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宮中禁地
第312章 宮中禁地
夜色很濃,清月朦朧,星光暗淡,烏雲遮住了夜空。
一輛豪華的馬車行駛在長安城西郊的官道上,馬車旁跟著兩隊騎手。
車轍印很深,車內卻只坐著兩個人,只因一人體態寬偉,體重相當於三個成年男子。
此人正是蔣王李惲。
李惲自離開皇宮,一直陰沉著臉,回王府後,便帶上最信任的屬官,坐馬車離開了長安城。
大唐親王的屬官,也屬於朝廷官員,某種意義來說,相當於皇帝派在旁邊的耳目。
當初的齊王李祐,圖謀造反,便是他手下的王府長史權萬紀,最先告發。
所以藩王想培養一個信任的屬官,其實並不容易。
坐在李惲旁邊的是蔣王府主簿,出身琅琊王氏,與李惲母親同族,是李惲最信任的屬官。
王主簿見李惲一直沉默,忍不住問道:「殿下,您入宮之後,到底出什麼事了,難道陛下不相信是鄧王散播謠言?」
李惲沉聲道:「他手下的司宮台應該已經查出來了,我說出鄧王名字時,他並不驚訝。」
王主簿道:「那您為何顯得心事重重?」
李惲握緊拳頭,在膝蓋上用力錘了一下,道:「他非要帶著我去公主院,我不小心露出了破綻,只怕他已經懷疑上我了。」
王主簿變色道:「什麼破綻?」
李惲咬牙道:「都是那臭丫頭,她竟然將我當初送她的罐子,留了下來—..」
王主簿先是一驚,隨即安撫道:「都過了十幾年了,那罐子內應該查不出什麼了。」
李惲一擺手,道:「我不是因為這個,我只是突然明白了,她當初為何沒有死,活到了今天!」
「為什麼?」
李惲咬牙道:「那蠢丫頭,說什麼捨不得吃我給她石蜜,也不知每次吃的時候,隔了多久,每顆石蜜內藥量很淺,分散服用,本就效果不好。一定是這個原因,才沒毒死她!」」
王主簿點頭道:「那就難怪了。」
李惲揮了揮拳,道:「我當時又驚又怒,難以掩飾情緒,一時驚慌,被皇帝瞧見了!」
王主簿沉默良久,低聲道:「既是如此,不如暫且忍耐,等上一兩年,再動手不遲!」
李惲冷聲道:「我等不了!當初她被孫思邈救活的時候,你就勸我忍耐,說等她大婚離開皇宮,再動手不遲。如今她終於要離開皇宮,計劃也籌劃這麼久,
一切順利,你還讓我忍耐?」
王主簿嘆道:「皇帝的厲害,您應該知道,淮南王剛被處置,您想成為下一個嗎?」
李惲厲聲道:「我是替母報仇!你把我和淮南王那種廢物相提並論嗎?」
王主簿拱手道:「殿下恕罪,我的意思是說,您既然在陛下面前露出破綻,
倘若常山公主突然暴斃,他可能會懷疑您!」
李惲哼道:「狄仁傑已被我們調走,皇帝無人可用,縱然懷疑,也找不到證據。況且那種藥,連孫思邈都認不出來,別人只會當她得了急症而亡。」
王主簿沉默了一會,道:「您怎麼知道孫思邈認不出來?」
李惲哼道:「孫思邈幫她醫治時,不也是當做一種怪病嗎?」
王主簿道:「那是因她中毒十幾年,誰也不知那毒在她體內發生何種變化,
孫思才未能瞧出。」
李惲道:「我知道。所以我才出城去找他,向他再確認一遍。」
長安城西郊三十里外,有一處園林,
此處距離官道很遠,人跡罕至,風景也不好,很少會有人在此處建園。
這處園子正是蔣王所建,他建這麼一座園子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生母的陵墓,就在園子北面的山上。
他母親比太宗先死,原本安葬在昭陵附近的一座小山。
可他不願母親死後還跟那些宮廷女子在陰間爭鬥,故而請旨將母親的陵墓遷移到此處。
蔣王建的這座園子,某種意義來說,是一座靈園,裡面僕人一年四季都穿靈服,替他母親守靈。
園子正中心的廳堂,也布置成靈堂的模樣,堂內西北角有一塊活板,拉開活板,有一排向下的石梯。
石梯底部,是一處地下牢獄,牢內關著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
牢內環境倒也不差,各種家具齊全,還擺放著一座巨大的藥櫃,柜子里都是些珍貴藥材。
對面還有一個書架,上面擺放著無數醫書,雖比不上宮廷典藏,但數量也頗為驚人。
那老者正坐在一張椅子上,翻看著醫書,在他身前的桌案上,放著一堆藥材。
蔣王來到石牢外時,便聞到一股混合著藥味、腐臭味的怪味,取出一塊絲巾,堵住鼻子。
那老者瞧見蔣王后,急忙問道:「蔣王殿下,是不是公主已經死了,您按照約定,來放老夫自由?」
蔣王哼了一聲,道:「巢老頭,距離公主大婚,還有上十日,你也太心急了吧?」
老者苦笑道:「不是老夫心急,實在是老夫被您關了十幾年,已沒有幾年好活,只盼著能離開這裡,將身後事料理一番。」
蔣王冷冷道:「就是你制出來的東西,害死本王生母,難道不該在這裡懺悔嗎?」
老者嘆道:「老夫當時也是身不由己。」
蔣王哼了一聲,道:「你放心,只要你能幫本王報仇,本王可以放了你,只不過,本王現在有個擔憂。」
老者抬頭問道:「殿下擔憂什麼?」
「那孫思邈就在長安,本王擔心你的藥不起作用,被他給治好了!」
巢姓老者道:「您請放心,孫思邈治病之能,或在老夫之上,然而此毒之妙,在於會讓醫者將其當做心疾,依此治理,不到兩日,病人就會暴斃而亡。」
蔣王道:「好,只要能瞞過他,本王一定放你出來。」
王伏勝提著燈籠走在前面,李治則默默跟在後面。
剛才高有道三人進宮了一趟,將鄧王李元裕的話轉告給他。
李治聽完後,心中難以寧定,便在後宮散步。
鄧王的話,加上李惲在公主院的怪異神情,都令李治感到不安。
按照鄧王的話來看,王美人真的是趙美人害死的,那麼崔老太妃離京之前,
建議太宗將趙美人打入冷宮,也是說得通的。
可問題是,趙美人和王美人情同姐妹,趙美人為何要害死王美人?
還有,趙美人又是用什麼法子害死王美人,不被發現的呢?
兩人都是陰妃的人,這中間,陰妃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正當李治思索時,遠處奔來一名內侍,朝李治拱手道:「陛下,皇后殿下正在甘露殿,請您過去一趟。」
李治只好按下思緒,朝著甘露殿返回。
來到寢殿外時,卻聽裡面傳來低低的鳴咽聲。
李治邁步進入殿內,抬頭一看,屋內不僅有武媚娘,還有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
高安公主雙眼紅腫,發出哭聲的正是她。
瞧見她進來後,高安公主快步奔了過來,緊緊抱住李治的腿,泣聲道:「父親,好可怕!」
李治忙問:「怎麼了?」
高安公主啼哭不止,沒有做聲。
一旁的武媚娘道:「陛下,她們兩個在後宮挖到一具骸骨!」
李治吃了一驚,目光看向義陽公主,只見她臉色也有些發白,看來也受到驚嚇。
李治走到榻上坐下,拉著兩個女兒在自已膝蓋上坐下,雙手放在她們肩膀上,安慰了兩句,隨即抬起頭。
「到底怎麼回事,媚娘,你仔細和朕說說。」
「是這樣的—————」
在武媚娘的解釋下,李治總算明白了情況。
挖到骸骨的地方,正是兩位公主的秘密花園,也是李治認識朱貞蓮的地方。
因為鄧王的事,武皇后開始調查起當年的宮廷往事。
無意中發現,兩位小公主的秘密花園,竟是原陰妃的寶寧殿。
陰德妃是五皇子李祐的生母,因李祐造反的緣故,陰妃受到連累,被打入冷宮。
後來住在寶寧殿的幾位新嬪妃,不是挖到骸骨,就是遇到鬧鬼的事,甚至有宮人被嚇瘋了。
太宗覺得此地不吉利,下令將宮殿拆掉,在此處重建了山水池,將原寶寧殿所在地擋住了。
沒成想,兩個小公主誤打誤撞,發現了這處地方,還當做了自己的秘密花園。
武皇后擔心兩個小公主出事,便下旨封了假山入口,不許別人再去這個地方兩個小公主自然不願意,壯著膽子找武皇后詢問,武媚娘便將此處來歷跟她們說了。
高安公主膽子很小,一聽到與鬼怪有關,便決定放棄這處據點了。
不過,她也向武皇后提了個要求,希望將小花園中一些花卉,移栽到公主院武皇后也沒有為難,痛快答應了。
於是,兩個小公主帶人在小花園轉移花卉。
其中有一片梅花開的極好,兩人便命人將梅花移栽,誰知挖梅花的過程中,
竟挖出一具骸骨。
兩人嚇壞了,便一起來找李治,武皇后聽到消息,怕李治誤會,也跟著過來了。
李治聽完武媚娘的解釋,感嘆道:「這位陰妃還真有點邪門,皇后的做法很對,就把那片地方封了,列為禁地吧。」
李治安撫了兩個小公主一陣,命人送她們回去了,然後將鄧王的那番話和武媚娘說了。
武媚娘沉思了一會,道:「陛下,您政務繁忙,此事既與後宮有關,不如就讓妾身幫您分憂吧。
」
現在是一月初,政務確實比平時多一些。
況且李治時間不多,有很多事情需要收尾,確實無心將精力都放在此事上。
「也好,那就有勞皇后了。」
當天夜裡,武媚娘留在甘露殿侍寢。
次日一大清早,陪李治用膳後,她回到了立政殿,開始調查這樁後宮隱秘。
武媚娘宮斗經驗豐富,知道趙美人和王美人都是陰妃的人,兩女一個暴斃,
一個打入冷宮,陰妃脫不了關係。
要查此事,從陰妃身上入手,應該不會錯。
恰好兩個小公主在陰妃原來到宮殿內,發現一具戶體。
後宮內的宮人內侍被殺,往往都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死的越隱秘,知道的秘密也就越大。
那具戶體死了這麼久都沒被人發現,一定是知道了什麼重要秘密,才被人理在花下。
首先要確定的是那屍體的死亡時間,她當即命人把戶體送去尚藥局,仔細查驗。
皇宮內是沒有件作的,按照常例,發生人命,都由御醫直接檢查。
高資歷的御醫自然不願去碰戶體,通常由剛入尚藥局的年輕御醫,負責檢查此時的尚藥局內,資歷最淺的就是費十三和孟十一了。
骸骨被擺放在尚藥局西角一間陰暗的屋子裡。
費十三坐在一旁偷懶,哼道:「真晦氣,咱們是御醫,又不是件作,竟然讓咱們幹這種事!」
孟十一拿著工具,正在小心翼翼的檢查屍體,雙眼發著光,笑道:「這具骸骨應該死了二十多年了,嘿嘿,很有研究價值!」
費十三沒好氣道:「師兄,你怎麼總是對這些死人感興趣?」
孟十一理所當然的道:「因為活人不讓研究啊,所以只能研究死人。哎,其實我還真想找個活人,好好研究一下。」
費十三哼道:「你要是敢這麼做,我就去告訴師傅,師傅可不會饒你!」
孟十一沒有做聲,過了半響,他忽然「」了一聲。
費十三道:「怎麼了?」
孟十一沉聲道:「這女屍身上,找不到死因。」
費十三來了興趣,湊了過去,檢查一番後,吃驚道:「還真找不到死因。」
無論是中毒還是遭受利器所殺,都能在骸骨之上找到線索。
若是室息而亡,也可以通過齒骨顏色、舌骨、頸骨等來判斷。
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死了二十多年,只剩下一具骸骨了,也存在某種特殊殺人方法,檢查不出來。
費十三笑道:「不愧是皇宮,連一具死了的女屍,都透著詭異。」
孟十一目光看向女屍的手指,道:「師弟,你瞧,這女屍少了一根手指。」
費十三湊過去,仔細檢查一番後,「」了一聲。
「是生前就被砍下了手指,邊緣粗糙,只怕是被人用燉器錘爛了手指,真是可憐!」
兩人又檢查了一番,突然一名內侍過來傳話,說皇后召兩人勤見。
夜色很濃,清月朦朧,星光暗淡,烏雲遮住了夜空。
一輛豪華的馬車行駛在長安城西郊的官道上,馬車旁跟著兩隊騎手。
車轍印很深,車內卻只坐著兩個人,只因一人體態寬偉,體重相當於三個成年男子。
此人正是蔣王李惲。
李惲自離開皇宮,一直陰沉著臉,回王府後,便帶上最信任的屬官,坐馬車離開了長安城。
大唐親王的屬官,也屬於朝廷官員,某種意義來說,相當於皇帝派在旁邊的耳目。
當初的齊王李祐,圖謀造反,便是他手下的王府長史權萬紀,最先告發。
所以藩王想培養一個信任的屬官,其實並不容易。
坐在李惲旁邊的是蔣王府主簿,出身琅琊王氏,與李惲母親同族,是李惲最信任的屬官。
王主簿見李惲一直沉默,忍不住問道:「殿下,您入宮之後,到底出什麼事了,難道陛下不相信是鄧王散播謠言?」
李惲沉聲道:「他手下的司宮台應該已經查出來了,我說出鄧王名字時,他並不驚訝。」
王主簿道:「那您為何顯得心事重重?」
李惲握緊拳頭,在膝蓋上用力錘了一下,道:「他非要帶著我去公主院,我不小心露出了破綻,只怕他已經懷疑上我了。」
王主簿變色道:「什麼破綻?」
李惲咬牙道:「都是那臭丫頭,她竟然將我當初送她的罐子,留了下來—..」
王主簿先是一驚,隨即安撫道:「都過了十幾年了,那罐子內應該查不出什麼了。」
李惲一擺手,道:「我不是因為這個,我只是突然明白了,她當初為何沒有死,活到了今天!」
「為什麼?」
李惲咬牙道:「那蠢丫頭,說什麼捨不得吃我給她石蜜,也不知每次吃的時候,隔了多久,每顆石蜜內藥量很淺,分散服用,本就效果不好。一定是這個原因,才沒毒死她!」」
王主簿點頭道:「那就難怪了。」
李惲揮了揮拳,道:「我當時又驚又怒,難以掩飾情緒,一時驚慌,被皇帝瞧見了!」
王主簿沉默良久,低聲道:「既是如此,不如暫且忍耐,等上一兩年,再動手不遲!」
李惲冷聲道:「我等不了!當初她被孫思邈救活的時候,你就勸我忍耐,說等她大婚離開皇宮,再動手不遲。如今她終於要離開皇宮,計劃也籌劃這麼久,
一切順利,你還讓我忍耐?」
王主簿嘆道:「皇帝的厲害,您應該知道,淮南王剛被處置,您想成為下一個嗎?」
李惲厲聲道:「我是替母報仇!你把我和淮南王那種廢物相提並論嗎?」
王主簿拱手道:「殿下恕罪,我的意思是說,您既然在陛下面前露出破綻,
倘若常山公主突然暴斃,他可能會懷疑您!」
李惲哼道:「狄仁傑已被我們調走,皇帝無人可用,縱然懷疑,也找不到證據。況且那種藥,連孫思邈都認不出來,別人只會當她得了急症而亡。」
王主簿沉默了一會,道:「您怎麼知道孫思邈認不出來?」
李惲哼道:「孫思邈幫她醫治時,不也是當做一種怪病嗎?」
王主簿道:「那是因她中毒十幾年,誰也不知那毒在她體內發生何種變化,
孫思才未能瞧出。」
李惲道:「我知道。所以我才出城去找他,向他再確認一遍。」
長安城西郊三十里外,有一處園林,
此處距離官道很遠,人跡罕至,風景也不好,很少會有人在此處建園。
這處園子正是蔣王所建,他建這麼一座園子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生母的陵墓,就在園子北面的山上。
他母親比太宗先死,原本安葬在昭陵附近的一座小山。
可他不願母親死後還跟那些宮廷女子在陰間爭鬥,故而請旨將母親的陵墓遷移到此處。
蔣王建的這座園子,某種意義來說,是一座靈園,裡面僕人一年四季都穿靈服,替他母親守靈。
園子正中心的廳堂,也布置成靈堂的模樣,堂內西北角有一塊活板,拉開活板,有一排向下的石梯。
石梯底部,是一處地下牢獄,牢內關著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
牢內環境倒也不差,各種家具齊全,還擺放著一座巨大的藥櫃,柜子里都是些珍貴藥材。
對面還有一個書架,上面擺放著無數醫書,雖比不上宮廷典藏,但數量也頗為驚人。
那老者正坐在一張椅子上,翻看著醫書,在他身前的桌案上,放著一堆藥材。
蔣王來到石牢外時,便聞到一股混合著藥味、腐臭味的怪味,取出一塊絲巾,堵住鼻子。
那老者瞧見蔣王后,急忙問道:「蔣王殿下,是不是公主已經死了,您按照約定,來放老夫自由?」
蔣王哼了一聲,道:「巢老頭,距離公主大婚,還有上十日,你也太心急了吧?」
老者苦笑道:「不是老夫心急,實在是老夫被您關了十幾年,已沒有幾年好活,只盼著能離開這裡,將身後事料理一番。」
蔣王冷冷道:「就是你制出來的東西,害死本王生母,難道不該在這裡懺悔嗎?」
老者嘆道:「老夫當時也是身不由己。」
蔣王哼了一聲,道:「你放心,只要你能幫本王報仇,本王可以放了你,只不過,本王現在有個擔憂。」
老者抬頭問道:「殿下擔憂什麼?」
「那孫思邈就在長安,本王擔心你的藥不起作用,被他給治好了!」
巢姓老者道:「您請放心,孫思邈治病之能,或在老夫之上,然而此毒之妙,在於會讓醫者將其當做心疾,依此治理,不到兩日,病人就會暴斃而亡。」
蔣王道:「好,只要能瞞過他,本王一定放你出來。」
王伏勝提著燈籠走在前面,李治則默默跟在後面。
剛才高有道三人進宮了一趟,將鄧王李元裕的話轉告給他。
李治聽完後,心中難以寧定,便在後宮散步。
鄧王的話,加上李惲在公主院的怪異神情,都令李治感到不安。
按照鄧王的話來看,王美人真的是趙美人害死的,那麼崔老太妃離京之前,
建議太宗將趙美人打入冷宮,也是說得通的。
可問題是,趙美人和王美人情同姐妹,趙美人為何要害死王美人?
還有,趙美人又是用什麼法子害死王美人,不被發現的呢?
兩人都是陰妃的人,這中間,陰妃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正當李治思索時,遠處奔來一名內侍,朝李治拱手道:「陛下,皇后殿下正在甘露殿,請您過去一趟。」
李治只好按下思緒,朝著甘露殿返回。
來到寢殿外時,卻聽裡面傳來低低的鳴咽聲。
李治邁步進入殿內,抬頭一看,屋內不僅有武媚娘,還有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
高安公主雙眼紅腫,發出哭聲的正是她。
瞧見她進來後,高安公主快步奔了過來,緊緊抱住李治的腿,泣聲道:「父親,好可怕!」
李治忙問:「怎麼了?」
高安公主啼哭不止,沒有做聲。
一旁的武媚娘道:「陛下,她們兩個在後宮挖到一具骸骨!」
李治吃了一驚,目光看向義陽公主,只見她臉色也有些發白,看來也受到驚嚇。
李治走到榻上坐下,拉著兩個女兒在自已膝蓋上坐下,雙手放在她們肩膀上,安慰了兩句,隨即抬起頭。
「到底怎麼回事,媚娘,你仔細和朕說說。」
「是這樣的—————」
在武媚娘的解釋下,李治總算明白了情況。
挖到骸骨的地方,正是兩位公主的秘密花園,也是李治認識朱貞蓮的地方。
因為鄧王的事,武皇后開始調查起當年的宮廷往事。
無意中發現,兩位小公主的秘密花園,竟是原陰妃的寶寧殿。
陰德妃是五皇子李祐的生母,因李祐造反的緣故,陰妃受到連累,被打入冷宮。
後來住在寶寧殿的幾位新嬪妃,不是挖到骸骨,就是遇到鬧鬼的事,甚至有宮人被嚇瘋了。
太宗覺得此地不吉利,下令將宮殿拆掉,在此處重建了山水池,將原寶寧殿所在地擋住了。
沒成想,兩個小公主誤打誤撞,發現了這處地方,還當做了自己的秘密花園。
武皇后擔心兩個小公主出事,便下旨封了假山入口,不許別人再去這個地方兩個小公主自然不願意,壯著膽子找武皇后詢問,武媚娘便將此處來歷跟她們說了。
高安公主膽子很小,一聽到與鬼怪有關,便決定放棄這處據點了。
不過,她也向武皇后提了個要求,希望將小花園中一些花卉,移栽到公主院武皇后也沒有為難,痛快答應了。
於是,兩個小公主帶人在小花園轉移花卉。
其中有一片梅花開的極好,兩人便命人將梅花移栽,誰知挖梅花的過程中,
竟挖出一具骸骨。
兩人嚇壞了,便一起來找李治,武皇后聽到消息,怕李治誤會,也跟著過來了。
李治聽完武媚娘的解釋,感嘆道:「這位陰妃還真有點邪門,皇后的做法很對,就把那片地方封了,列為禁地吧。」
李治安撫了兩個小公主一陣,命人送她們回去了,然後將鄧王的那番話和武媚娘說了。
武媚娘沉思了一會,道:「陛下,您政務繁忙,此事既與後宮有關,不如就讓妾身幫您分憂吧。
」
現在是一月初,政務確實比平時多一些。
況且李治時間不多,有很多事情需要收尾,確實無心將精力都放在此事上。
「也好,那就有勞皇后了。」
當天夜裡,武媚娘留在甘露殿侍寢。
次日一大清早,陪李治用膳後,她回到了立政殿,開始調查這樁後宮隱秘。
武媚娘宮斗經驗豐富,知道趙美人和王美人都是陰妃的人,兩女一個暴斃,
一個打入冷宮,陰妃脫不了關係。
要查此事,從陰妃身上入手,應該不會錯。
恰好兩個小公主在陰妃原來到宮殿內,發現一具戶體。
後宮內的宮人內侍被殺,往往都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死的越隱秘,知道的秘密也就越大。
那具戶體死了這麼久都沒被人發現,一定是知道了什麼重要秘密,才被人理在花下。
首先要確定的是那屍體的死亡時間,她當即命人把戶體送去尚藥局,仔細查驗。
皇宮內是沒有件作的,按照常例,發生人命,都由御醫直接檢查。
高資歷的御醫自然不願去碰戶體,通常由剛入尚藥局的年輕御醫,負責檢查此時的尚藥局內,資歷最淺的就是費十三和孟十一了。
骸骨被擺放在尚藥局西角一間陰暗的屋子裡。
費十三坐在一旁偷懶,哼道:「真晦氣,咱們是御醫,又不是件作,竟然讓咱們幹這種事!」
孟十一拿著工具,正在小心翼翼的檢查屍體,雙眼發著光,笑道:「這具骸骨應該死了二十多年了,嘿嘿,很有研究價值!」
費十三沒好氣道:「師兄,你怎麼總是對這些死人感興趣?」
孟十一理所當然的道:「因為活人不讓研究啊,所以只能研究死人。哎,其實我還真想找個活人,好好研究一下。」
費十三哼道:「你要是敢這麼做,我就去告訴師傅,師傅可不會饒你!」
孟十一沒有做聲,過了半響,他忽然「」了一聲。
費十三道:「怎麼了?」
孟十一沉聲道:「這女屍身上,找不到死因。」
費十三來了興趣,湊了過去,檢查一番後,吃驚道:「還真找不到死因。」
無論是中毒還是遭受利器所殺,都能在骸骨之上找到線索。
若是室息而亡,也可以通過齒骨顏色、舌骨、頸骨等來判斷。
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死了二十多年,只剩下一具骸骨了,也存在某種特殊殺人方法,檢查不出來。
費十三笑道:「不愧是皇宮,連一具死了的女屍,都透著詭異。」
孟十一目光看向女屍的手指,道:「師弟,你瞧,這女屍少了一根手指。」
費十三湊過去,仔細檢查一番後,「」了一聲。
「是生前就被砍下了手指,邊緣粗糙,只怕是被人用燉器錘爛了手指,真是可憐!」
兩人又檢查了一番,突然一名內侍過來傳話,說皇后召兩人勤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