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昭迎著老皇帝目光,再度否認,「陛下,謝家不會擁立任何一人。」

  他緩緩剖白,「謝氏先祖曾答應過太祖,大統更迭,謝家務必遵從天授,不得干預。

  若謝家也同朝臣一樣,妄圖以一家之言定一國之君,那與外戚權臣有什麼區別?

  所以高宗傳位與你,謝家便聽命與你;天命要你還政,我們便要確保下一任皇帝出自嫡長一脈。

  至於最終是誰上位,謝家只信物競天擇,能者居之。」

  「至於……」

  至於天命為何不是你這一脈?

  只因二三痴傻孫輩,如何守得住這泱泱國土?

  他頓了頓,終是不忍揭露這殘忍真相。

  「陛下也看到了,高宗一脈有異星襄助、天命所歸,你實在無以與之爭鋒。」

  老皇帝頹然委頓,問出最後一個疑問,「朕的毒……究竟從何而來?」

  拋開初時怒急攻心的假象,他早有所感,只是不願相信。

  這個問題,當屬留仁最為清楚。

  謝昭一個眼神,大太監就慌忙跪地,事無巨細一一交代。

  「回……回稟陛下,您第一次吐血,太醫院就已警覺。排查許久,才發現……毒原……毒原是柳巍贈給老奴的一塊好玉。

  臣貪財,不知其中有詐,見美玉心喜,時時佩戴,不想竟將毒氣過給了陛下。」

  「另一樣毒引呢?」

  神宗似是動怒的氣力也無,只盯著留仁的顱頂發問。

  「毒引便是……便是泰王那塊遺詔。」

  「咳咳咳……果真是朕的好兄弟……咳咳咳……」

  神宗猛然咳嗽起來,大口大口血色湧出,一如泰王當時。

  嚇得留仁屁滾尿流地奔出去,「太醫——太醫——」

  謝昭輕嘆一聲。

  「陛下,你曾問昭何為命?這便是了。」

  當年他放任周太后過毒給胞兄弟,如今所受背叛與苦楚,亦是兄弟饋贈。

  命運的迴旋鏢隔了數十年,終是報應到他自己身上。

  與御書房內日薄西山的蕭瑟不同,東邊司禮太監唱榜熱鬧正當時。

  謝昭遙遙聽得一二。

  「永泰二年三月廿三日,策試天下貢士。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另特設監學一位,授狀元稱號——」

  「有,特敕狀元,休寧顧悄——」

  「有,新科狀元,休寧宋如松——」

  「榜眼,金陵黃煒秋——」

  「探花,休寧原疏——」

  「再有,二甲頭名——」

  「三甲頭名——」

  五人姓名念罷,是眾進士俯、起、四拜的山呼。

  隨後約摸是執事官舉黃榜出了奉天門,張掛於鬧市,他耳力好,甚至聽得見細碎的吹拉彈唱聲響,那是順天府傘蓋歡送新科狀元歸第的儀仗。

  宮內依禮亦有慶儀。

  禮部宣「天開文運,賢俊登庸,禮當慶賀——」

  隨後是鞭炮轟鳴。

  極樂之中,林院正匆匆趕來。

  在宮人幫助下,將已然昏厥的老皇帝移到榻上施針。

  一個時辰後,林院正苦著臉出來復命。

  「陛下年事已高,這毒又來勢洶洶,恐怕撐不過半年……」

  「知道了。」

  疏忽一陣風過,帶起緋色袍袖獵獵。

  謝昭閉了閉眼,突然道,「東風起了。」

  他倦怠的眉眼舒張,抬手感受一番空氣中的潮息,「林錦方,盡你所能,讓他務必熬到今秋。」

  額……

  這沒頭沒腦的命令叫院正頭皮一緊,好似他同閻王搶人是多麼簡單的事似的。

  可他不敢反駁,等到活閻王走遠,才小聲嗶嗶。

  「活到夏跟活到秋有什麼區別?不過都是躺床上熬屍。」

  因帝王突發惡疾,傳臚之後的謝恩宴與孔廟祭,都由禮部蘇訓代為主持。

  儀式結束後,眾進士易冠服,這才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一場蛻變——「釋褐」。

  自此,他們便不再是民,而是官了。

  只是國子監里立了碑、題上名,等待諸生的卻不是康莊大道。

  幾日後,翰林院。

  聽得笑得極其和藹的顧勞斯逐一念完他們去處,所有人都傻了眼。

  成績好的,全進了農水部。

  除開顧雲斐入工部見習,其餘人等,分配去種稻、養豬、餵雞、桑蠶不一而足。

  在一眾新進士的哀嚎中,大寧朝上最負盛名的一次變革,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第178章

  永泰二年四月, 瓊林宴後,神宗以病罷朝。

  自此不見朝臣,只令衛英傳出一旨, 「朕之疾不可勞。以朕意達內閣, 天下事重, 令首輔與閣臣審處之。」

  沒有皇帝干預, 在首輔授意下, 吏部很快組織了一場急選,從一眾青年幹部里擇了合適人員補齊六部之缺。

  新一界內閣班底,包括蘇訓在內, 都是激進的改革派。

  是以南直隸諸多新奇做法, 首當其衝被拎上日程。

  中古版掃盲在顧勞斯不造的時候, 如火如荼推開。

  拼音、簡體、數理化……一整套小學課本納入官學體系, 不惑樓作為私學典範、官學補充,也趁勢而上, 遍地開花。

  得南直戶部吳遇請旨,不惑樓還加增了一項招引良才、申辦專利的權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