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唯剩一個顧悄,被顧准那匹夫藏得嚴實,朕亦不知其秉性如何。
但這一科,卻是叫朕看出他厲害。一個不及冠的小子,隱於幕後,竟能叫新科進士異口回護、叫滿朝臣子趨之若鶩,如此手段,君臨天下並非難事。」
該說不說,這領導氣質神宗一輩子是半點沒沾上邊。
「或許這就是天命。他承高宗之仁、雲鶴之才,這江山,如今看來也只有他當得!」
說到這,神宗輕輕嘆了口氣。
他鋪墊這麼多,終於進入正題,「可是謝昭,這江山之主,必定不能是個斷袖,更不能是個蟄伏人下的斷袖。」
御書房只君臣二人。
老人推心置腹,青年眉頭微蹙,神色終是有了變化。
神宗一探便知,方家小子密報不假。
謝大人七寸,不是權力,而是一個情字。
是他錯看了他的首輔。
「都說寒門多負心,公侯出情種,朕原本不信,見你這般朕卻是不得不信。
誰能想到,無情無心的謝昭,也有為情所困的一天。」
尋對癥結,此時再回想首輔一切種種,就都有了答案。
「原來愛卿確實不曾騙朕。」
二人君子協議,他要江山,首輔要美人。
都是實話。
首輔求娶顧悄,也確實如他所言,並非替潛主保駕護航,而是解一己私慾。
想到這,老皇帝微不可察地抬了抬嘴角,既已摸准他七寸,接下來的棋,就好走了。
對付謝家這等情痴,大道至簡,根本不須旁的手段。
只一個攻心便可。
「謝大人深情,朕也明人不說暗話。
既然心悅他,不如乾脆成全他。」
「朕看得出來,那孩子與你,並不情願。」
神宗輕輕撫摸詔書紋理,「他畢竟是皇嫡,亦有龍騰九天的志向。何苦困他於深淵,令他一生蹉跎、死後千秋唾罵?日後他若能叫大寧重回太祖盛世,也有你一份榮耀。」
謝昭難得恍惚一瞬。
眸中似有痛色一閃而過。
「謝昭,朕撐不了多久了。縱使再不甘,朕也絕不能因一己之私叫大寧斷在我手。」
神宗渾濁的眸中透出幾絲懇切,「這番遣你南下,非是清算。實在是……寧家下一任皇帝,萬不能於名聲有虧。」
「若卿當真情深,此行南下,便替他終生鎮守東南,再不返京。」
他靜靜望著年輕的首輔,「若你能答應,朕便以大寧國祚向你起誓,必會遵照高宗遺旨還政於嫡長一脈,不遺餘力替顧悄穩住朝局,助他順利即位。」
這籌碼開得誠意十足。
謝昭閉了閉眼,成親以來樁樁幕幕一一閃現。
耳畔不斷回想神宗那句「並不情願」。
好半晌,殿中才響起低沉一聲,「臣……答應。」
皇帝笑了,信手扔過來一物。
卻是他常年不離身的田黃虎頭軍符,「東南水軍,今日起任你調遣。」
「卿有異能,大寧得之,是國之幸。
朕不忍因權斗禍及國祚,先前君子協議,朕不曾毀約悖信,日後也不會。
卿也莫要與朕置氣,東南雖遠,亦大有可為。
這江山,這大寧,還有……新君,朕便都託付給你了。」
謝大人好說話,回家就開始吩咐瀚沙收整行裝。
顧勞斯聽完前因後果,抱著毛糰子氣得在床上打滾,「這老皇帝簡直刷新無恥的下限!」
且不說殿試他縱容方家告發,就是悖信在先。
這會找補,竟拿京都的神機、火炮兩營同謝昭換一個荒廢數年的海軍?!
要知道,自太祖晚年海禁後,東南水軍就一直是三不管地帶。
裝備差、將士差、紀律鬆散,跟民間組織的游兵散勇也差不到哪去;而神機、火炮兩營是什麼?是謝家花了十幾年時間、花了流水般的銀子懟出來的特種部隊,能比嗎?
「嗐,你這買賣做的!」顧悄罵了尤不解氣,爬起來繼續圍著學長嗶嗶。
「謝景行,你說你是不是把老皇帝當傻子哄呢?你這麼大一個奸臣,這麼輕易就被他三句話拿捏?什麼為愛出征、成全萬歲……」
還沒噴完,謝昭一句話就叫他卡了殼。
「悄悄,若事實真同劇本一樣,你是皇嗣,又對我無意,那這便是我最終的選擇。」
一如誤會迭生的上輩子。
沒有攤牌前,他是生過諸多惡念。
若是這輩子顧悄仍然推拒他,他定要不管不顧將人奪到手中。
可御書房裡面對神宗逼問,真到抉擇的時候,他捫心自問他下得去手嗎?
下不去手的。
他見不得顧悄難過。
若兩個人里註定要有一個人傷心,他還是選擇把痛留給自己。
謝景行並不擅長剖心,天之驕子也不習慣將內里脆弱暴露於愛人跟前。
他垂眸避開顧悄視線,「不是皇帝好騙,是謝家男兒一直如此。」
他緩緩說著家中情況。
謝家先祖不曾屈身事元,謝氏偏安一隅,本應人丁興旺。
但各支仍是子嗣單薄,只因謝家男兒皆情種,只願守著正妻一人,不興納妾開枝一說。
到謝昭爺爺那輩,嫡系只得兩子。
長子謝璡承襲家業,依舊隱居避世,醉心山水,雖處,並不掛心這天下花落誰家。
但這一科,卻是叫朕看出他厲害。一個不及冠的小子,隱於幕後,竟能叫新科進士異口回護、叫滿朝臣子趨之若鶩,如此手段,君臨天下並非難事。」
該說不說,這領導氣質神宗一輩子是半點沒沾上邊。
「或許這就是天命。他承高宗之仁、雲鶴之才,這江山,如今看來也只有他當得!」
說到這,神宗輕輕嘆了口氣。
他鋪墊這麼多,終於進入正題,「可是謝昭,這江山之主,必定不能是個斷袖,更不能是個蟄伏人下的斷袖。」
御書房只君臣二人。
老人推心置腹,青年眉頭微蹙,神色終是有了變化。
神宗一探便知,方家小子密報不假。
謝大人七寸,不是權力,而是一個情字。
是他錯看了他的首輔。
「都說寒門多負心,公侯出情種,朕原本不信,見你這般朕卻是不得不信。
誰能想到,無情無心的謝昭,也有為情所困的一天。」
尋對癥結,此時再回想首輔一切種種,就都有了答案。
「原來愛卿確實不曾騙朕。」
二人君子協議,他要江山,首輔要美人。
都是實話。
首輔求娶顧悄,也確實如他所言,並非替潛主保駕護航,而是解一己私慾。
想到這,老皇帝微不可察地抬了抬嘴角,既已摸准他七寸,接下來的棋,就好走了。
對付謝家這等情痴,大道至簡,根本不須旁的手段。
只一個攻心便可。
「謝大人深情,朕也明人不說暗話。
既然心悅他,不如乾脆成全他。」
「朕看得出來,那孩子與你,並不情願。」
神宗輕輕撫摸詔書紋理,「他畢竟是皇嫡,亦有龍騰九天的志向。何苦困他於深淵,令他一生蹉跎、死後千秋唾罵?日後他若能叫大寧重回太祖盛世,也有你一份榮耀。」
謝昭難得恍惚一瞬。
眸中似有痛色一閃而過。
「謝昭,朕撐不了多久了。縱使再不甘,朕也絕不能因一己之私叫大寧斷在我手。」
神宗渾濁的眸中透出幾絲懇切,「這番遣你南下,非是清算。實在是……寧家下一任皇帝,萬不能於名聲有虧。」
「若卿當真情深,此行南下,便替他終生鎮守東南,再不返京。」
他靜靜望著年輕的首輔,「若你能答應,朕便以大寧國祚向你起誓,必會遵照高宗遺旨還政於嫡長一脈,不遺餘力替顧悄穩住朝局,助他順利即位。」
這籌碼開得誠意十足。
謝昭閉了閉眼,成親以來樁樁幕幕一一閃現。
耳畔不斷回想神宗那句「並不情願」。
好半晌,殿中才響起低沉一聲,「臣……答應。」
皇帝笑了,信手扔過來一物。
卻是他常年不離身的田黃虎頭軍符,「東南水軍,今日起任你調遣。」
「卿有異能,大寧得之,是國之幸。
朕不忍因權斗禍及國祚,先前君子協議,朕不曾毀約悖信,日後也不會。
卿也莫要與朕置氣,東南雖遠,亦大有可為。
這江山,這大寧,還有……新君,朕便都託付給你了。」
謝大人好說話,回家就開始吩咐瀚沙收整行裝。
顧勞斯聽完前因後果,抱著毛糰子氣得在床上打滾,「這老皇帝簡直刷新無恥的下限!」
且不說殿試他縱容方家告發,就是悖信在先。
這會找補,竟拿京都的神機、火炮兩營同謝昭換一個荒廢數年的海軍?!
要知道,自太祖晚年海禁後,東南水軍就一直是三不管地帶。
裝備差、將士差、紀律鬆散,跟民間組織的游兵散勇也差不到哪去;而神機、火炮兩營是什麼?是謝家花了十幾年時間、花了流水般的銀子懟出來的特種部隊,能比嗎?
「嗐,你這買賣做的!」顧悄罵了尤不解氣,爬起來繼續圍著學長嗶嗶。
「謝景行,你說你是不是把老皇帝當傻子哄呢?你這麼大一個奸臣,這麼輕易就被他三句話拿捏?什麼為愛出征、成全萬歲……」
還沒噴完,謝昭一句話就叫他卡了殼。
「悄悄,若事實真同劇本一樣,你是皇嗣,又對我無意,那這便是我最終的選擇。」
一如誤會迭生的上輩子。
沒有攤牌前,他是生過諸多惡念。
若是這輩子顧悄仍然推拒他,他定要不管不顧將人奪到手中。
可御書房裡面對神宗逼問,真到抉擇的時候,他捫心自問他下得去手嗎?
下不去手的。
他見不得顧悄難過。
若兩個人里註定要有一個人傷心,他還是選擇把痛留給自己。
謝景行並不擅長剖心,天之驕子也不習慣將內里脆弱暴露於愛人跟前。
他垂眸避開顧悄視線,「不是皇帝好騙,是謝家男兒一直如此。」
他緩緩說著家中情況。
謝家先祖不曾屈身事元,謝氏偏安一隅,本應人丁興旺。
但各支仍是子嗣單薄,只因謝家男兒皆情種,只願守著正妻一人,不興納妾開枝一說。
到謝昭爺爺那輩,嫡系只得兩子。
長子謝璡承襲家業,依舊隱居避世,醉心山水,雖處,並不掛心這天下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