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親王之間的交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2章 親王之間的交鋒

  鄭王府後園,湖中水榭。

  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女,憑欄望水,出神,悠悠長嘆。

  忽聽身後傳來一道聲音。

  「姨母,何故如此長嘆?」

  少女條地轉頭,只見身後站著一名少年郎君。

  那少年比她還要大上一兩歲,卻稱呼她為姨母,倒也是咄咄怪事。

  少女柳眉緊促,道:「還不是因你之故,害得鄭王府不得安寧,你難道就不怕嗎?」

  那少年正是淮南王李茂,他揚了揚眉,道:「有什麼好怕的,大不了被陛下賜死!哼,他李弘當上太子後,我就知道,遲早會有這一天。」

  少女足道:「分明是你先惹他,這才招來此禍!」

  李茂淡淡道:「你一介女流,自然不懂這些,我也不與你分說,這魚符你且拿回去,我會遵守約定,再不來纏你。」

  將一枚金燦燦的魚符扔了過去,轉身大步離去。

  少女手忙腳亂的接過魚符,仔細檢查一番,並無差錯。

  拿著魚符回到閨房,裝入一銀匣中,召來一名婢女,問:「阿郎還在陪越王嗎?」

  婢女道:「是呢,一開始還說的挺歡喜的,現在兩人都不怎麼說話了。」

  少女暗嘆道:「這位越王以前與阿郎從無交情,如今突然來訪,又談這麼久也不走,只怕是衝著李茂來的。」

  鄭王府,外堂內。

  鄭王陰沉著臉,目視著李貞,道:「越王,你不必再繞來繞去了,孤已知道你的來意!」

  李貞端著茶杯,卻並不喝,目光凝望著杯中淡綠色的茶水,淡淡道:「那也好,還請十叔給我一個答覆。」

  鄭王道:「我先問你一句,是陛下派你來的嗎?」

  李貞搖頭。

  鄭王道:「那好,我把話放在這裡,也請你轉告陛下,太子之事,與我無關,若我有半句虛言,死後靈位不得進太廟,這下你滿意了吧?」

  李貞側頭盯著他看了一會,緩緩道:「十叔一向是我尊敬之人,您既這樣說了,李貞自然相信。」

  站起身,告退一聲,便要離去。

  一名家僕忽然走了進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卻因李貞在場,沒有開口。

  鄭王大怒:「混帳東西,有話就說,孤做事一向光明正大,沒什麼不能見人的事!」

  那家僕顫巍巍的道:「阿郎,狄仁傑來了。』

  鄭王臉色一白,道:「他來做什麼?孤和他可沒交情。」

  李貞提醒道:「十叔,那周二去了大理寺,狄仁傑想必也是為太子之事而來鄭王哼道:「都說狄仁傑有斷案之能,我看也不過如此,竟看不出是有人在誣陷孤!」

  李貞笑道:「十叔不必動怒,也許狄仁傑只是來向您問問情況,如此才好找出幕後之人!」

  鄭王道:「那就讓他進來吧。」

  狄仁傑來到大廳時,見越王也在,微感異,朝兩位親王見禮。

  鄭王坐在上首椅子上,身體前傾,沉著臉道:「狄仁傑,你是來抓孤的嗎?」

  狄仁傑拱手道:「不敢,只是有些話,想向殿下詢問。」

  鄭王既不請他坐下,也不命人奉茶,只道:「你問吧。」

  狄仁傑道:「下官想問,最近幾日,殿下的魚符,是否一直在身上?」

  鄭王愣了一下,道:「孤是外臣,不用上朝,魚符一直由妾室羅氏替孤保管,你問這個做什麼?」

  狄仁傑道:「根據富平縣衙役口供,那些自稱鄭王府的家奴,曾將您的魚符出示給他們看過。」

  鄭王怒聲道:「那一定是偽造的魚符!」

  狄仁傑道:「民間偽造印信的幫派結社,皆有規定,不沾與朝廷有關的東西。故而很少出現偽造魚符,五品之上的偽造魚符,大理寺檔案中,都未有記載!」

  鄭王氣的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越王突然道:「狄寺卿,以前沒有,不代表以後也沒有,敢謀害太子的人,

  也不會是普通人。十叔,不如就讓你那名愛妾過來說明,也好讓狄寺卿放心。」

  這話表面是幫鄭王說話,其實是在要求他自稱清白。

  有越王在此,肯定會將這裡的一切告訴皇帝。

  鄭王若是心虛不敢讓姬妾出來作證,只會讓皇帝心生懷疑。

  鄭王想到此處,揮了揮手,命人召羅氏來外堂。

  不一會,一名姬妾來到外堂。

  瞧見她後,李貞和狄仁傑都是一愣,鄭王臉色則有些紅。

  原來這羅氏貌美,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

  鄭王今年已過四旬,竟娶這麼一位少女為妾,傳出去,恐惹人笑。

  其實按理來說,在長安城,只要身份夠高,臉皮夠厚,五六十多歲的人,也可納年輕少女為妾。

  可鄭王一向美名在外,竟也有此好,著實令人意外。

  鄭王咳了一聲,道:「觀照,最近這幾日,魚符可還看管好了,沒有被盜吧?」

  羅氏低聲道:「妾身每日檢查三次,魚符都好端端放在匣內,阿郎若要,妾身這就去取。」

  半響,羅氏取來一個銀色匣子,打開匣子,裡面放著一塊金燦燦的魚符,正是鄭王魚符。

  狄仁傑審視了一會鄭王表情,又看了羅氏一眼,拱了拱手。

  「既是如此,可能確有膽大狂人,偽造殿下魚符。」

  鄭王聽他如此說,臉色也緩和了一些,

  「孤剛才也有些無禮了,實在是此事干係太大,孤也怕被牽連,還請狄寺卿見諒。請坐下喝杯茶吧。」

  狄仁傑擺手道:「不了,案情緊急,下官還急著查案,告辭。」轉身離去。

  越王見狄仁傑都走了,也跟著告辭,從後面追上狄仁傑,與他一起離開鄭王府。

  他請狄仁傑坐上自己馬車,朝他問道:「狄寺卿,你真的認為有人在陷害鄭王?」

  狄仁傑道:「也不能說是陷害,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鄭王應該並不知情。」

  李貞道:「這一點我同意,不過,不是鄭王的話,又會是誰呢?」

  狄仁傑目光閃動:「也許是鄭王府其他的人。」

  李貞剛要問話,忽聽外面傳來一道聲音。

  「殿下,前面遇到了吳王的馬車。」

  不一會,窗外便傳來李吉的聲音。

  「八叔,您在裡面嗎?」

  李貞探出頭來,只見李吉果然站在車外。

  「吉兒,你怎麼在這?」他問了一句後,心中恍然,道:「你是來找狄寺卿的吧?」

  李吉道:「是的,侄兒先去大理寺,他們卻說狄寺卿不在寺中,侄兒琢磨著,他可能去了鄭王府,這才過來。」

  李貞笑道:「你猜對了,狄寺卿就在車上,你也上來吧。」

  李吉大喜,當即上了馬車,與狄仁傑見過禮,將李茂的事與他說了。

  李貞聽到「李茂」這個名字,頓時想起兒子昨晚跟他提過此人,只是當時沒當回事罷了。

  狄仁傑卻非常重視,仔細詢問當年崇文館的舊事,問完之後,眼中閃過一道亮光。

  「兩位殿下,還請隨同狄某,再去鄭王府拜訪一趟。」

  鄭王得知他們去而復返,心中便升起不好的預感,依然在外廳接見他們。

  幾人分賓主而坐,鄭王沉聲道:「你們還有什麼事嗎?」

  狄仁傑道:「鄭王殿下,請問淮南郡王,可在府中?」

  鄭王道:「他在府中,怎麼了?」

  「可否請他出來一見?」

  鄭王沉聲道:「你們找他做什麼?剛懷疑過孤,現在不會又懷疑孤的兒子吧?」

  「十叔,如果此事與李茂無關,讓他出來見見面,又有何妨?」李貞出聲道。

  鄭王沉著臉,沒有做聲。

  李貞見此,更加懷疑,淡淡道:「十叔,你若是不讓他出來,我們只能強行搜府了。」

  鄭王一拍桌案,道:「李貞,你別以為跟陛下親近,就可以不把叔伯放在眼裡,我大唐以孝治天下,就算陛下在這裡,也不敢對孤王如此無禮!」

  李貞針鋒相對的道:「大唐不僅以孝治天下,更以法治天下,縱是親王郡王,觸犯律法,一樣治罪!」

  鄭王厲聲道:「那你就叫陛下把孤拿了吧,且看天下人怎麼說!」

  李吉趕忙道:「叔公,只是讓堂叔出來說幾句話而已,您何必如此動怒?」

  鄭王瞪眼道:「茂兒才十八歲,怎麼可能做下這種事?我看你們就是借題發揮,想對付孤!」

  狄仁傑忽然道:「鄭王殿下,如果不方便見淮南王的話,能否讓我們再見一見羅夫人?」

  鄭王道:「你又想見她做什麼?」

  狄仁傑沉聲道:「因為她剛才撒謊了。」

  「那你剛才為何不說?」鄭王臉色微變。

  狄仁傑道:「剛才我並不知她想維護誰,現在我卻知道了。」

  鄭王仿佛觸電一般,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你是想告訴孤,她想要維護的是孤的兒子,是也不是?」鄭王一字字的道。

  狄仁傑道:「不錯。」

  鄭王怒髮衝冠:「狄仁傑,你不要欺人太甚!」

  李貞冷著臉,道:「十叔,狄仁傑是大理寺卿,奉旨查案,對您已夠尊敬的了,您若再阻攔辦案,咱們就一起入宮面聖吧。」

  鄭王指著他,氣急道:「你休要拿聖人來壓孤!」

  忽聽門外傳來一道聲音。

  「王叔的意思是說,朕的旨意,王叔也不放在眼裡了嗎?」

  只聽一陣龐雜的腳步聲響,一大群人進入外廳。

  為首之人除了當今天子李治外,還有皇后武媚娘。

  兩人身後簇擁著一眾內侍和侍衛。

  廳中之人也都未想到,皇帝和皇后竟然一起來了,都露出錯之色。

  李吉反應最快,下意識行跪拜禮,李貞、狄仁傑見此,也跟著行跪拜禮。

  其實在唐朝,非正規場合,見了皇帝不必行跪拜禮,更何況還是親王。

  不過李貞、李吉和狄仁傑都跪了,李元禮也只好跪下。

  李治走到上首坐下,武媚娘則站在他一旁,並未落座。

  「都起來吧。」他抬了抬手。

  眾人這才謝恩起身。

  李治朝狄仁傑笑道:「狄卿,朕本想請你同行,不想你竟先一步到了。現在是什麼情況,和朕說明一下吧。」

  狄仁傑應諾一聲,將眼下情況說明。

  他說的非常委婉,並未說鄭王直接阻止辦案,算是給他留了幾分顏面。

  李治道:「那可巧的很,朕和皇后過來,也是為了見見這位淮南王,鄭王,

  你兒子就那麼寶貝,見不得人嗎?」

  鄭王咬了咬牙,道:「陛下來臣府邸,也是為了李茂嗎?」

  武皇后忽然道:「這裡有一位郭道長,在宮裡測算一卦,說太子之事,與淮南王有關。吾與陛下,這才來拜訪鄭王。」

  鄭王急道:「道士之話,怎能當做罪證?」

  武皇后鳳目緊緊盯著他。

  「吾和陛下,只是想見見令郎,並未給他定罪,但鄭王如此遮掩,卻教人不得不懷疑了。」

  鄭王與皇后對視片刻,終於低下頭,暗嘆了口氣,轉身吩咐家僕,將淮南王和羅氏叫過來。

  沒過多久,羅氏便到了,瞧見大廳內的陣仗,整個人都呆住了。

  賀蘭敏之反應最快,提醒道:「陛下和皇后殿下都在此處,你這小女子,還不快見禮!」

  羅氏急忙跪在地上,神情已不像先前那般冷靜,手肘和肩膀,都在微微顫抖又等了半響,淮南王李茂才終於過來了。

  他原本還帶著傲的表情,當瞧見李治和武皇后,臉色瞬間變得像紙一樣蒼白。

  猶豫片刻後,上前向帝後見禮。

  鄭王瞧見他的反應,心中陡然一沉,怒聲道:「李茂,陛下問話,你可要謹慎回答,休得有半句差錯!」

  這是在提醒他,倘若太子之事真的與他有關,一定不要承認。

  然而李茂卻輕蔑一笑,昂首道:「陛下,您不必問了,質庫所之事,是我所為。」

  李治點頭道:「好,敢作敢當,倒有幾分骨氣。」

  武皇后鳳目閃動間,殺機顯露。

  鄭王氣得差點栽倒了,用手指著他,顫聲道:「你——-你為何要干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李茂哼了一聲,道:「大逆不道?我不過是為當年之事,討回公道罷了,怎麼就大逆不道了?」

  鄭王然道:「什麼當年的事?」

  李茂微微側頭,沒有做聲。

  李治也露出好奇之色,側頭看向武皇后,道:「媚娘,你知道是什麼事嗎?」

  武媚娘搖了搖頭。

  李吉忽然邁步出列,道:「陛下,此事臣知道。」

  李治道:「那好,小吉,你跟大家解釋一下吧。」

  李吉便將李茂離開崇文館之時發生的事,與李治、武媚娘和鄭王都詳細說了。

  此事被李茂引為恥辱,回家後並未告訴鄭王,故而鄭王並不知道。

  李茂聽小吉當眾說起自己被人用尿淋了一身,面色「刷」的一下,變得漲紅,緊緊盯著李吉。

  「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吉道:「我是聽李衝堂兄說的。」

  「李沖!」李茂咬牙切齒的道:「不錯,就是李沖,他受太子指示,用這種方法羞辱我,此仇不報,枉為大健兒!」

  以前李弘在皇宮,他想報復也沒辦法,後來李弘辦了質庫所,他才終於找到機會。

  原先只是想打擊一下李弘的名譽,未曾想到,因周二的緣故,惹出如此軒然大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