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間書樓而已,愛卿,杯弓蛇影最要不得。」

  神宗不動聲色,狀似不經意翻閱起方徵音遞交的「罪證」。

  新紙薄脆,翻動間細微響動,令人無端惴惴。

  下一刻,方徵音一句話,就叫朝官恨不得跳起來給他人工閉嘴。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陛下若是知曉朝中多少大臣已在樓中替子侄占位,就知臣所顧慮,絕非杞人憂天。」

  人心轉圜,非一朝一夕。

  陛下,雲氏死灰復燃,借舉業蠱惑學子、結營朝臣,背後心計之深,不得不防啊!」

  拉攏文人、結營朝臣。

  當年能用這八個字將雲鶴被打作逆黨,當下亦能用來對付顧准。

  方徵音說完,一撩官袍,深深一拜。

  隨後從袖中掏出一封密折,高舉至顱頂。

  「這是幾月來老臣暗查的官員名錄,還請陛下過目。

  求陛下務必以江山社稷為重,早日糾治邪風,以正視聽。」

  留仁小心呈上。

  皇帝卻擺擺手,「你姑且念之。」

  大太監擦了把汗,飛速撇了眼班列最前的謝首輔。

  見他面色如常,眉眼都不曾抬一下,這才尖著嗓子念起來。

  「親敕民生部尚書 張玳之孫定庚午年鄉試席,定金金5兩;

  戶部尚書 方徵音之外侄定庚午年鄉試席,定金金5兩。」

  嗬,聽到這朝臣們一凜。

  心道方大人狠起來刀刃內向,竟連自家親外甥陸鯤都一起舉報?

  南直眾人也很意外。

  張慶是自己人倒不新鮮,不惑樓連陸鯤都收,可見顧勞斯斂起財來也是人畜不分!

  那頭,留仁還在兢兢業業念著。

  官職也從二品依次遞降。

  「禮部右侍郎趙翼之么子定辛未年會試席,定金金10兩;

  戶科給事中孟讓三子定辛未年會試席,定金金10兩;

  ……」

  好傢夥,這幾個都是國子監老蔭生。

  除了舞弊,法子想遍,什麼姿勢都中不了的那種。

  「大理寺經歷之子之、之侄定甲戌年院鄉會包過席,定金銀300兩;

  太常寺博士之孫定癸未年長線包過席,定金金20兩;

  ……」

  這幾個老子官職不到位,蔭不了,得從縣試抓起。

  只是……等等,太常寺府上不是上個月才辦滿月酒?

  朝臣們縱使跪趴一片,聽了也開始齊齊倒抽氣。

  這給孫子定一十五年後的超長線,當真要卷死京師四品以下同僚嗎?

  「咳,以上為京官,再有地方——」

  南六部,州府,諸縣……

  方徵音只撿不惑樓與朝臣牽繫說道,卻閉口不提顧家收了這些銀錢用作何處。

  幾十折的名冊,留仁一一念過,足足費了半個時辰。

  神宗靜靜聽完,一言不發。

  殿內外百來號人,留仁念了多久,他們就戰戰兢兢跪了多久。

  不少人額頭下方磚塊都被冷汗泅濕了一塊。

  將春未春時候,青石板透心的寒。

  連一貫擅忍的中書舍人都暗自垂淚:今日傳臚不曾想也要罰跪,護膝竟然沒帶,真真是大意了。

  套路大家也熟,大太監一收聲,被點的就跟著山呼:

  「陛下,臣冤枉吶——」

  事實上,方徵音這一出,鬧得大人們都很糟心。

  在朝為官,臣子們行事,向來有一套潛在規則。

  若非爭權,尋常事情上從不互相揭短。

  這麼多年,中下層划水的京官從未壞過規矩。

  對上官鬥法也睜隻眼、閉隻眼。

  哪知方徵音這廝忒得不講武德,為了自個兒奔命,竟不顧他人死活。

  告的小狀還這般牽強又要命。

  正如神宗所說,一間書院而已。

  他們替不肖子孫擠破頭報名,考上功名日後賣與的,不還是帝王家?

  這與結黨有甚麼干係?

  如是想,他們也如是問了。

  方徵音就怕他們不問。

  「等閒書院,自是無礙,可不惑樓另當別論。」

  他如一位虔誠的衛道士,滿臉大義凜然。

  「爾等可知,顧氏私藏的逆賊反書足足裝了整船!顧准顧悄那父子,更是借了文教之名,將異端邪說改頭換面,以不惑樓為據點大肆宣揚!

  顧氏宗祠甚至辟有暗間,裡面齊齊整整供奉著雲門六十六位弟子並親眷,共計數百靈位。

  你們糊塗膽大,敢與逆賊黨羽親厚,難道也想揭竿而反不成?!」

  那李詹士適時接話。

  「當年雲鶴叛亂,顧氏有六房於任上閉城懸旗響應。剩下六房能全身而退,全仰賴陛下宅心仁厚,沒想到他們不僅不知感恩,私下竟還偷偷供奉叛黨,如此鮮廉寡恥之徒,當真不配為人!」

  方徵音煞有介事附和,覷了眼御上繼續添柴加火。

  「正是此理。這些年顧氏一直陽奉陰違,連族譜都是陰陽兩套。

  一套族譜做得乾淨,假意與叛賊劃清界限;

  一份族譜暗度陳倉,那些理應逐出宗族之人,名姓赫然在冊。

  老臣侄兒曉以大義,終是勸動顧氏修譜人——六房嫡子顧雲融前來指認!

  人證物證具齊,前後種種,足見顧氏擁王自立之心,如此社稷毒瘤、江山禍患,還望陛下嚴懲不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