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第155章 和親?!
對這個結果, 林燁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密西國的錯?
雖是事出有因,但確實是南安郡王先派兵去了密西國的國土, 沒把那位小王子及時帶出來不說,還引起了戰亂,甚至自己也被俘虜了,而那位引起這些的小王子已經死了。
林燁除了搖頭也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他沒想通, 南安郡王居然會親自過去,是想彰顯自己的武力?還是被對方引誘?
從對方俘虜了南安郡王后就消停的結果來看,對方也沒有打進大盛的野望,或許對方對這個結果也是意外的, 現在這樣少不得朝廷要派人去贖回南安郡王, 相應的, 南安郡王府的兵權估計要保不住了, 就是不知道, 這回是不是還會走到「和親」這一步?
如果是的話, 老太妃還會挑中探春嗎?
探春和親去密西國說起來身份並不低,以後就是王妃,但南邊小國的王妃不是那麼好當的, 首先要適應那邊的氣候、風土人情, 其次她孤身去了那邊,周圍都是異國人, 他們或許會看在她的出身的份上敬著她, 也可能會看她沒有依仗冷著她, 沒幾年就讓她病逝。
這會是一次賭博。
一次開了弓再也沒有回頭箭的賭博, 她一去, 基本上就等於拋下了娘家的一切, 她沒有可能再回來了,除非她掌權,或者她的兒子掌權,不然她也沒有能力拉扯賈環和趙姨娘。
但不得不說,這對於她來說也是一條路,她要是真的被送進了宮,前途未卜,要是進宮不成,她多半會被許配給寒門出身的年輕舉子,她要陪著夫君從頭開始慢慢往上爬。
這三個不同的人生走向,她會寧願要哪個?
這陣子,南安老太妃一邊焦心擔憂兒子的安全,一邊想辦法阻止朝中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淨說風涼話的官員們,還要想辦法營救出兒子。
要不是還有王妃、世子等人在,老太妃都要撐不住倒下了。
兒子這次是過於衝動跌了個大跟頭,那又怎麼樣?
那是她的兒子,是大盛的南安郡王,他一定能平安回來!
所以就連榮國府老太妃都放下了之前的怨氣過來讓他們幫忙發聲說要贖回南安郡王了。
這事說起來確實有損大盛的顏面,但不得不說,對於想要收攏兵權的皇家來說,這是送上門的機會。
消息一送回來,皇家就派了人過去暫時接管那邊的軍權了,顯然,南安郡王短時間內不會有回來的機會,怎麼說,也要這邊差不多上手了,他回來才不礙事。
林燁冷眼看著事情的走向。
密西國不是真想和大盛開戰,所以收點好處和承諾就願意放人,不過他們緊接著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求娶一位南安郡王府的郡主,為此,密西國的國王奉上自己的王妃一位,可以說誠意滿滿,但不管是還是俘虜的南安郡王,還是京中的老太妃,都不樂意。
說的再好聽,那也是不開化的蠻夷小國,他們家的女兒金尊玉貴的長大,怎麼能這麼糟蹋了?
不捨得自家的女兒怎麼辦?好辦,認一個乾親當做自家的女兒,出一份嫁妝罷了。
但這個乾親不能隨便認,要是找個丫鬟、或者普通女子認乾親,密西國也不認,他們手裡還攥著南安郡王,老太妃也不敢太過分。
這時候,林燁讓林黛玉邀請了探春、惜春前來做客。
在知道原由之後,林黛玉有些恍惚:「這是南安郡王府的事。」
林燁:「只是有這個可能罷了。」
其他人家可能會顧忌名聲、疼愛女兒之心不肯答應,但榮國府要說疼愛就有些可笑了,名聲這方面,不管是賈赦還是賈政都不會在意。
賈赦不在意是探春不是他的女兒,賈政要是在意當初就不會送元春進宮。
如果南安郡王府能拿出合適的利益,他們會答應的可能性不低。
林黛玉對此悶悶不樂,哥哥說是有這個可能,但把握應該不小才會張口,如今哥哥要她和探春說這個可能,問問她的意見。
如果真有那一日,難道探春會想要答應嗎?
在惜春被畫絆住了腳步的時候,探春聽到了黛玉說的,眼睛霎時間瞪大,臉色也微微發白。
和親?!
她還和身邊的丫鬟猜了猜南安郡王府會送出哪一個倒霉的孫女,說她會遇到什麼難事,結果這有可能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遠離故土、遠離親人,嫁給異國他鄉一個不同教化的背景下長大的兇殘國王……光是想想,就能讓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但自己留下來會是什麼結果?
她今年十五歲了,不管姨娘怎麼和老爺、太太說,她的親事都沒有一點動靜,姨娘鬧大了一些,還被關了禁閉,探春不是蠢人,她已經有猜想了。
但她就算知道又能如何,誰叫她是個女兒家,什麼事都無法自主。
現在……她是不是有了選擇的機會?昏沉中賈探春靈光一閃,表哥會讓黛玉這麼和自己說應該是有目的的,他想要幫自己嗎?
他為什麼要幫自己?
男女有別,彼此有年齡差距,就那麼幾次見面,也談不上多深厚的感情,那就是看在黛玉的面子上?
賈探春的心很亂,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林黛玉看出來了,放低了聲音:「這事不急,你回去好好想想,過幾日,我再請你們過來喝茶。」
對這個結果, 林燁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密西國的錯?
雖是事出有因,但確實是南安郡王先派兵去了密西國的國土, 沒把那位小王子及時帶出來不說,還引起了戰亂,甚至自己也被俘虜了,而那位引起這些的小王子已經死了。
林燁除了搖頭也不知道能說什麼了。
他沒想通, 南安郡王居然會親自過去,是想彰顯自己的武力?還是被對方引誘?
從對方俘虜了南安郡王后就消停的結果來看,對方也沒有打進大盛的野望,或許對方對這個結果也是意外的, 現在這樣少不得朝廷要派人去贖回南安郡王, 相應的, 南安郡王府的兵權估計要保不住了, 就是不知道, 這回是不是還會走到「和親」這一步?
如果是的話, 老太妃還會挑中探春嗎?
探春和親去密西國說起來身份並不低,以後就是王妃,但南邊小國的王妃不是那麼好當的, 首先要適應那邊的氣候、風土人情, 其次她孤身去了那邊,周圍都是異國人, 他們或許會看在她的出身的份上敬著她, 也可能會看她沒有依仗冷著她, 沒幾年就讓她病逝。
這會是一次賭博。
一次開了弓再也沒有回頭箭的賭博, 她一去, 基本上就等於拋下了娘家的一切, 她沒有可能再回來了,除非她掌權,或者她的兒子掌權,不然她也沒有能力拉扯賈環和趙姨娘。
但不得不說,這對於她來說也是一條路,她要是真的被送進了宮,前途未卜,要是進宮不成,她多半會被許配給寒門出身的年輕舉子,她要陪著夫君從頭開始慢慢往上爬。
這三個不同的人生走向,她會寧願要哪個?
這陣子,南安老太妃一邊焦心擔憂兒子的安全,一邊想辦法阻止朝中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淨說風涼話的官員們,還要想辦法營救出兒子。
要不是還有王妃、世子等人在,老太妃都要撐不住倒下了。
兒子這次是過於衝動跌了個大跟頭,那又怎麼樣?
那是她的兒子,是大盛的南安郡王,他一定能平安回來!
所以就連榮國府老太妃都放下了之前的怨氣過來讓他們幫忙發聲說要贖回南安郡王了。
這事說起來確實有損大盛的顏面,但不得不說,對於想要收攏兵權的皇家來說,這是送上門的機會。
消息一送回來,皇家就派了人過去暫時接管那邊的軍權了,顯然,南安郡王短時間內不會有回來的機會,怎麼說,也要這邊差不多上手了,他回來才不礙事。
林燁冷眼看著事情的走向。
密西國不是真想和大盛開戰,所以收點好處和承諾就願意放人,不過他們緊接著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求娶一位南安郡王府的郡主,為此,密西國的國王奉上自己的王妃一位,可以說誠意滿滿,但不管是還是俘虜的南安郡王,還是京中的老太妃,都不樂意。
說的再好聽,那也是不開化的蠻夷小國,他們家的女兒金尊玉貴的長大,怎麼能這麼糟蹋了?
不捨得自家的女兒怎麼辦?好辦,認一個乾親當做自家的女兒,出一份嫁妝罷了。
但這個乾親不能隨便認,要是找個丫鬟、或者普通女子認乾親,密西國也不認,他們手裡還攥著南安郡王,老太妃也不敢太過分。
這時候,林燁讓林黛玉邀請了探春、惜春前來做客。
在知道原由之後,林黛玉有些恍惚:「這是南安郡王府的事。」
林燁:「只是有這個可能罷了。」
其他人家可能會顧忌名聲、疼愛女兒之心不肯答應,但榮國府要說疼愛就有些可笑了,名聲這方面,不管是賈赦還是賈政都不會在意。
賈赦不在意是探春不是他的女兒,賈政要是在意當初就不會送元春進宮。
如果南安郡王府能拿出合適的利益,他們會答應的可能性不低。
林黛玉對此悶悶不樂,哥哥說是有這個可能,但把握應該不小才會張口,如今哥哥要她和探春說這個可能,問問她的意見。
如果真有那一日,難道探春會想要答應嗎?
在惜春被畫絆住了腳步的時候,探春聽到了黛玉說的,眼睛霎時間瞪大,臉色也微微發白。
和親?!
她還和身邊的丫鬟猜了猜南安郡王府會送出哪一個倒霉的孫女,說她會遇到什麼難事,結果這有可能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遠離故土、遠離親人,嫁給異國他鄉一個不同教化的背景下長大的兇殘國王……光是想想,就能讓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但自己留下來會是什麼結果?
她今年十五歲了,不管姨娘怎麼和老爺、太太說,她的親事都沒有一點動靜,姨娘鬧大了一些,還被關了禁閉,探春不是蠢人,她已經有猜想了。
但她就算知道又能如何,誰叫她是個女兒家,什麼事都無法自主。
現在……她是不是有了選擇的機會?昏沉中賈探春靈光一閃,表哥會讓黛玉這麼和自己說應該是有目的的,他想要幫自己嗎?
他為什麼要幫自己?
男女有別,彼此有年齡差距,就那麼幾次見面,也談不上多深厚的感情,那就是看在黛玉的面子上?
賈探春的心很亂,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林黛玉看出來了,放低了聲音:「這事不急,你回去好好想想,過幾日,我再請你們過來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