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所以,他們要居安思危。
一家人在一起,團結是團結了,但目標也很大,所以狡兔三窟的法子還是得用上,因此她私底下問了問張叔進城後的打算,知道他沒什麼想法後,崔粥就建議的提了一句。
「要不學學蓋屋子?木工也好,泥瓦工也好,若是學成了也是門好手藝。」
張叔不懂這些,但覺得家裡年輕一輩的孩子中崔粥是最有主意的,所以他願意聽,就是不知道這把年紀了去學做工,還能不能找得到?
「這個簡單,秦掌柜那裡認識許多類似的工頭,他們常年都有要翻新或者重建的活兒,人手都不夠的,我去同他說說看,選個踏實良善的工頭跟著學,或許能好。」
聽到這裡,倆石頭也覺得不錯。
尤其是小石頭,他嘴笨,始終不如哥哥那樣在外吃得開,所以這幫閒的活計他做得也一般,因此聽到這消息,想著不如跟阿爹一起換個行當,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崔粥和張小苓聽了,覺得也是條路,便同意了。
就這樣,張叔帶著兒子小石頭去學了蓋屋的活計,而大石頭則在幫閒這條路上做得愈發得心應手,甚至還能給食肆拉生意,他嘴巴伶俐,也有眼力見,知道食客們的需求,就會換著花樣的推薦。
因此,食客們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見此,崔粥還給他了些絲帛店的小塊布料,讓他也可以一併推銷推銷,若是成了就按布料或者成衣的二成利提給他。
大石頭聽了動力十足,還自己研究了些推銷的方法,確實也見效了,因此這一年,人人都在忙著賺錢,忙著營生,忙著奔赴新生活。
因為絲帛店的發力,初雪剛落下的時候,崔粥攢夠了欠陸道安的所有房錢,但唯獨就是沒能等來這個人。
他自去年離開後,就再沒了消息。
仿佛他從未出現過在崔粥的生命里似的,若不是左側屋時常進去灑掃,崔粥都有些恍惚了。
後院,大嫂張小苓給家裡添了個胖孫子。
因為休息的好,家裡又換著花樣的給她做月子,因此奶水也好,等出了月子,母子都胖了一圈。
過去的張小苓瘦些,比不得現在富態,但唯一不變的是她與崔大牛的感情依舊濃郁,有了孩子也跟之前一樣,崔阿娘私底下調侃了一句,說怕是過些日子,家裡又要有添丁的喜氣了!
第104章 嫁人
好事成雙。
大牛的兒子生下來了,取名堯哥兒,而另一邊趙平也沒閒著,和周芹也談了快一年的「戀愛」,雙方都覺得可以定下來了,所以特意選了個好日子,就敲鑼打鼓的到崔家來下聘。
周家的人,周芹早跟他們斷絕了來往。
只有一個祖母,她打算等到成親的時候讓大牛哥找個藉口把人接來就好,所以如今就是崔家爹娘做主,替她應下了這門親。
婚期定在次年的二月,雖有些趕,但好在什麼都是現成的。
只是嫁衣得好好準備,為此,王錫蘭接過了這個重擔。
羅家的大丫和二丫經過了這段日子的培養,已經比剛來的時候好太多,二人從前就跟乾涸的荷花似的,透著些殘敗的氣息,可現在就跟剛開苞的花骨朵似的,變得溫和又明亮。
她們二人知道周芹要做嫁衣的時候,就主動提出想要幫忙。
王錫蘭知道她們私底下沒少苦練,所以放心的把前期準備都交給兩姐妹來做,她則負責馬面上的繡紋,並蒂花開,寓意極好。
就這樣,崔粥一邊忙碌著家裡的生意,一邊還要幫著籌備周芹的婚事,有了大哥大嫂在前,她操辦起來得心應手的很,前段日子食肆特意推出的「喜」系列,也全都派上了用場。
這天,崔粥找到了還在灶間忙碌的周芹,便拉她到小院去。
周芹還以為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說呢,擦了擦手上的水漬就跟了過去,等她來到院子裡時,就看到了烤爐,眼中多有疑惑的問了句。
「怎麼了?」
「阿姐,你成親,我也不知道送什麼好,想來想去覺得還是送你這個吧,此前,我和大哥有想法往南安城去再把生意擴一擴,可你現在也看到了,家裡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這一走總歸不是事兒,所以我想著若是你願意的話,我可以把烤爐的使用方法還有各種餅乾,曲奇,吐司的製作方法都寫給你,以你的手藝,多用些心思,一定能成!」
周芹大驚,她是知道崔粥靠這個拿下了不少大單子的。
等於說這就是食肆生意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她怎麼能輕易帶走?連忙搖手就說道。
「胡鬧,給我做什麼?食肆的生意好,咱們大家都好,乾爹乾娘給我的陪嫁夠多了,我若是還把這個要走,我還做人嗎?」
「你別多想,是因為日前我跟趙平哥說起來的時候聽到了他有想法去南安城闖一闖,我才起了這個念頭的,餅乾生意不同於其他,在南安城的天地會更廣闊些,所以你們既然有條件做,為何不做?千萬別被這些虛的給拘束住了。」
聞言,周芹沉默了。
趙平想去南安城的事情,也同她說過好幾次了,她一直沒應下來,主要原因還是不想離開熟悉的大家,可崔粥說的也對,餅乾的價錢在兆縣,怎麼算都偏貴,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外來訂單撐著。
倘若他們去把南安城的市場給開拓出來,未免不是一種回報崔家的好方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家人在一起,團結是團結了,但目標也很大,所以狡兔三窟的法子還是得用上,因此她私底下問了問張叔進城後的打算,知道他沒什麼想法後,崔粥就建議的提了一句。
「要不學學蓋屋子?木工也好,泥瓦工也好,若是學成了也是門好手藝。」
張叔不懂這些,但覺得家裡年輕一輩的孩子中崔粥是最有主意的,所以他願意聽,就是不知道這把年紀了去學做工,還能不能找得到?
「這個簡單,秦掌柜那裡認識許多類似的工頭,他們常年都有要翻新或者重建的活兒,人手都不夠的,我去同他說說看,選個踏實良善的工頭跟著學,或許能好。」
聽到這裡,倆石頭也覺得不錯。
尤其是小石頭,他嘴笨,始終不如哥哥那樣在外吃得開,所以這幫閒的活計他做得也一般,因此聽到這消息,想著不如跟阿爹一起換個行當,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崔粥和張小苓聽了,覺得也是條路,便同意了。
就這樣,張叔帶著兒子小石頭去學了蓋屋的活計,而大石頭則在幫閒這條路上做得愈發得心應手,甚至還能給食肆拉生意,他嘴巴伶俐,也有眼力見,知道食客們的需求,就會換著花樣的推薦。
因此,食客們對他的印象也很好。
見此,崔粥還給他了些絲帛店的小塊布料,讓他也可以一併推銷推銷,若是成了就按布料或者成衣的二成利提給他。
大石頭聽了動力十足,還自己研究了些推銷的方法,確實也見效了,因此這一年,人人都在忙著賺錢,忙著營生,忙著奔赴新生活。
因為絲帛店的發力,初雪剛落下的時候,崔粥攢夠了欠陸道安的所有房錢,但唯獨就是沒能等來這個人。
他自去年離開後,就再沒了消息。
仿佛他從未出現過在崔粥的生命里似的,若不是左側屋時常進去灑掃,崔粥都有些恍惚了。
後院,大嫂張小苓給家裡添了個胖孫子。
因為休息的好,家裡又換著花樣的給她做月子,因此奶水也好,等出了月子,母子都胖了一圈。
過去的張小苓瘦些,比不得現在富態,但唯一不變的是她與崔大牛的感情依舊濃郁,有了孩子也跟之前一樣,崔阿娘私底下調侃了一句,說怕是過些日子,家裡又要有添丁的喜氣了!
第104章 嫁人
好事成雙。
大牛的兒子生下來了,取名堯哥兒,而另一邊趙平也沒閒著,和周芹也談了快一年的「戀愛」,雙方都覺得可以定下來了,所以特意選了個好日子,就敲鑼打鼓的到崔家來下聘。
周家的人,周芹早跟他們斷絕了來往。
只有一個祖母,她打算等到成親的時候讓大牛哥找個藉口把人接來就好,所以如今就是崔家爹娘做主,替她應下了這門親。
婚期定在次年的二月,雖有些趕,但好在什麼都是現成的。
只是嫁衣得好好準備,為此,王錫蘭接過了這個重擔。
羅家的大丫和二丫經過了這段日子的培養,已經比剛來的時候好太多,二人從前就跟乾涸的荷花似的,透著些殘敗的氣息,可現在就跟剛開苞的花骨朵似的,變得溫和又明亮。
她們二人知道周芹要做嫁衣的時候,就主動提出想要幫忙。
王錫蘭知道她們私底下沒少苦練,所以放心的把前期準備都交給兩姐妹來做,她則負責馬面上的繡紋,並蒂花開,寓意極好。
就這樣,崔粥一邊忙碌著家裡的生意,一邊還要幫著籌備周芹的婚事,有了大哥大嫂在前,她操辦起來得心應手的很,前段日子食肆特意推出的「喜」系列,也全都派上了用場。
這天,崔粥找到了還在灶間忙碌的周芹,便拉她到小院去。
周芹還以為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說呢,擦了擦手上的水漬就跟了過去,等她來到院子裡時,就看到了烤爐,眼中多有疑惑的問了句。
「怎麼了?」
「阿姐,你成親,我也不知道送什麼好,想來想去覺得還是送你這個吧,此前,我和大哥有想法往南安城去再把生意擴一擴,可你現在也看到了,家裡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這一走總歸不是事兒,所以我想著若是你願意的話,我可以把烤爐的使用方法還有各種餅乾,曲奇,吐司的製作方法都寫給你,以你的手藝,多用些心思,一定能成!」
周芹大驚,她是知道崔粥靠這個拿下了不少大單子的。
等於說這就是食肆生意來源的一個重要部分,她怎麼能輕易帶走?連忙搖手就說道。
「胡鬧,給我做什麼?食肆的生意好,咱們大家都好,乾爹乾娘給我的陪嫁夠多了,我若是還把這個要走,我還做人嗎?」
「你別多想,是因為日前我跟趙平哥說起來的時候聽到了他有想法去南安城闖一闖,我才起了這個念頭的,餅乾生意不同於其他,在南安城的天地會更廣闊些,所以你們既然有條件做,為何不做?千萬別被這些虛的給拘束住了。」
聞言,周芹沉默了。
趙平想去南安城的事情,也同她說過好幾次了,她一直沒應下來,主要原因還是不想離開熟悉的大家,可崔粥說的也對,餅乾的價錢在兆縣,怎麼算都偏貴,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外來訂單撐著。
倘若他們去把南安城的市場給開拓出來,未免不是一種回報崔家的好方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