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冊封太平公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94章 冊封太平公主

  十二月初,一場大雪落下,將整個關中地區染成了白色,山如玉簇,林似銀妝。

  如此寒冬之下,長安城以西三十里的官道上,卻是一片熱鬧,儘是由西向東而行的車隊。

  因康國之事,西域各國今年派遣使節都比往年晚上一些,裴行儉大破叛軍之後,眾國才紛紛遣使前往長安。

  其中康國國王的使節派的最晚。

  這也無奈,他剛奪都城,復歸王位,這才有能力派出一支使節團。

  康國叛軍雖打了敗仗,卻提前將都城的財物,向西邊另一座大城轉移。

  康國國王為籌措這次賀禮,著實費了不少功夫,這才堪堪趕在十二月,抵達長安城境內。

  康國這次的使節還是史三郎的岳父,康那。

  康國都城被打下後,他跟著國王一起逃到安西都護府。

  因他去過長安,女婿又是唐人,康國國王逃難的這段日子,與安西都護府交涉之事,多倚仗於他。

  如今大唐幫助康國復國,康那也憑著與國王患難與共的經歷,加官進爵,自家兒子還娶了康國公主。

  康那如今算得上因禍得福,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笑容,正坐在馬車中,與一名唐人侃侃而談。

  那唐人正是高有道。

  他原比康那早出發了半個月。

  只因記掛皇帝囑託,在安西地區又仔細探訪一番,耽誤了時辰,這才在西州與康那的使節團遇到。

  高有道想進一步了解西域情況,亮明身份,與康那一路同行。

  一路之上,兩人相談甚歡,一個問西域情況,一個了解長安官場,愉快的交換著情報。

  從康那口中,高有道得知了大食國更西邊的情況。

  大食國的哈里發,正率領西路軍,與拜占庭帝國激戰,並且占據優勢,鐵騎已攻入崑崙(非洲),兵勢極為強盛。

  也因這個緣故,今年,又有大量的崑崙奴,被販賣到西域。

  就連康國使節團中,也有三十多名崑崙奴,準備獻給大唐皇帝。

  康那原本還想送一名崑崙奴給高有道,被後者謝絕。

  下午申時左右,商隊過了西渭橋,因無法在城門關閉前,趕到長安,便在龍門鎮宿下。

  次日清晨,高有道和康國使節團一起入城,在朱雀大街上分手。

  高有道離開長安數月,歸家心切,腳步飛快的回到家中,敲門而入,快步行走在庭院時,忽見庭院內多了一個鞦韆。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童,正坐在鞦韆上蕩來蕩去。

  女童粉雕玉琢,十分可愛,一邊盪著,一邊睜大了眼晴,望著高有道。

  高有道仿佛被石化一般,釘在原地。

  這一瞬間,他甚至產生一股錯覺,自己離家並非幾個月,而是有幾年了,這女童則是他的女兒。

  理智很快將他從幻想中拉回現實。

  他朝女童走了過去,蹲在她跟前,笑道:「小丫頭,你是誰?怎麼在我家?

  ,

  小女童也不怕他,眨了眨眼,清脆的說道:「阿娘說了,不能把名字告訴不認識的人。」

  高有道道:「你阿娘又是誰?」

  小女童天真的道:「阿娘就是阿娘啊。」

  高有道想了想,道:「你知道杜蓉是誰嗎?」

  小女童點點小腦袋,道:「杜蓉是我姑姑的名字。」

  高有道聽她稱呼杜蓉為姑,暗鬆了一口氣,還真怕她管杜蓉叫娘。

  便在這時,走廊處過來兩名女子,一人正是杜蓉,另一人卻是個陌生女子。

  小女童從鞦韆上跳了下來,快步奔了過去,抱住陌生的女子的腰。

  「阿娘阿娘!那裡有個奇怪的叔叔。」

  那女子並不認識高有道,正要向杜蓉詢問,卻見杜蓉奔了過去,與高有道抱在一起。

  她立刻猜出高有道身份,拉著女兒走遠了。

  高有道與杜蓉相擁良久,隱隱發覺妻子在顫抖,笑道:「好了,我這不是回來了嗎?」

  杜蓉硬咽道:「我給你寫了信,你也不回,我聽人說,西行路上危險重重,

  我還以為你出事了呢。」

  高有道拍了拍她肩膀,道:「沒事,一路順利的很。對了,剛才那小女娃是誰?」

  杜蓉抬頭看向他,微笑道:「她是我堂侄女,如何,是不是挺討人喜歡?」

  高有道笑道:「確實討人喜歡,以後你也幫我生個一樣的。」

  杜蓉面色微紅,了一口,道:「人家可不是普通的小女娃,以後說不定是當皇后的命呢。」

  高有道失聲道:「你說什麼?」

  杜蓉見他表情驚,噗一笑,拉著他手,道:「你去安西這麼久,長安城可發生了不少事,我來一件一件跟你細說。」

  拉著高有道進入寢屋,將長安城最近發生的大事都和丈夫說了。

  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便是皇后和貴妃都替皇帝生下龍種。

  尤其是武皇后,竟生下龍鳳胎。

  「你是不知道,陛下得知皇后生下龍鳳胎後,歡喜極了,當場冊封那女胎為太平公主!開唐以來,這麼快就冊封公主的皇女,還是頭一位呢!」

  高有道感慨道:「換誰得了龍鳳胎,都會像陛下一樣喜悅的。貴妃呢,生的皇子還是皇女?」

  高府與鄭府的關係更親密一些,所以高有道也更關心鄭貴妃的情況。

  杜蓉笑道:「是個男胎,十一月末生下的,鄭府為此開了三天流水宴,免費招待街坊鄰居。」

  高有道暗暗點頭。

  當今聖人皇子越多,國家就越是穩定,這是他樂於見到的。

  杜蓉笑道:「最後一件事,便是太子選妃了。」

  高有道愣道:「太子才七歲,現在就選妃,未免太早了吧?」

  杜蓉道:「這是皇后殿下主張的,她的意思是先定好太子妃,便能早點對太子妃進行家教,培養為太子的賢內助。」

  高有道默然不語。

  皇家對兒媳婦的挑選,原本就更嚴格一些,武皇后也許是打算選好太子妃後,親自調教。

  杜蓉接著道:「不過陛下卻沒有答應,他說現在就選定太子妃進行培養,對小女娃太苛刻了些。」

  太子才七歲,太子妃肯定年紀會更小,這么小的孩子就開始家教,確實太嚴厲了些。

  杜蓉道:「後來皇后便與陛下商量著,先挑選幾個備選太子妃,讓家裡人悉心培養,將來長大後,從這些備選人中,挑出一個。」

  高有道心中一動:「剛才那女娃,就是備選之一?」

  杜蓉笑道:「怎麼,你覺得她不合適嗎?」

  「那倒不是。」高有道撓了撓頭,道:「不過那孩子到底是誰,怎麼會被選中的呢?」

  杜蓉道:「剛才和你說了呀,她也是杜氏中人。皇后下旨,允許朝中命婦舉薦族中女童,送上生辰八字。堂兄過來找我,讓我把這孩子的生辰八字呈上去,

  碰碰運氣。沒成想,她的生辰八字與太子非常吻合,就被皇后殿下給挑中了。」

  京兆杜氏因為杜復重新入仕,已有東山再起之勢。

  再加上杜蓉和高有道這層關係,當初分崩離析的杜氏中人,又慢慢凝聚起來這小女童叫杜語荷,是杜蓉另一個堂兄杜博的女兒。

  他聽說皇后挑選太子妃的事後,便找上杜蓉,希望杜蓉能替他舉薦自家女兒。

  杜蓉去找杜復商議後,同意下來,將女童的生辰八字送入宮中。

  結果一共有四個女童的生辰八字與李弘最合,分別是:弘農楊氏、河東裴氏、東阿程氏和京兆杜氏。

  武皇后已經給四家都賞賜了一些東西,命他們各自悉心教導女兒,將來太子妃優先從四家挑選。

  杜博如今是白身,家境太差。

  他自知由自己養女兒,肯定養不出合格的太子妃。

  他與妻子一商議,將女兒送入高府,希望杜蓉和高有道收杜語荷為義女,將她養在高府。

  杜蓉道:「你當時不在家,我便沒有給他答覆,只讓她暫住家中,等你回來做決定。」

  高有道摸了摸下巴,道:「夫人的意思呢?」

  杜蓉輕聲道:「那孩子挺乖巧的,咱們暫時也沒有孩子,不如把她留下吧。」

  她還有一層心思,這孩子將來若真有做太子妃的大福緣,對丈夫的仕途,也是一件好事。

  高有道微笑道:「你既然想留著,那就留著吧。夫人,幫我燒點水,我要沐浴一下,待會要入宮面聖。」

  杜蓉見丈夫同意收留杜語荷,心中歡喜,答應一聲,出門幫他張羅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