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天爺,三言兩語間綁定了兩家的關係,簡直與皇帝在朝堂上化解言官彈劾的手段如出一轍。
蘇月沒敢吭聲,而辜家夫婦則有些尷尬,又是親近,又是不見外,真可謂太后肚裡能撐船。為了兒子的婚事,以前曾經再不受用,如今也當沒有發生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辜夫人最是知情識趣,謙卑地說是,「太后這心田,讓卑下不知說什麼好。陛下大放恩典,我們一家上下連要致謝,都無從謝起了。」
太后笑道:「謝什麼,當初權家的族親紛紛遷往上都,不也是朝廷給與優恤安排的嗎。咱們誠如自家人一樣,陛下與你們也不生分。聽說十五留宿在貴府上了?難怪第二日二郎進來,邀他上我這裡用飯,宮人竟說他昨夜起就不在宮中了。」
太后是隨口一說,但這一隨口,不知不覺中就坐實了兩家牽扯不清的關係。
反正她也不著急,因為知道今天的事必成無疑。既說起二郎,不免要引薦引薦,比了比身邊人道:「這是我的幼子,陛下封了齊王,不過一向不太出門,你們想是沒有見過。」
兩下里站起身互相行禮,齊王對太后道:「那日在代侯府上,我曾有幸見過辜娘子。聽說中秋大宴,梨園的曲目精彩異常,可惜我沒有眼福,遺憾得很呢。」
太后笑呵呵說:「不礙的,中秋過後還有立冬,還有正旦,有的是機會觀演,不急在一時。」嘴上說著,心裡頂關切的是立春,便試探著問蘇月,「陛下可與你說過立春的安排?」
蘇月想起他確實含含糊糊提過,但具體是什麼安排,卻並未向她透露。
「陛下說與您有個立春之約,可臣問他,他又說不足為外人道。」
太后大呼倒灶,這兒子過於沒出息,比他父親更膽小。但凡他拿出平定天下的一成功力出來,媳婦早就有了,連孩子都該有了。可他卻好,還在不急不慢地周旋,不知究竟有什麼可磨蹭的。你要說他臉皮薄,他也知道賴在人家家裡不走,實則腦子半點不笨,就是嘴笨。你若說他臉皮厚,他對待喜歡的女郎那種瞻前顧後,真是狗見了都搖頭。
太后覺得這件事不能這麼耗下去了,再耗天該冷了。兒子不中用,還是得為娘的出馬,辜家夫婦既然來了,今日就索性把話說破吧!
於是太后直言不諱,對辜家夫婦道:「別瞧我們陛下英雄蓋世,遇上了女郎,半點也不會說話。但他願意辦實事,他若對你好,光顧著掏心挖肺,有時候這種性子吃虧得很,因不善言辭,難以贏得女郎的芳心。員外,夫人,四年前咱們家曾向貴府上提親,貴府上沒有給我們再爭取的機會,說實話,我很有些傷心。對於女郎,我是打心底里喜歡,不怕你們笑話,當初明知親事不成了,我也還是遠遠看女郎在府門前舍米舍面,心裡不知多懊喪。貴府上有貴府上的考慮,兵荒馬亂捨不得女郎外嫁是人之常情,可如今天下太平了,又男未婚女未嫁,我想再問一句,我家大郎可還有機會向貴府上提親?」
其實早就知道今日召見,太后是懷著怎樣的目的,但話真正說出口,還是很令辜家人驚愕。
沒有皇權威逼,也不是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太后依舊以平等虔誠的態度來商討兒女的婚事,倒弄得辜家夫婦十分慚愧了。
辜祈年訕訕道:「卑下當年有眼無珠,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今日太后說這番話,愈發顯得卑下鼠目寸光了。」
辜夫人望了望丈夫,在得到他肯定的眼神後,方才對太后剖心,「卑下也與太后說句實話吧,我家雖是世代經商,但並非貪慕權貴的門第,家中孩子都是我們心頭的肉,從來沒有想過讓她們登梯上高,去夠不該夠的果子。上年陛下御宇,我們心中惶恐,但也並未後悔把女郎留在身邊。後來她被強征進梨園,我們有怨言,也曾深深感慨過世道艱難,然到如今才明白,這是孩子命中注定的際遇,她終究是要離開爹娘的。陛下豐厚的賞賜,讓我們日夜難安,總覺受之有愧。今日又蒙太后召見,您這一番肺腑之言,叫我們何以克當啊。」
太后拍了拍辜夫人的手,笑著說:「咱們都是實誠人,不拐彎抹角說事,心思敞亮。陛下對娘子的偏愛有目共睹,他一步一步為娘子壘好了基石,還請員外及夫人看見他的良苦用心。」
辜祈年點頭不迭,「看得見,卑下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太后今日特意召見我們,著實是抬舉了,這事只需吩咐一聲而已,哪裡用得著親自費心。」
所以說辜祈年到底是生意場上的積年,他不會明打明地追問,是要讓蘇月當皇后還是當妃嬪。話語間以退為進,就是在逼太后表態,會給蘇月一個什麼樣的名分。
太后心裡自然明白,笑道:「規規矩矩地聘正妻,豈是吩咐一聲能了事的,就算我答應,朝中那些掌管著宗族事務的官員們也不能答應。我與陛下早就商定了,四年前是如此,四年後依然如此。我們是實心要結親的,也用不著媒人牽線搭橋了,就由我厚著臉皮親自與員外夫人說吧。」言罷又望向蘇月,「娘子的意思呢?你在我眼中,可不是一般的女郎啊,父母之命固然要遵,但你自己的想法也尤為重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月沒敢吭聲,而辜家夫婦則有些尷尬,又是親近,又是不見外,真可謂太后肚裡能撐船。為了兒子的婚事,以前曾經再不受用,如今也當沒有發生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辜夫人最是知情識趣,謙卑地說是,「太后這心田,讓卑下不知說什麼好。陛下大放恩典,我們一家上下連要致謝,都無從謝起了。」
太后笑道:「謝什麼,當初權家的族親紛紛遷往上都,不也是朝廷給與優恤安排的嗎。咱們誠如自家人一樣,陛下與你們也不生分。聽說十五留宿在貴府上了?難怪第二日二郎進來,邀他上我這裡用飯,宮人竟說他昨夜起就不在宮中了。」
太后是隨口一說,但這一隨口,不知不覺中就坐實了兩家牽扯不清的關係。
反正她也不著急,因為知道今天的事必成無疑。既說起二郎,不免要引薦引薦,比了比身邊人道:「這是我的幼子,陛下封了齊王,不過一向不太出門,你們想是沒有見過。」
兩下里站起身互相行禮,齊王對太后道:「那日在代侯府上,我曾有幸見過辜娘子。聽說中秋大宴,梨園的曲目精彩異常,可惜我沒有眼福,遺憾得很呢。」
太后笑呵呵說:「不礙的,中秋過後還有立冬,還有正旦,有的是機會觀演,不急在一時。」嘴上說著,心裡頂關切的是立春,便試探著問蘇月,「陛下可與你說過立春的安排?」
蘇月想起他確實含含糊糊提過,但具體是什麼安排,卻並未向她透露。
「陛下說與您有個立春之約,可臣問他,他又說不足為外人道。」
太后大呼倒灶,這兒子過於沒出息,比他父親更膽小。但凡他拿出平定天下的一成功力出來,媳婦早就有了,連孩子都該有了。可他卻好,還在不急不慢地周旋,不知究竟有什麼可磨蹭的。你要說他臉皮薄,他也知道賴在人家家裡不走,實則腦子半點不笨,就是嘴笨。你若說他臉皮厚,他對待喜歡的女郎那種瞻前顧後,真是狗見了都搖頭。
太后覺得這件事不能這麼耗下去了,再耗天該冷了。兒子不中用,還是得為娘的出馬,辜家夫婦既然來了,今日就索性把話說破吧!
於是太后直言不諱,對辜家夫婦道:「別瞧我們陛下英雄蓋世,遇上了女郎,半點也不會說話。但他願意辦實事,他若對你好,光顧著掏心挖肺,有時候這種性子吃虧得很,因不善言辭,難以贏得女郎的芳心。員外,夫人,四年前咱們家曾向貴府上提親,貴府上沒有給我們再爭取的機會,說實話,我很有些傷心。對於女郎,我是打心底里喜歡,不怕你們笑話,當初明知親事不成了,我也還是遠遠看女郎在府門前舍米舍面,心裡不知多懊喪。貴府上有貴府上的考慮,兵荒馬亂捨不得女郎外嫁是人之常情,可如今天下太平了,又男未婚女未嫁,我想再問一句,我家大郎可還有機會向貴府上提親?」
其實早就知道今日召見,太后是懷著怎樣的目的,但話真正說出口,還是很令辜家人驚愕。
沒有皇權威逼,也不是居高臨下的發號施令,太后依舊以平等虔誠的態度來商討兒女的婚事,倒弄得辜家夫婦十分慚愧了。
辜祈年訕訕道:「卑下當年有眼無珠,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今日太后說這番話,愈發顯得卑下鼠目寸光了。」
辜夫人望了望丈夫,在得到他肯定的眼神後,方才對太后剖心,「卑下也與太后說句實話吧,我家雖是世代經商,但並非貪慕權貴的門第,家中孩子都是我們心頭的肉,從來沒有想過讓她們登梯上高,去夠不該夠的果子。上年陛下御宇,我們心中惶恐,但也並未後悔把女郎留在身邊。後來她被強征進梨園,我們有怨言,也曾深深感慨過世道艱難,然到如今才明白,這是孩子命中注定的際遇,她終究是要離開爹娘的。陛下豐厚的賞賜,讓我們日夜難安,總覺受之有愧。今日又蒙太后召見,您這一番肺腑之言,叫我們何以克當啊。」
太后拍了拍辜夫人的手,笑著說:「咱們都是實誠人,不拐彎抹角說事,心思敞亮。陛下對娘子的偏愛有目共睹,他一步一步為娘子壘好了基石,還請員外及夫人看見他的良苦用心。」
辜祈年點頭不迭,「看得見,卑下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太后今日特意召見我們,著實是抬舉了,這事只需吩咐一聲而已,哪裡用得著親自費心。」
所以說辜祈年到底是生意場上的積年,他不會明打明地追問,是要讓蘇月當皇后還是當妃嬪。話語間以退為進,就是在逼太后表態,會給蘇月一個什麼樣的名分。
太后心裡自然明白,笑道:「規規矩矩地聘正妻,豈是吩咐一聲能了事的,就算我答應,朝中那些掌管著宗族事務的官員們也不能答應。我與陛下早就商定了,四年前是如此,四年後依然如此。我們是實心要結親的,也用不著媒人牽線搭橋了,就由我厚著臉皮親自與員外夫人說吧。」言罷又望向蘇月,「娘子的意思呢?你在我眼中,可不是一般的女郎啊,父母之命固然要遵,但你自己的想法也尤為重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