿躁,聽本朝狄寺卿講完。」

  阿邊麻呂只好不吭聲了,然而心底那股可怕的念頭,卻越來越強烈了。

  狄仁傑繼續道:「他們買完東西後,又給了那蝦夷人一筆錢,讓他不得泄露對方的行蹤。」

  李治道:「狄卿,別賣關子了,那群人到底是什麼人,告訴大家吧?」

  狄仁傑緩緩道:「根據那蝦夷人的說法,他們雖故意裝作蝦夷人,穿著蝦夷人服飾,但身形卻非常矮小,這是掩蓋不住的。」

  阿邊麻呂又驚又怒,叫道:「不,不是我們幹的,是那蝦夷人在撒謊,故意誣陷我倭國!」

  李勣用尖銳的目光望著他,森然道:「阿邊外使,狄寺卿並沒有說是你們,你這是不打自招了嗎?」

  阿邊麻呂咬牙道:「本國國民身材略矮,世人皆知。皇帝陛下,蝦夷人與我們是世仇,一定是他污衊我們!」

  張柬之道:「按照阿邊外使的說法,剛才那封信的事,也可能是你們污衊蝦夷人!」

  阿邊麻呂急道:「不,那封信是真的,絕無虛假!」

  狄仁傑道:「陛下,那名蝦夷人此刻就在承天門外,可召他入殿,與阿邊外使對質!」

  李治道:「准奏。」

  少頃,蝦夷人來到大殿,朝李治行了一個叩拜禮:「蝦夷中郎,拜見大唐皇帝陛下。」唐語竟頗為流利。

  狄仁傑道:「蝦夷中郎,這裡有一封信,是你們大首領蝦夷男鹿,寫給另一名首領的,你且看一下。阿邊外使,把信給他看一下吧。」

  阿邊麻呂側頭望著蝦夷中郎,恰好對方也看了過來,眼中還帶著一絲嘲弄的意味。

  阿邊麻呂此時已經明白過來。

  蝦夷人這次的計劃,一共有兩步,第一步是劫掠大唐軍械,第二步便是讓眼前的蝦夷人誣陷倭國。

  誰能想到,一向單純愚蠢的蝦夷人,這次竟能想出如此歹毒的連環計?

  「阿邊外使?」張柬之冷冷催促道。

  阿邊麻呂深吸一口氣,朝李治道:「皇帝陛下,此人定是蝦夷男鹿所派,留在中尖島,誣陷我倭國!」

  李治道:「空口無憑,你讓朕如何相信你?」

  阿邊麻呂大聲道:「還請陛下再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一定找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是蝦夷人所為!」

  李勣拱手道:「陛下,此事已拖延太久,若是再等下去,勢必讓萊州將士心寒!」

  李治道:「那依李公之意,該當如何?」

  李勣沉聲道:「應立刻出兵,征討倭國!」

  阿邊麻呂急道:「陛下,切勿中了蝦夷人的詭計啊!」

  李治沉吟不語,似乎頗為猶豫。

  狄仁傑道:「陛下,臣倒有一個法子。」

  「哦,什麼法子?」

  狄仁傑道:「此案最有力的證據,是那三千軍械,倭國若是能在蝦夷國找到那些消失的三千軍械,那便證明,此事是蝦夷人所為!」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