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他猝然回首,正望見楊慕從容掙脫開堂兄,對著他澹然一笑,那笑容明淨清澈,他一瞬間竟有些明白過來,謝又陵為什麼會對這個人那般痴妄,那般執迷。
第92章 海水知天寒
楊慕隨佑堂登車前往宗人府,不同於上次鐐銬加身,今番佑堂待他可謂禮敬有餘。入得宗人府,佑堂並不前往大堂審案,只將他請入內室,命人奉上新茶,一應招待倒像是二人來此閒談敘話一般。
佑堂起手請楊慕坐下,楊慕猶疑片刻,拱手道,“臣有罪,還請王爺以罪臣待之,是該提審或該刑求,臣不敢有絲毫置喙。”
佑堂淡淡一笑,問道,“你口稱罪臣,便是業已將那罪行認了?”
楊慕點了點頭,道,“是,臣認罪。”佑堂不由笑道,“既然供認不諱,還有什麼可審的?我便如實報知皇上,且等皇上下旨處分就是,你也不過是在宗人府里再住上幾日而已。眼下卻無聖旨,你依然是駙馬都尉,我的妹婿,咱們一處閒談也並沒有違反律法之說。”
楊慕垂頭一笑,也不再推辭,在那椅子上坐了,他原本已有心裡準備,等待著那久未上身,卻又令他難以忘懷的國法切責,倘若那是他目下唯一能為保全楊氏所做之事,憑藉這一點希冀,他以為自己終是可以捱得住那些苦楚。然而眼下的清雅房間,淡淡茶香都讓他既不安又沉浸,亦不由得驚怕起日後能否再度鼓起勇氣,面對那九重宮闕中最為痛恨自己之人,賜下的懲處。
恍惚間,忽然聽得佑堂溫言道,“你不必怕,皇上此番雖不滿,卻也未曾動怒。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不知你能否坦誠相告?”
楊慕怔忡片刻,心底隱約猜出他欲問之事,輕輕點了點頭。佑堂淡笑道,“你與小瑛一向感情甚篤,原本你納妾我便有些不解,若說是為了子嗣也勉強說得過去。只是你這個人,溫和謙恭,知禮守份,斷不該能做出這般糊塗事,莫非其中有什麼隱情。此刻只有你我二人,你若信得過我,不妨明言。”言罷,看著楊慕面色黯然,又安撫道,“我定會幫你保守秘密,一切只按你心意來定。”
楊慕無聲一笑,垂目良久,搖頭道,“臣沒有隱情,確是一時糊塗。”
佑堂不知為何,聽他這般言語,心中忽然有一絲惆悵,原來他從不曾將自己視為可信可托之人,那麼謝又陵呢?他不禁又湧上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銜恨之感,楊慕是否還當謝又陵是一個知己良朋?
佑堂徐徐笑道,“你怎麼說,我便怎麼信,再多餘的話我也不會問。只是你想不想知道,今次的事究竟是公主府中誰人傳將出去,致你身陷囹圄?”
楊慕微微閉目,道,“臣無謂知道,既是自己行止有虧,就怨不得旁人。”他略一停頓,忽然起身,整了整衣衫,恭肅長揖道,“請王爺保全內中那無辜女子,她原是為臣所迫,如今身懷六甲,無論她或是她腹中骨肉皆屬無辜。臣甘願受國法制裁,還請王爺能從中減免那女子所受苦楚。臣感激不盡。”
佑堂禁不住一哂,此人連妾室一詞都不願訴諸於口,可見內中必有隱情,他笑嘆道,“你起來,我應承你就是。即便不看你面子,我也須顧全小瑛的顏面。何況如今還牽扯著一個於我而言,頗為重要之人的性命顏面。”
楊慕緩緩抬首,腦中忽然閃過一道陰霾,他適才隱隱猜測,卻又極力迴避的那個答案便要呼之欲出,雖則潛意識裡他仍是安慰自己,那人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又或者是和自己一樣為了借這個緣由,徹底斬斷和妙瑛已成煎熬的情愫,還她一個自由。可不知為何,親耳聽到佑堂的言語,還是會令他鑽心的一痛。
佑堂不懂他腹內這些細膩婉轉的愁腸,只一心要將心底的飲恨宣洩而出,好像那話只要一出口,便能徹底了絕楊慕與謝又陵之間的所有情誼,他懷著一股刻毒之意,笑言道,“我在皇上那裡,見到了那封密奏,上頭署名之人乃是,公主府長史,謝又陵。”
楊慕身子微微一顫,旋即便已恢復如常,原來真切知曉了,也無外乎平靜以對。適才心頭凜凜的疼痛於瞬間消散,他雖未親耳聆聽謝又陵剖白解釋,卻在內心深處明悉了他所有的動機和用心。他想起從前自己說過的話,謝又陵該算作他此生唯一的知己,原來時至今日,他依然沒有看錯。
佑堂緊盯著楊慕的神情,失望之感一點點湧上心間,他們的默契已在他眼前昭然展露,若非如此,若非見到楊慕此刻淡然和悅的神色,他便不會有這一刻的絕望。他忽然害怕起來,歲月其長,往後的日子裡,他會不會只能任由悔恨侵蝕自己的心,只能聽憑嫉妒將自己裹挾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妙瑛徐徐步入養心殿中,常喜迎上來道,“公主萬安,皇上此刻正在東暖閣休息,您可是有緊急的事?”
妙瑛望了他,輕笑道,“掌印擋駕的功力愈發好了,我沒有緊急之事,亦可等得,等到皇上何時願意見我,我再入內不遲。”
常喜尷尬笑笑,遲疑道,“臣不是要檔公主的駕,確是皇上昨日休息不好,才只睡了兩個時辰……”他近前兩步,低聲道,“臣知道公主所為何來,冒死勸諫兩句,皇上對此事並不想太過追究,也沒打算為難都尉,公主儘管放心就是。此時不宜面聖,您還是回去罷。”
第92章 海水知天寒
楊慕隨佑堂登車前往宗人府,不同於上次鐐銬加身,今番佑堂待他可謂禮敬有餘。入得宗人府,佑堂並不前往大堂審案,只將他請入內室,命人奉上新茶,一應招待倒像是二人來此閒談敘話一般。
佑堂起手請楊慕坐下,楊慕猶疑片刻,拱手道,“臣有罪,還請王爺以罪臣待之,是該提審或該刑求,臣不敢有絲毫置喙。”
佑堂淡淡一笑,問道,“你口稱罪臣,便是業已將那罪行認了?”
楊慕點了點頭,道,“是,臣認罪。”佑堂不由笑道,“既然供認不諱,還有什麼可審的?我便如實報知皇上,且等皇上下旨處分就是,你也不過是在宗人府里再住上幾日而已。眼下卻無聖旨,你依然是駙馬都尉,我的妹婿,咱們一處閒談也並沒有違反律法之說。”
楊慕垂頭一笑,也不再推辭,在那椅子上坐了,他原本已有心裡準備,等待著那久未上身,卻又令他難以忘懷的國法切責,倘若那是他目下唯一能為保全楊氏所做之事,憑藉這一點希冀,他以為自己終是可以捱得住那些苦楚。然而眼下的清雅房間,淡淡茶香都讓他既不安又沉浸,亦不由得驚怕起日後能否再度鼓起勇氣,面對那九重宮闕中最為痛恨自己之人,賜下的懲處。
恍惚間,忽然聽得佑堂溫言道,“你不必怕,皇上此番雖不滿,卻也未曾動怒。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不知你能否坦誠相告?”
楊慕怔忡片刻,心底隱約猜出他欲問之事,輕輕點了點頭。佑堂淡笑道,“你與小瑛一向感情甚篤,原本你納妾我便有些不解,若說是為了子嗣也勉強說得過去。只是你這個人,溫和謙恭,知禮守份,斷不該能做出這般糊塗事,莫非其中有什麼隱情。此刻只有你我二人,你若信得過我,不妨明言。”言罷,看著楊慕面色黯然,又安撫道,“我定會幫你保守秘密,一切只按你心意來定。”
楊慕無聲一笑,垂目良久,搖頭道,“臣沒有隱情,確是一時糊塗。”
佑堂不知為何,聽他這般言語,心中忽然有一絲惆悵,原來他從不曾將自己視為可信可托之人,那麼謝又陵呢?他不禁又湧上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銜恨之感,楊慕是否還當謝又陵是一個知己良朋?
佑堂徐徐笑道,“你怎麼說,我便怎麼信,再多餘的話我也不會問。只是你想不想知道,今次的事究竟是公主府中誰人傳將出去,致你身陷囹圄?”
楊慕微微閉目,道,“臣無謂知道,既是自己行止有虧,就怨不得旁人。”他略一停頓,忽然起身,整了整衣衫,恭肅長揖道,“請王爺保全內中那無辜女子,她原是為臣所迫,如今身懷六甲,無論她或是她腹中骨肉皆屬無辜。臣甘願受國法制裁,還請王爺能從中減免那女子所受苦楚。臣感激不盡。”
佑堂禁不住一哂,此人連妾室一詞都不願訴諸於口,可見內中必有隱情,他笑嘆道,“你起來,我應承你就是。即便不看你面子,我也須顧全小瑛的顏面。何況如今還牽扯著一個於我而言,頗為重要之人的性命顏面。”
楊慕緩緩抬首,腦中忽然閃過一道陰霾,他適才隱隱猜測,卻又極力迴避的那個答案便要呼之欲出,雖則潛意識裡他仍是安慰自己,那人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又或者是和自己一樣為了借這個緣由,徹底斬斷和妙瑛已成煎熬的情愫,還她一個自由。可不知為何,親耳聽到佑堂的言語,還是會令他鑽心的一痛。
佑堂不懂他腹內這些細膩婉轉的愁腸,只一心要將心底的飲恨宣洩而出,好像那話只要一出口,便能徹底了絕楊慕與謝又陵之間的所有情誼,他懷著一股刻毒之意,笑言道,“我在皇上那裡,見到了那封密奏,上頭署名之人乃是,公主府長史,謝又陵。”
楊慕身子微微一顫,旋即便已恢復如常,原來真切知曉了,也無外乎平靜以對。適才心頭凜凜的疼痛於瞬間消散,他雖未親耳聆聽謝又陵剖白解釋,卻在內心深處明悉了他所有的動機和用心。他想起從前自己說過的話,謝又陵該算作他此生唯一的知己,原來時至今日,他依然沒有看錯。
佑堂緊盯著楊慕的神情,失望之感一點點湧上心間,他們的默契已在他眼前昭然展露,若非如此,若非見到楊慕此刻淡然和悅的神色,他便不會有這一刻的絕望。他忽然害怕起來,歲月其長,往後的日子裡,他會不會只能任由悔恨侵蝕自己的心,只能聽憑嫉妒將自己裹挾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妙瑛徐徐步入養心殿中,常喜迎上來道,“公主萬安,皇上此刻正在東暖閣休息,您可是有緊急的事?”
妙瑛望了他,輕笑道,“掌印擋駕的功力愈發好了,我沒有緊急之事,亦可等得,等到皇上何時願意見我,我再入內不遲。”
常喜尷尬笑笑,遲疑道,“臣不是要檔公主的駕,確是皇上昨日休息不好,才只睡了兩個時辰……”他近前兩步,低聲道,“臣知道公主所為何來,冒死勸諫兩句,皇上對此事並不想太過追究,也沒打算為難都尉,公主儘管放心就是。此時不宜面聖,您還是回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