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武府抓人
第232章 武府抓人
李弘是至孝之人,方才瞧見父親和母親似乎不大和睦,回到東宮後,便有些坐立不安。
便在這時,內侍來報,皇后派人請他過去一趟,
李弘快步朝著立政殿而去,很快來到殿外,通傳之後,進入寢殿。
殿內,武媚娘側躺在榻上,閉著雙眼,鳳眉緊,輕輕揉捏著額頭,顯得非常憂慮。
李弘快步過去,拉著她手,道:「母親,您沒事吧?』
武媚娘睜開眼睛,瞧見他一臉擔憂的模樣,心中寬慰了幾分,緩緩道:「弘兒,母親需要你幫個忙。」
李弘道:「母親有何吩咐,只管交代孩兒便是。」
武媚娘嘆了口氣,道:「剛才的事你也瞧見了,你父親這次動了真火。母親沒能約束好族人,被他斥責兩句,也沒什麼,只是擔心他什麼都不說,氣壞了自個身子。」
李弘急道:「那孩兒去勸勸父親。」
武媚娘搖頭道:「弘兒,你要記住,一個人在盛怒的時候,旁人越是勸他,
他只會越惱怒。」
李弘愣道:「那孩兒該怎麼做呢?」
武媚娘道:「待會我熬一碗藥膳湯,你幫我端過去給你父親,什麼話也不用說,他若是問你我為何不去,你就說我自知有罪,無顏見他。」
李弘點點腦袋,道:「孩兒知道了。」
一個多時辰後,武媚娘親自熬好藥膳湯,便讓李弘端走了。
她靜靜坐在榻上,眉間依然帶著憂愁。
李治那邊安撫過了,然而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需要她去安撫,
倘若賀蘭敏之的事屬實,她知道李治絕不會徇私情。
原本李治對賀蘭敏之印象就不好,最近稍稍轉好一些,他就惹出禍來,李治肯定不會輕饒他。
賀蘭敏之是她母親的命根子,倘若被判一個嚴重的罪名,她母親必定傷心欲絕。
武媚娘雖貴為皇后,面對此兩難情況,此刻也感受到一絲無力感。
便在這時,她身前忽然傳來一道奶聲奶氣的聲音。
「母親,您很難受嗎?」
武媚娘睜眼一瞧,身前站著一名小童,正是她的次子李賢。
也不知他何時來到屋中,一臉關切的望著自己。
武媚娘心中一暖,這兒子平日雖然叛逆,關鍵時候,還是知道體貼人的。
她把李賢抱在身上,微笑道:「母親沒事,只是在想點事。」
李賢笑嘻嘻道:「母親騙人,您一定是在為賀蘭表兄的事煩惱。」
武媚娘異道:「你怎麼知道?」
李賢道:「剛才您和阿兄說話時,我躲在窗外聽到了。」
武媚娘沒好氣道:「你這孩子,才多大年紀,就知道偷聽別人說話了。」
李賢振振有詞道:「孩兒是見您和父親分開時都不高興的樣子,擔心母親,
才過來偷聽。」
武媚娘表情一柔,摸了摸他的小臉,道:「母親並不擔心賀蘭敏之,而是擔心你外祖母。」
李賢眨了眨眼睛,一臉不解。
武媚娘感嘆道:「她平日最疼愛你賀蘭表兄了,若是知道他被處罰,肯定會很傷心。」
李賢道:「外祖母為什麼最疼愛表兄,為什麼不是最疼愛賢兒?」
武媚娘啞然失笑,正要解釋兩句,忽然心中一動,柔聲道:「賢兒,你想不想見見你外祖母?」
李賢喜道:「賢兒想見外祖母!」
武媚娘微笑道:「那母親把外祖母請入宮中,她不高興的話,你就去哄她高興,好不好?」
李賢笑著點了點頭。
武媚娘側頭朝玉屏道:「你去一趟武府,請老夫人入宮一趟。」
玉屏應諾一聲,領命去了。
武府之內,此刻一片混亂。
狄仁傑收到那幾名百姓的狀告後,得知他們是奉皇命而來,不敢怠慢,當即帶著大理寺衙役,直奔武府。
面對皇后的家族,他既不敢太莽撞,也不願意太過得罪。
當初他剛從并州調過來時,皇后就一直對他非常友善,經常將他夫人請入宮中,還賜下許多賞賜。
雖然別人都說狄仁傑鐵面無情,其實他這個人是很顧念人情的。
故而,他只帶人在門外候著,只說要賀蘭敏之去大理寺問話,請賀蘭敏之自己出來,並過分逼迫。
結果自然吃了一個閉門羹。
他也不急,就在門外等著,他相信皇后這種聰明人,不可能明著跟皇命作對。
武府大堂內,更是一副雞飛狗跳的模樣。
「我沒有帶人踐踏莊稼,沒有就是沒有!」賀蘭敏之跪在大堂內,怒吼道。
武順拿著一根雞毛撣子,厲聲道:「人家都攔御駕告御狀了,你還敢說沒有,現在承認了,還能想個辦法應對,你若是再不承認,我-—-我也不管你了!」
賀蘭敏之忽然站了起來,大聲道:「您是我母親,為何不肯相信我,我不跟你們說了,我去找蕭叔!」轉身便要離開。
楊夫人急忙道:「別出去,外面都是官府的人,快拉住他呀!」
一群下人紛紛上前拉住賀蘭敏之。
武如意見母親一臉焦急的模樣,來到她身邊,柔聲道:「母親,不必太著急,還有二姊在呢。」
楊夫人嘆道:「哎,媚娘到底在做什麼訝,也不勸勸陛下,敏之可是她親外甥啊!」
一名家僕快步奔入廳中,說道:「老夫人,皇后殿下派人過來了。」
楊夫人站起身,道:「快請。」
不一會,江尚宮進入廳中,朝楊夫人行了一禮後,輕輕道:「老夫人,皇后殿下有旨,倘若有官府來抓捕賀蘭小郎君,讓您不要阻止。」
楊夫人顫聲道:「她、她真是這麼說的?」
江尚宮道:「是的。」
武如意瞧見母親表情不對勁,急忙勸道:「母親,咱們就聽阿姊的吧。」
武順咬牙道:「三妹,依你的意思,難道真要將敏之交出去?」
武如意道:「大姊,母親,如果沒有二姊,官府會在外面等我們嗎?我們不交出敏之,此事就能過去嗎?眼下一切都只能靠二姊,我們自然要聽她的。」
賀蘭敏之大聲道:「母親,您就別說了,二姨母既然讓我跟官府走,我去就是了。」
武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泣聲道:「你這孽子,我把你拉扯大有多麼不容易,你這不是要我命嗎?」
賀蘭敏柔一直默默站在角落不敢出聲,此時見母親傷心,快步過去,緊緊抱著母親,將小臉貼上去。
賀蘭敏之道:「妹子,你照顧好母親。」說完大步離開大廳,只留下廳中一片哀泣之聲。
狄仁傑見賀蘭敏之出來,也鬆了口氣,帶著他返回大理寺。
然而當那幾名告狀的農人瞧見賀蘭敏之後,竟異口同聲的說不認識他。
狄仁傑斷案經驗豐富,也不驚慌,耐心的詢問口供,又與賀蘭敏之單獨交談了半個時辰。
次日清晨,狄仁傑便來到甘露殿,向李治復命。
「什麼,不是賀蘭敏之?」李治愣道。
狄仁傑拱手道:「是的,陛下,踐踏田莊的是另一夥少年郎,為首之人,是吏部許尚書之子,許自然。」
李治皺眉道:「既然是他,為何那些農人聽到賀蘭兩字?」
狄仁傑道:「據賀蘭敏之交代,他經常跟許自然起衝突,故而許自然一伙人非常厭惡賀蘭敏之,恰好那日談論到他,被農人們聽到。」
李治默然不語。
第一印象太重要了,他潛意識裡總不喜歡賀蘭敏之,聽到他做壞事,就非常容易相信。
幸好關鍵時刻保持了謹慎,沒有直接處置,否則就要鬧一個烏龍了。
「伏勝,傳旨,讓許圍師覲見。
,
兩刻鐘後,許圍師來到甘露殿,朝李治見禮。
李治沉聲道:「許尚書,你是不是有一個幼子,名叫許自然?」
許圍師一愣,道:「是的,陛下怎麼突然問起他?
李治道:「狄卿,還是你來問吧。」
狄仁傑拱手應諾,朝許圍師道:「請問許尚書,八日前,許郎君是否去城外狩獵過?」
許圍師皺眉道:「老夫記得不太清楚了。』
狄仁傑道:「那許郎君平日是否喜歡狩獵呢?」
許圍師也隱隱察覺到不對勁,哼道:「長安城喜歡狩獵的青年,也不止犬子一人吧。」
狄仁傑道:「那請問令郎狩獵時,是不是喜歡去城東呢?」
許圍師沉聲道:「狄寺卿有話直言便是,何必繞圈子呢?」
狄仁傑道:「有農人告狀,說令郎帶人踐踏農田,還用弓箭射傷數名百姓。」
許圍師驚怒道:「這不可能,我許氏門風嚴謹,家中子弟絕不敢如此驕縱!
+
狄仁傑道:「此事已經證據確鑿,隨同令郎一起去的幾名少年郎,都已經招供。」
許圍師急道:「不可能,陛下,這一定是有人在構陷臣!」
李治怒聲道:「你自己養的兒子,什麼德行,心裡就一點數沒有嗎?朕看你這個吏部尚書也不必做了!』
「陛下...」
李治斥道:「還不退下。」
李弘是至孝之人,方才瞧見父親和母親似乎不大和睦,回到東宮後,便有些坐立不安。
便在這時,內侍來報,皇后派人請他過去一趟,
李弘快步朝著立政殿而去,很快來到殿外,通傳之後,進入寢殿。
殿內,武媚娘側躺在榻上,閉著雙眼,鳳眉緊,輕輕揉捏著額頭,顯得非常憂慮。
李弘快步過去,拉著她手,道:「母親,您沒事吧?』
武媚娘睜開眼睛,瞧見他一臉擔憂的模樣,心中寬慰了幾分,緩緩道:「弘兒,母親需要你幫個忙。」
李弘道:「母親有何吩咐,只管交代孩兒便是。」
武媚娘嘆了口氣,道:「剛才的事你也瞧見了,你父親這次動了真火。母親沒能約束好族人,被他斥責兩句,也沒什麼,只是擔心他什麼都不說,氣壞了自個身子。」
李弘急道:「那孩兒去勸勸父親。」
武媚娘搖頭道:「弘兒,你要記住,一個人在盛怒的時候,旁人越是勸他,
他只會越惱怒。」
李弘愣道:「那孩兒該怎麼做呢?」
武媚娘道:「待會我熬一碗藥膳湯,你幫我端過去給你父親,什麼話也不用說,他若是問你我為何不去,你就說我自知有罪,無顏見他。」
李弘點點腦袋,道:「孩兒知道了。」
一個多時辰後,武媚娘親自熬好藥膳湯,便讓李弘端走了。
她靜靜坐在榻上,眉間依然帶著憂愁。
李治那邊安撫過了,然而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需要她去安撫,
倘若賀蘭敏之的事屬實,她知道李治絕不會徇私情。
原本李治對賀蘭敏之印象就不好,最近稍稍轉好一些,他就惹出禍來,李治肯定不會輕饒他。
賀蘭敏之是她母親的命根子,倘若被判一個嚴重的罪名,她母親必定傷心欲絕。
武媚娘雖貴為皇后,面對此兩難情況,此刻也感受到一絲無力感。
便在這時,她身前忽然傳來一道奶聲奶氣的聲音。
「母親,您很難受嗎?」
武媚娘睜眼一瞧,身前站著一名小童,正是她的次子李賢。
也不知他何時來到屋中,一臉關切的望著自己。
武媚娘心中一暖,這兒子平日雖然叛逆,關鍵時候,還是知道體貼人的。
她把李賢抱在身上,微笑道:「母親沒事,只是在想點事。」
李賢笑嘻嘻道:「母親騙人,您一定是在為賀蘭表兄的事煩惱。」
武媚娘異道:「你怎麼知道?」
李賢道:「剛才您和阿兄說話時,我躲在窗外聽到了。」
武媚娘沒好氣道:「你這孩子,才多大年紀,就知道偷聽別人說話了。」
李賢振振有詞道:「孩兒是見您和父親分開時都不高興的樣子,擔心母親,
才過來偷聽。」
武媚娘表情一柔,摸了摸他的小臉,道:「母親並不擔心賀蘭敏之,而是擔心你外祖母。」
李賢眨了眨眼睛,一臉不解。
武媚娘感嘆道:「她平日最疼愛你賀蘭表兄了,若是知道他被處罰,肯定會很傷心。」
李賢道:「外祖母為什麼最疼愛表兄,為什麼不是最疼愛賢兒?」
武媚娘啞然失笑,正要解釋兩句,忽然心中一動,柔聲道:「賢兒,你想不想見見你外祖母?」
李賢喜道:「賢兒想見外祖母!」
武媚娘微笑道:「那母親把外祖母請入宮中,她不高興的話,你就去哄她高興,好不好?」
李賢笑著點了點頭。
武媚娘側頭朝玉屏道:「你去一趟武府,請老夫人入宮一趟。」
玉屏應諾一聲,領命去了。
武府之內,此刻一片混亂。
狄仁傑收到那幾名百姓的狀告後,得知他們是奉皇命而來,不敢怠慢,當即帶著大理寺衙役,直奔武府。
面對皇后的家族,他既不敢太莽撞,也不願意太過得罪。
當初他剛從并州調過來時,皇后就一直對他非常友善,經常將他夫人請入宮中,還賜下許多賞賜。
雖然別人都說狄仁傑鐵面無情,其實他這個人是很顧念人情的。
故而,他只帶人在門外候著,只說要賀蘭敏之去大理寺問話,請賀蘭敏之自己出來,並過分逼迫。
結果自然吃了一個閉門羹。
他也不急,就在門外等著,他相信皇后這種聰明人,不可能明著跟皇命作對。
武府大堂內,更是一副雞飛狗跳的模樣。
「我沒有帶人踐踏莊稼,沒有就是沒有!」賀蘭敏之跪在大堂內,怒吼道。
武順拿著一根雞毛撣子,厲聲道:「人家都攔御駕告御狀了,你還敢說沒有,現在承認了,還能想個辦法應對,你若是再不承認,我-—-我也不管你了!」
賀蘭敏之忽然站了起來,大聲道:「您是我母親,為何不肯相信我,我不跟你們說了,我去找蕭叔!」轉身便要離開。
楊夫人急忙道:「別出去,外面都是官府的人,快拉住他呀!」
一群下人紛紛上前拉住賀蘭敏之。
武如意見母親一臉焦急的模樣,來到她身邊,柔聲道:「母親,不必太著急,還有二姊在呢。」
楊夫人嘆道:「哎,媚娘到底在做什麼訝,也不勸勸陛下,敏之可是她親外甥啊!」
一名家僕快步奔入廳中,說道:「老夫人,皇后殿下派人過來了。」
楊夫人站起身,道:「快請。」
不一會,江尚宮進入廳中,朝楊夫人行了一禮後,輕輕道:「老夫人,皇后殿下有旨,倘若有官府來抓捕賀蘭小郎君,讓您不要阻止。」
楊夫人顫聲道:「她、她真是這麼說的?」
江尚宮道:「是的。」
武如意瞧見母親表情不對勁,急忙勸道:「母親,咱們就聽阿姊的吧。」
武順咬牙道:「三妹,依你的意思,難道真要將敏之交出去?」
武如意道:「大姊,母親,如果沒有二姊,官府會在外面等我們嗎?我們不交出敏之,此事就能過去嗎?眼下一切都只能靠二姊,我們自然要聽她的。」
賀蘭敏之大聲道:「母親,您就別說了,二姨母既然讓我跟官府走,我去就是了。」
武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泣聲道:「你這孽子,我把你拉扯大有多麼不容易,你這不是要我命嗎?」
賀蘭敏柔一直默默站在角落不敢出聲,此時見母親傷心,快步過去,緊緊抱著母親,將小臉貼上去。
賀蘭敏之道:「妹子,你照顧好母親。」說完大步離開大廳,只留下廳中一片哀泣之聲。
狄仁傑見賀蘭敏之出來,也鬆了口氣,帶著他返回大理寺。
然而當那幾名告狀的農人瞧見賀蘭敏之後,竟異口同聲的說不認識他。
狄仁傑斷案經驗豐富,也不驚慌,耐心的詢問口供,又與賀蘭敏之單獨交談了半個時辰。
次日清晨,狄仁傑便來到甘露殿,向李治復命。
「什麼,不是賀蘭敏之?」李治愣道。
狄仁傑拱手道:「是的,陛下,踐踏田莊的是另一夥少年郎,為首之人,是吏部許尚書之子,許自然。」
李治皺眉道:「既然是他,為何那些農人聽到賀蘭兩字?」
狄仁傑道:「據賀蘭敏之交代,他經常跟許自然起衝突,故而許自然一伙人非常厭惡賀蘭敏之,恰好那日談論到他,被農人們聽到。」
李治默然不語。
第一印象太重要了,他潛意識裡總不喜歡賀蘭敏之,聽到他做壞事,就非常容易相信。
幸好關鍵時刻保持了謹慎,沒有直接處置,否則就要鬧一個烏龍了。
「伏勝,傳旨,讓許圍師覲見。
,
兩刻鐘後,許圍師來到甘露殿,朝李治見禮。
李治沉聲道:「許尚書,你是不是有一個幼子,名叫許自然?」
許圍師一愣,道:「是的,陛下怎麼突然問起他?
李治道:「狄卿,還是你來問吧。」
狄仁傑拱手應諾,朝許圍師道:「請問許尚書,八日前,許郎君是否去城外狩獵過?」
許圍師皺眉道:「老夫記得不太清楚了。』
狄仁傑道:「那許郎君平日是否喜歡狩獵呢?」
許圍師也隱隱察覺到不對勁,哼道:「長安城喜歡狩獵的青年,也不止犬子一人吧。」
狄仁傑道:「那請問令郎狩獵時,是不是喜歡去城東呢?」
許圍師沉聲道:「狄寺卿有話直言便是,何必繞圈子呢?」
狄仁傑道:「有農人告狀,說令郎帶人踐踏農田,還用弓箭射傷數名百姓。」
許圍師驚怒道:「這不可能,我許氏門風嚴謹,家中子弟絕不敢如此驕縱!
+
狄仁傑道:「此事已經證據確鑿,隨同令郎一起去的幾名少年郎,都已經招供。」
許圍師急道:「不可能,陛下,這一定是有人在構陷臣!」
李治怒聲道:「你自己養的兒子,什麼德行,心裡就一點數沒有嗎?朕看你這個吏部尚書也不必做了!』
「陛下...」
李治斥道:「還不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