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皇子要離京就蕃了
第314章 皇子要離京就蕃了
一月下旬,寒風轉暖。
各國使節紛紛離開長安,藩王們也都準備返回任地,其中還包括了就蕃的陳王李忠和琅琊王李沖。
李忠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孝順的一個。
在離京的最後幾日,他每天都要入宮,陪伴劉充媛,李吉也每次都跟著。
這一日,兩人又一起入宮。
前往皇宮的馬車上,李吉見李忠滿臉愁容,目光透過車窗,愜愜望著大街,
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同齡朋友中,李吉關係最好的就是李忠。
如今他即將離京就蕃,兩人以後也只能一年見上一次,怎不令人惆悵。
李忠望著大街上一對母子,忽然嘆道:「吉弟,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可以一直留在長安,不用跟親人分離。」
其實大部分宗室都是要離京的,只有少數得皇帝信賴的宗室子弟,能留京任職。
李吉受封尚奉御,品級雖不高,卻已代表皇帝態度,允許他留在長安。
皇子則不同,無論皇帝如何喜愛,只要成年了,就必須離京。
後日便是李忠離京就蕃的日子。
李吉低聲道:「我其實也羨慕忠阿兄,雖要與父母分開,畢竟還是有相見之日的。」
李忠愜了一下,側頭看向他,道:「對不起,我只顧著自己感傷,忘記你父母的情況了。」
李吉搖了搖頭,道:「也無妨,其實充媛娘子對我很好,有時我甚至覺得她像我娘。」
劉充媛性子本就溫柔,再加上李吉是李忠最好的朋友,所以每次入宮,她對李吉都關懷備至。
李忠笑道:「那很好啊,我讓阿娘認你做義子,以後我不在京,你就替我照顧阿娘!」
李吉笑了笑,道:「認義子就算了,不過以後我會經常替你入宮,向充媛娘子請安。」
李忠心情似乎一下轉好了,兩人有說有笑,然而穿過長樂門後,李忠不知怎麼,情緒又低落下來。
李吉道:「忠阿兄,你又怎麼了?」
李忠看了一眼甘露殿的方向,道:「我只是有些擔心父親的身體。」
李吉笑道:「陛下今年應該就會離京養病了,有孫神醫跟著,肯定沒問題的。」
李忠低下頭,小聲道:「吉弟,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上次一起陪父親去溫泉宮泡溫泉,是什麼時候?」
李吉點了點頭,道:「那是去年八月的事了吧。」
李治偶爾會帶著兒子們去溫泉宮泡溫泉,一般一兩個月就會帶上一次,李吉也會被帶上。
對皇子們來說,這就相當於出城遊玩,無論是年紀最大的李忠,還是年紀最小的李顯,最喜歡的就是去溫泉宮。
原本關係並不和睦的幾個兄弟,在溫泉宮時,也會比平日更加友善一些。
李忠低聲道:「已經有五個月,父親都沒帶我們去了。」
李吉嘆道:「可能是陛下最近太忙了,沒空帶我們吧。」
李忠道:「真想在臨走之前,再和父親去泡一次溫泉。」
李吉眨了眨眼,道:「那待會我陪你去向陛下請安,你可以把想法告訴陛下?」
李忠急忙搖頭,道:「不行不行,父親若是責怪怎麼辦?還是你幫我說吧,
父親一向對你特別寵愛。」
李吉苦笑道:「我可不敢和陛下說這種事。」
雖然李治平日對晚輩並不甚嚴厲,但隨著兩人年紀愈大,越能感受到皇權的威嚴,對李治的敬畏之心,也一日多過一日。
李忠嘆了口氣,側頭看向龍首渠的水面。
李吉見他如此失望,想了想,道:「忠阿兄,這事我來想辦法,不過不能保證成功。」
李忠大喜,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李吉笑道:「山人自有妙計。」
李忠知道這個堂弟心思比自己靈活多了,也不多問,笑道:「那我等你好消息。」
兩人很快來到承香殿,拜見了劉充媛。
劉充媛正在殿內練習書法,她在後宮閒來無事,先是學畫,後來又學琴奕棋,如今又學起書法。
別人家的大家閨秀,都是在閨閣中學好琴棋書畫,她倒好,在皇宮內院中補了一番大家閨秀的必備技能。
她瞧見二人過來後,非常歡喜,命人上了糕餅果脯,拉著兩人聊起了家常。
她一會問起李忠的課業,一會問起李吉的弟弟妹妹,與李忠離別前的惆悵不同,她情緒非常愉悅,看不到分別的傷感。
其實李吉早就發現,這位母心態極佳,每次見面,總顯得心情舒暢,仿佛她是宮中最受寵的一個。
然而據李吉所知,皇帝一個月也就來承香殿兩三次。
若是別的嬪妃,肯定會顯露出哀怨之色,比如那位剛搬進承香殿的鄭才人。
劉充媛卻完全沒有這種情緒,總是樂呵呵的,還總給自己找到些事做,從不閒著。
正當李吉琢磨著心事時,忽聽劉充媛問道:「吉兒,有沒有中意的女子啊,
若是看上哪家小娘子,儘管跟我說,我幫你去說。」
李吉面色瞬間紅透了,急忙擺手道:「忠阿兄都還沒娶妻,我還太早了吧。」
劉充媛看了兒子一眼,笑吟吟的道:「他啊,只是虛大,哪裡有你懂事了?
依我看吶,你肯定會比他先遇到中意女子。」
李吉低著頭道:「現在還沒有。若是侄兒遇到了,一定與您說。」
劉充媛笑道:「那可說好了。
2
李吉又陪坐了一會,劉充媛瞧出他心不在焉,笑道:「你想去找高安吧,快去快去,中午記得回這裡用膳,我命人傳了你喜歡吃的羊舌。」
李吉答應一聲,與李忠打了個招呼,提著算袋,飛快的離開了承香殿。
高安公主已經搬到了公主院,李吉每次入宮,也不必特意繞遠路去薰風殿了。
而且隨著常山公主出嫁,義陽公主也搬到了公主院以前常山公主住在公主院時,院內一直安安靜靜,此時換了兩個年輕主人,
公主院也變得熱鬧起來。
李吉剛來到一扇圓門之外,便聽到裡面傳來歡聲笑語。
進門一看,只見庭院內擺放著兩張大桌案,桌上擺著一根根菱藕。
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都坐在桌案旁,手中拿著小刀,正在雕刻菱藕。
這原本是徐槿的絕技,她教授給了義陽公主,義陽公主又教給了妹妹。
義陽公主已得了徐槿七八成功力,雕刻的像模像樣。
高安公主就不同了,她初學不久,原本想雕刻一隻兔子,結果不知不覺,竟雕得更像一隻小豬。
眾宮人們瞧見後,都覺得好笑。
高安公主不樂意了,便讓那些發笑的宮人們也來雕刻,結果眾女雕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
相互間一看,都覺得好笑,也惹得兩位小公主笑聲不止。
高安公主見李吉來了,一蹦而起,欣喜道:「小吉阿兄來的正好,你也快來雕刻一下,挺好玩的。」
李吉與她們混熟了,也不多寒暄,先將提著的算袋交給兩名保傅,隨即坐下來,拿起高安公主的小刀,雕刻起來。
高安公主先跑到保傅旁邊,想瞧瞧李吉今天給她帶了什麼禮物。
結果翻開算袋一看,裡面竟是兩本書。
「小吉阿兄,你怎麼帶書來了,明知道人家不愛讀書!」高安公主不滿的看向李吉。
李吉微微一笑,道:「你打開瞧瞧就知道了。』
高安公主遂將其中一本書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詩集。
高安公主扁了扁嘴,道:「人家也不喜歡作詩,你給我這個做什麼?」
李吉手中動作不停,說道:「這可不是普通的詩集,而是盧學士的詩集。」
高安公主愣住了,心想盧學土是誰,很了不起嗎?
義陽公主則道:「兄長說的是常山姑姑的附馬嗎?」
李吉道:「正是。」
盧照鄰尚公主後,本階官連升十級,升為了從六品下階,通直郎,一下子便將高有道和杜易簡甩開。
李治對他這個秘書很滿意,故而依然將他留在弘文館,實職官則授予直學土,依然在甘露殿當值。
高安公主聽到此處,一拍小手,笑道:「原來是常山姑姑的夫君啊。」
李吉道:「常山姑姑成婚之後,命人將駙馬的詩文典籍收集起來,出了一本詩集,四處送人。我去拜訪時,她多送了我兩本,讓我轉送給你們。」
高安公主感慨道:「常山姑姑可真賢惠,我以後嫁人了也要學她!」
這時,眾宮人紛紛發出驚呼聲,只見李吉手中的菱藕,竟被雕刻成一隻栩如生的小琴。
高安公主也覺得吃驚,道:「阿兄,你以前學過嗎?」
小吉搖頭道:「沒有啊,腦中想著琴的模樣,就雕刻出來了,很難嗎?」
高安公主小臉漲紅,搶過他手中的小刀,嘟道:「你不許玩了!」
義陽公主掩嘴一笑。
李吉便站在一旁,望著高安公主雕刻,不時指點她一下。
不一會,又一隻兔子在高安公主手中成型,這次在李吉指點下,總算有幾分像了。
李吉見高安公主心情轉好,朝她說道:「阿妹,後天忠阿兄就要離開長安了,你知道嗎?」
高安公主繼續精修手中的兔子菱藕,隨口道:「聽說了啊。」
李忠平日在長安時,兩人也沒什麼交集,所以對高安公主來說,他離不離京,沒啥區別。
高安公主忽然轉過頭,朝李吉道:「阿兄,你不會也要離京吧?」
李吉忙道:「我不用,陛下封我為尚奉御,以後應該能留在長安。」
高安公主鬆了口氣,嘻嘻一笑,又玩起手中的兔子菱藕。
李吉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忽然嘆了口氣,隨即警了高安公主一眼。
這丫頭卻玩的正開心,正在修剪兔子耳朵,根本沒注意他這邊。
義陽公主卻非常聰慧,瞧出李吉有話要說,捧眼道:「吉阿兄,你怎麼了,
為何突然嘆氣?」
李吉伸手將高安公主的兔子菱藕搶了過來,說道:「我只是覺得忠阿兄有些可憐。」
高安公主正要搶回來,聽到這句話,好奇的道:「他怎麼可憐了?」
李吉道:「忠阿兄一直盼著,能在離京前,與陛下一起去溫泉宮泡一次溫泉,可惜卻不能了。」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道:「這麼一說,是有一陣子,父親沒帶我們去溫泉宮了。大兄既然想去,為何不跟父親說呢?」
李吉看了她一眼,道:「陛下又不是對所有人,都像對你一樣寵愛,忠阿兄哪裡敢說?」
高安公主聽了後,顯得十分得意,笑道:「那我去幫他向父親提吧?
李吉道:「你真願意幫忙?」
高安公主仗義的道:「當然了,大兄也是我兄長嘛,他都要離京了,幫幫他也沒什麼。」
高安公主是個想到就做的急性子,當即離開公主院,朝甘露殿飛奔而去。
來到寢殿外時,見王伏勝正站在門外,便朝他詢問李治是否在殿內。
王伏勝微笑道:「陛下正在處理政務呢。」
冬天的時候,氣溫太冷,李治一般都在寢殿處理政務。
高安公主道:「我能進去瞧瞧父親嗎?」
王伏勝笑著點點頭,他知道皇帝最喜歡這個公主,就算被她打擾了也不會生氣。
高安公主著腳,小心翼翼的進入屋中,來到通門,湊著小腦袋朝裡面看了一眼,只見李治盤腿坐在榻上,正在閱覽奏章。
高安公主便沒有進去,在外屋找了張椅子坐下,抓起桌上的點心便吃了起來。
王伏勝還特意給她送了一杯煮熱的飲子(飲料)進來。
高安公主一會就吃飽喝足,又走到通門朝裡面看了一眼,見李治已經放下奏章,正在揉捏眼睛。
她快步飛奔進去,來到榻前,朝李治甜甜一笑,道:「父親。」
李治抬頭看了她一眼,道:「是安兒啊,找我有什麼事嗎?」
高安公主爬上榻,站在李治身後,伸出兩隻手,用稚嫩的手法,幫李治捏著脖頸。
「父親,您明日要去溫泉宮嗎?」
李治見她討好自己,就知道有事相求,說道:「明日不去,後日去。你想去溫泉宮嗎?」
高安公主撒嬌的道:「是啊,您已經好久沒帶我們去了。」
李治想了想,道:「那好吧,後日我去的時候,把你們都帶上。」
高安公主抱著他手臂,搖晃著道:「能不能明日就帶我們去呢?」
李治皺眉道:「為何非要明日就去?」
高安公主道:「因為後日大兄就要離京了啊。」
李治愜了愜,道:「你想他跟你一起去嗎?」
高安公主低下頭,道:「大兄馬上就要離京了,以後很難見到了,所以孩兒想和他一起去溫泉宮玩一次。」
李治見高安公主為兄長求情,心中頗為欣慰,笑道:「那好,明日咱們就去!」
高安公主大喜,樓住李治脖子,道:「父親最好了。」
一月下旬,寒風轉暖。
各國使節紛紛離開長安,藩王們也都準備返回任地,其中還包括了就蕃的陳王李忠和琅琊王李沖。
李忠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孝順的一個。
在離京的最後幾日,他每天都要入宮,陪伴劉充媛,李吉也每次都跟著。
這一日,兩人又一起入宮。
前往皇宮的馬車上,李吉見李忠滿臉愁容,目光透過車窗,愜愜望著大街,
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同齡朋友中,李吉關係最好的就是李忠。
如今他即將離京就蕃,兩人以後也只能一年見上一次,怎不令人惆悵。
李忠望著大街上一對母子,忽然嘆道:「吉弟,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可以一直留在長安,不用跟親人分離。」
其實大部分宗室都是要離京的,只有少數得皇帝信賴的宗室子弟,能留京任職。
李吉受封尚奉御,品級雖不高,卻已代表皇帝態度,允許他留在長安。
皇子則不同,無論皇帝如何喜愛,只要成年了,就必須離京。
後日便是李忠離京就蕃的日子。
李吉低聲道:「我其實也羨慕忠阿兄,雖要與父母分開,畢竟還是有相見之日的。」
李忠愜了一下,側頭看向他,道:「對不起,我只顧著自己感傷,忘記你父母的情況了。」
李吉搖了搖頭,道:「也無妨,其實充媛娘子對我很好,有時我甚至覺得她像我娘。」
劉充媛性子本就溫柔,再加上李吉是李忠最好的朋友,所以每次入宮,她對李吉都關懷備至。
李忠笑道:「那很好啊,我讓阿娘認你做義子,以後我不在京,你就替我照顧阿娘!」
李吉笑了笑,道:「認義子就算了,不過以後我會經常替你入宮,向充媛娘子請安。」
李忠心情似乎一下轉好了,兩人有說有笑,然而穿過長樂門後,李忠不知怎麼,情緒又低落下來。
李吉道:「忠阿兄,你又怎麼了?」
李忠看了一眼甘露殿的方向,道:「我只是有些擔心父親的身體。」
李吉笑道:「陛下今年應該就會離京養病了,有孫神醫跟著,肯定沒問題的。」
李忠低下頭,小聲道:「吉弟,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上次一起陪父親去溫泉宮泡溫泉,是什麼時候?」
李吉點了點頭,道:「那是去年八月的事了吧。」
李治偶爾會帶著兒子們去溫泉宮泡溫泉,一般一兩個月就會帶上一次,李吉也會被帶上。
對皇子們來說,這就相當於出城遊玩,無論是年紀最大的李忠,還是年紀最小的李顯,最喜歡的就是去溫泉宮。
原本關係並不和睦的幾個兄弟,在溫泉宮時,也會比平日更加友善一些。
李忠低聲道:「已經有五個月,父親都沒帶我們去了。」
李吉嘆道:「可能是陛下最近太忙了,沒空帶我們吧。」
李忠道:「真想在臨走之前,再和父親去泡一次溫泉。」
李吉眨了眨眼,道:「那待會我陪你去向陛下請安,你可以把想法告訴陛下?」
李忠急忙搖頭,道:「不行不行,父親若是責怪怎麼辦?還是你幫我說吧,
父親一向對你特別寵愛。」
李吉苦笑道:「我可不敢和陛下說這種事。」
雖然李治平日對晚輩並不甚嚴厲,但隨著兩人年紀愈大,越能感受到皇權的威嚴,對李治的敬畏之心,也一日多過一日。
李忠嘆了口氣,側頭看向龍首渠的水面。
李吉見他如此失望,想了想,道:「忠阿兄,這事我來想辦法,不過不能保證成功。」
李忠大喜,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李吉笑道:「山人自有妙計。」
李忠知道這個堂弟心思比自己靈活多了,也不多問,笑道:「那我等你好消息。」
兩人很快來到承香殿,拜見了劉充媛。
劉充媛正在殿內練習書法,她在後宮閒來無事,先是學畫,後來又學琴奕棋,如今又學起書法。
別人家的大家閨秀,都是在閨閣中學好琴棋書畫,她倒好,在皇宮內院中補了一番大家閨秀的必備技能。
她瞧見二人過來後,非常歡喜,命人上了糕餅果脯,拉著兩人聊起了家常。
她一會問起李忠的課業,一會問起李吉的弟弟妹妹,與李忠離別前的惆悵不同,她情緒非常愉悅,看不到分別的傷感。
其實李吉早就發現,這位母心態極佳,每次見面,總顯得心情舒暢,仿佛她是宮中最受寵的一個。
然而據李吉所知,皇帝一個月也就來承香殿兩三次。
若是別的嬪妃,肯定會顯露出哀怨之色,比如那位剛搬進承香殿的鄭才人。
劉充媛卻完全沒有這種情緒,總是樂呵呵的,還總給自己找到些事做,從不閒著。
正當李吉琢磨著心事時,忽聽劉充媛問道:「吉兒,有沒有中意的女子啊,
若是看上哪家小娘子,儘管跟我說,我幫你去說。」
李吉面色瞬間紅透了,急忙擺手道:「忠阿兄都還沒娶妻,我還太早了吧。」
劉充媛看了兒子一眼,笑吟吟的道:「他啊,只是虛大,哪裡有你懂事了?
依我看吶,你肯定會比他先遇到中意女子。」
李吉低著頭道:「現在還沒有。若是侄兒遇到了,一定與您說。」
劉充媛笑道:「那可說好了。
2
李吉又陪坐了一會,劉充媛瞧出他心不在焉,笑道:「你想去找高安吧,快去快去,中午記得回這裡用膳,我命人傳了你喜歡吃的羊舌。」
李吉答應一聲,與李忠打了個招呼,提著算袋,飛快的離開了承香殿。
高安公主已經搬到了公主院,李吉每次入宮,也不必特意繞遠路去薰風殿了。
而且隨著常山公主出嫁,義陽公主也搬到了公主院以前常山公主住在公主院時,院內一直安安靜靜,此時換了兩個年輕主人,
公主院也變得熱鬧起來。
李吉剛來到一扇圓門之外,便聽到裡面傳來歡聲笑語。
進門一看,只見庭院內擺放著兩張大桌案,桌上擺著一根根菱藕。
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都坐在桌案旁,手中拿著小刀,正在雕刻菱藕。
這原本是徐槿的絕技,她教授給了義陽公主,義陽公主又教給了妹妹。
義陽公主已得了徐槿七八成功力,雕刻的像模像樣。
高安公主就不同了,她初學不久,原本想雕刻一隻兔子,結果不知不覺,竟雕得更像一隻小豬。
眾宮人們瞧見後,都覺得好笑。
高安公主不樂意了,便讓那些發笑的宮人們也來雕刻,結果眾女雕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
相互間一看,都覺得好笑,也惹得兩位小公主笑聲不止。
高安公主見李吉來了,一蹦而起,欣喜道:「小吉阿兄來的正好,你也快來雕刻一下,挺好玩的。」
李吉與她們混熟了,也不多寒暄,先將提著的算袋交給兩名保傅,隨即坐下來,拿起高安公主的小刀,雕刻起來。
高安公主先跑到保傅旁邊,想瞧瞧李吉今天給她帶了什麼禮物。
結果翻開算袋一看,裡面竟是兩本書。
「小吉阿兄,你怎麼帶書來了,明知道人家不愛讀書!」高安公主不滿的看向李吉。
李吉微微一笑,道:「你打開瞧瞧就知道了。』
高安公主遂將其中一本書打開一看,原來是一本詩集。
高安公主扁了扁嘴,道:「人家也不喜歡作詩,你給我這個做什麼?」
李吉手中動作不停,說道:「這可不是普通的詩集,而是盧學士的詩集。」
高安公主愣住了,心想盧學土是誰,很了不起嗎?
義陽公主則道:「兄長說的是常山姑姑的附馬嗎?」
李吉道:「正是。」
盧照鄰尚公主後,本階官連升十級,升為了從六品下階,通直郎,一下子便將高有道和杜易簡甩開。
李治對他這個秘書很滿意,故而依然將他留在弘文館,實職官則授予直學土,依然在甘露殿當值。
高安公主聽到此處,一拍小手,笑道:「原來是常山姑姑的夫君啊。」
李吉道:「常山姑姑成婚之後,命人將駙馬的詩文典籍收集起來,出了一本詩集,四處送人。我去拜訪時,她多送了我兩本,讓我轉送給你們。」
高安公主感慨道:「常山姑姑可真賢惠,我以後嫁人了也要學她!」
這時,眾宮人紛紛發出驚呼聲,只見李吉手中的菱藕,竟被雕刻成一隻栩如生的小琴。
高安公主也覺得吃驚,道:「阿兄,你以前學過嗎?」
小吉搖頭道:「沒有啊,腦中想著琴的模樣,就雕刻出來了,很難嗎?」
高安公主小臉漲紅,搶過他手中的小刀,嘟道:「你不許玩了!」
義陽公主掩嘴一笑。
李吉便站在一旁,望著高安公主雕刻,不時指點她一下。
不一會,又一隻兔子在高安公主手中成型,這次在李吉指點下,總算有幾分像了。
李吉見高安公主心情轉好,朝她說道:「阿妹,後天忠阿兄就要離開長安了,你知道嗎?」
高安公主繼續精修手中的兔子菱藕,隨口道:「聽說了啊。」
李忠平日在長安時,兩人也沒什麼交集,所以對高安公主來說,他離不離京,沒啥區別。
高安公主忽然轉過頭,朝李吉道:「阿兄,你不會也要離京吧?」
李吉忙道:「我不用,陛下封我為尚奉御,以後應該能留在長安。」
高安公主鬆了口氣,嘻嘻一笑,又玩起手中的兔子菱藕。
李吉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忽然嘆了口氣,隨即警了高安公主一眼。
這丫頭卻玩的正開心,正在修剪兔子耳朵,根本沒注意他這邊。
義陽公主卻非常聰慧,瞧出李吉有話要說,捧眼道:「吉阿兄,你怎麼了,
為何突然嘆氣?」
李吉伸手將高安公主的兔子菱藕搶了過來,說道:「我只是覺得忠阿兄有些可憐。」
高安公主正要搶回來,聽到這句話,好奇的道:「他怎麼可憐了?」
李吉道:「忠阿兄一直盼著,能在離京前,與陛下一起去溫泉宮泡一次溫泉,可惜卻不能了。」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道:「這麼一說,是有一陣子,父親沒帶我們去溫泉宮了。大兄既然想去,為何不跟父親說呢?」
李吉看了她一眼,道:「陛下又不是對所有人,都像對你一樣寵愛,忠阿兄哪裡敢說?」
高安公主聽了後,顯得十分得意,笑道:「那我去幫他向父親提吧?
李吉道:「你真願意幫忙?」
高安公主仗義的道:「當然了,大兄也是我兄長嘛,他都要離京了,幫幫他也沒什麼。」
高安公主是個想到就做的急性子,當即離開公主院,朝甘露殿飛奔而去。
來到寢殿外時,見王伏勝正站在門外,便朝他詢問李治是否在殿內。
王伏勝微笑道:「陛下正在處理政務呢。」
冬天的時候,氣溫太冷,李治一般都在寢殿處理政務。
高安公主道:「我能進去瞧瞧父親嗎?」
王伏勝笑著點點頭,他知道皇帝最喜歡這個公主,就算被她打擾了也不會生氣。
高安公主著腳,小心翼翼的進入屋中,來到通門,湊著小腦袋朝裡面看了一眼,只見李治盤腿坐在榻上,正在閱覽奏章。
高安公主便沒有進去,在外屋找了張椅子坐下,抓起桌上的點心便吃了起來。
王伏勝還特意給她送了一杯煮熱的飲子(飲料)進來。
高安公主一會就吃飽喝足,又走到通門朝裡面看了一眼,見李治已經放下奏章,正在揉捏眼睛。
她快步飛奔進去,來到榻前,朝李治甜甜一笑,道:「父親。」
李治抬頭看了她一眼,道:「是安兒啊,找我有什麼事嗎?」
高安公主爬上榻,站在李治身後,伸出兩隻手,用稚嫩的手法,幫李治捏著脖頸。
「父親,您明日要去溫泉宮嗎?」
李治見她討好自己,就知道有事相求,說道:「明日不去,後日去。你想去溫泉宮嗎?」
高安公主撒嬌的道:「是啊,您已經好久沒帶我們去了。」
李治想了想,道:「那好吧,後日我去的時候,把你們都帶上。」
高安公主抱著他手臂,搖晃著道:「能不能明日就帶我們去呢?」
李治皺眉道:「為何非要明日就去?」
高安公主道:「因為後日大兄就要離京了啊。」
李治愜了愜,道:「你想他跟你一起去嗎?」
高安公主低下頭,道:「大兄馬上就要離京了,以後很難見到了,所以孩兒想和他一起去溫泉宮玩一次。」
李治見高安公主為兄長求情,心中頗為欣慰,笑道:「那好,明日咱們就去!」
高安公主大喜,樓住李治脖子,道:「父親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