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皇帝真正的用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3章 皇帝真正的用意!

  一大清早,朱貞蓮還在床上安睡時,迷迷糊糊中,便聽到外面傳來陣陣喧譁聲。

  她慢慢坐起身,拉開帘子,開始起身穿衣。

  外屋伺候的崔鶯等宮人聽到動靜,紛紛走了進來。

  「哎,娘子,您怎麼又自己穿起衣服來了,搖鈴讓我們來就是了!」

  崔鶯快步上前,一邊埋怨,一邊伺候她穿衣。

  朱貞蓮微笑道:「無妨的,我自己穿還舒服些,被你們伺候,反而不習慣。」

  崔鶯嬌哼道:「那可不行,您是舒服了,我們就要被責罰了,以後請不要這樣了。」

  朱貞蓮伸開雙手,無奈道:「好吧。」

  頓了一下,問道:「外面怎麼吵吵鬧鬧的,今日是什麼節日嗎?」

  崔鶯笑道:「不是節日,不過比節日還熱鬧,聽說前線又打了勝仗,陛下欣喜之下,已經傳旨,今晚要在承慶殿設宴呢!』

  朱貞蓮好奇道:「哪裡打了勝仗?」

  崔鶯道:「聽說是遼東那邊,契丹人叛唐,聯合高句麗和百濟攻打營州,被我唐軍狠狠打回去了!」

  朱貞蓮聽了後,心中一驚。

  營州距離滄州並不遠,河北子民都很清楚,營州是河北最重要的門戶,倘若營州丟了,後果不堪設想!

  「能和我說一下詳細情況嗎?」她問。

  崔鶯皺眉道:「奴婢知道的也不清楚,也許旺喜知道吧。」

  朱貞蓮穿好衣服後,命人把旺喜喊了過來,詢問情況,結果旺喜也不清楚。

  朱貞蓮頗為失望,走到門邊,伸手按在門檐上,望著不遠處的月亮門,心想:「也不知陛下今日會不會來。」

  「娘子,該用早膳了。」崔鶯提醒道。

  「就來。」朱貞蓮點點頭,正準備離開時,忽見月亮門處人影晃動,走進來幾個人。

  朱貞蓮心中猛地一跳,還以為是皇帝來了,只可惜來的並不是李治,而是楊才人。

  自從楊才人被放出山池院後,便隔三差五的來找朱貞蓮。

  兩女原本關係就好,如今有了這樣一番經歷,更親密的如同親姊妹。

  朱貞蓮快步迎了過去,挽住楊才人的手臂,欣喜道:「楊姊姊,您今日來的真早。」

  楊才人笑道:「有件事和你說一下,便顧不得用早膳,早早過來了。」

  朱貞蓮笑道:「那可正好,我正要用膳,咱們一起吧。」

  兩女一起來到隔壁用膳的屋子,今日的早膳是雪耳蓮子粥。

  這原本屬於一種藥膳粥,因皇帝經常服用藥膳,嬪妃們為皇帝身體考慮,也都喜歡用此食為早膳。

  楊才人宮教很好,用食時並不言語,朱貞蓮卻沒那麼講究,一邊吃著粥,一邊問:「楊姊姊,你找我是要說什麼事?」

  楊才人將嘴裡的粥小心吞咽,這才輕張檀口。

  「昨日勇兒過來和我說了一事,發生在營州,距離你老家不遠。我琢磨著你應該也很關心,就跑來跟你說說了。」

  朱貞蓮訝道:「您要說的不會是營州戰事吧?」

  楊才人微微一笑,道:「你已經聽說了嗎?」

  朱貞蓮喜道:「剛聽人提了一點,正想找人問個究竟呢,快說快說!」

  楊才人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笑道:「聽勇兒說,最開始是百濟人從海上偷襲,與我軍在海上大戰了一場,好像是一個叫潘鳳的將軍,率領水軍,將他們全部消滅了。」

  「不是潘鳳,是潘龍!」門外忽然傳來一道清朗的聲音。

  兩女轉頭一看,只見李治穿著一身明黃色圓袍,大步走了進來。

  兩女急忙起身,朝李治見禮。

  「陛下,您今日來的好早!」朱貞蓮拉著李治在自己旁邊坐下,就要親自給他盛一碗粥。

  李治抬手道:「不必盛了,朕來之前吃過了。朕也是想著遼東之戰,你應該很關心,就過來告訴你了。」

  朱貞蓮更加歡喜了,笑道:「陛下和姊姊的心思倒一樣,妾身受寵若驚。」

  李治看向楊才人,道:「你也是來告訴貞蓮此事的嗎?你是聽誰說的,名字都弄錯了。」

  楊才人臉上飛起一絲紅霞,低著頭道:「妾身是聽勇兒說的,他說的應該是潘龍,是妾身記錯了。」

  李治笑道:「那就不奇怪了,三郎那孩子,就對這些事感興趣。你繼續說吧,朕也聽聽。」

  楊才人低聲道:「還是陛下說吧,妾身怕又哪裡記錯了。」

  李治道:「無妨,你若是說錯了,朕再給你指出來。」

  朱貞蓮抿嘴一笑,道:「楊姊姊,你就說吧。」

  楊才人出山池院這麼久,皇帝也只去過她那裡一次,並且沒有讓她侍寢就走了。

  她也知道這是難得與皇帝親近的機會,便不再推辭,輕輕道:「敵人三路進攻,除海上一路,最強的一路是北邊的契丹。」

  「七月十三,契丹騎兵三萬,進犯燕平堡,攻打三日後,營州副都督高侃率軍馳援,會同燕平堡守軍,在城外與契丹主力大戰,取得大勝。」

  「契丹人向北而遁,我軍追擊,在白山附近,遭到奚人埋伏,契丹人也趁機反攻,高侃將軍奮力接戰,激戰時,另有一支唐軍從西北方向而來,攻打奚人側背,導致奚人大亂。」

  楊才人的聲音溫柔糯軟,娓娓動聽,她說的很慢,每說兩句,都會看李治一眼,觀察他的表情,生怕自己說錯了。

  朱貞蓮聽到此處,驚奇道:「這支唐軍哪裡來的?」

  楊才人微微一慌,道:「勇兒只說有這麼一支軍隊,我也不知哪裡來的。」

  李治接口道:「這支軍隊是高侃留在西北方向,防備奚人。奚人出動後,他們才會及時參戰。」

  楊才人紅著臉,道:「陛下,還是您來說吧。」

  李治這次也不推辭,聽著楊才人講述戰爭,他都快睡著了,一點熱血激盪的感覺都沒有。

  「契丹、高句麗和百濟雖一起攻打營州,其實各懷鬼胎,並不是真心同盟。

  就說高句麗吧,當契丹與我軍在白山大戰時,高句麗便開始撤軍了。」

  朱貞蓮不解道:「他們為何撤軍呢?」

  李治道:「高句麗是從東面攻擊我大唐,所以南邊百濟戰敗後,他們比契丹先得到消息,知道計劃失敗,自然就撤軍了。」

  朱貞蓮奇道:「計劃失敗?」

  李治道:「他們三家進攻營州,其實是以百濟軍為主,他們想走水路,避開營州水軍防線,奇襲柳城。」

  朱貞蓮和楊才人聽了後,對視一眼。

  兩女對軍事都一竅不通,越聽越是糊塗。

  「陛下,百濟軍既然想避開營州水軍,怎麼還跟他們打起來了?」朱貞蓮問。

  李治道:「這中間涉及到諜報,簡單來說,我們給了他們一個錯誤的海防圖,他們就一頭撞上咱們主力了。」

  朱貞蓮低聲道:「看來這場勝利也並不容易。」

  李治道:「確實不容易,除了前線將士有功勞外,內領府、大理寺和萬年縣,也都有功勞。」

  朱貞蓮愣道:「大理寺和萬年縣為何也有功勞?」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內領府能在諜戰中欺騙對方,便是因大理寺和內領府偵破一個案子,抓到一名百濟細作。」

  他詳詳細細的,將鄭玄楷的案子與兩女說了,甚至張木匠報案、鄭氏掩蓋罪證的情況,也都說明。

  朱貞蓮聽完後,皺眉道:「鄭玄楷雖未殺人,但鄭氏為掩蓋案件,抓捕張木匠,銷毀證據,實在不該。」

  李治笑了笑,道:「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將此事和貴妃說說,好了,朕該走了。」起身離去。

  兩女一起出門恭送皇帝。

  待李治走遠,朱貞蓮正要回屋,卻見楊才人望著皇帝離去的方向,呆呆出神。

  朱貞蓮笑道:「姊姊,陛下都走了,咱們進去吧。」

  楊才人「嗯」了一聲,和她一起回到屋子,隨即揮了揮手,將下人全部屏退,一臉嚴肅的望著朱貞蓮。

  「姊姊,怎麼了?」朱貞蓮一愣。

  楊才人壓低聲音,道:「你知道陛下為何來找你嗎?」

  朱貞蓮訝道:「陛下不是來告訴我營州的事嗎?」

  楊才人搖頭道:「不,這種事陛下以後找你時,隨時都可以說,沒必要特意來告訴你。」

  「那陛下來找我做什麼?」

  楊才人輕輕道:「就是為了把鄭玄楷的案子告訴你,再讓你告訴鄭貴妃。」

  朱貞蓮睜大了眼睛,似乎沒聽明白,

  楊才人道:「你瞧出來沒,陛下對鄭氏的行為,非常不滿。」

  朱貞蓮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鄭氏也確實做過頭了。」

  楊才人輕輕道:「陛下想要處置鄭氏,然而直接處置的話,貴妃顏面無光,

  她若是因此抑鬱,可能影響到腹中孩兒。』

  朱貞蓮雖對宮中事不了解,卻並非愚笨之人,聽到此處,便豁然開朗。

  「陛下想托我之口,將此事轉告貴妃,讓貴妃出面找鄭氏族人,讓他們主動請罪!」

  楊才人道:「大致如此,這樣貴妃面上會好看些。」

  朱貞蓮嘆道:「哎,陛下也挺不容易的,那我立刻去找鄭貴妃吧。

  楊才人拉住她手,提醒道:「你只需轉述便可,千方不要發表意見,稍有不慎,可就得罪人啦。」

  「我記住啦!」

  朱貞蓮當即前往薰風殿正殿請安,先說了些閒話。

  直到最後,才將鄭氏的案子,詳細與鄭貴妃說了。

  鄭貴妃詢問她如何得知時,她也如實交代,說是皇帝早上告訴她的。

  鄭貴妃聽完後,臉色變得蒼白。

  朱貞蓮本想安慰兩句,想起楊才人的告誡,沒有多話,告辭離開主殿。

  到了第二日晚上,楊才人過來告訴她,鄭仁泰父子三人,都向皇帝請罪。

  皇帝將鄭仁泰降了兩級,鄭玄果和鄭玄楷全被貶出長安。鄭貴妃也上表請旨,自罰一年月錢。

  除鄭家人外,受到牽連的人不少,許昂受到斥責,駙馬周道務被降了職。

  狄仁傑受到嘉獎,萬年令長孫詮升了官。

  直到這一刻,鄭玄楷的案子,才總算告一段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