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愈那廝拿你做冤大頭,真真騙得你好苦。

  他手裡不僅有礦,還多到百年開採不盡,可他就是冷眼旁觀,看你捉襟見肘、遭帝王厭棄,看你窮途末路、屢出昏招自掘墳墓。

  當然——」他話音一轉,與神宗對上,一字一頓,「也冷眼看陛下入不敷出,終行暴政,盡失民心……」

  「眼下得知真相,再回想湖廣之行,你一路替那豺狼遮掩,不知方尚書作何感想?」

  方徵音身形踉蹌,跪著都差點栽倒。

  面上血色盡失,哆嗦著唇舌說不出話來。

  神宗眸中有火,只盯著顧准問,「那礦產在何處?還不速速道來!」

  顧准無辜地兩手一攤,「孟芹死了這麼些年,老臣與他素未謀面,如何得知?

  這些陰私,還是臣奉命徹查湖廣、江西民亂時,憑諸多細碎證據拼湊還原而成。

  不過陛下莫急,臣雖不知,但有人知。

  既然方尚書當年告密成功,想來應是知曉位置的,不若陛下拷問他試試?」

  可憐方徵音,才從天牢出來,又匆匆送回了去。

  只是這一遭可不是思過,等著他的將是東廠最新式的十大酷刑。

  可縱使皮開肉綻,他也難從孟芹幾句語焉不詳的形容里,替神宗找出陳愈藏得密密實實的礦山所在。

  驚心動魄的半天過去。

  帝王退朝,群臣散盡。

  唯有顧准與謝昭落在人後。

  老頭快意地緊了緊手中詔書,「謝錫那老匹夫,還不打算奉詔迎主?」

  謝昭卻輕笑一聲。

  「大人未免太過心急,且先尋到最後一位顧命再說。」

  哈?

  顧老頭再度哽住。

  他想得挺美。

  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消顧情提回陳愈和韃子的人頭,便是因果兩消、帝星歸位之時。

  屆時遺詔一出,又有蘇青青藏匿多年的傳國玉璽加持,顧情何愁穩不住地位。

  可眼下這後生卻告訴他,最後一位顧命至今還沒著落?

  「喂,感情謝錫那老匹夫這麼多年只顧著當奸臣,什么正事都沒幹?」

  謝昭不置可否,「大人想知道,不妨親自去問他。」

  一句話氣得老岳丈跳腳。

  他自詡是個歪脖子樹,哪知道貌盎然的謝錫比他更歪。

  他雖然看起來沒個正型,內心卻最是端正。

  即便裝出叛離師門的假象,也決計做不出傷害同門的事。

  謝錫卻不同。他君子端方,內里卻黑得很。

  即便領了先皇遺詔,卻也能冷情冷血,替神宗屠盡忠良。

  當年三路平叛的軍隊,有兩路都是謝家的人。

  顧准如何也想不透,這老賊是怎麼狠下的心腸。

  後來顧悄無意中一句「謝與顧,共事一主」,叫他久久不能相信。

  乃至後來即便接受了謝錫的友軍身份,也暗自發誓這輩子都不會與那老賊說一句話!

  可馬上他就要食言了。

  顧命的第三人,他敲著腦殼想了幾輪,也不知是人是鬼,是生是死。

  但他肯定,絕不是秦昀。

  他怒瞪青年一眼,罵罵咧咧,「你這奸滑後生,忒得不孝!也不知使了什麼迷魂計,叫我那傻兒子死心塌地!」

  「怎敵大人好手段。」

  謝昭輕描淡寫回敬,「我耍奸不過取個真心,大人要的卻是命。」

  所以他與謝錫,本質還是相同。

  這天聊不下去了。

  顧准理虧,甩著袖子落荒而逃。

  這輩子造的孽太多,只待除去坐上那位真正「禍首」,屆時他定會謹遵師訓,從此再不做違心之事。

  氣走岳丈,謝昭停下腳步。

  片刻後,大太監留仁悄然跟了上來,攔路行禮,「大人,陛下有請。」

  謝昭一點都不意外。

  他神色淡淡,只道,「帶路吧。」

  御書房內,老皇帝色如金紙。

  他半倚著椅背,一手按著胸口,垂著眼喘息。

  到底是再沒力氣盤玩鎮紙。

  謝昭眸中閃過一絲情緒,很快斂下。

  他對神宗一如既往尊重,並不因今日:逼宮而有所輕慢。

  「臣參見陛下。」

  青年長身玉立,執禮亦賞心悅目。

  神宗卻似第一次見他,抬眼用渾濁的目光盯了他良久。

  「景行,你是朕最欣賞的臣子。」

  「臣謝陛下抬愛。」

  「朕以為,你我是君臣,也情同父子,可你卻一直在騙朕。」

  謝昭斂眸,並未應答。

  此前數十年,神宗需要他這把刀,他需要神宗這隻手。

  互相利用的同時,也詭異地在某些方面惺惺相惜。

  神宗掌無上權柄,卻孤家寡人;他跳脫輪迴,也煢煢孑立。

  同類的共鳴叫他們彼此間多了一份默契。

  他不會動神宗的權,神宗也不會動他的念。

  如此平衡之下,神宗信任他,他也信任神宗。

  可惜,當他的念捲入神宗的權,這份平衡再也維持不住。即便他拿出君子協議,也止不住平衡崩析的速度。

  說不惋惜是假的。

  短暫靜默後,神宗再度開口,「謝家這是定下顧悄了?」

  這試探如此直白,謝昭卻似毫無察覺,「不曾。」

  老皇帝一愣,「那是寧昭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