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帝王之家
第230章 帝王之家
高有道帶著王及善來到書房,兩人分賓主坐下。
王及善也不再藏話,開門見山道:「高校書,我來找你,是為了杜復。」
高有道道:「他怎麼了?」
王及善便將大食細作找上杜復的事說了。
高有道聽完後臉色大變。
「他已被大食人買通了嗎?」
王及善沉聲道:「目前還不清楚,不過他們關係越來越緊密,繼續放任不管,那就說不準了。」
高有道道:「那能否趁現在就阻止呢?」
王及善平靜道:「您如果執意要求的話,我可以答應你。」
高有道聽出他話中有異,道:「王將軍,有什麼話,您能直截了當的說明白嗎?」
「好,那我就直說了,我從安西就發現了這幫細作,卻一直沒有動他們,反而花費大量精力監視他們,您說我是為了什麼?」
高有道證了愜:「為何?」
王及善沉聲道:「因為我想知道大食人來長安的目的,從而推斷出他們想要做什麼,再上奏陛下。」
「眼下我朝在吐蕃作戰,大食軍隊也進入吐蕃,我們暫時也不清楚他們的目的。若是能探聽到一些機要,也許就能讓前線將領,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避免更多傷亡。」
高有道此時也聽明白了。
若是直接阻止大食人接觸杜復,必定打草驚蛇,內領府的一番布置也就白費了。
他沉默良久後,說道:「那您準備怎麼做,又需要我做什麼?」
王及善伸出三根手指。
「眼下有三個選擇,第一,直接抓捕大食人。第二,任由大食人接觸杜復,
暗中查探他們的目的。第三,讓杜復配合我們,假裝大食人的內線,探聽大食情報。」
高有道忙道:「在下以為,第三種選擇最好。」
王及善緩緩道:「若是選這一種,便需要一個人與杜復接觸,將情況跟他說明。」
高有道終於明白對方為何跟自己說這麼多了。
他深吸一口氣,道:「我去跟他說。」
深夜,高有道躺在床上,抱著杜蓉,腦海中思索著要不要和妻子說杜復的事。
忽然,他懷裡的杜蓉微微動了一下,抬頭道:「夫君,母親病了,我明日想回杜府一趟。」
高有道道:「病了?可請了郎中?」
「請過了,只是偶感風寒。兄長最近非常忙碌,每天都要亥時(晚上九點)
之後才能下衙,只能由我去照顧了。」
杜復原本有一妻四妾,他的妻子是武功蘇氏,杜門垮台的那天,蘇氏便上門交涉,讓杜復休妻。
後來杜復買醉之時,四個妾室跑了三個,杜復惱怒之下,把最後一個也趕走了。
所以他現在光棍一條。
高有道道:「也好,明日我告個假,陪你一起去看望岳母。」
杜蓉忙道:「你不是要幫陛下審閱奏章嗎,哪能輕易告假,我一人去就行啦。」
高有道笑道:「沒事,前陣子盧照鄰也告過假,影響不大,偏殿內有五個人,少我一個也沒什麼,陛下不會怪罪的。」
杜蓉只當他是為了自己才告假,感動道:「夫君,你真好。」
次日一大清早,夫妻兩人便坐著馬車來到杜府。
杜母病情並不嚴重,只是因心情抑鬱,服藥也不積極,故而一直臥病在床。
她見杜蓉二人來看望自己,非常喜悅,陪二人說了會閒話,精神頭好了些後,便開始訴苦。
「哎,蓉兒,你這次可要幫我勸勸你兄長。」
「兄長怎麼了?」
杜母苦著臉道:「那孩子又犯了,安生日子沒過幾天,嘴裡嘀嘀咕咕的,
說什麼要把杜正倫扳倒之類的話,你說我能不擔心嗎?」
杜蓉皺眉道:「兄長還想向杜正倫報仇?」
杜母道:「是啊,他也不想想,人家四品大員,得聖人器重,他連九品都沒有。人家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他,何必去跟人家斗呢?」
杜蓉腳道:「兄長怎麼能這樣,當初明明答應我們,好好在中書省當值的!
杜母說著說著,掩面而泣,道:「我有時候,真想什麼都不管,去下面找他爹。」
杜蓉趕忙勸道:「您別多想,我一定好好勸說兄長。」
話是這樣說,杜蓉也知道她說的話,杜復根本不聽,所以只能將這個艱巨任務,交給自己丈夫了。
高有道也正合心意。
他隱隱覺得,杜復忽然要找杜正倫報仇,跟大食細作有關。
杜復下衙果然很晚,直到亥時中牌,才終於回家。
他神情很疲憊,瞧見杜蓉夫妻來訪後,也沒有太大表示,進屋向杜母問候一句,便去廚房弄晚膳去了。
高有道跟到了廚房,靠在門檐上,默默望著杜復生火。
「高承奉,有什麼話要跟我說嗎?」杜復冷淡的道。
高有道年初時升了品,雖然實職官依然是校書郎,本階官卻升為了從八品上階,承奉郎。
高有道沉聲道:「聽說你又想對付杜正倫,伯母很擔心你,所以讓我來勸勸你。」
杜複眼中多了一絲奇異的笑容,道:「勸我?我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你憑什麼來勸我?」
高有道皺眉道:「大功告成?」
杜復呵呵一笑,道:「高有道,你知道我為何每天晚上回這麼晚嗎?」
高有道道:「我正覺奇怪,兩省吏員下衙確實要晚些,也不該這麼晚才對。
+
杜復冷笑道:「不錯,別的令史戌時就下衙了,只有我要多忙一個時辰。」
「有人在故意為難你?」
杜復道:「並沒有,貴妃娘子曾派一名內侍來中書省找我問話,多虧她,中書省沒人敢給我穿小鞋。」
「那你為何比別人下衙晚一個時辰?」
杜復哼了一聲,道:「是我主動要求的。」
「阿?」
「你該知道,最近朝廷在吐蕃用兵,後勤供應很不容易,負責對接此事的戶部令史和中書省令史,每天都要整理一百多份後勤供應清單。」
高有道參與機要,自然知道後勤艱辛,聽杜復語氣,似乎主動接過這苦差,
所以才忙碌到這麼晚。
「杜兄,你接下此事,不會是因杜正倫的關係吧?」高有道試探道。
杜復冷冷道:「你說對了,我就是為了對付他,才主動接下此事!」
高有道盯著他,道:「你想造成後勤混亂,讓陛下處置杜正倫?」
杜復哼了一聲,冷冷道:「杜某身為大唐吏員,怎會幹出這種事來。高有道,你這是在羞辱我!」
高有道聽他如此說,心中反而鬆了口氣,
「既非如此,你如何能利用此事對付杜正倫呢?」
杜復將一根柴火放入灶內,緩緩道:「前段時間,我遇到一名商人,從他口中,得知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高有道目光閃動。
杜復道:「據他說,安西都護府最近發生一件怪事,有很大一批物資,從長安輸送過去,卻離奇失蹤了。」
「失蹤?」
「不錯,那批物資有大量糧草、數萬馬匹、駱駝,進入安西都護府後,便失蹤了,所有州縣、軍鎮,都沒有接收到這批物資。」
高有道道:「這和杜正倫有什麼關係?」
杜復哼道:「戶部負責運調這批軍糧馬匹之人,就是杜正倫。」
「所以你懷疑是杜正倫貪污了這筆物資?」
杜復厲聲道:「不是懷疑,而是肯定!我趁著與戶部對接的機會,想盡辦法,從戶部令史口中套出話來。」
「他們果然知道此事,然而,卻無一人知道物資到底去了哪裡。一個個鬼鬼祟祟,諱莫如深,顯然是被警告過,封了口!」
「你懷疑他們是被杜正倫封口?
「不錯,難道還有其他可能嗎?」
高有道沉默了一會,緩緩道:「杜兄,你不覺得奇怪嗎?一個西域商人,為何會知道如此機密之事?」
杜復道:「他說自己從安西過來的路上,聽安西百姓們議論的。」
高有道冷冷道:「這話你信嗎?如果真是杜正倫所為,會鬧的人盡皆知?」
杜復變色道:「他沒理由騙我!』
「我來問你,你認識他後,他可向你打聽過什麼消息?又或者對什麼情報很感興趣?」
杜復臉色陡然一變,似乎想到了什麼。
高有道緩緩道:「杜兄,你本是個聰明人,只是被仇恨沖昏頭腦,你現在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杜復陰沉著臉,道:「你是想說,他們故意利用杜正倫為藉口,從我這裡探聽情報?」
「你覺得呢?」
杜復沉默良久,咬牙道:「難怪他們總在打聽中書省的事,高有道,他們到底是誰?吐蕃細作嗎?」
「不,他們是大食細作。」
十月初三,小雪。
溫泉宮,九龍湯。
只聽「噗通」一聲,李勇跳入池中,濺起一大片水花。
不一會,他從水中冒出腦袋,朝李治看了一眼,見父親並沒有斥責自己,頓時歡快的玩起了水花。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全國放假。
李治帶著一家人來到溫泉宮泡溫泉。
皇子們跟自己一起泡,公主們則跟著武皇后、嬪妃們一起。
帝王之家,親情最是難能可貴。
李治也不能保證將來不會發生骨肉相殘的事,至少趁他們年紀還幼小,給他們留下些美好和睦的回憶。
李治正在替李賢洗身子,一旁的李顯由李弘抱著,好奇的望著這邊。
不一會,李賢洗完後,李治又幫李顯洗。
李賢年紀太小,不能獨自下水,王伏勝等內侍在他身上綁好幾個羊皮球,這才讓他下池。
在羊皮球的浮力下,李賢漂浮在水面,玩的十分歡快。
這時,也不知李治給李顯洗頭時,哪裡把他弄得不舒服,小李顯哇哇大哭,
哄半天也沒哄好。
李治沒法子,只能讓王伏勝把他抱到武媚娘那裡去,讓武媚娘哄他。
不得不說,帶這麼多孩子過來,光顧著照顧他們了,自己都沒怎麼泡溫泉。
李治正準備下水泡一會時,又有內侍來報,王及善在外面求見。
李治擺手道:「讓他等一會。」
說完下入水中,閉上雙目,整個身子浸在溫暖的泉水裡,只露出一顆腦袋。
李弘小小年紀,已頗有兄長風範,陪在李賢旁邊,防止弟弟出現意外。
李忠則老老實實待在李治旁邊,學他一樣,身子沉入水下,只露出一顆光溜溜的腦袋。
李勇三人拿著一個羊皮球,在水上玩耍著,他們也不敢太吵到李治,在很遠的地方玩著。
一個時辰後,李治起身離開了池子,披著一件大絲巾,來到一間暖室,召王及善覲見。
不一會,王及善來到暖室,見禮之後,說道:「陛下,臣已查出大食細作的目的了。」
李治道:「哦,他們什麼目的?」
王及善道:「他們打探的全都是吐蕃消息,比如我朝有多少軍隊進入吐蕃,
還有咱們打下吐蕃後,會有哪些後續政策。」
李治道:「如此來看,他們還是在打吐蕃的主意?」
王及善道:「臣琢磨著,他們是想探出咱們出兵吐蕃的戰略目標,從而派人來跟我大唐談判,共分吐蕃領土。」
李治沉吟了一會,道:「暫時別動他們,如果真如你所言,大食人應該很快會派一支使節團過來了。」
王伏勝道:「是。」
大國之間,除了戰爭,也有外交。
眼下唐軍還未在戰場上,占據絕對優勢,李治必須留下一條外交解決吐蕃問題的路。
高有道帶著王及善來到書房,兩人分賓主坐下。
王及善也不再藏話,開門見山道:「高校書,我來找你,是為了杜復。」
高有道道:「他怎麼了?」
王及善便將大食細作找上杜復的事說了。
高有道聽完後臉色大變。
「他已被大食人買通了嗎?」
王及善沉聲道:「目前還不清楚,不過他們關係越來越緊密,繼續放任不管,那就說不準了。」
高有道道:「那能否趁現在就阻止呢?」
王及善平靜道:「您如果執意要求的話,我可以答應你。」
高有道聽出他話中有異,道:「王將軍,有什麼話,您能直截了當的說明白嗎?」
「好,那我就直說了,我從安西就發現了這幫細作,卻一直沒有動他們,反而花費大量精力監視他們,您說我是為了什麼?」
高有道證了愜:「為何?」
王及善沉聲道:「因為我想知道大食人來長安的目的,從而推斷出他們想要做什麼,再上奏陛下。」
「眼下我朝在吐蕃作戰,大食軍隊也進入吐蕃,我們暫時也不清楚他們的目的。若是能探聽到一些機要,也許就能讓前線將領,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避免更多傷亡。」
高有道此時也聽明白了。
若是直接阻止大食人接觸杜復,必定打草驚蛇,內領府的一番布置也就白費了。
他沉默良久後,說道:「那您準備怎麼做,又需要我做什麼?」
王及善伸出三根手指。
「眼下有三個選擇,第一,直接抓捕大食人。第二,任由大食人接觸杜復,
暗中查探他們的目的。第三,讓杜復配合我們,假裝大食人的內線,探聽大食情報。」
高有道忙道:「在下以為,第三種選擇最好。」
王及善緩緩道:「若是選這一種,便需要一個人與杜復接觸,將情況跟他說明。」
高有道終於明白對方為何跟自己說這麼多了。
他深吸一口氣,道:「我去跟他說。」
深夜,高有道躺在床上,抱著杜蓉,腦海中思索著要不要和妻子說杜復的事。
忽然,他懷裡的杜蓉微微動了一下,抬頭道:「夫君,母親病了,我明日想回杜府一趟。」
高有道道:「病了?可請了郎中?」
「請過了,只是偶感風寒。兄長最近非常忙碌,每天都要亥時(晚上九點)
之後才能下衙,只能由我去照顧了。」
杜復原本有一妻四妾,他的妻子是武功蘇氏,杜門垮台的那天,蘇氏便上門交涉,讓杜復休妻。
後來杜復買醉之時,四個妾室跑了三個,杜復惱怒之下,把最後一個也趕走了。
所以他現在光棍一條。
高有道道:「也好,明日我告個假,陪你一起去看望岳母。」
杜蓉忙道:「你不是要幫陛下審閱奏章嗎,哪能輕易告假,我一人去就行啦。」
高有道笑道:「沒事,前陣子盧照鄰也告過假,影響不大,偏殿內有五個人,少我一個也沒什麼,陛下不會怪罪的。」
杜蓉只當他是為了自己才告假,感動道:「夫君,你真好。」
次日一大清早,夫妻兩人便坐著馬車來到杜府。
杜母病情並不嚴重,只是因心情抑鬱,服藥也不積極,故而一直臥病在床。
她見杜蓉二人來看望自己,非常喜悅,陪二人說了會閒話,精神頭好了些後,便開始訴苦。
「哎,蓉兒,你這次可要幫我勸勸你兄長。」
「兄長怎麼了?」
杜母苦著臉道:「那孩子又犯了,安生日子沒過幾天,嘴裡嘀嘀咕咕的,
說什麼要把杜正倫扳倒之類的話,你說我能不擔心嗎?」
杜蓉皺眉道:「兄長還想向杜正倫報仇?」
杜母道:「是啊,他也不想想,人家四品大員,得聖人器重,他連九品都沒有。人家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他,何必去跟人家斗呢?」
杜蓉腳道:「兄長怎麼能這樣,當初明明答應我們,好好在中書省當值的!
杜母說著說著,掩面而泣,道:「我有時候,真想什麼都不管,去下面找他爹。」
杜蓉趕忙勸道:「您別多想,我一定好好勸說兄長。」
話是這樣說,杜蓉也知道她說的話,杜復根本不聽,所以只能將這個艱巨任務,交給自己丈夫了。
高有道也正合心意。
他隱隱覺得,杜復忽然要找杜正倫報仇,跟大食細作有關。
杜復下衙果然很晚,直到亥時中牌,才終於回家。
他神情很疲憊,瞧見杜蓉夫妻來訪後,也沒有太大表示,進屋向杜母問候一句,便去廚房弄晚膳去了。
高有道跟到了廚房,靠在門檐上,默默望著杜復生火。
「高承奉,有什麼話要跟我說嗎?」杜復冷淡的道。
高有道年初時升了品,雖然實職官依然是校書郎,本階官卻升為了從八品上階,承奉郎。
高有道沉聲道:「聽說你又想對付杜正倫,伯母很擔心你,所以讓我來勸勸你。」
杜複眼中多了一絲奇異的笑容,道:「勸我?我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你憑什麼來勸我?」
高有道皺眉道:「大功告成?」
杜復呵呵一笑,道:「高有道,你知道我為何每天晚上回這麼晚嗎?」
高有道道:「我正覺奇怪,兩省吏員下衙確實要晚些,也不該這麼晚才對。
+
杜復冷笑道:「不錯,別的令史戌時就下衙了,只有我要多忙一個時辰。」
「有人在故意為難你?」
杜復道:「並沒有,貴妃娘子曾派一名內侍來中書省找我問話,多虧她,中書省沒人敢給我穿小鞋。」
「那你為何比別人下衙晚一個時辰?」
杜復哼了一聲,道:「是我主動要求的。」
「阿?」
「你該知道,最近朝廷在吐蕃用兵,後勤供應很不容易,負責對接此事的戶部令史和中書省令史,每天都要整理一百多份後勤供應清單。」
高有道參與機要,自然知道後勤艱辛,聽杜復語氣,似乎主動接過這苦差,
所以才忙碌到這麼晚。
「杜兄,你接下此事,不會是因杜正倫的關係吧?」高有道試探道。
杜復冷冷道:「你說對了,我就是為了對付他,才主動接下此事!」
高有道盯著他,道:「你想造成後勤混亂,讓陛下處置杜正倫?」
杜復哼了一聲,冷冷道:「杜某身為大唐吏員,怎會幹出這種事來。高有道,你這是在羞辱我!」
高有道聽他如此說,心中反而鬆了口氣,
「既非如此,你如何能利用此事對付杜正倫呢?」
杜復將一根柴火放入灶內,緩緩道:「前段時間,我遇到一名商人,從他口中,得知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高有道目光閃動。
杜復道:「據他說,安西都護府最近發生一件怪事,有很大一批物資,從長安輸送過去,卻離奇失蹤了。」
「失蹤?」
「不錯,那批物資有大量糧草、數萬馬匹、駱駝,進入安西都護府後,便失蹤了,所有州縣、軍鎮,都沒有接收到這批物資。」
高有道道:「這和杜正倫有什麼關係?」
杜復哼道:「戶部負責運調這批軍糧馬匹之人,就是杜正倫。」
「所以你懷疑是杜正倫貪污了這筆物資?」
杜復厲聲道:「不是懷疑,而是肯定!我趁著與戶部對接的機會,想盡辦法,從戶部令史口中套出話來。」
「他們果然知道此事,然而,卻無一人知道物資到底去了哪裡。一個個鬼鬼祟祟,諱莫如深,顯然是被警告過,封了口!」
「你懷疑他們是被杜正倫封口?
「不錯,難道還有其他可能嗎?」
高有道沉默了一會,緩緩道:「杜兄,你不覺得奇怪嗎?一個西域商人,為何會知道如此機密之事?」
杜復道:「他說自己從安西過來的路上,聽安西百姓們議論的。」
高有道冷冷道:「這話你信嗎?如果真是杜正倫所為,會鬧的人盡皆知?」
杜復變色道:「他沒理由騙我!』
「我來問你,你認識他後,他可向你打聽過什麼消息?又或者對什麼情報很感興趣?」
杜復臉色陡然一變,似乎想到了什麼。
高有道緩緩道:「杜兄,你本是個聰明人,只是被仇恨沖昏頭腦,你現在應該已經明白了吧?」
杜復陰沉著臉,道:「你是想說,他們故意利用杜正倫為藉口,從我這裡探聽情報?」
「你覺得呢?」
杜復沉默良久,咬牙道:「難怪他們總在打聽中書省的事,高有道,他們到底是誰?吐蕃細作嗎?」
「不,他們是大食細作。」
十月初三,小雪。
溫泉宮,九龍湯。
只聽「噗通」一聲,李勇跳入池中,濺起一大片水花。
不一會,他從水中冒出腦袋,朝李治看了一眼,見父親並沒有斥責自己,頓時歡快的玩起了水花。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全國放假。
李治帶著一家人來到溫泉宮泡溫泉。
皇子們跟自己一起泡,公主們則跟著武皇后、嬪妃們一起。
帝王之家,親情最是難能可貴。
李治也不能保證將來不會發生骨肉相殘的事,至少趁他們年紀還幼小,給他們留下些美好和睦的回憶。
李治正在替李賢洗身子,一旁的李顯由李弘抱著,好奇的望著這邊。
不一會,李賢洗完後,李治又幫李顯洗。
李賢年紀太小,不能獨自下水,王伏勝等內侍在他身上綁好幾個羊皮球,這才讓他下池。
在羊皮球的浮力下,李賢漂浮在水面,玩的十分歡快。
這時,也不知李治給李顯洗頭時,哪裡把他弄得不舒服,小李顯哇哇大哭,
哄半天也沒哄好。
李治沒法子,只能讓王伏勝把他抱到武媚娘那裡去,讓武媚娘哄他。
不得不說,帶這麼多孩子過來,光顧著照顧他們了,自己都沒怎麼泡溫泉。
李治正準備下水泡一會時,又有內侍來報,王及善在外面求見。
李治擺手道:「讓他等一會。」
說完下入水中,閉上雙目,整個身子浸在溫暖的泉水裡,只露出一顆腦袋。
李弘小小年紀,已頗有兄長風範,陪在李賢旁邊,防止弟弟出現意外。
李忠則老老實實待在李治旁邊,學他一樣,身子沉入水下,只露出一顆光溜溜的腦袋。
李勇三人拿著一個羊皮球,在水上玩耍著,他們也不敢太吵到李治,在很遠的地方玩著。
一個時辰後,李治起身離開了池子,披著一件大絲巾,來到一間暖室,召王及善覲見。
不一會,王及善來到暖室,見禮之後,說道:「陛下,臣已查出大食細作的目的了。」
李治道:「哦,他們什麼目的?」
王及善道:「他們打探的全都是吐蕃消息,比如我朝有多少軍隊進入吐蕃,
還有咱們打下吐蕃後,會有哪些後續政策。」
李治道:「如此來看,他們還是在打吐蕃的主意?」
王及善道:「臣琢磨著,他們是想探出咱們出兵吐蕃的戰略目標,從而派人來跟我大唐談判,共分吐蕃領土。」
李治沉吟了一會,道:「暫時別動他們,如果真如你所言,大食人應該很快會派一支使節團過來了。」
王伏勝道:「是。」
大國之間,除了戰爭,也有外交。
眼下唐軍還未在戰場上,占據絕對優勢,李治必須留下一條外交解決吐蕃問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