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回去的路上,惜春和探春同坐一輛馬車內,她看出來了探春心事重重,神不思蜀,「怎麼了?」自己在看畫的時候肯定是發生了一些事。

  探春勉強笑了笑,「聽了一些消息,不知道未來你我姐妹的歸宿在何方。」

  說到這個,她們一起沉默了。

  迎春已經生下一女,寶釵不僅生下一女,現在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她們呢?

  只是惜春聽多了寧國府那邊自己兄長的葷素不忌,對嫁人是越來越排斥了。

  接下來兩姐妹一路沉默著回到了榮國府。

  探春用了三天的時間思考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能給別人什麼,他又能得到什麼。

  這三天也不單純只有她自己的瞎想,她還帶回來了一份資料,資料上寫的東西比在外面道聽途說的要詳細多了,另外還有很多關於密西國的風土人情,以及那位新國王的個人事跡。

  很多恐懼,源於未知。

  有所了解了,恐懼就會變淡。

  這是一個在南邊有實力的小國,而說對方是小國,那是和他們大盛相比,放在南邊,這是矮子裡拔出來的高個,不可小覷。

  而且他們這些小國,都處在大盛的輻射範圍之內,這麼多代下來,他們的上層貴族一直都有意向大盛靠攏,代表性就是他們會學漢字,讀漢書。

  差異肯定是有的,但要說對方是無法溝通的蠻夷,那也過分了。

  這些東西讓探春迷茫的心更快的下定了決心。

  她不想進宮。

  她知道家裡人的願望,但她自己本身沒有這份野心,而且她進宮了,就要在嫡母的嫡長女手底下過日子,她已經在嫡母手裡熬了這麼多年,難道餘生她還要在她親生女兒的手底下繼續熬嗎?想想就覺得絕望。

  而且那是殺人不見血的皇宮,當今有皇后,有嫡子,還有寵妃,她拿什麼爭?

  她時常會惋惜自己為何不是男兒身,那樣的話她一定會把書翻來覆去的吃透,自己博一個前程,現如今從另一個方面來想,何嘗不是她拼搏的機會?

  而且表哥他會和自己說這些,是有目的的,而這個目的其實並不難猜,京城中誰不知道他對海外很感興趣,甚至還不知道從海外引進了多少好東西,這些東西有的誇他慧眼識珠,有的人酸他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不管他們怎麼說,海外不知用途的東西更受歡迎了是事實,表哥對海外的關注這一點也無可辯駁的,而這密西國有地方靠海,國土內也有資源豐富的特產,這裡或許有表哥想要的東西,那樣自己去了就能幫上他的忙。

  這樣一來自己對他來說就是有用的人了,而不單單只是沒見過多少年的表妹。

  這一日林黛玉再邀請賈探春和賈惜春的時候,正好是林燁的休沐日,林黛玉約走了惜春,給了林燁和探春單獨見面的機會,在探春回去的時候,惜春看著鎮定自若,但又有些隱隱興奮的探春,不由道:「你們有秘密。」她這樣子和來時的忐忑相比,差距太大了,不過從這個反應來看,不像是壞事。

  探春沒說話,只微微一笑,惜春就沒再問下去。

  她知道對方不想說,問了也白問,而且她也不想問了,誰沒有點不想對旁人說的小秘密?她自己也有。

  而賈探春這時候確實是帶著興奮的,她籠在袖子裡的手用力的揪著帕子,那力道或許再稍微多加一些力氣,就能把那帕子給撕開了。

  容不得她不興奮,她從表哥口中得到了準話,如果南安老太妃真的選中了她,她願意去和親,而表哥會幫她!

  到時候她會是表哥的眼睛和耳朵,而表哥除了會給她安排大夫隨行,還會給她一些護衛保護她的安全,另外她還能用表哥安排到密西國的商隊,表哥這邊還會時不時給她送消息,她不會孤立無援的去和親,她有人,也會有錢,還有和親的勢,這樣的開局還不能在密西國站穩跟腳?

  她願意拿自己的未來當賭注為自己搏出一個前程來,如果輸了,她也不會後悔!

  第156章 縣主/你能不能和她多通信?

  林黛玉在得知結果的時候發呆了許久, 被哥哥猜中了,南安老太妃真的看中了探春,她將會被南安王妃認為義女, 和親密西國的國王。

  外祖家會答應這一點林黛玉並不覺得出奇,為什麼探春會願意?

  她捨得離開大盛嗎?

  再是遠嫁的女子,嫁的也是大盛人,說的是大盛話, 而且她還有趙姨娘和賈環。

  林黛玉知道,她對趙姨娘看起來平平,但心裡也是在意的,而對賈環的重視更明顯, 經常督促他上進, 而對趙姨娘平平也有不得已的地方, 她是個在嫡母手底下過活的庶女, 所以就連給賈環送東西, 都要一視同仁, 送什麼都要備上給寶玉的份。

  她這一和親,這一生還有再見趙姨娘、賈環的機會嗎?

  林黛玉易身處地,自己要是出嫁後餘生都見不到父母親、兄長他們, 她接受不了。

  所以探春能下這個決心, 林黛玉心中是佩服的,自己作為姐妹, 能幫到她什麼?

  和親小國, 如果她陪嫁了一些皇家的器具應該能多少添一些威懾吧?

  想到這裡, 林黛玉決定請嫂嫂幫忙。

  她是公主之女, 還是受寵的長公主嫡幼女, 平日的用度並不缺打著皇家印記的東西, 林黛玉想要請嫂嫂幫忙,置辦一些上造的瓷器擺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