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貴妃染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8章 貴妃染病

  李治策馬奔馳在飛龍院草場之上。

  他跨下的這匹馬是裴行儉進獻的,名約獅子,體態修長,脖頸粗壯,而且頗通靈性。

  李治只需松一松大腿力度,它就立刻放慢速度,反之亦然。

  因寒風刺骨,李治沒有騎太快。

  繞著草場跑了一圈後,出了些汗,在更衣室換了身衣服,邁步在禁苑緩步閒逛。

  內領府已經確認消息,大食國果然入侵吐蕃,而且他們的準備比想像中的充分,一共集結了十萬軍隊。

  大食人強制從大勃律國、小勃律國等屬國中抽調了五萬人,當做先鋒,被欽陵擊敗的就是這支先鋒軍。

  然而大食人還有五萬騎兵主力,其中一部分,正是歸附他們的突厥五咄陸部。

  大食人橫插一腳,對李治來說,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大食人也配合進攻,吐蕃被消滅的可能性又提高了幾分,可以消去李治心頭之患,

  壞消息是,自己布置一年多的計劃,也會受到影響。

  大食人進攻的路線就在蘇定方北面,倘若他們真的攻入吐蕃腹地,很可能與蘇定方布撞著,奇襲計劃便泡湯了。

  眼下吐番已將主力分成兩部分。

  祿東贊率領的一支主力,收拾完蘇毗茹之後,已經在邏些城外圍,布置好一個防禦圈,抵擋唐軍和六詔的進攻。

  祿東贊親自坐鎮那曲城,抵禦唐羌聯軍的進攻。

  吐蕃人守城意志頑強,薛仁貴領軍攻了三天後,沒能攻破城池,索性駐紮城外,不再進攻。

  六詔聯軍也被祿東贊的長子悉若擋在尼池城外,局面暫時陷入了僵持階段。

  另一方面,欽陵則率領另一支吐蕃主力,在邏些城北面駐防,防守著大食人的進攻。

  那邊消息比較滯後,暫時也不知欽陵是否與大食主力打起來了。

  眼下這種局面,李治也必須做出一個抉擇。

  要麼按照原計劃,讓薛仁貴繼續牽制,以蘇定方的奇襲部隊為核心。

  要麼改變計劃,讓薛仁貴不必留手,放開手腳去打,爭取擊破祿東贊的守軍部隊。

  李治已經向程務挺傳達一項命令,讓他去聯繫一下蘇定方。

  等了解蘇定方部的情況後,他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無論如何,眼下不能著急,需要等待情況的變化。

  這次進攻吐蕃,李治充分利用了小弟的力量。

  薛仁貴的主力唐軍只有三萬人,吐谷渾三萬,東女、党項、白蘭羌各一萬,

  再算上其他小部落,加起來才有十幾萬人。

  隴右道和劍南道只需要負責三萬唐軍的補給,後勤壓力並不算太大,這場持久戰可以打下去。

  想到此處,李治心中透亮,邁著步子朝後宮返回,

  回到甘露殿後,只見寢殿外站著三個人,是李孝、李勇和李廉,三人腦袋上都頂著一個鞠球。

  這仁小子趁李治出巡時,竟然天天上學遲到,課業也不做了,李治便決定狠狠懲治一下他們。

  三人喜歡玩鞠,李治便讓他們三個月不准踢球,每次上鞠學時,就頂著鞠,在甘露殿罰站。

  今天正好是他們最後一次罰站,三人都一臉可憐兮兮的望著李治。

  李治走上前去,沉聲道:「二郎,你身為兄長,以後應該做好榜樣,教兩個弟弟學好,而不是被他們帶壞!」

  李孝低聲道:「孩兒記住了。」

  李治又道:「三郎,你不是一直都很尊敬薛仁貴嗎?朕的命令他都會很好的執行,你又是怎麼做的?」

  李勇急道:「父親,我以後再不敢了。」說話時,鞠球掉了下來,他趕忙撿起,又放在頭頂。

  李治最後將目光看向李廉,只見他眼眶紅潤潤的,眼角已有淚光,顯得最是可憐。

  李治對這小子的性情,已經很熟悉了,知道他最擅長裝可憐,絲毫不為所動,沉著臉道:「四郎,你從小聰慧過人,只不過聰慧要用對地方,否則只會害了自己。」

  李廉哽咽道:「孩兒知錯了。」

  李治一揮手,道:「都記住這次教訓,以後誰再敢犯事,朕決不輕饒!」

  三人都恭恭敬敬行了一禮,拿著鞠球告退了。

  李治長嘆一口氣。

  他此刻終於體會到教導孩子的難處了,尤其是這些皇子,若是不教好,將來只會為害地方。

  他回到屋中,走到榻上坐下,朝王伏勝吩咐道:「去把外殿的奏章都拿過來吧。

  因天氣寒冷,他最近更喜歡在溫暖的寢殿處理奏章。

  王伏勝卻沒有動,低聲提醒道:「陛下,剛剛薰風殿傳來消息,貴妃娘子染了病。」

  李治微微一驚:「病得嚴重嗎?」

  王伏勝道:「孫神醫已經過去瞧過了,只是偶感風寒,沒有大礙。」

  李治鬆了口氣,當即起身,朝薰風殿而去。

  來到殿外,聽到屋中傳來一道聲音,

  「姨娘,您喝藥。」是高安公主的聲音。

  「高安真乖,越來越像大娘子了。」鄭貴妃誇讚的聲音跟著響起。

  李治來到通門,只見高安公主跪坐在榻前,正在服侍鄭貴妃用藥。

  鄭貴妃很快注意到李治到來,趕忙坐直了身,便要向李治見禮。

  李治快步過去,按住她肩膀,笑道:「都是病人了,好好躺著,禮儀就免了。」

  鄭貴妃應了聲是。

  「父親,您來看望姨娘了嗎?」高安公主朝他甜甜一笑。

  李治摸了摸她小臉,道:「高安果然長大了,都會照顧人了。』

  高安公主得意道:「人家都九歲了嘛。」

  這小傢伙果然早熟了很多,向李治告退一聲,嘻嘻一笑,跑了出去,竟知道給兩人留獨處的空間。

  李治朝鄭貴妃道:「好端端的,怎麼忽然染了風寒?」

  鄭貴妃笑道:「妾身身子骨弱,每到立冬後,就容易染風寒,昨日去徐妹妹宮裡走了一趟,回來就覺得喉嚨不舒服。陛下不必掛礙。」

  李治知她是以前落下病根,對她又心疼了幾分,將她摟在懷裡,道:「以後立冬之後,你出門就坐車,一定要養好身子骨。」

  鄭貴妃將頭埋首在李治懷裡,也不知為什麼,突然就哭了起來。

  李治輕輕撫摸著她的後背,道:「只是讓你坐攀車罷了,怎麼突然哭了?」

  鄭貴妃哽咽道:「妾身不是為這個。」

  李治道:「別哭,到底怎麼了,跟我說說。」

  鄭貴妃抬起梨花帶雨的臉,泣聲道:「陛下,您是不是兩年之後,就要經常離開長安,巡狩地方了?」

  李治嘆道:「是的,這是孫神醫的建議,為了治好我的頭疾。」

  鄭貴妃哽咽道:「那妾身將來是不是很難再見到您了?」

  李治愣了一下,笑道:「怎麼會呢,你若是願意,朕也可以帶上你。」

  鄭貴妃驚喜道:「當真?」

  李治笑道:「當然是真的,朕這次不就把皇后給帶上了嗎?」

  鄭貴妃低著頭道:「妾身以為您只帶皇后殿下,不帶我們。」

  李治笑道:「你們都是朕的女人,朕當然都要帶上。」

  鄭貴妃破涕為笑,道:「陛下,妾身最近又譜了一首新曲,奏給您聽吧?」

  李治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好好養病,等養好了身子,朕再聽你奏曲不遲。」

  安撫好鄭貴妃後,李治回到甘露殿處理今日的政務。

  最近田制已在大部分州縣推廣,正如盧承慶等人的預料,關內推廣之後,其他州縣的接受度,也高了很多,就連江南也順利推進。

  有了柳氏的教訓,李治讓戶部在給田契加印時,更加嚴格了一些,防止有人渾水摸魚。

  現在就只差河北和嶺南兩地了,根據劉仁軌的上奏,折衝府的擴充,已在河北產生積極影響。

  河北百姓參軍的積極性非常強,八月中旬,八十個折衝府的編制就滿了,河北已多了八萬軍隊。

  劉仁軌已將一部分軍隊,調到營州駐防,同時也在訓練這支新軍。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進行,等田制完全推開,接下來,也該慢慢推行稅制和兵制的改革了。

  這時,王及善忽然走了進來。

  李治見他進屋,立刻問道:「王卿,可是有前線軍情?」

  王及善拱手道:「陛下,並非前線軍情,而是長安城內,多了一些大食細作李治皺眉道:「大食細作?何時來的長安?」

  王及善道:「就在這幾日,他們假冒成一支西域商隊。」

  李治沉聲道:「那就儘快查清他們的目的,他們既然進軍吐蕃,隨時都有可能跟我們打仗,把他們當做吐蕃細作對待。」

  王及善肅然道:「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