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嫩而爽滑,又帶著點脆,在咀嚼的時候有返回來的甘甜,還有表面流淌的醬汁,又來到了舌頭上,伴隨著微微的炭烤香。
吃的大家全然忘我,順子連殼上的汁水也給舔掉了,他搖頭晃腦地說:「鋤頭日當午,粒粒皆辛苦,我得把辛苦全都吃到肚子裡去。」
「當然我的舌頭和嘴巴可以再辛苦辛苦,」他又舔著臉,湊到江盈知旁邊來。
上了小半月學堂,順子這嘴巴變得更利索了。
王三娘抽出鞋子,忍無可忍,本來不想在這麼美的時候抽他的。
順子哇哇大叫,他又踩得螃蟹亂躥,左右腳分開跑,還在喊,「海娃,你幫幫哥啊。」
海娃默默轉開腦袋,他把牡蠣殼蓋在眼睛上,他說:「啊,哥,我這會兒聽不見。」
大家全都大笑,笑聲驚動了樹林裡的海鳥,撲騰著翅膀飛下來。
在望崗海灘趕海趕了半日,收貨太多,帶來的十幾個大簍子全都裝滿了,捕撈的魚獲也多到嚇人。
本來應該早早回去處理海鮮的,但是大家留在這裡,欣賞海邊的月亮,欣賞月色下的搖星浦。
海邊美的景致很多,比如海邊月圓時的夜晚,圓而亮的月亮高高掛在天邊,月光卻漾在海面,粼粼波光。
又比如夜色下的搖星浦,此時映著滿天星河,似乎有星光在水面,是流動的銀河。
大家沿著河流,歡聲笑語,欣賞了天上地下的美景。
而八月十五的團圓飯,是在福滿船的甲板上吃的,而船停在海面上。
江盈知只在長桌上擺了兩根蠟燭,這時的月光太亮堂,不需要太多的光。
桌的兩邊都有涮鍋,湯底在滾滾沸騰,魚鮮味蔓延,而大家已經提筷待涮,只是菜品有些多,先涮哪個倒是個問題。
有剛從海里撈出來的大青蝦,現敲的大牡蠣,捉來的青蟹拆了塊,幾盤扇貝肉,各色魚丸、薄如蟬翼的魚肉片等等。
尤其是現殺的鮟鱇魚,取出來的大魚肝,江盈知切好,過湯底一涮,壓根不需要太久,立馬熟透。
那魚肉片,在湯底里慢慢捲起,一燙就熟,在蘸料里過一下,滿嘴鮮香。
大家全都自己忙了起來,長桌反正隨便坐,王逢年順手挪走海娃,坐在江盈知旁邊。
海娃拿著碗,茫然地左顧右盼,他到底是怎麼坐這裡來的。
「小年啊,來來來,吃幾個魚丸,你今日也辛苦,多虧你照顧我們家小滿,」周巧女含著笑招呼,她的眼神在兩個人身上打轉,微笑不語。
王逢年也微笑,「應該的。」
他轉了轉手,慢慢貼近。
王三娘則真沒看出來,大嗓門地說,「小年你別客氣,小滿你把碗拿來,我給你燙了點魚肉。」
「阿姑,你自己吃,自己吃,我這有,」江盈知慌忙拒絕,她有點破音,滿桌的人把視線轉了過來。
她保持著笑容,心卻怦怦直跳。
王逢年在桌底下,用手貼著她的手背,慢慢地往下,握住她的一根手指,克制地摩挲。
等大家轉過去,江盈知瞪了他一眼,但沒有收回來。
這個夜晚,抬頭是圓月盤,舉目四望是茫茫海洋,無風無浪,而周圍全是家人,身邊有喜歡她的人,江盈知覺得有點飄然,她置身於溫暖的避風港。
但願歡樂長似,今時今夜,歲歲年年。
第82章 蚵仔煎
搖星浦漁場的岩頭虎魚正式開始捕撈, 同時上面的望崗島,在它背後的海域,秋帶魚進入了旺汛, 而八月十五日後, 大黃魚從北往南過境,黃魚汛也隨之到來。
秋風吹,青蟹變肥, 白蟹在冷水裡生出更滿的紅膏, 皮皮蝦更肥美。
四時鮮的菜譜也變了個樣,上了好幾樣新菜。
由晶瑩剔透的魚凍, 作為當日等候餐食的冷盤開場。
海浦人誰沒有吃過魚凍, 每家每戶一到冬季, 總少不得要做魚,夜裡燉一條大魚, 吃不完, 過了一夜, 那魚湯帶肉變成了魚凍, 正好和粥一起吃。
但四時鮮的魚凍可不是醬色的,而是像剝了皮的海蜇,微微透著一點黃, 切了片狀, 每片裡都有完整的魚肉。
夾起來軟軟彈彈的,樣子又好看, 又特別滑, 吃到嘴裡, 入口就化開了,魚的鮮便化在了舌頭上, 包裹在裡頭的魚肉最好吃。
有人驚訝,「這魚肉吃起來好,很緊實,不大像是黃魚的,是什麼魚?」
路過的夥計回了句,「是岩頭虎的魚,剛早上捕撈的。」
「怪不得,我說這魚肉咋吃起來這麼好,這凍弄得也好,賣相是真好,」有個老人說,他給旁邊的老伴也夾了塊,兩人相視一笑,慢慢咀嚼。
除了這魚肉凍外,江盈知還做了魚膠凍、帶魚凍,魚膠凍很小一條,裡頭的魚膠也小,帶魚凍倒是一大片,醬黃色裡面全是帶魚肉,兩種各有各的好吃。
如今在四時鮮吃飯,不管是等候的大家,還是已經吃上飯的,總會生出點能吃上這口飯真好的感覺。
在漫長的等待中,能有冷盤先墊墊肚子,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除了冷盤外還有熱湯,而且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的是豬骨頭熬的,放了大塊的白蘿蔔;有的是蝦仁豆腐湯,那蝦是個頭大的青蝦,豆腐是嫩豆腐,白生生的又入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吃的大家全然忘我,順子連殼上的汁水也給舔掉了,他搖頭晃腦地說:「鋤頭日當午,粒粒皆辛苦,我得把辛苦全都吃到肚子裡去。」
「當然我的舌頭和嘴巴可以再辛苦辛苦,」他又舔著臉,湊到江盈知旁邊來。
上了小半月學堂,順子這嘴巴變得更利索了。
王三娘抽出鞋子,忍無可忍,本來不想在這麼美的時候抽他的。
順子哇哇大叫,他又踩得螃蟹亂躥,左右腳分開跑,還在喊,「海娃,你幫幫哥啊。」
海娃默默轉開腦袋,他把牡蠣殼蓋在眼睛上,他說:「啊,哥,我這會兒聽不見。」
大家全都大笑,笑聲驚動了樹林裡的海鳥,撲騰著翅膀飛下來。
在望崗海灘趕海趕了半日,收貨太多,帶來的十幾個大簍子全都裝滿了,捕撈的魚獲也多到嚇人。
本來應該早早回去處理海鮮的,但是大家留在這裡,欣賞海邊的月亮,欣賞月色下的搖星浦。
海邊美的景致很多,比如海邊月圓時的夜晚,圓而亮的月亮高高掛在天邊,月光卻漾在海面,粼粼波光。
又比如夜色下的搖星浦,此時映著滿天星河,似乎有星光在水面,是流動的銀河。
大家沿著河流,歡聲笑語,欣賞了天上地下的美景。
而八月十五的團圓飯,是在福滿船的甲板上吃的,而船停在海面上。
江盈知只在長桌上擺了兩根蠟燭,這時的月光太亮堂,不需要太多的光。
桌的兩邊都有涮鍋,湯底在滾滾沸騰,魚鮮味蔓延,而大家已經提筷待涮,只是菜品有些多,先涮哪個倒是個問題。
有剛從海里撈出來的大青蝦,現敲的大牡蠣,捉來的青蟹拆了塊,幾盤扇貝肉,各色魚丸、薄如蟬翼的魚肉片等等。
尤其是現殺的鮟鱇魚,取出來的大魚肝,江盈知切好,過湯底一涮,壓根不需要太久,立馬熟透。
那魚肉片,在湯底里慢慢捲起,一燙就熟,在蘸料里過一下,滿嘴鮮香。
大家全都自己忙了起來,長桌反正隨便坐,王逢年順手挪走海娃,坐在江盈知旁邊。
海娃拿著碗,茫然地左顧右盼,他到底是怎麼坐這裡來的。
「小年啊,來來來,吃幾個魚丸,你今日也辛苦,多虧你照顧我們家小滿,」周巧女含著笑招呼,她的眼神在兩個人身上打轉,微笑不語。
王逢年也微笑,「應該的。」
他轉了轉手,慢慢貼近。
王三娘則真沒看出來,大嗓門地說,「小年你別客氣,小滿你把碗拿來,我給你燙了點魚肉。」
「阿姑,你自己吃,自己吃,我這有,」江盈知慌忙拒絕,她有點破音,滿桌的人把視線轉了過來。
她保持著笑容,心卻怦怦直跳。
王逢年在桌底下,用手貼著她的手背,慢慢地往下,握住她的一根手指,克制地摩挲。
等大家轉過去,江盈知瞪了他一眼,但沒有收回來。
這個夜晚,抬頭是圓月盤,舉目四望是茫茫海洋,無風無浪,而周圍全是家人,身邊有喜歡她的人,江盈知覺得有點飄然,她置身於溫暖的避風港。
但願歡樂長似,今時今夜,歲歲年年。
第82章 蚵仔煎
搖星浦漁場的岩頭虎魚正式開始捕撈, 同時上面的望崗島,在它背後的海域,秋帶魚進入了旺汛, 而八月十五日後, 大黃魚從北往南過境,黃魚汛也隨之到來。
秋風吹,青蟹變肥, 白蟹在冷水裡生出更滿的紅膏, 皮皮蝦更肥美。
四時鮮的菜譜也變了個樣,上了好幾樣新菜。
由晶瑩剔透的魚凍, 作為當日等候餐食的冷盤開場。
海浦人誰沒有吃過魚凍, 每家每戶一到冬季, 總少不得要做魚,夜裡燉一條大魚, 吃不完, 過了一夜, 那魚湯帶肉變成了魚凍, 正好和粥一起吃。
但四時鮮的魚凍可不是醬色的,而是像剝了皮的海蜇,微微透著一點黃, 切了片狀, 每片裡都有完整的魚肉。
夾起來軟軟彈彈的,樣子又好看, 又特別滑, 吃到嘴裡, 入口就化開了,魚的鮮便化在了舌頭上, 包裹在裡頭的魚肉最好吃。
有人驚訝,「這魚肉吃起來好,很緊實,不大像是黃魚的,是什麼魚?」
路過的夥計回了句,「是岩頭虎的魚,剛早上捕撈的。」
「怪不得,我說這魚肉咋吃起來這麼好,這凍弄得也好,賣相是真好,」有個老人說,他給旁邊的老伴也夾了塊,兩人相視一笑,慢慢咀嚼。
除了這魚肉凍外,江盈知還做了魚膠凍、帶魚凍,魚膠凍很小一條,裡頭的魚膠也小,帶魚凍倒是一大片,醬黃色裡面全是帶魚肉,兩種各有各的好吃。
如今在四時鮮吃飯,不管是等候的大家,還是已經吃上飯的,總會生出點能吃上這口飯真好的感覺。
在漫長的等待中,能有冷盤先墊墊肚子,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除了冷盤外還有熱湯,而且湯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的是豬骨頭熬的,放了大塊的白蘿蔔;有的是蝦仁豆腐湯,那蝦是個頭大的青蝦,豆腐是嫩豆腐,白生生的又入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