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尊大唐為正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6章 尊大唐為正統

  卻說金燕在函谷關時,便與李治的大隊分開,一路向北。

  在營州治所柳城,與內領衛外府對接後,正要前往港口,卻被劉仁軌召了過去。

  金燕來到都督府書房,向劉仁軌見了禮。

  劉仁軌抬手道:「金娘子不必多禮,陛下已派人把你的情況告訴老夫,也讓老夫配合。能否把你的計劃,和老夫詳說一下?」

  金燕當即將自己琢磨的計劃跟劉仁軌說了。

  劉仁軌聽完後,沉吟片刻,緩緩道:「這個計劃過於主動,易引人懷疑,老夫這裡有一個更好的計劃,金娘子想聽聽嗎?」

  金燕忙道:「正要請劉公指教。」

  劉仁軌取出一個錦囊,遞給了她,道:「計劃就在錦囊里。」

  金燕接過錦囊,打開將裡面的紙拿出來看了,看完後,拜服道:「您的計劃比小女好得多,就用您的計劃吧。」

  劉仁軌笑道:「能用得上就好。」

  金燕辭了劉仁軌,前往營州港口,乘坐商船,前往百濟。

  在百濟熊津江口登岸,朝著百濟都城泗溉城進發。

  一路之上,她又打探到很多消息,知道黑齒常之又打了兩場勝仗,扶餘福信已在泗城站穩腳跟。

  扶餘義慈則守在金城,等待著倭國的援軍到來。

  百濟原本就不像大唐太平,盜匪很多,如今國內內戰,更是一片混亂。

  金燕前往泗溉城的路上,竟遭遇十幾撥盜匪,隨行有內領衛保護,倒沒什麼危險。

  沿途路邊大量戶體和骸骨,還有流民們相互爭鬥,搶奪食物,讓她不忍多看。

  終於到了泗溉城北門,城門卻是關著的。

  金燕向城外流民詢問後,才知只有西門是開著的,且有士兵盤查,沒有公引,無法入內。

  公引可在城外辦理,用糧食、布帛、金銀都能辦理。

  簡單來說,有錢人才能入城。

  金燕將隨從留在城外,來到西門,用一塊五兩碎銀辦了公引,終於進入城中她母親在泗城有一座府宅,只可惜已被查封充公,門外守著幾名百濟軍士。

  金燕亮明身份,只說要進府,軍士竟沒有阻攔,放她進去了。

  後堂擺著她母親的靈位,金燕跪在靈位前,叩了幾個頭,隨即呆呆跪著,回想著關於母親的回憶。

  不知過了多久,身後傳來一道低沉沙啞的聲音。

  「郡主,是我沒有完成你的委託。」

  金燕轉頭一看,來人正是黑齒常之。

  他被放出來後,便來過玉雅公主府邸,矚附門外土兵,倘若金燕回來,不得阻攔,立刻向他匯報。

  金燕回府後,士兵向他匯報,他這才匆匆而來。

  金燕冷冷道:「你還記得我們當初是怎麼約定的嗎?」

  黑齒常之昂首道:「我以光明佛之名起過誓,玉雅公主若死了,就把命賠給你。你就用這柄劍,殺了我吧。」

  拔出腰間長劍,遞了過去。

  金燕握住劍柄,將劍架在他脖子上,

  黑齒常之忽然道:「且慢。」

  金燕哼道:「怕死了?」

  黑齒常之沉聲道:「我並非怕死,只是有個請求。」

  「說!」

  黑齒常之道:「福信主公救了我一命,我答應幫他擊敗義慈,成為百濟王。

  你能不能等我完成約定,再取我性命!」

  金燕哼道:「義慈已經請了倭人幫忙,你們還有勝算嗎?」

  黑齒常之道:「若是戰敗,有死而已。」

  金燕收了劍,嘆道:「你這樣的義士,我從未見過。我不殺你,你走吧。」

  黑齒常之沉默了一會,問道:「郡主,你將來有什麼打算?」

  金燕道:「我會返回唐朝。」

  黑齒常之道:「你已經歸附唐人了嗎?」

  金燕曬笑道:「你覺得大唐皇帝,會看得上我這麼一個細作嗎?」

  黑齒常之訝道:「那你怎麼回來的?」

  金燕搖了搖頭,道:「我也不清楚,唐朝皇帝忽然召見了我,問了我很多奇怪的問題,然後便下旨放了我。」

  黑齒常之奇道:「唐朝皇帝問你什麼了?」

  金燕皺眉道:「一開始問了我百濟的情況,比如為什麼百濟要聯合高句麗,

  對抗大唐?我便說都是扶餘義慈的緣故,百濟百姓並不想與唐朝作對!」

  黑齒常之急忙道:「還有呢?」

  金燕道:「皇帝問了兩句,便不問百濟的情況了,又問起新羅。」

  黑齒常之驚道:「他問什麼?」

  金燕皺眉道:「相隔太遠,我記不太清楚了。」

  黑齒常之面色肅然,拱手道:「郡主,此事很可能關乎我百濟存亡,還請您再仔細想想。」

  金燕點點頭,皺眉想了好一會,才道:「好像是問我,新羅人可不可信,他們急著消滅百濟,是為了什麼?」

  黑齒常之急問:「你怎麼說的?」

  金燕哼道:「我當然說他們像毒蛇一樣,不可信任了。當初我們百濟跟他們聯盟,對付高句麗,結果剛打完勝仗,他們就掉頭偷襲我們!

  黑齒常之連連點頭,道:「還有呢?」

  金燕道:「我說新羅想滅我們百濟,是為了侵吞百濟土地,壯大自身。」

  黑齒常之大聲道:「說得好!那唐朝皇帝怎麼說的?」

  金燕道:「他又問我,如果大唐滅了百濟,設立州縣,新羅會不會反水,攻占這些地方?我說一定會!」

  黑齒常之滿臉激動,道:「唐朝皇帝又怎麼說呢?」

  金燕搖頭道:「他沒有說什麼,問了這些,就讓我退下。我還以為會再被關起來,誰知他竟放了我。」

  黑齒常之愜愜道:「只有這些?」

  金燕道:「是啊,怎麼了?」

  黑齒常之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金燕皺眉道:「大約是去年十二月份的事吧。

  黑齒常之聽完後,目光閃爍了一陣,朝她長身一拜。

  金燕愣道:「你這是做什麼?」

  黑齒常之感嘆道:「郡主,您的這些話,很可能救了我們百濟。」

  金燕驚愣道:「將軍何出此言?」

  黑齒常之緩緩道:「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新羅太子金法敏曾親自前往長安,請求大唐發兵攻打我們,卻被大唐皇帝給拒絕了。」

  金燕眨了眨眼,道:「難道是我那番話,讓大唐皇帝拒絕了?」

  黑齒常之沉聲道:「應該不錯,金法敏他們就是去年十二月到的長安,他們面見唐朝皇帝後,皇帝召見了您,聽了您的這番話,便拒絕了他們。」

  金燕喃喃道:「原來是這樣,難怪他問起新羅。」

  黑齒常之凝視著她,道:「郡主,您能不能隨我去見一趟福信主公?」

  金燕搖頭道:「我不想見扶餘氏的任何人!」

  黑齒常之急道:「福信主公與義慈不同,當初義慈下令殺公主時,福信主公是反對的!」

  金燕道:「當真?」

  黑齒常之道:「我可以向你保證!」

  金燕沉默了一會,低下頭,道:「你讓我考慮一下。」

  黑齒常之滿臉焦急,卻也不敢逼迫過甚,道:「那好,您慢慢考慮,我不打擾你了。」朝靈位拜了拜,轉身離去。

  金燕繼續跪在母親的靈位前,一動不動。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只聽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隨即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

  「你們都在外面守著,不准任何人靠近。」

  金燕聽出是福信的聲音,依然一動不動,沒有轉頭。

  過了半響,身後傳來兩道輕微的腳步聲,來人顯然刻意放輕腳步。

  金燕轉頭一看,來者正是福信和黑齒常之,福信正跪在地上,向她母親行禮。

  「玉雅妹子,都怪我,若是我早一點反抗扶餘義慈的暴政,你就不會死了,

  這都是我的責任!」

  福信也是前任百濟王的兒子,與金燕母親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

  金燕朝福信行了一個百濟禮儀,道:「王叔。」

  福信嘆了口氣,道:「我沒能救下你母親的性命,實在沒資格聽你叫這聲王叔。」

  金燕見他如此悍惺作態,不由暗暗好笑。

  福信作為百濟左王,平日飛揚跋扈,性格暴戾,以前對她母親時,吆五喝六,半點不放在眼裡,此時倒裝出一副兄妹情深的模樣。

  她也不揭破,低聲道:「這不能怪您,都怪扶餘義慈!」

  福信沉聲道:「侄女,你放心,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一定會設法除了扶餘義慈這個暴君,替你母親報仇!」

  金燕眼眶微紅,硬咽道:「多謝王叔!」

  福信道:「只可恨,義慈那混帳東西,打不過我們,竟把倭國這隻豺狼引了過來。新羅也蠢蠢欲動。哎,我們死了倒無所謂,只擔心百濟民眾們,會受到倭人和新羅人奴役!」

  金燕咬牙道:「我相信有黑齒將軍在,一定能擊退他們的!」

  福信搖頭道:「沒用的,我們兵太少,只有兩萬不到,敵人卻有十幾萬。」

  金燕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福信看了她一眼,道:「其實倒有個辦法,只不過——哎——」

  金燕毅然道:「王叔,只要能給母親報仇,有什麼需要我做的,您儘管吩附!」

  福信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道:「侄女,若是讓你去唐朝,找唐朝皇帝求救你願不願意?」

  金燕愣道:「找唐朝?他們只怕不會幫我們吧?

  福信沉聲道:「此一時彼一時,唐朝的敵人只有高句麗,以前因為義慈那蠢貨,害我們跟唐朝交惡。如今唐朝已不信任新羅,正需要在半島有一個新的盟友,我們主動歸附,未必沒有機會!」

  金燕遲疑道:「可僅我一人,只怕難以完成任務!」

  福信道:「當然不止你一人,我會派一個使節團,帶上大量貢品。你與唐朝皇帝見過面,若是由你求見,唐朝皇帝很有可能接見我們!」

  金燕低頭不語。

  黑齒常之道:「郡主,不要猶豫了,我百濟已到了存亡之時了!」

  金燕深吸一口氣,道:「那好吧,我盡力一試!」

  福信大喜,當即帶著金燕返回王宮。

  他挑選出國庫中最珍貴的一批寶物,又任命道琛為使節團首領,另有二十名精明伶俐的官員隨行。

  道琛原本是個和尚,曾去過長安,與玄奘辯論過佛法,在百濟很有威信。

  福信自立後,便冊封他為佐平,利用他的影響力,從而獲得其他貴族支持。

  如今需要向大唐求援,道琛的旅唐經歷也能派上用場。

  道琛和金燕率領使節團和五十名護衛,在西門與福信等人分手,一路朝熊津港前行。

  當天夜裡,金燕潛出營帳,與內領衛接頭,做下一番布置。

  次日,金燕和道琛帶領使節團,繼續向熊津港進發,很快來到港口,坐船朝營州而去。

  航行一切順利,到了營州後,使節團沿小路繞過柳城縣,直奔幽州。

  然而剛臨近柳城縣,便被一支唐軍給圍住了,道琛和尚大呼自己是百濟使節,唐軍卻根本不理,把他們全部抓起來了。

  一行人被送到柳城縣獄關押,過了兩日,終於有人過來,帶著道琛和金燕離開監獄,來到一座府宅。

  道琛進府時,瞟了一眼牌匾,只見上面寫著「營州都督府」幾個字,心中一驚,朝金燕矚附道:「待會可能會見到營州都督劉仁軌,要注意言辭!」

  「不得私語!」一名帶路唐軍喝道。

  不一會,兩人被帶到書房,桌案後坐著一名面色黑的老頭。

  道琛拱手道:「百濟使節道琛,拜見劉都督!」

  劉仁軌眯著眼道:「你認識老夫?」

  道琛低頭道:「在這營州都督府內,如此威嚴不凡的老翁,想來也只有營州都督一人,故而有此一猜。」

  劉仁軌朗聲一笑,道:「閣下猜的很準,我正是劉仁軌,貴使名叫道琛嗎?

  ,

  「正是。」

  劉仁軌沉吟道:「貞觀十九年,有一位百濟高僧,曾與玄奘法師辯論佛法,

  莫非閣下就是當年那位高僧?」

  道琛行了一個佛禮,道:「正是本人,道琛只是向玄奘大師請教,不敢言請教二字。」

  劉仁軌站起身,拱手道:「屬下魯莽,多有得罪,還請莫怪。」

  道琛忙道:「劉公言重,我百濟因暴君之故,與高句麗為伍,冒犯上朝天威,此番正是為請罪而來。」

  劉仁軌側頭看向金燕,道:「這位是——·

  道琛道:「這位是我百濟玉雅公主之女,金燕郡主,曾在長安有幸面見皇帝陛下聖容。」

  劉仁軌點點頭,道:「你們來使大唐,除了請罪,可還有別的要求?」

  道琛拱手道:「不瞞劉公,我百濟左王扶餘福信,已成為新君。他希望能再次臣屬大唐,改用大唐年號,尊大唐為正統。也希望皇帝陛下,能接納我們,賜下冊封節印!」

  劉仁軌沉吟片刻,道:「正好老夫要去幽州面聖,就順便帶著你們,一同前往幽州。」

  道琛吃驚道:「皇帝陛下在幽州嗎?」

  劉仁軌笑而不語。

  道琛知道多言了,趕忙拱手道:「多謝劉公!」

  劉仁軌淡淡道:「你不必謝我,陛下究竟願不願意接受你們臣服,幫你們對付倭國,老夫可不能保證。」

  道琛心中一驚,對方顯然知道百濟的情況,只怕也上奏給了皇帝。

  到時候見了皇帝,看來需得實話實說,否則反會有害。

  次日一早,劉仁軌便帶上二人,前往幽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