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海浦有八月蝤蛑抵只雞的說法,蝤蛑(jiū moú)也被稱為鋸緣青蟹,跟一般青蟹不大相同,它生活在鹹淡水交界處,蟹肉要更為鮮美。
它的紅膏也尤其多,一掰開殼,便露出滿塊的紅膏,另一個殼蓋里全是軟黃,蟹肉也是大塊的,一咬一嗦,鮮汁便吱吱往外冒。
江盈知在吃的時候很認真,王逢年沒跟她搭話,只是默默在拆蝦蛄。
吃蟹並不難,但蝦蛄好吃卻麻煩,不會吃的話,它會扎手扎嘴。
蝦蛄是海浦的叫法,按江盈知來喊,她會叫皮皮蝦,但其實它有太多的別名,蝦公、蝦婆、富貴蝦、螳螂蝦、琵琶蝦、蝦狗彈等等。
一年海鮮季中,皮皮蝦有三個時節最多最肥,一是過年前後,二是五黃六月麥子黃時,那會兒正趕上夏汛,各種魚汛齊發,皮皮蝦便隱沒在魚汛里。
而這會兒到了菊花黃時,正是它露頭的時候,尤其在海灘上,皮皮蝦能跟青蟹各占據一邊天下。
當然這裡的皮皮蝦是海里捕撈的,背上有一節黑斑,跟普通那種皮皮蝦不同,在海浦也叫上洋蝦蛄彈,肉質肥嫩而且彈牙。
又是近海捕撈的,比起遠洋運來的要新鮮很多,只要用筷子插進殼裡,往上一頂,肉和殼便完整分離,一點不粘連,露出嫩而緊實的蝦肉。
江盈知喜歡吃皮皮蝦,不過她不喜歡剝蝦,雖然她可以做到把蝦塞進嘴裡,不出一會兒就露出完整的蝦殼,但以前被蝦殼扎過太多次。
她猶豫是上手還是動嘴的時候,旁邊遞來一碟完整的蝦肉,王逢年擦了擦手,他開口,「吃吧,我今天坐這是伺候你的,你只管使喚我。」
江盈知笑,「什麼?」
「不過小王師傅,你真的是剝蝦好手。」
江盈知看了眼這皮皮蝦,蝦肉特別完整,沒有任何破損,她又瞧了下他的工具,是剪刀而不是筷子。
剪的細緻,又避免了手碰到蝦殼,江盈知總會被小小的細節打動。
接下來,她也確實享受了一把王逢年的貼心服務,他拆各種海鮮都又快又好,不管是螃蟹,還是殼與肉緊密相連的青蝦。
當然最讓江盈知滿意的是菜品,咸包蟹就是螃蟹生醃,浸入鹽水裡一天一夜,再拆開蟹殼,露出流動的紅膏,透明的蟹肉。
她只嘗了點,味道比醉蟹糟蟹都要好,茶香帶魚的做法很新奇,帶魚先是浸泡在茶葉里,炸的時候茶香氣便冒了出來,等它炸好裝盤,又放了炸過的茶葉松,口感特別奇特。
像在吃固體的茶膏,肉從帶魚骨撕扯下來時,茶香便飄飄蕩蕩地冒出來,到嘴裡的時候,那香氣由淡轉濃。
江盈知想到了龍井蝦仁,她對於吃的口味很包容,以前還吃過芹菜汁裹生蚝,整個生蚝綠油油的,像是包菜,味道一言難盡。
她把這個同王逢年講起,說的時候便在笑,王逢年先是應和她,而後才是靜靜地看著她。
這頓見面飯吃的江盈知很高興,吃完後,池塘倒映著昏黃的天色,山莊養的海鳥飛來,低頭啄著水面。
江盈知穿了件水綠的衣裳,靠在花窗邊,欣賞著水映天色,王逢年在默默欣賞她。
兩個人只偶爾說句話,氣氛竟也顯得很融洽,聽著院子里老人用海螺吹著海邊的小調。
而後在這樣的氛圍里,王逢年遞過來一個紅色的信封,上面寫了兩個字,定彩。
江盈知伸手接過,厚度偏硬,不是信紙,她邊拆邊說:「是什麼東西?我猜不出來,不會又是你列出來的家底吧。」
「不是,你先拆,」王逢年否定了這個答案。
江盈知懷著莫名的心,慢慢拆開,取出裡頭的摺子,翻開一看。
有點驚訝,又有著些許感動和驚喜。
這封摺子上羅列了一串時間,是她那艘大蒼船從開工到現在的日子。
寫了六月十日,開工取料造船底。
六月二十,豎龍骨。
一直到上樑頭、上大肋、上斗筋、安船靈,王逢年全都一一操辦,到了最重要的置船眼的時候,也叫定彩。
當船眼釘上後,用紅布蓋住,這叫封眼,等船主把紅布扯掉,那便是啟眼,之後是新船下海的日子,也是之後船的生辰日。
王逢年用了很正式的帖子,來告訴她,她的船造好了,請她自己選擇一個好日子。
江盈知確實會覺得很驚喜,在她拆信的時候,在她看到摺子上記錄的時候,那艘船在他的見證下,逐漸變得完整,終於出生。
王逢年溫聲說:「選一個你喜歡的日子。」
「八月十五吧,」江盈知收好信,她的臉上有燦爛的笑容,「我喜歡團圓的日子。」
這個時間,也是兩人約定下一次見面的時候。
兩人現在還不適合天天見面,流言蜚語是一點,二是見一面便想著天天見面,很耽誤事情,也很容易讓人失去思考,沒有新鮮感。
而相隔一段日子的見面,便有了在忙碌日子里的期盼、掛念。
也許比起日日見面,江盈知更喜歡紙質書信的往來,了解彼此的時候,同時也能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往前走,不會干擾對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它的紅膏也尤其多,一掰開殼,便露出滿塊的紅膏,另一個殼蓋里全是軟黃,蟹肉也是大塊的,一咬一嗦,鮮汁便吱吱往外冒。
江盈知在吃的時候很認真,王逢年沒跟她搭話,只是默默在拆蝦蛄。
吃蟹並不難,但蝦蛄好吃卻麻煩,不會吃的話,它會扎手扎嘴。
蝦蛄是海浦的叫法,按江盈知來喊,她會叫皮皮蝦,但其實它有太多的別名,蝦公、蝦婆、富貴蝦、螳螂蝦、琵琶蝦、蝦狗彈等等。
一年海鮮季中,皮皮蝦有三個時節最多最肥,一是過年前後,二是五黃六月麥子黃時,那會兒正趕上夏汛,各種魚汛齊發,皮皮蝦便隱沒在魚汛里。
而這會兒到了菊花黃時,正是它露頭的時候,尤其在海灘上,皮皮蝦能跟青蟹各占據一邊天下。
當然這裡的皮皮蝦是海里捕撈的,背上有一節黑斑,跟普通那種皮皮蝦不同,在海浦也叫上洋蝦蛄彈,肉質肥嫩而且彈牙。
又是近海捕撈的,比起遠洋運來的要新鮮很多,只要用筷子插進殼裡,往上一頂,肉和殼便完整分離,一點不粘連,露出嫩而緊實的蝦肉。
江盈知喜歡吃皮皮蝦,不過她不喜歡剝蝦,雖然她可以做到把蝦塞進嘴裡,不出一會兒就露出完整的蝦殼,但以前被蝦殼扎過太多次。
她猶豫是上手還是動嘴的時候,旁邊遞來一碟完整的蝦肉,王逢年擦了擦手,他開口,「吃吧,我今天坐這是伺候你的,你只管使喚我。」
江盈知笑,「什麼?」
「不過小王師傅,你真的是剝蝦好手。」
江盈知看了眼這皮皮蝦,蝦肉特別完整,沒有任何破損,她又瞧了下他的工具,是剪刀而不是筷子。
剪的細緻,又避免了手碰到蝦殼,江盈知總會被小小的細節打動。
接下來,她也確實享受了一把王逢年的貼心服務,他拆各種海鮮都又快又好,不管是螃蟹,還是殼與肉緊密相連的青蝦。
當然最讓江盈知滿意的是菜品,咸包蟹就是螃蟹生醃,浸入鹽水裡一天一夜,再拆開蟹殼,露出流動的紅膏,透明的蟹肉。
她只嘗了點,味道比醉蟹糟蟹都要好,茶香帶魚的做法很新奇,帶魚先是浸泡在茶葉里,炸的時候茶香氣便冒了出來,等它炸好裝盤,又放了炸過的茶葉松,口感特別奇特。
像在吃固體的茶膏,肉從帶魚骨撕扯下來時,茶香便飄飄蕩蕩地冒出來,到嘴裡的時候,那香氣由淡轉濃。
江盈知想到了龍井蝦仁,她對於吃的口味很包容,以前還吃過芹菜汁裹生蚝,整個生蚝綠油油的,像是包菜,味道一言難盡。
她把這個同王逢年講起,說的時候便在笑,王逢年先是應和她,而後才是靜靜地看著她。
這頓見面飯吃的江盈知很高興,吃完後,池塘倒映著昏黃的天色,山莊養的海鳥飛來,低頭啄著水面。
江盈知穿了件水綠的衣裳,靠在花窗邊,欣賞著水映天色,王逢年在默默欣賞她。
兩個人只偶爾說句話,氣氛竟也顯得很融洽,聽著院子里老人用海螺吹著海邊的小調。
而後在這樣的氛圍里,王逢年遞過來一個紅色的信封,上面寫了兩個字,定彩。
江盈知伸手接過,厚度偏硬,不是信紙,她邊拆邊說:「是什麼東西?我猜不出來,不會又是你列出來的家底吧。」
「不是,你先拆,」王逢年否定了這個答案。
江盈知懷著莫名的心,慢慢拆開,取出裡頭的摺子,翻開一看。
有點驚訝,又有著些許感動和驚喜。
這封摺子上羅列了一串時間,是她那艘大蒼船從開工到現在的日子。
寫了六月十日,開工取料造船底。
六月二十,豎龍骨。
一直到上樑頭、上大肋、上斗筋、安船靈,王逢年全都一一操辦,到了最重要的置船眼的時候,也叫定彩。
當船眼釘上後,用紅布蓋住,這叫封眼,等船主把紅布扯掉,那便是啟眼,之後是新船下海的日子,也是之後船的生辰日。
王逢年用了很正式的帖子,來告訴她,她的船造好了,請她自己選擇一個好日子。
江盈知確實會覺得很驚喜,在她拆信的時候,在她看到摺子上記錄的時候,那艘船在他的見證下,逐漸變得完整,終於出生。
王逢年溫聲說:「選一個你喜歡的日子。」
「八月十五吧,」江盈知收好信,她的臉上有燦爛的笑容,「我喜歡團圓的日子。」
這個時間,也是兩人約定下一次見面的時候。
兩人現在還不適合天天見面,流言蜚語是一點,二是見一面便想著天天見面,很耽誤事情,也很容易讓人失去思考,沒有新鮮感。
而相隔一段日子的見面,便有了在忙碌日子里的期盼、掛念。
也許比起日日見面,江盈知更喜歡紙質書信的往來,了解彼此的時候,同時也能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往前走,不會干擾對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