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而煮好的煲仔飯,一掀開就是濃濃的臘香氣,隨後是鹹魚的那種淡淡的咸鮮和香氣。
只見說是飯,這上頭卻鋪著滿滿的料,油滋滋的臘腸、幾片鹹魚干、青豆、還有一把青菜。
有的則
是魷魚、臘腸、火腿,也有的是蝦仁、滑肉、乾貝、香菇湊成了一鍋煲仔飯。
但不管是哪一種,當那粗礪的瓦鍋被送到食客的面前,上一刻還在說這鍋差的,一掀開鍋,就被撲鼻的香味給沖了滿臉。
尤其當翻開那些料,露出裡面在燉煮時油亮的飯時,鍋底有一層鍋巴,當吃完了全部的東西,最後啃著那層鍋巴,那種嘎嘣脆的口感,焦香味都讓人喜歡。
即使四時鮮拓寬了鋪面,仍舊排著長長的隊,因為來吃飯的人更多了,名聲已經從海浦的大道,逐漸蔓延到大街小巷,慕名而來的人不少。
江盈知賺的也不少,幾天時間裡,她賺了幾百兩,雖然離三千兩還差不少,可她耐得下心,只要再多十天半個月,她就能攢得差不多了。
而這時距離上次她跟王逢年見面,大概過去了二十五天。
海浦已經出伏,秋老虎都過去了,天氣已經轉涼,秋汛捕帶魚的船都多了起來。
她雖然沒和王逢年見面,但他每天都能刷存在感,總能找到個恰當的時候送東西來。
有的是薑糖,有的是紅糖薑片,或者是薄卻暖和的被子,很生活的東西,並不貴重,卻能叫人知道他很上心。
當然江盈知也知道,他這段日子裡的全部安排,因為他除了送吃的,還會送信來,每一封信都會寫他做了什麼事。
比如沒見面的第三日里,他見了兩個閩省的客商,打通了環山島的海道。
第五日,他買了第十艘貨船,招了西塘關以及沿邊島嶼的漁民做幫工。
第七和八日,出了趟海,搞定了相關藥材。
第十二到十六日,和東來錢莊達成合作,同時勸說不再對漁民放山本(高利),採用更低的錢率。
第十八日,增添他手底下漁民冬汛補貼,同時秋汛船已出海。
第二十一日,增加海浦航船數量,往另一個方向環繞。
第二十三日,所有的安排準備已經完成,擇日開業。
第二十五日,他寫,江盈知,見一面吧。
江盈知回了個,好。
第80章 烤八鮮
沒見的二十幾日裡, 兩人保持著幾日一次的書信往來。
王逢年收到回信後,總能更喜歡江盈知一點。
因為江盈知很喜歡誇人,她誇人的點總是很細微又踩在別人心坎上。
以前拒絕的時候, 她完全不會給任何回應, 現在她肯願意試試,那麼她會妥帖地對待別人的心意,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比如王逢年送她紅糖薑片, 她會在回信的時候說, 她有好好在吃,會說小王師傅姜選得很好, 一點不辣, 糖漿熬得也很不錯, 手藝進步真快。
她會回贈一份豬肉脯,自己抽空做的, 選了上好的豬肉, 攪打成肉泥後, 鋪平再烘烤, 烤的暗紅色,包了一層芝麻。
江盈知會切小塊,分好後塞進油紙袋裡, 包好後送過去。
又比如他說增添了漁民的冬汛補貼, 以及其他好事,她會夸, 小王老大快要成為漁民心裡的活海神了哦, 下次來吃飯, 不要你錢,再送你八盤菜。
還有王逢年說一切準備完畢, 擇日南北貨行開業,她送了一對綁好的杯筊,一俯一仰的,在海浦被稱為陰陽卦,又叫勝卦,表示大吉大利。
兩個人的關係便在沒有見面,全憑書信往來的情況下,也日漸拉近關係,逐漸熟悉。
以至於見面也不覺得生疏。
兩人都有好好對待這一次見面,精心打扮過,並肩走在街上。
王逢年定的地方在里鎮,一條小巷子里。
往上走有一條長石階,過月洞門,上面是個山莊,叫月來山莊。
江盈知沒聽過這個山莊,她好奇,「這是吃飯的地方?」
她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台階兩邊都有花草,檐下掛著各種精巧的海燈,門邊有侍童引兩人進去。
王逢年走在她身後,回道:「是,這位大廚手藝可以,你等會兒多嘗嘗。」
等江盈知落座到包間,窗外是叢景,芭蕉生在池塘邊,池塘里有錦鯉在游,她欣賞了會兒美景。
侍童來報菜,有烤八鮮、咸包蟹、魚包肉、三黃湯、蟹粉鮮豆燴海參、茶香帶魚。
這些菜光聽名字就很有意思,江盈知唔了聲,「這裡有點名堂,就不知道這八鮮是哪八鮮?」
王逢年給她倒了杯茶,他功課提前做了,回得很自如,「有膏蟹、蝦蛄、扇貝、青蝦、牡蠣、淡菜、鮑魚、文蛤。」
這八鮮名頭都不虛,江盈知挑起了眉頭,她原本對來這吃飯期待並不算高,聽了這菜名後,倒是有了興致。
端上來的砂鍋里,江盈知只聞到了薑片和黃酒的味道,說明沒有用別的調料,這裡的大廚對海鮮很有信心。
而這烤八鮮確實不負其名,用的蟹是青蟹,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到二十三,青蟹是最肥美的時候,殼硬蟹爪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見說是飯,這上頭卻鋪著滿滿的料,油滋滋的臘腸、幾片鹹魚干、青豆、還有一把青菜。
有的則
是魷魚、臘腸、火腿,也有的是蝦仁、滑肉、乾貝、香菇湊成了一鍋煲仔飯。
但不管是哪一種,當那粗礪的瓦鍋被送到食客的面前,上一刻還在說這鍋差的,一掀開鍋,就被撲鼻的香味給沖了滿臉。
尤其當翻開那些料,露出裡面在燉煮時油亮的飯時,鍋底有一層鍋巴,當吃完了全部的東西,最後啃著那層鍋巴,那種嘎嘣脆的口感,焦香味都讓人喜歡。
即使四時鮮拓寬了鋪面,仍舊排著長長的隊,因為來吃飯的人更多了,名聲已經從海浦的大道,逐漸蔓延到大街小巷,慕名而來的人不少。
江盈知賺的也不少,幾天時間裡,她賺了幾百兩,雖然離三千兩還差不少,可她耐得下心,只要再多十天半個月,她就能攢得差不多了。
而這時距離上次她跟王逢年見面,大概過去了二十五天。
海浦已經出伏,秋老虎都過去了,天氣已經轉涼,秋汛捕帶魚的船都多了起來。
她雖然沒和王逢年見面,但他每天都能刷存在感,總能找到個恰當的時候送東西來。
有的是薑糖,有的是紅糖薑片,或者是薄卻暖和的被子,很生活的東西,並不貴重,卻能叫人知道他很上心。
當然江盈知也知道,他這段日子裡的全部安排,因為他除了送吃的,還會送信來,每一封信都會寫他做了什麼事。
比如沒見面的第三日里,他見了兩個閩省的客商,打通了環山島的海道。
第五日,他買了第十艘貨船,招了西塘關以及沿邊島嶼的漁民做幫工。
第七和八日,出了趟海,搞定了相關藥材。
第十二到十六日,和東來錢莊達成合作,同時勸說不再對漁民放山本(高利),採用更低的錢率。
第十八日,增添他手底下漁民冬汛補貼,同時秋汛船已出海。
第二十一日,增加海浦航船數量,往另一個方向環繞。
第二十三日,所有的安排準備已經完成,擇日開業。
第二十五日,他寫,江盈知,見一面吧。
江盈知回了個,好。
第80章 烤八鮮
沒見的二十幾日裡, 兩人保持著幾日一次的書信往來。
王逢年收到回信後,總能更喜歡江盈知一點。
因為江盈知很喜歡誇人,她誇人的點總是很細微又踩在別人心坎上。
以前拒絕的時候, 她完全不會給任何回應, 現在她肯願意試試,那麼她會妥帖地對待別人的心意,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比如王逢年送她紅糖薑片, 她會在回信的時候說, 她有好好在吃,會說小王師傅姜選得很好, 一點不辣, 糖漿熬得也很不錯, 手藝進步真快。
她會回贈一份豬肉脯,自己抽空做的, 選了上好的豬肉, 攪打成肉泥後, 鋪平再烘烤, 烤的暗紅色,包了一層芝麻。
江盈知會切小塊,分好後塞進油紙袋裡, 包好後送過去。
又比如他說增添了漁民的冬汛補貼, 以及其他好事,她會夸, 小王老大快要成為漁民心裡的活海神了哦, 下次來吃飯, 不要你錢,再送你八盤菜。
還有王逢年說一切準備完畢, 擇日南北貨行開業,她送了一對綁好的杯筊,一俯一仰的,在海浦被稱為陰陽卦,又叫勝卦,表示大吉大利。
兩個人的關係便在沒有見面,全憑書信往來的情況下,也日漸拉近關係,逐漸熟悉。
以至於見面也不覺得生疏。
兩人都有好好對待這一次見面,精心打扮過,並肩走在街上。
王逢年定的地方在里鎮,一條小巷子里。
往上走有一條長石階,過月洞門,上面是個山莊,叫月來山莊。
江盈知沒聽過這個山莊,她好奇,「這是吃飯的地方?」
她打量著周圍的環境,台階兩邊都有花草,檐下掛著各種精巧的海燈,門邊有侍童引兩人進去。
王逢年走在她身後,回道:「是,這位大廚手藝可以,你等會兒多嘗嘗。」
等江盈知落座到包間,窗外是叢景,芭蕉生在池塘邊,池塘里有錦鯉在游,她欣賞了會兒美景。
侍童來報菜,有烤八鮮、咸包蟹、魚包肉、三黃湯、蟹粉鮮豆燴海參、茶香帶魚。
這些菜光聽名字就很有意思,江盈知唔了聲,「這裡有點名堂,就不知道這八鮮是哪八鮮?」
王逢年給她倒了杯茶,他功課提前做了,回得很自如,「有膏蟹、蝦蛄、扇貝、青蝦、牡蠣、淡菜、鮑魚、文蛤。」
這八鮮名頭都不虛,江盈知挑起了眉頭,她原本對來這吃飯期待並不算高,聽了這菜名後,倒是有了興致。
端上來的砂鍋里,江盈知只聞到了薑片和黃酒的味道,說明沒有用別的調料,這裡的大廚對海鮮很有信心。
而這烤八鮮確實不負其名,用的蟹是青蟹,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到二十三,青蟹是最肥美的時候,殼硬蟹爪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