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不僅多了東西,還多了一小隊人馬,卻是景玄從侍衛里挑出來護送我們南下的,雖然我百般推脫,卻無法推脫掉,只好讓他們跟著護送了。
那些人訓練有素,沿路上的一切事物,都由他們打點好了,平時卻又安靜得船上好像沒有他們這幾個人一般,只是我有時候悶得慌,與他們閒聊,卻發覺他們並非如表面般古板呆板,也不過都是些血氣正好的年輕人,待我們恭敬而並不木訥。
順流而下,有了好船,又有一群訓練有素,會打點又背後有權勢的侍衛護送,回去的路上比去都城的路上花的時間省了一半多,不過十來天左右就到了寧郡。
回到了村子,那群侍衛們甚至沒有用飯,就要離開了。
我想到王府里的侍衛,眼界、見識都不同,未必就看得上顏家簡陋家裡的粗茶淡飯,在邀請他們留下就餐被委婉回拒後,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了,制止了還要熱情挽留的爹娘,從帶回來的東西里翻出些金銀錁子打點給他們。
他們也未拒絕,接了賞賜就告辭而去。
而我們那大包小包,加上還有看似穿著普通,氣質卻不凡的幾個侍衛護送,我們的回歸頓時在村里引起了一陣騷動。
看見那些侍衛離開後,親戚、鄰居就一個接一個來我家裡詢問,順便說說給我接風之類的話。
當然,問得最多的,莫過於紀玉的情況,是不是做大官了之類的。
我和爹娘、明辰、嫂子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笑著迎接應對他們的問話,一邊忙著收拾了禮物讓來訪的親友帶回去。
親友們打聽得最多的,莫過於是不是紀玉中了舉人做了大官?
一邊表示敬畏和巴結,一邊不忘恭喜和羨慕我能做個官太太。
直到天色已晚,眾人見我和家人都流露出疲憊和送客之意,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
家裡清淨下來後,嫂子就端上暖在鍋里的飯菜,在飯桌上,我給他們講了一些在都城的見聞,以及紀玉如今在都城的情況,順便也提了景玄和呂將軍等人。
爹娘和哥嫂聽說我多年前竟救了一個人,那個人還是個王爺後,都有些目瞪口呆,喜憂半參,聽得紀玉是要做官的,又高興起來,他們都是知道我和紀玉的事情的,哥嫂又打趣起我來,我想起紀玉不娶妻的誓言,心事又泛了起來,只是我一直覺得,我們還年輕,以後會想出辦法的,也不想在此時熱鬧歡快的氣氛中將這件事情說出來,就含糊了過去。
一頓飯就熱熱鬧鬧地度過了。
飯後,大家又不顧疲憊地清點整理了一下帶回來的禮物,對景玄和呂將軍送的東西感嘆了一番,才各自洗漱。
忙碌了大半天,大家都很是疲憊了,我洗漱了就要歇息,娘卻來敲門。
我打開門,問道:“娘,怎麼了?”
娘道:“你哥嫂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你剛才說話又含含糊糊的,快說,紀玉和你的事情怎麼樣?是不是紀玉恩人的女兒那小妖精搞什麼鬼了?還是紀玉那小子變心了?”
我困得身子發軟,苦笑道:“娘,你就讓女兒歇息一番,明天再說罷。”
娘斬釘截鐵地說:“不行!你不說了,為娘可睡不著。娘還沒睡?你小子就想睡?”
果然是……霸道的娘親。
我無奈,只好打點起精神,將事情簡要地說了一遍。
娘越聽越嚴肅,越聽越怒:“不娶妻?!紀玉那小子是油糊了心吧?你怎麼辦?”
我忍不住為紀玉辯解:“他說他還娶女兒,納妾,但再不娶妻,別無他人。”
娘一聽更怒了,重重一拍桌子:“什麼?!他敢說這話?”
那驚天動地地一響,將我的瞌睡蟲全給趕跑了,一個激靈坐直了身子,在發現自己在瞌睡迷糊之時說錯了話,雖要告訴娘,但也不能在娘已經發怒的時候,直接告訴她呀,忙又糾正道:“後來他說他思慮不周,納妾就算了,再想辦法。”
娘還要拍桌子,我忙一把攔住,哭笑不得:“娘,你再拍,我桌子壞了是小事,你要全村都知道呀?”
娘回過神來,咬了一會兒牙道:“我是不會允許你做妾的,就算我把紀玉當兒子看,也不行,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能為了他,委屈你。這男人的誓言呀,最靠不住,你們現在還年輕,都以為有對方就行了,等他做了官,有了權勢,心大了,和你相處久了,厭了……難保就不會變,生了別的心思,沒個主母的地位,你哭都來不及。”
我只能順著娘點頭,嘟囔道:“這不是還可以想辦法嗎?”
娘道:“什麼辦法,你倒是說說呀?”
這……我現在怎麼說得出來。
只好避而不談,推著娘道:“娘,你看我要困死了啦。”
娘看了眼我疲憊不堪的臉,目光一軟,嘆了口氣,就走出去了。
我倒下就睡,不知過了多久,卻又在夢中渴醒了過來,才想起睡前困極,竟忘記了喝茶,便又起床倒水喝。
經過爹娘的房間,卻發現裡面傳來低語,雖聲音很低,在萬籟寂靜中,顯得特別的明顯,其中似乎還提到了紀玉,我按捺不住好奇,就悄悄地湊過去聽。
卻聽見娘的低泣聲,她哭著道:“我們阿喜太可憐了……和福家訂一次親出了那樣的事情,過了兩、三年才平息一些……如今人人都以為我們阿喜是要嫁給紀玉的,又出了這樣的事情……還不知道又要出怎樣的謠言……辦法是那麼容易想出來的麼?能有什麼辦法?……她年紀小不知道厲害,我們做父母的還不知道嗎?她以後還怎麼結親、怎麼找婆家……她還那么小,就接二連三遇到這樣糟心的事情……太可憐了……”
作者有話要說:晉江這是要抽成怎樣?一直都上傳不了。
正文發這裡:
————————
我怔了怔,問道:“玉哥哥,你這是……什麼意思?”
紀玉微笑著,眼神溫和,只是笑容里有一絲苦澀,可當時粗心的我並沒有看出來,他說:“我是說,做妾這件事,就此作罷吧。我……確實不能因為一己之欲而委屈了你,這對你來說不公平。你該有更好的歸宿。以後再說罷。”
我皺著眉頭打量了他一會兒,只是心裡也沒個定論,而自個又不喜歡,也不習慣糾結在這些糾結的問題里,只想了一想,就笑道:“好,我們都還年輕,日後再說罷。”
紀玉微笑著,抬手在我頭上摸了一下。
我也看著他微笑,月光中,我們微笑於對,只是,紀玉笑得有些苦澀,我卻笑得自然。
我以為,我們還是有時間想出更好的辦法的。
兩天後,我和劉允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從都城運河坐船沿途而下,回寧郡去了。
臨走之時,紀玉將我們送到運河邊,幫著將東西搬到船上去安頓好。
我住的船艙在二樓,安靜舒適,開了窗視野也開闊。
紀玉幫我將我沿途的日常用品在房間內放好,對我說:“阿喜,我下船了,保重。”
我點了點頭,笑道:“好,你在都城,離家別土的,也多保重。我等你回鄉過年。”
紀玉點了點頭,只望著我。
我倒被他看得有些莫名起來,看了看自己身上,道:“怎麼……”
話未說完,身子一傾,身上一暖,一緊,已經被紀玉擁在了懷裡。
我愕然,輕輕推他:“玉哥哥……”
紀玉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悶悶的:“阿喜,別動,就一會兒。”
我想到馬上與他離別了,心裡原本就有的離情別緒頓時又增了幾分,也就不再動了,取而代之的,是漸漸泛起紅暈的臉,心底泛起的溫柔和暖意,猶豫了一下,反手輕輕地擁住他。
只一會兒,紀玉就鬆了手,微垂著眼帘,說了句:“保重。”就轉身離開了房間。
我跟了出去,只見他和劉允打了個招呼,又向隨行的侍衛團團作了偮,語意誠懇地道謝了幾句,就轉身從搭板上下了船。
他離開一會兒,船夫將搭板撤上了船,船頭、船尾的艄公就相互呼喝著喊起了號子,在晨曦耀眼的陽光中,船盪離了岸邊,沿江而下。
我站在船尾,看著岸上站著的紀玉,沐浴在晨光中的身影,迎風而立,髮帶飄揚,久久地站立著不動。
不一會兒,船就行遠了,那一個身影,也漸漸變小,模糊成一點。
漸漸只剩下水天一色。
與我們來時不同,來時一艘小船,簡單清淨,如今一艘大船,倒也清淨,只是船上倒有大半的地方是堆滿了東西的,有些是劉允採購的書,景玄還送了他一些市面上無法買到的宮內、內府珍稀古籍抄本,足以讓他喜不自禁,自上了船就捧著書看得入迷。
那些人訓練有素,沿路上的一切事物,都由他們打點好了,平時卻又安靜得船上好像沒有他們這幾個人一般,只是我有時候悶得慌,與他們閒聊,卻發覺他們並非如表面般古板呆板,也不過都是些血氣正好的年輕人,待我們恭敬而並不木訥。
順流而下,有了好船,又有一群訓練有素,會打點又背後有權勢的侍衛護送,回去的路上比去都城的路上花的時間省了一半多,不過十來天左右就到了寧郡。
回到了村子,那群侍衛們甚至沒有用飯,就要離開了。
我想到王府里的侍衛,眼界、見識都不同,未必就看得上顏家簡陋家裡的粗茶淡飯,在邀請他們留下就餐被委婉回拒後,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了,制止了還要熱情挽留的爹娘,從帶回來的東西里翻出些金銀錁子打點給他們。
他們也未拒絕,接了賞賜就告辭而去。
而我們那大包小包,加上還有看似穿著普通,氣質卻不凡的幾個侍衛護送,我們的回歸頓時在村里引起了一陣騷動。
看見那些侍衛離開後,親戚、鄰居就一個接一個來我家裡詢問,順便說說給我接風之類的話。
當然,問得最多的,莫過於紀玉的情況,是不是做大官了之類的。
我和爹娘、明辰、嫂子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笑著迎接應對他們的問話,一邊忙著收拾了禮物讓來訪的親友帶回去。
親友們打聽得最多的,莫過於是不是紀玉中了舉人做了大官?
一邊表示敬畏和巴結,一邊不忘恭喜和羨慕我能做個官太太。
直到天色已晚,眾人見我和家人都流露出疲憊和送客之意,才意猶未盡地離開了。
家裡清淨下來後,嫂子就端上暖在鍋里的飯菜,在飯桌上,我給他們講了一些在都城的見聞,以及紀玉如今在都城的情況,順便也提了景玄和呂將軍等人。
爹娘和哥嫂聽說我多年前竟救了一個人,那個人還是個王爺後,都有些目瞪口呆,喜憂半參,聽得紀玉是要做官的,又高興起來,他們都是知道我和紀玉的事情的,哥嫂又打趣起我來,我想起紀玉不娶妻的誓言,心事又泛了起來,只是我一直覺得,我們還年輕,以後會想出辦法的,也不想在此時熱鬧歡快的氣氛中將這件事情說出來,就含糊了過去。
一頓飯就熱熱鬧鬧地度過了。
飯後,大家又不顧疲憊地清點整理了一下帶回來的禮物,對景玄和呂將軍送的東西感嘆了一番,才各自洗漱。
忙碌了大半天,大家都很是疲憊了,我洗漱了就要歇息,娘卻來敲門。
我打開門,問道:“娘,怎麼了?”
娘道:“你哥嫂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你剛才說話又含含糊糊的,快說,紀玉和你的事情怎麼樣?是不是紀玉恩人的女兒那小妖精搞什麼鬼了?還是紀玉那小子變心了?”
我困得身子發軟,苦笑道:“娘,你就讓女兒歇息一番,明天再說罷。”
娘斬釘截鐵地說:“不行!你不說了,為娘可睡不著。娘還沒睡?你小子就想睡?”
果然是……霸道的娘親。
我無奈,只好打點起精神,將事情簡要地說了一遍。
娘越聽越嚴肅,越聽越怒:“不娶妻?!紀玉那小子是油糊了心吧?你怎麼辦?”
我忍不住為紀玉辯解:“他說他還娶女兒,納妾,但再不娶妻,別無他人。”
娘一聽更怒了,重重一拍桌子:“什麼?!他敢說這話?”
那驚天動地地一響,將我的瞌睡蟲全給趕跑了,一個激靈坐直了身子,在發現自己在瞌睡迷糊之時說錯了話,雖要告訴娘,但也不能在娘已經發怒的時候,直接告訴她呀,忙又糾正道:“後來他說他思慮不周,納妾就算了,再想辦法。”
娘還要拍桌子,我忙一把攔住,哭笑不得:“娘,你再拍,我桌子壞了是小事,你要全村都知道呀?”
娘回過神來,咬了一會兒牙道:“我是不會允許你做妾的,就算我把紀玉當兒子看,也不行,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能為了他,委屈你。這男人的誓言呀,最靠不住,你們現在還年輕,都以為有對方就行了,等他做了官,有了權勢,心大了,和你相處久了,厭了……難保就不會變,生了別的心思,沒個主母的地位,你哭都來不及。”
我只能順著娘點頭,嘟囔道:“這不是還可以想辦法嗎?”
娘道:“什麼辦法,你倒是說說呀?”
這……我現在怎麼說得出來。
只好避而不談,推著娘道:“娘,你看我要困死了啦。”
娘看了眼我疲憊不堪的臉,目光一軟,嘆了口氣,就走出去了。
我倒下就睡,不知過了多久,卻又在夢中渴醒了過來,才想起睡前困極,竟忘記了喝茶,便又起床倒水喝。
經過爹娘的房間,卻發現裡面傳來低語,雖聲音很低,在萬籟寂靜中,顯得特別的明顯,其中似乎還提到了紀玉,我按捺不住好奇,就悄悄地湊過去聽。
卻聽見娘的低泣聲,她哭著道:“我們阿喜太可憐了……和福家訂一次親出了那樣的事情,過了兩、三年才平息一些……如今人人都以為我們阿喜是要嫁給紀玉的,又出了這樣的事情……還不知道又要出怎樣的謠言……辦法是那麼容易想出來的麼?能有什麼辦法?……她年紀小不知道厲害,我們做父母的還不知道嗎?她以後還怎麼結親、怎麼找婆家……她還那么小,就接二連三遇到這樣糟心的事情……太可憐了……”
作者有話要說:晉江這是要抽成怎樣?一直都上傳不了。
正文發這裡:
————————
我怔了怔,問道:“玉哥哥,你這是……什麼意思?”
紀玉微笑著,眼神溫和,只是笑容里有一絲苦澀,可當時粗心的我並沒有看出來,他說:“我是說,做妾這件事,就此作罷吧。我……確實不能因為一己之欲而委屈了你,這對你來說不公平。你該有更好的歸宿。以後再說罷。”
我皺著眉頭打量了他一會兒,只是心裡也沒個定論,而自個又不喜歡,也不習慣糾結在這些糾結的問題里,只想了一想,就笑道:“好,我們都還年輕,日後再說罷。”
紀玉微笑著,抬手在我頭上摸了一下。
我也看著他微笑,月光中,我們微笑於對,只是,紀玉笑得有些苦澀,我卻笑得自然。
我以為,我們還是有時間想出更好的辦法的。
兩天後,我和劉允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從都城運河坐船沿途而下,回寧郡去了。
臨走之時,紀玉將我們送到運河邊,幫著將東西搬到船上去安頓好。
我住的船艙在二樓,安靜舒適,開了窗視野也開闊。
紀玉幫我將我沿途的日常用品在房間內放好,對我說:“阿喜,我下船了,保重。”
我點了點頭,笑道:“好,你在都城,離家別土的,也多保重。我等你回鄉過年。”
紀玉點了點頭,只望著我。
我倒被他看得有些莫名起來,看了看自己身上,道:“怎麼……”
話未說完,身子一傾,身上一暖,一緊,已經被紀玉擁在了懷裡。
我愕然,輕輕推他:“玉哥哥……”
紀玉的聲音聽起來有點悶悶的:“阿喜,別動,就一會兒。”
我想到馬上與他離別了,心裡原本就有的離情別緒頓時又增了幾分,也就不再動了,取而代之的,是漸漸泛起紅暈的臉,心底泛起的溫柔和暖意,猶豫了一下,反手輕輕地擁住他。
只一會兒,紀玉就鬆了手,微垂著眼帘,說了句:“保重。”就轉身離開了房間。
我跟了出去,只見他和劉允打了個招呼,又向隨行的侍衛團團作了偮,語意誠懇地道謝了幾句,就轉身從搭板上下了船。
他離開一會兒,船夫將搭板撤上了船,船頭、船尾的艄公就相互呼喝著喊起了號子,在晨曦耀眼的陽光中,船盪離了岸邊,沿江而下。
我站在船尾,看著岸上站著的紀玉,沐浴在晨光中的身影,迎風而立,髮帶飄揚,久久地站立著不動。
不一會兒,船就行遠了,那一個身影,也漸漸變小,模糊成一點。
漸漸只剩下水天一色。
與我們來時不同,來時一艘小船,簡單清淨,如今一艘大船,倒也清淨,只是船上倒有大半的地方是堆滿了東西的,有些是劉允採購的書,景玄還送了他一些市面上無法買到的宮內、內府珍稀古籍抄本,足以讓他喜不自禁,自上了船就捧著書看得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