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然後兩人找到了賣爆米花的攤頭。老大爺正一手轉著手搖爐,一手往爐底下添柴。海泠說來一斤米花;老大爺指了指身邊幾個大口袋,說,排隊。
那些口袋裡,各自裝滿年糕條、大米、花生……年底一到,炒貨又開始緊俏了。
兩人就在爐子旁邊等了一會兒。小高說你怎麼不戴手套?海泠說出來的時候忘了。他就把自己的手套給她,自己把手揣兜里。
前面不遠處傳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鑼鼓喇叭鬧哄哄地奏著一支迎親的調。穿著婚紗的新娘子被簇擁著下樓,簇擁著上了婚車。婚車是輛黑色的桑塔納,這鎮上少見的進口車。
老大爺朝那邊一望說,喲,趙家女伢兒出嫁了。
海泠認識這個“趙家女伢兒”,她大她三歲,海泠還喊過她姐姐。小時候兩人一起趴在水泥球桌上做作業的時候,趙姐姐說,將來她想做服裝設計師,出國去,給最著名的國際明星設計衣服。
趙姐姐又問她,你呢,你將來想幹嘛?
那時候海泠小學一年級。她一邊做數學題一邊說,不知道。
現在一轉眼,大家都長大了;趙姐姐沒做成設計師,也沒出國,但嫁了一個有桑塔納的男人,也能讓她媽媽喜滋滋地到處分糖了。
老大爺一邊轉爐子一邊說,趙家女伢兒也是有菩薩保佑,找了個老闆——聽說還在省城買了新房,要去做城裡人咯。
他轉頭看看海泠,又看看她旁邊的人,說,你呢,你啥時候請我們吃糖啊?
海泠摸摸口袋,掏出一顆糖來說,喏,吃糖。
提著爆米花回去的時候,海泠問小高,你畢業了想做什麼?
小高說,應該還會繼續讀書。
他說讀的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也有越多的事想去弄明白——所以可以的話,還想繼續深造。
海泠說,我也想回學校,繼續念書了。
小高一愣,笑了笑說,那你要不要來試試我們學校?我們的文科專業還不錯。
海泠說,我想考師範。
她說我想做老師。
小高又轉頭看她了。
海泠對我說,她就是在18歲那年,在從外面回來之後,決定要做一個小學老師的。
我說,為了用愛澆灌祖國的花朵嗎?
海泠說,你看我像是那樣的人嗎?
也對。
她說,她知道自己傳授不了太深奧的知識,但她想給孩子講故事——因為孩提時聽到的故事,往往能伴隨人一生。
海泠說,這樣,就算我自己將來忘記了這一段經歷,還會有許多人替我記住——我遇見的那些神靈的故事,也不會被忘記了。
我想起海泠家裡那本大影集,上面有好多她和學生的合照。她的第一屆學生,也差不多都有孫子孫女了。
海泠說,我可能教不出偉人,但我希望他們能都成為正直的人。
我說,其實在圖書館裡,也能給孩子講故事啊。
海泠說,但我想更多地看看這個世界。
她說,那個人的經歷是她沒辦法比較,但她也想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去一些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多看一些東西。
她說做老師有兩個長假呢,我可以去好多地方啦。
我猜也是。
聽她這麼說了之後,小高想了想說,那我幫你找些備考資料吧。
他說我媽媽就是老師,有好多材料可以給你看——你準備明年報考?那我過兩天給你帶過來。
海泠馬上跑回去,又給他買了一袋爆米花。
兩人走完了一整條街,再往前就是汽車站了。海泠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來,她問小高,你覺得那些神靈的傳說都是從哪兒來的?
小高想了想說,如果存在神靈,那麼也是先有人,後有神——神靈大概是過去的人們創造的心靈寄託吧。
希望能有超自然的力量能保護自己的家人,希望能有超自然的力量能為自己帶來幸運——於是人們創造出一些高高在上的意向,相信他們能實現自己做不到的事。
海泠說,可是像疾病、災厄、死亡……這些神靈呢,也是寄託嗎?
小高說,這是遷怒。
他說,在過去的條件下,治不好重病,避不過天災,又找不到可以怨恨的對象,於是虛構出掌管這些的神靈來,至少還能口頭上罵一罵。
海泠覺得他說的也不算沒有道理——但她不太同意。
當然她也沒說出來,把小高送上車之後,她就自己回去了。
路過鎮上那棵標誌性的大樹的時候,海泠停了一下。
十年前,她就是在這棵樹下,遇到了那個老爺爺。
他對她說,今後這鎮上還會有人很多人來,很多人走,還會熱鬧很久的。
那個時候,她以為他說的是鎮上的人口。
那一年夏天,海泠差不多七八歲,抱著醬油瓶往家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瘦精精的老爺爺。
當時是盛夏,知了一聲接一聲地吵。老爺爺笑眯眯地坐在路邊大樹下,身上穿著一件很髒的小褂子,粗布褲子上全是黑漆漆的爛泥,走近幾步,一股惡臭就撲面而來。
海泠想他大概是剛從地里幹活回來,但老爺爺的臉很陌生,從未在鎮上見過。家裡不讓她和陌生人說話,於是海泠拎著醬油瓶子從老爺爺面前經過,目不斜視。
老爺爺卻突然開口了,問她,車站怎麼走?
海泠繼續目不斜視,小短腿“一二一”地朝前邁。雖然這段路上沒有別人,但他又沒叫她的名字,她就假裝不知道他在跟她說話。
老爺爺“哈哈哈”地笑了。他說你都長這麼大了啊,掉進河裡那時候,還是個奶娃娃呢。
海泠一下子就停下來了。
當時,整個鎮子被一條小河環繞,河水在這裡打了個馬蹄形的彎。老人都說,這條河是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的圈圈,河裡有河神,守著鎮子上的人家宅平安的。
這傳說大概是真的,因為鎮子確實風調雨順;臨近的市鎮旱澇頻發的時候,這個小鎮還是什麼事都沒有,水清河晏,魚肥蝦壯,偏安一隅。
海泠一歲多的時候,曾經不小心掉進河裡。據大人說,她才剛下了水,馬上就被波浪推到岸上,連襁褓里的尿布都沒濕。
對這件事,海泠只有一些零星的記憶。她隱約記得似乎有一雙手托著自己,把她推出水面,之前和之後的事,全然沒有印象。
現在倒是沒人會掉進河裡了——鎮上的印染廠開起來之後,整條河都又黑又臭,三五米內連只鳥都看不到,別說人了。
海泠以為這老爺爺大概剛從遠方回來,於是走近一步,準備給他指路。然而老爺爺立刻揮揮手,不讓她繼續靠近。
老爺爺說,我身上臭,你別過來,小心熏著你。
他衣服褲子上散發的臭味,和那條小河的氣味很像,也許他剛從河邊過來。
於是海泠站在幾步外,一隻手拎著醬油瓶,一隻手給他比划去車站的路。
那些口袋裡,各自裝滿年糕條、大米、花生……年底一到,炒貨又開始緊俏了。
兩人就在爐子旁邊等了一會兒。小高說你怎麼不戴手套?海泠說出來的時候忘了。他就把自己的手套給她,自己把手揣兜里。
前面不遠處傳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鑼鼓喇叭鬧哄哄地奏著一支迎親的調。穿著婚紗的新娘子被簇擁著下樓,簇擁著上了婚車。婚車是輛黑色的桑塔納,這鎮上少見的進口車。
老大爺朝那邊一望說,喲,趙家女伢兒出嫁了。
海泠認識這個“趙家女伢兒”,她大她三歲,海泠還喊過她姐姐。小時候兩人一起趴在水泥球桌上做作業的時候,趙姐姐說,將來她想做服裝設計師,出國去,給最著名的國際明星設計衣服。
趙姐姐又問她,你呢,你將來想幹嘛?
那時候海泠小學一年級。她一邊做數學題一邊說,不知道。
現在一轉眼,大家都長大了;趙姐姐沒做成設計師,也沒出國,但嫁了一個有桑塔納的男人,也能讓她媽媽喜滋滋地到處分糖了。
老大爺一邊轉爐子一邊說,趙家女伢兒也是有菩薩保佑,找了個老闆——聽說還在省城買了新房,要去做城裡人咯。
他轉頭看看海泠,又看看她旁邊的人,說,你呢,你啥時候請我們吃糖啊?
海泠摸摸口袋,掏出一顆糖來說,喏,吃糖。
提著爆米花回去的時候,海泠問小高,你畢業了想做什麼?
小高說,應該還會繼續讀書。
他說讀的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也有越多的事想去弄明白——所以可以的話,還想繼續深造。
海泠說,我也想回學校,繼續念書了。
小高一愣,笑了笑說,那你要不要來試試我們學校?我們的文科專業還不錯。
海泠說,我想考師範。
她說我想做老師。
小高又轉頭看她了。
海泠對我說,她就是在18歲那年,在從外面回來之後,決定要做一個小學老師的。
我說,為了用愛澆灌祖國的花朵嗎?
海泠說,你看我像是那樣的人嗎?
也對。
她說,她知道自己傳授不了太深奧的知識,但她想給孩子講故事——因為孩提時聽到的故事,往往能伴隨人一生。
海泠說,這樣,就算我自己將來忘記了這一段經歷,還會有許多人替我記住——我遇見的那些神靈的故事,也不會被忘記了。
我想起海泠家裡那本大影集,上面有好多她和學生的合照。她的第一屆學生,也差不多都有孫子孫女了。
海泠說,我可能教不出偉人,但我希望他們能都成為正直的人。
我說,其實在圖書館裡,也能給孩子講故事啊。
海泠說,但我想更多地看看這個世界。
她說,那個人的經歷是她沒辦法比較,但她也想在自己能力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多去一些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多看一些東西。
她說做老師有兩個長假呢,我可以去好多地方啦。
我猜也是。
聽她這麼說了之後,小高想了想說,那我幫你找些備考資料吧。
他說我媽媽就是老師,有好多材料可以給你看——你準備明年報考?那我過兩天給你帶過來。
海泠馬上跑回去,又給他買了一袋爆米花。
兩人走完了一整條街,再往前就是汽車站了。海泠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來,她問小高,你覺得那些神靈的傳說都是從哪兒來的?
小高想了想說,如果存在神靈,那麼也是先有人,後有神——神靈大概是過去的人們創造的心靈寄託吧。
希望能有超自然的力量能保護自己的家人,希望能有超自然的力量能為自己帶來幸運——於是人們創造出一些高高在上的意向,相信他們能實現自己做不到的事。
海泠說,可是像疾病、災厄、死亡……這些神靈呢,也是寄託嗎?
小高說,這是遷怒。
他說,在過去的條件下,治不好重病,避不過天災,又找不到可以怨恨的對象,於是虛構出掌管這些的神靈來,至少還能口頭上罵一罵。
海泠覺得他說的也不算沒有道理——但她不太同意。
當然她也沒說出來,把小高送上車之後,她就自己回去了。
路過鎮上那棵標誌性的大樹的時候,海泠停了一下。
十年前,她就是在這棵樹下,遇到了那個老爺爺。
他對她說,今後這鎮上還會有人很多人來,很多人走,還會熱鬧很久的。
那個時候,她以為他說的是鎮上的人口。
那一年夏天,海泠差不多七八歲,抱著醬油瓶往家走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瘦精精的老爺爺。
當時是盛夏,知了一聲接一聲地吵。老爺爺笑眯眯地坐在路邊大樹下,身上穿著一件很髒的小褂子,粗布褲子上全是黑漆漆的爛泥,走近幾步,一股惡臭就撲面而來。
海泠想他大概是剛從地里幹活回來,但老爺爺的臉很陌生,從未在鎮上見過。家裡不讓她和陌生人說話,於是海泠拎著醬油瓶子從老爺爺面前經過,目不斜視。
老爺爺卻突然開口了,問她,車站怎麼走?
海泠繼續目不斜視,小短腿“一二一”地朝前邁。雖然這段路上沒有別人,但他又沒叫她的名字,她就假裝不知道他在跟她說話。
老爺爺“哈哈哈”地笑了。他說你都長這麼大了啊,掉進河裡那時候,還是個奶娃娃呢。
海泠一下子就停下來了。
當時,整個鎮子被一條小河環繞,河水在這裡打了個馬蹄形的彎。老人都說,這條河是孫悟空用金箍棒畫的圈圈,河裡有河神,守著鎮子上的人家宅平安的。
這傳說大概是真的,因為鎮子確實風調雨順;臨近的市鎮旱澇頻發的時候,這個小鎮還是什麼事都沒有,水清河晏,魚肥蝦壯,偏安一隅。
海泠一歲多的時候,曾經不小心掉進河裡。據大人說,她才剛下了水,馬上就被波浪推到岸上,連襁褓里的尿布都沒濕。
對這件事,海泠只有一些零星的記憶。她隱約記得似乎有一雙手托著自己,把她推出水面,之前和之後的事,全然沒有印象。
現在倒是沒人會掉進河裡了——鎮上的印染廠開起來之後,整條河都又黑又臭,三五米內連只鳥都看不到,別說人了。
海泠以為這老爺爺大概剛從遠方回來,於是走近一步,準備給他指路。然而老爺爺立刻揮揮手,不讓她繼續靠近。
老爺爺說,我身上臭,你別過來,小心熏著你。
他衣服褲子上散發的臭味,和那條小河的氣味很像,也許他剛從河邊過來。
於是海泠站在幾步外,一隻手拎著醬油瓶,一隻手給他比划去車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