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蘇月聽他們說了半天,腦子里一直嗡嗡作響。現在太后點了她的名,敷衍是敷衍不過去的,只是一時有些彷徨,難道這硃砂痣要當不成了?
細想權大這個人……她又不是鐵石心腸,當然知道他的好,就算他嘴欠,她也覺得可以包涵。嫁給他,早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自己假裝掙扎兩下而已,說認命也已經認命了,總比盲婚啞嫁強。
可是梨園怎麼辦?那麼大的梨園,她好不容易和大家一起支撐起來的梨園,還沒真正做出成績,就不讓她幹了嗎?
她遲遲望了望太后,太后和齊王都看著她,讓她臉頰隱隱發燙。
定神一思量,自己也不是扭捏的小女郎,現在正是能說話的時候,若是放棄了,就只剩等著宮裡來抬人了。
於是下了決心,起身向太后長揖下去,「臣與陛下常來常往,雖沒有說破,但臣心裡知道,將來必要依附陛下的。若得阿爹阿娘應允,臣願與陛下共偕白首,只是目前臣的心思全在梨園,恐怕不能立時放下一切待嫁。請太后與陛下再行商議,臣若想延後婚期,不知能否有迴旋的餘地?若不能,就請陛下再覓佳偶,臣盡心為陛下打理梨園,以此回報陛下的恩德吧。」
第57章
太后覺得有點泄氣, 答應嫁了,但婚期得延後,那麼立春之約難以實行, 而她實現抱孫的願望, 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太后甚是苦惱, 試著再向她打探,「婚期安排在明年春, 你看行不行?還有半年時間,這半年你物色好信得過的接班人, 就算你身居掖庭, 也能讓梨園照著你的規劃更加完善,這樣不是一舉兩得麼,你說呢?」
與太后討價還價, 實在需要莫大的勇氣, 就算人家看重你, 你若是恃寵而驕,也極易觸發對方的不滿。但這也不是她非要拿喬, 實在是相較於婚姻,她覺得自己的志向和願景更為重要。她要親手改變梨園,要看著梨園一點點壯大, 就像種下一株苗, 她要親手澆水, 親眼看它開花,而不是坐在深深的宮殿裡,等著外面的人來向她描述, 這花開成了什麼樣,是紅色的還是紫色的。
說得太強硬, 唯恐傷了太后的心,她想了想問:「臣婚後,還能走出掖庭去圓璧城嗎?還能見那些樂工和舞伎嗎?若是能,一切聽憑太后安排,臣無不從命。」
這下太后為難了,「一國之母,勢必要坐鎮中宮,統管掖庭。就算沒有梨園的公務可操持,掖庭中大大小小的事也不少,照舊會讓你忙得閒不下來的。」
蘇月笑了笑,「掖庭是過日子,振興梨園是功在社稷的大事。臣有野心,想把那個沒人看好的衙門,變成天下樂師的樂土,把我們大梁的音聲傳播到外邦去,傳播到西域去。」
太后聽她說完,眼神透出一股愴然,心道真是天造地設的一雙,都是有追求的人,都有寧折不彎的脊樑。
辜家夫婦心下則有些擔憂,這些當權者與你協商前很有耐心,你要是不能如她的願,還能對你有好臉色嗎?
思及此,辜家夫婦也站了起來,卻咬緊牙關沒去制止女兒。蘇月自小就有主意,作為爹娘,他們不想因一場婚姻,把她變成第二個唯唯諾諾的大姑母。
太后看他們一家三口都站著,實在感到頭大,明明一切說得好好的,怎麼就是婚期定不下來呢。
就不能給大郎一個名分嗎?太后悲哀地想,為了這個名分,愁煞他們母子了。
如果氣性強些,一跺腳說這媳婦不要也罷,當下是可以痛快痛快,但痛快過後呢?皇帝他不是不長進嗎!
所以這事還得再行協商,太后壓了壓手,「怎麼都站著?唉呀,坐下坐下。婚期的事兒,回頭讓陛下再與你商議,你們倆擬定一個好時節,到時候讓司天台的人再排算日子就行了。我想著,要不咱們遵民間的習俗,先把五禮過了吧,這麼也算有憑有據,」轉頭問辜夫人,「夫人的意思呢?」
辜夫人當然要做和事佬,趕忙點頭附和,「太后說得很是,畢竟年紀都不小了,婚事定下了,我們做父母的也了了一樁心事。」
太后撫掌,「那就這麼說定了,人的想法應時而變,說不定過兩日自己想通了,也未可知啊。」語畢竟把自己也勸動了,一切好像又豁然開朗了。
「對對對。」辜祈年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見太后沒有動怒,暗自慶幸不已,一面拿眼神示意蘇月見好就收,別再有什麼異議了。
總算婚事敲定,還不是用威逼利誘,完全是兩家心平氣和商談的結果。太后覺得四年前自己丟失的面子尋回來了,親家對她沒有怨言,也不會在背後指摘她。越想越高興,看看蘇月,人家養到這麼大的女郎,終於是自己家的了,忙拉過來好生在懷裡抱了一下,欣慰道:「我惦記了那麼久的女郎,可算要做我家媳婦了。」
與其說這門婚事是皇帝一往情深的回報,莫如說是太后從未打消的執念。她就是這麼奇怪的人,途經人家門前一眼相中,就算排除萬難也要把人娶到手。這下兒子歡喜,自己也歡喜,至於究竟什麼時候能舉行大婚儀式,這個放到後頭再議,當下先高興夠了再想其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細想權大這個人……她又不是鐵石心腸,當然知道他的好,就算他嘴欠,她也覺得可以包涵。嫁給他,早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自己假裝掙扎兩下而已,說認命也已經認命了,總比盲婚啞嫁強。
可是梨園怎麼辦?那麼大的梨園,她好不容易和大家一起支撐起來的梨園,還沒真正做出成績,就不讓她幹了嗎?
她遲遲望了望太后,太后和齊王都看著她,讓她臉頰隱隱發燙。
定神一思量,自己也不是扭捏的小女郎,現在正是能說話的時候,若是放棄了,就只剩等著宮裡來抬人了。
於是下了決心,起身向太后長揖下去,「臣與陛下常來常往,雖沒有說破,但臣心裡知道,將來必要依附陛下的。若得阿爹阿娘應允,臣願與陛下共偕白首,只是目前臣的心思全在梨園,恐怕不能立時放下一切待嫁。請太后與陛下再行商議,臣若想延後婚期,不知能否有迴旋的餘地?若不能,就請陛下再覓佳偶,臣盡心為陛下打理梨園,以此回報陛下的恩德吧。」
第57章
太后覺得有點泄氣, 答應嫁了,但婚期得延後,那麼立春之約難以實行, 而她實現抱孫的願望, 又變得遙遙無期了。
太后甚是苦惱, 試著再向她打探,「婚期安排在明年春, 你看行不行?還有半年時間,這半年你物色好信得過的接班人, 就算你身居掖庭, 也能讓梨園照著你的規劃更加完善,這樣不是一舉兩得麼,你說呢?」
與太后討價還價, 實在需要莫大的勇氣, 就算人家看重你, 你若是恃寵而驕,也極易觸發對方的不滿。但這也不是她非要拿喬, 實在是相較於婚姻,她覺得自己的志向和願景更為重要。她要親手改變梨園,要看著梨園一點點壯大, 就像種下一株苗, 她要親手澆水, 親眼看它開花,而不是坐在深深的宮殿裡,等著外面的人來向她描述, 這花開成了什麼樣,是紅色的還是紫色的。
說得太強硬, 唯恐傷了太后的心,她想了想問:「臣婚後,還能走出掖庭去圓璧城嗎?還能見那些樂工和舞伎嗎?若是能,一切聽憑太后安排,臣無不從命。」
這下太后為難了,「一國之母,勢必要坐鎮中宮,統管掖庭。就算沒有梨園的公務可操持,掖庭中大大小小的事也不少,照舊會讓你忙得閒不下來的。」
蘇月笑了笑,「掖庭是過日子,振興梨園是功在社稷的大事。臣有野心,想把那個沒人看好的衙門,變成天下樂師的樂土,把我們大梁的音聲傳播到外邦去,傳播到西域去。」
太后聽她說完,眼神透出一股愴然,心道真是天造地設的一雙,都是有追求的人,都有寧折不彎的脊樑。
辜家夫婦心下則有些擔憂,這些當權者與你協商前很有耐心,你要是不能如她的願,還能對你有好臉色嗎?
思及此,辜家夫婦也站了起來,卻咬緊牙關沒去制止女兒。蘇月自小就有主意,作為爹娘,他們不想因一場婚姻,把她變成第二個唯唯諾諾的大姑母。
太后看他們一家三口都站著,實在感到頭大,明明一切說得好好的,怎麼就是婚期定不下來呢。
就不能給大郎一個名分嗎?太后悲哀地想,為了這個名分,愁煞他們母子了。
如果氣性強些,一跺腳說這媳婦不要也罷,當下是可以痛快痛快,但痛快過後呢?皇帝他不是不長進嗎!
所以這事還得再行協商,太后壓了壓手,「怎麼都站著?唉呀,坐下坐下。婚期的事兒,回頭讓陛下再與你商議,你們倆擬定一個好時節,到時候讓司天台的人再排算日子就行了。我想著,要不咱們遵民間的習俗,先把五禮過了吧,這麼也算有憑有據,」轉頭問辜夫人,「夫人的意思呢?」
辜夫人當然要做和事佬,趕忙點頭附和,「太后說得很是,畢竟年紀都不小了,婚事定下了,我們做父母的也了了一樁心事。」
太后撫掌,「那就這麼說定了,人的想法應時而變,說不定過兩日自己想通了,也未可知啊。」語畢竟把自己也勸動了,一切好像又豁然開朗了。
「對對對。」辜祈年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見太后沒有動怒,暗自慶幸不已,一面拿眼神示意蘇月見好就收,別再有什麼異議了。
總算婚事敲定,還不是用威逼利誘,完全是兩家心平氣和商談的結果。太后覺得四年前自己丟失的面子尋回來了,親家對她沒有怨言,也不會在背後指摘她。越想越高興,看看蘇月,人家養到這麼大的女郎,終於是自己家的了,忙拉過來好生在懷裡抱了一下,欣慰道:「我惦記了那麼久的女郎,可算要做我家媳婦了。」
與其說這門婚事是皇帝一往情深的回報,莫如說是太后從未打消的執念。她就是這麼奇怪的人,途經人家門前一眼相中,就算排除萬難也要把人娶到手。這下兒子歡喜,自己也歡喜,至於究竟什麼時候能舉行大婚儀式,這個放到後頭再議,當下先高興夠了再想其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