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內領衛登門
第229章 內領衛登門
王及善離開李治寢殿時,朝王伏勝看了一眼,還打了個眼色。
王伏勝見李治正在看奏章,便悄悄離開了寢殿。
來到殿外時,只見王及善正站在遠處廊房下,目視著這邊。
王伏勝走了過去,道:「王將軍找我有事嗎?」
王及善朝他拱了拱手,道:「在下確實有一件事,想要向王大監請教。」
「與吐蕃有關?」
「不,只是一件私事。」
其實內領府剛建立時,兩人頗為不合,後來因王及善主動讓步,讓司宮台也參與到吐番諜報事宜,關係才緩和了不少。
話雖如此,兩人也只是不再敵視,平日只有工作上的來往,並無私交。
所以王伏勝見對方主動向自己尋求幫助,頗為意外,笑道:「王將軍有事,
儘管問便是。」
王及善道:「我想向您了解一下杜復這個人。」
「杜復?」王伏勝更加異,道:「您為何忽然問起他?」
王及善緩緩道:「此事與大食細作有關。前陣子,安西都護府的裴副都護派人給涼州的內領外府傳來一個消息,有一支西域商隊非常可疑。」
「外府都尉調查之後,發現這幫人很可能是大食細作,在安西打探安西都護府的虛實。」
「我傳令那都尉,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只暗中盯著,倘若這幫人準備直接返回西域,立刻抓捕。倘若他們朝長安方向而來,就暫且放任。」
「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長安,暗中打探大唐的情報,還試圖在機要部門,
發展內線。杜復便是他們正在發展的一個內線。」
王伏勝心中一凜,沉聲道:「杜復是中書省令史,若是被大食人買通,他們就能得到大量的機密消息!」
王及善道:「正是。我們內領府針對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應對方法,第一,直接抓捕,不給他們探聽機密的機會。第二,將計就計,反向探聽大食國的機密。」
王伏勝訝道:「第一點我明白,第二點如何做到?」
王及善微微一笑,道:「通常來說,被派到敵國的細作,都經受過嚴酷訓練,就算被抓住,也不會透漏本國任何消息。」
「不錯。」王伏勝身為司宮台監,對這一點也很熟悉。
王及善接著道:「然而他們發展的細作就不同了。」
「你是說,利用細作來探聽情報?」
「正是如此。」王及善點頭道:「外國密探在發展內線的過程中,難免要泄露一些本國信息,尤其是給他們交代任務時,更能窺見其目的。」
王伏勝道:「所以你們會任由他們發展內線,然後抓捕內線後,從內線口中拷問有用的情報。」
王及善承認道:「正是。」
王伏勝暗哼一聲,對王及善的做法並不滿意。
他很清楚普通人的脆弱,金錢、美人、高官厚祿,當外國密探開出各種價碼時,沒有多少人頂得住誘惑。
內領衛為達到目的,任由這些人被誘惑,再以私通敵國的罪名抓捕,未免太過殘酷。
王及善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沉聲道:「有時候,為探聽到一個機密,我內領衛需要犧牲數名將士的性命,才能得到。這是國家間的爭鬥,不能有任何婦人之仁。」
王伏勝愜了愜,點頭道:「王將軍說的是,所以您打算也用同樣的方法,對付杜復嗎?」
王及善嘆道:「若是別人,也不必如此麻煩,可我調查杜復後,發現此人經歷太複雜了。」
王伏勝見他如此表情,微微一笑,道:「不錯,此人經歷坎坷,情況確實複雜。」
王及善緩緩道:「他雖只是個落寞世家子弟,但他的堂妹卻是聖人外甥女,
我又聽說,鄭氏與他頗有交情。」
王伏勝道:「鄭氏與他的關係,是看在高有道的面子上,此人最重要的人脈,就是高有道夫婦。」
王及善拱手道:「這個人我目前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所以過來向王大監請教。」
司宮台負責的是長安城的情報工作,各大家族之間的牽扯,人脈,沒有人比王伏勝更清楚。
王伏勝沉吟了一會,道:「高有道很得聖人看重,又確實有才,將來極有可能封侯拜相。所以我建議你去找他談談,和他打個招呼。」
王及善目光微閃,道:「好,多謝指點。」
朱雀門外的橫街以南,擺滿了攤子。
能在此處占一個攤位,並非容易之事,唐朝有嚴格的里坊制度,嚴禁在長安城大街上擺攤。
不過因為官員們中午用食的問題,若是讓他們出朱雀門,跑到附近的里坊用食再回去,時間太過緊湊。
貞觀年間,官員們便向皇帝請了恩旨,允許商販在橫街以南擺攤。
每天正午才能開始擺,暮鼓聲響起後,就必須收攤。
雖然擺攤時間不長,但官員們都出手闊綽,食量也大,在這片攤位區擺攤的商人,都能賺不少錢。
馬三元便在此處擺「胡餅」攤,他的胡餅與一般人不同,裡面有羊肉,價格也更貴一些。
若是在別處賣羊肉胡餅,生意可能不太好,普通百姓們還是更喜歡好吃又便宜的普通胡餅。
在這裡則正合適,官員們不在乎那三瓜兩棗,只要好吃就行。
剛到未時,便有官員們陸陸續續從朱雀門中出來了,眾商販當即大聲吆喝著馬三元叫賣了一陣,忽然警見三名年輕官員朝這邊走了過來。
「啊,高校書,盧校書,杜校書,您三位還是老規矩嗎?」他熱情的招呼道。
杜易簡道:「正是,給我和高兄來兩張餅,盧兄四張餅。」
盧照鄰是河北人,與江南人的食量完全不同。
三人在攤子上坐下,馬三元給他們一人打了碗羊骨湯。
這正是他聰明的地方。
如今天氣寒冷,他用剩下的羊骨頭熬湯,幾乎不費什麼成本,只要來吃胡餅,就免費送一碗。
結果生意果然好了幾分。
高有道三人確實冷的厲害,將冰涼的手捧在湯碗上,一口羊肉湯下肚,頓時渾身暖洋洋的。
突然,另一個攤子上有人喊道:「下雪了。」
三人吃了一驚,杜易簡起身走出攤棚,仰首望天,只見一個白點落在臉上,
冰涼冰涼,果然是雪花。
「嘿,還未到「小雪」,就開始下雪了,今年只怕要冷透了。」杜易簡感嘆一聲。
盧照鄰道:「瑞雪兆豐年,下點雪,也沒什麼不好。」他是范陽人,見到雪反覺親切。
高有道卻在想,長安寒冷,只怕吐蕃那邊會更冷,前線作戰的將士,也不知有多艱辛。
三人正喝著湯時,遠處走來一人,朝三人一拱手,在三人旁邊坐下。
來人是內領衛將軍王及善。
三人當即起身還禮。
不一會,三人吃完了胡餅,喝完了羊湯,在大街上分了手,各自歸家。
高有道正朝府中返回時,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他,轉頭一看,正是王及善。
「高校書,方便說幾句話嗎?」王及善大步趕了上來。
高有道見內領衛首領單獨找上自己,心中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感。
「王將軍找下官有事嗎?」
王及善道:「能去您府上說嗎?」
高有道心中更加沉重,點了點頭,帶著王及善回到家門口。
高府雖然不大,卻有十幾名僕人,都是城陽公主派遣來的。
城陽公主隨丈夫在外州,故而沒有出席女兒的大婚,只派人送來十幾名僕人和一些生活用度,聊表心意。
杜蓉本來不想要,在高有道勸說下才留下,避免了母女關係進一步惡化。
新婚夫妻,總是特別的恩愛。
高有道剛走在庭院,杜蓉便提著衣裙,從內院跑了過來,遠遠喊道:「夫君,下雪了,你冷———」
一語未畢,瞧見高有道身後的王及善,吃了一驚,趕忙停住腳步,整理了下衣服,邁著小碎步走了過來。
高有道朝她介紹道:「夫人,這位是內領府的王將軍。」
杜蓉斂社一禮,細聲細氣的道:「王將軍有禮。」
王及善拱手道:「高夫人有禮了。」
高有道將杜蓉拉到一邊,低聲道:「他找我有事,我們去書房談,你別進來送茶了。」
杜蓉忙道:「何事?」她也知道內領府登門,不會有好事。
高有道道:「我也不知,等我跟他談完後,再和你說。」
王及善離開李治寢殿時,朝王伏勝看了一眼,還打了個眼色。
王伏勝見李治正在看奏章,便悄悄離開了寢殿。
來到殿外時,只見王及善正站在遠處廊房下,目視著這邊。
王伏勝走了過去,道:「王將軍找我有事嗎?」
王及善朝他拱了拱手,道:「在下確實有一件事,想要向王大監請教。」
「與吐蕃有關?」
「不,只是一件私事。」
其實內領府剛建立時,兩人頗為不合,後來因王及善主動讓步,讓司宮台也參與到吐番諜報事宜,關係才緩和了不少。
話雖如此,兩人也只是不再敵視,平日只有工作上的來往,並無私交。
所以王伏勝見對方主動向自己尋求幫助,頗為意外,笑道:「王將軍有事,
儘管問便是。」
王及善道:「我想向您了解一下杜復這個人。」
「杜復?」王伏勝更加異,道:「您為何忽然問起他?」
王及善緩緩道:「此事與大食細作有關。前陣子,安西都護府的裴副都護派人給涼州的內領外府傳來一個消息,有一支西域商隊非常可疑。」
「外府都尉調查之後,發現這幫人很可能是大食細作,在安西打探安西都護府的虛實。」
「我傳令那都尉,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只暗中盯著,倘若這幫人準備直接返回西域,立刻抓捕。倘若他們朝長安方向而來,就暫且放任。」
「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長安,暗中打探大唐的情報,還試圖在機要部門,
發展內線。杜復便是他們正在發展的一個內線。」
王伏勝心中一凜,沉聲道:「杜復是中書省令史,若是被大食人買通,他們就能得到大量的機密消息!」
王及善道:「正是。我們內領府針對這種情況,通常有兩種應對方法,第一,直接抓捕,不給他們探聽機密的機會。第二,將計就計,反向探聽大食國的機密。」
王伏勝訝道:「第一點我明白,第二點如何做到?」
王及善微微一笑,道:「通常來說,被派到敵國的細作,都經受過嚴酷訓練,就算被抓住,也不會透漏本國任何消息。」
「不錯。」王伏勝身為司宮台監,對這一點也很熟悉。
王及善接著道:「然而他們發展的細作就不同了。」
「你是說,利用細作來探聽情報?」
「正是如此。」王及善點頭道:「外國密探在發展內線的過程中,難免要泄露一些本國信息,尤其是給他們交代任務時,更能窺見其目的。」
王伏勝道:「所以你們會任由他們發展內線,然後抓捕內線後,從內線口中拷問有用的情報。」
王及善承認道:「正是。」
王伏勝暗哼一聲,對王及善的做法並不滿意。
他很清楚普通人的脆弱,金錢、美人、高官厚祿,當外國密探開出各種價碼時,沒有多少人頂得住誘惑。
內領衛為達到目的,任由這些人被誘惑,再以私通敵國的罪名抓捕,未免太過殘酷。
王及善似乎看出他的想法,沉聲道:「有時候,為探聽到一個機密,我內領衛需要犧牲數名將士的性命,才能得到。這是國家間的爭鬥,不能有任何婦人之仁。」
王伏勝愜了愜,點頭道:「王將軍說的是,所以您打算也用同樣的方法,對付杜復嗎?」
王及善嘆道:「若是別人,也不必如此麻煩,可我調查杜復後,發現此人經歷太複雜了。」
王伏勝見他如此表情,微微一笑,道:「不錯,此人經歷坎坷,情況確實複雜。」
王及善緩緩道:「他雖只是個落寞世家子弟,但他的堂妹卻是聖人外甥女,
我又聽說,鄭氏與他頗有交情。」
王伏勝道:「鄭氏與他的關係,是看在高有道的面子上,此人最重要的人脈,就是高有道夫婦。」
王及善拱手道:「這個人我目前也不知該如何處理,所以過來向王大監請教。」
司宮台負責的是長安城的情報工作,各大家族之間的牽扯,人脈,沒有人比王伏勝更清楚。
王伏勝沉吟了一會,道:「高有道很得聖人看重,又確實有才,將來極有可能封侯拜相。所以我建議你去找他談談,和他打個招呼。」
王及善目光微閃,道:「好,多謝指點。」
朱雀門外的橫街以南,擺滿了攤子。
能在此處占一個攤位,並非容易之事,唐朝有嚴格的里坊制度,嚴禁在長安城大街上擺攤。
不過因為官員們中午用食的問題,若是讓他們出朱雀門,跑到附近的里坊用食再回去,時間太過緊湊。
貞觀年間,官員們便向皇帝請了恩旨,允許商販在橫街以南擺攤。
每天正午才能開始擺,暮鼓聲響起後,就必須收攤。
雖然擺攤時間不長,但官員們都出手闊綽,食量也大,在這片攤位區擺攤的商人,都能賺不少錢。
馬三元便在此處擺「胡餅」攤,他的胡餅與一般人不同,裡面有羊肉,價格也更貴一些。
若是在別處賣羊肉胡餅,生意可能不太好,普通百姓們還是更喜歡好吃又便宜的普通胡餅。
在這裡則正合適,官員們不在乎那三瓜兩棗,只要好吃就行。
剛到未時,便有官員們陸陸續續從朱雀門中出來了,眾商販當即大聲吆喝著馬三元叫賣了一陣,忽然警見三名年輕官員朝這邊走了過來。
「啊,高校書,盧校書,杜校書,您三位還是老規矩嗎?」他熱情的招呼道。
杜易簡道:「正是,給我和高兄來兩張餅,盧兄四張餅。」
盧照鄰是河北人,與江南人的食量完全不同。
三人在攤子上坐下,馬三元給他們一人打了碗羊骨湯。
這正是他聰明的地方。
如今天氣寒冷,他用剩下的羊骨頭熬湯,幾乎不費什麼成本,只要來吃胡餅,就免費送一碗。
結果生意果然好了幾分。
高有道三人確實冷的厲害,將冰涼的手捧在湯碗上,一口羊肉湯下肚,頓時渾身暖洋洋的。
突然,另一個攤子上有人喊道:「下雪了。」
三人吃了一驚,杜易簡起身走出攤棚,仰首望天,只見一個白點落在臉上,
冰涼冰涼,果然是雪花。
「嘿,還未到「小雪」,就開始下雪了,今年只怕要冷透了。」杜易簡感嘆一聲。
盧照鄰道:「瑞雪兆豐年,下點雪,也沒什麼不好。」他是范陽人,見到雪反覺親切。
高有道卻在想,長安寒冷,只怕吐蕃那邊會更冷,前線作戰的將士,也不知有多艱辛。
三人正喝著湯時,遠處走來一人,朝三人一拱手,在三人旁邊坐下。
來人是內領衛將軍王及善。
三人當即起身還禮。
不一會,三人吃完了胡餅,喝完了羊湯,在大街上分了手,各自歸家。
高有道正朝府中返回時,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他,轉頭一看,正是王及善。
「高校書,方便說幾句話嗎?」王及善大步趕了上來。
高有道見內領衛首領單獨找上自己,心中產生一種不好的預感。
「王將軍找下官有事嗎?」
王及善道:「能去您府上說嗎?」
高有道心中更加沉重,點了點頭,帶著王及善回到家門口。
高府雖然不大,卻有十幾名僕人,都是城陽公主派遣來的。
城陽公主隨丈夫在外州,故而沒有出席女兒的大婚,只派人送來十幾名僕人和一些生活用度,聊表心意。
杜蓉本來不想要,在高有道勸說下才留下,避免了母女關係進一步惡化。
新婚夫妻,總是特別的恩愛。
高有道剛走在庭院,杜蓉便提著衣裙,從內院跑了過來,遠遠喊道:「夫君,下雪了,你冷———」
一語未畢,瞧見高有道身後的王及善,吃了一驚,趕忙停住腳步,整理了下衣服,邁著小碎步走了過來。
高有道朝她介紹道:「夫人,這位是內領府的王將軍。」
杜蓉斂社一禮,細聲細氣的道:「王將軍有禮。」
王及善拱手道:「高夫人有禮了。」
高有道將杜蓉拉到一邊,低聲道:「他找我有事,我們去書房談,你別進來送茶了。」
杜蓉忙道:「何事?」她也知道內領府登門,不會有好事。
高有道道:「我也不知,等我跟他談完後,再和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