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她有六個爐子, 但去鐵匠鋪定了十二個鐵盤, 輪換著用。
至於魚的話, 不得不說,有自己的捕魚船, 每日都能有新鮮的漁獲。
此時到了青占魚的汛期, 夜裡漁船放火籃, 以光誘魚, 能捕獲不少。
但青占魚只適合鮮吃,容易壞,一腐爛便滋生大量病毒, 可在近海, 晚上漁船撈起,天亮食鋪這頭便下鍋油炸, 來不及壞。
青占魚最好的是只有一根主刺, 雜刺少, 肉多皮厚,不像有的魚薄薄一張皮, 一燉便爛。
魚有了,食材樣樣齊全,人手卻不夠。
江盈知先是請了王三娘,幫她在魚廠找了個剖魚婆子,招了這個婆子專門在食鋪里剖魚。
魚廠里出來的人,每日經手成百上千的魚,魚剖得又快又好。
有了處理魚的,還要幾個會看火、燉魚的,一兩個能在灶房裡打下手,這回她要年輕些的。
照舊去了鴻興樓,請孫掌柜幫她尋幾個適合的人,最好再來個跑堂。
孫掌柜把她的事當自己的事,酒樓生意門路廣,找幾個人很容易,別的不說,手腳勤快,而且人老實。
如此江盈知鋪子裡,便又多了兩個雜工,兩個幫工,一個跑堂。
忙活幾日,等要推出招牌菜之前,她重新編排了菜單。
以前江盈知食鋪里,除了柱子以外,沒有迎客的,這會兒多了個小劉,嘴皮子不錯,之前在酒樓做活的,只管在門前招攬客人。
到了這裡也愛這樣,守在側門邊,哪裡有客人就迎過去,拿菜單給人看,要是看不懂,他就跟說相聲那樣,流暢地報菜。
「這頭道是招牌菜烤魚,您看客官您是想吃咸口的,還是辣口的,咸口的有醬香…,辣口的得看您吃不吃得了。」
「不吃烤魚也成,我們這還有四季鮮,雞肉鴨肉豬肉,這倒不是什麼招牌菜,不過都各自有主菜。」
小劉說得抑揚頓挫,「雞有黃燜雞和椒麻雞,鴨有酸蘿蔔老鴨湯和鹽水鴨,肉的話,敲肉片和紅燒肉,要是您這些都不想吃,那麼還有時鮮,白蟹、青蟹、帶魚、對蝦,都在當日菜品上。」
「這裡還有我不想吃的東西,那也是稀奇,」有個食客如此說。
只要聽見報菜名的人,無不贊同這句話,光是聽著,口水便涌到了舌頭上。
有人聳著鼻子一嗅一嗅,「什麼味?」
是股很濃烈的香氣。
小劉忙道:「那是在做招牌菜烤魚。」
「給我來一條,我就要那個味的,」一個食客說,又問,「多少錢?」
「酸菜烤魚三十文一條,保管您吃得滿意,」小劉應下,拿出酸菜烤魚的簽子,往烤魚台右邊長木凳上的罐子裡放,又喊了句,「三號桌客人要一份酸菜烤魚。」
烤魚的人應了聲,一個人熱油鍋,把已經烤好的魚再炸一遍,撈出瀝油,另一個人則在這空檔加熱鐵盤,從罐子裡舀出已經弄好的調料。
酸菜、豆瓣醬、胡椒粉,一點山椒,熬成一鍋湯,在鐵盤裡滋滋作響,隨即酸湯沸騰,包裹住青占魚,筍片、豆皮吸取湯里的酸香,漸漸入味。
熱油在魚身上炸響,酸菜的香在油里被激發出來,烤魚的人早就習慣,不過頭次聞到的,倒是都有些難以忍受,實在是香。
那一排罐子裡的簽子不斷在增加,只聽得叮鈴哐當的聲音,還少不得響起幾號桌客人要什麼烤魚的喊聲。
要是烤魚好了,便晃晃懸掛的鈴鐺,王尋真會來端魚,只有她能在人多的時候,穩穩穿過人群,不會腳底打滑,把魚甩出去。
她把盤子放到三號桌那,對著兩人說:「剛出鍋,小心燙嘴。」
三號桌那兩人不是熟客,是外來的客商,見了門口掛的牌匾來的。
雖是頭一次嘗,可這香氣和賣相沒得說,只是酸氣有點重,兩人互相看了眼,遲疑地下了筷子。
那高個子客商先吃的酸菜,他不愛吃酸菜梗,夾了酸菜葉,放湯里涮了涮,吃了口,皺起的眉頭舒展。
他點點這酸菜,有點驚喜,「聞著酸,吃著不錯。」
「我倒是覺得這壓底的筍片和豆皮也挺好,湯底味道調得好,」另一個矮個子客商說。
不過等兩人吃到烤魚後,異口同聲,「魚燉得好。」
青占魚最適合紅燒,個頭也適中,肉嫩,可先烤後炸,又燉在湯里,魚皮便酥了,同魚肉分離開。
且這魚開了背,又切了花刀,燉的時候便完全入味,不像整條魚下鍋燉時,外頭咸了裡頭魚肉還是淡的。
一大塊魚肉入嘴,沒有小刺,咀嚼也變得大口起來,在咀嚼中,酸菜的酸和香,豆瓣的咸,胡椒提起的鮮味,全都浸入了魚肉里,還有酥脆的魚片。
恨不得讓這兩人把湯都倒進飯里,連湯帶魚地完全吃下,不過食鋪里有送湯,是一碗魚湯。
用魚頭燉的,幾塊豆腐,還有一點蝦皮、小蟹,吃了油膩重口的,再喝這碗湯,頓覺清爽。
「我跟你說,我以後就在這家吃了,旁的哪也不去了,這招牌菜真的是招牌,」高個子客商說完後,打了個飽嗝,他看
著盤裡的湯,想買兩個饅頭蘸蘸吃掉。
終究沒忍住,又要了一碗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至於魚的話, 不得不說,有自己的捕魚船, 每日都能有新鮮的漁獲。
此時到了青占魚的汛期, 夜裡漁船放火籃, 以光誘魚, 能捕獲不少。
但青占魚只適合鮮吃,容易壞,一腐爛便滋生大量病毒, 可在近海, 晚上漁船撈起,天亮食鋪這頭便下鍋油炸, 來不及壞。
青占魚最好的是只有一根主刺, 雜刺少, 肉多皮厚,不像有的魚薄薄一張皮, 一燉便爛。
魚有了,食材樣樣齊全,人手卻不夠。
江盈知先是請了王三娘,幫她在魚廠找了個剖魚婆子,招了這個婆子專門在食鋪里剖魚。
魚廠里出來的人,每日經手成百上千的魚,魚剖得又快又好。
有了處理魚的,還要幾個會看火、燉魚的,一兩個能在灶房裡打下手,這回她要年輕些的。
照舊去了鴻興樓,請孫掌柜幫她尋幾個適合的人,最好再來個跑堂。
孫掌柜把她的事當自己的事,酒樓生意門路廣,找幾個人很容易,別的不說,手腳勤快,而且人老實。
如此江盈知鋪子裡,便又多了兩個雜工,兩個幫工,一個跑堂。
忙活幾日,等要推出招牌菜之前,她重新編排了菜單。
以前江盈知食鋪里,除了柱子以外,沒有迎客的,這會兒多了個小劉,嘴皮子不錯,之前在酒樓做活的,只管在門前招攬客人。
到了這裡也愛這樣,守在側門邊,哪裡有客人就迎過去,拿菜單給人看,要是看不懂,他就跟說相聲那樣,流暢地報菜。
「這頭道是招牌菜烤魚,您看客官您是想吃咸口的,還是辣口的,咸口的有醬香…,辣口的得看您吃不吃得了。」
「不吃烤魚也成,我們這還有四季鮮,雞肉鴨肉豬肉,這倒不是什麼招牌菜,不過都各自有主菜。」
小劉說得抑揚頓挫,「雞有黃燜雞和椒麻雞,鴨有酸蘿蔔老鴨湯和鹽水鴨,肉的話,敲肉片和紅燒肉,要是您這些都不想吃,那麼還有時鮮,白蟹、青蟹、帶魚、對蝦,都在當日菜品上。」
「這裡還有我不想吃的東西,那也是稀奇,」有個食客如此說。
只要聽見報菜名的人,無不贊同這句話,光是聽著,口水便涌到了舌頭上。
有人聳著鼻子一嗅一嗅,「什麼味?」
是股很濃烈的香氣。
小劉忙道:「那是在做招牌菜烤魚。」
「給我來一條,我就要那個味的,」一個食客說,又問,「多少錢?」
「酸菜烤魚三十文一條,保管您吃得滿意,」小劉應下,拿出酸菜烤魚的簽子,往烤魚台右邊長木凳上的罐子裡放,又喊了句,「三號桌客人要一份酸菜烤魚。」
烤魚的人應了聲,一個人熱油鍋,把已經烤好的魚再炸一遍,撈出瀝油,另一個人則在這空檔加熱鐵盤,從罐子裡舀出已經弄好的調料。
酸菜、豆瓣醬、胡椒粉,一點山椒,熬成一鍋湯,在鐵盤裡滋滋作響,隨即酸湯沸騰,包裹住青占魚,筍片、豆皮吸取湯里的酸香,漸漸入味。
熱油在魚身上炸響,酸菜的香在油里被激發出來,烤魚的人早就習慣,不過頭次聞到的,倒是都有些難以忍受,實在是香。
那一排罐子裡的簽子不斷在增加,只聽得叮鈴哐當的聲音,還少不得響起幾號桌客人要什麼烤魚的喊聲。
要是烤魚好了,便晃晃懸掛的鈴鐺,王尋真會來端魚,只有她能在人多的時候,穩穩穿過人群,不會腳底打滑,把魚甩出去。
她把盤子放到三號桌那,對著兩人說:「剛出鍋,小心燙嘴。」
三號桌那兩人不是熟客,是外來的客商,見了門口掛的牌匾來的。
雖是頭一次嘗,可這香氣和賣相沒得說,只是酸氣有點重,兩人互相看了眼,遲疑地下了筷子。
那高個子客商先吃的酸菜,他不愛吃酸菜梗,夾了酸菜葉,放湯里涮了涮,吃了口,皺起的眉頭舒展。
他點點這酸菜,有點驚喜,「聞著酸,吃著不錯。」
「我倒是覺得這壓底的筍片和豆皮也挺好,湯底味道調得好,」另一個矮個子客商說。
不過等兩人吃到烤魚後,異口同聲,「魚燉得好。」
青占魚最適合紅燒,個頭也適中,肉嫩,可先烤後炸,又燉在湯里,魚皮便酥了,同魚肉分離開。
且這魚開了背,又切了花刀,燉的時候便完全入味,不像整條魚下鍋燉時,外頭咸了裡頭魚肉還是淡的。
一大塊魚肉入嘴,沒有小刺,咀嚼也變得大口起來,在咀嚼中,酸菜的酸和香,豆瓣的咸,胡椒提起的鮮味,全都浸入了魚肉里,還有酥脆的魚片。
恨不得讓這兩人把湯都倒進飯里,連湯帶魚地完全吃下,不過食鋪里有送湯,是一碗魚湯。
用魚頭燉的,幾塊豆腐,還有一點蝦皮、小蟹,吃了油膩重口的,再喝這碗湯,頓覺清爽。
「我跟你說,我以後就在這家吃了,旁的哪也不去了,這招牌菜真的是招牌,」高個子客商說完後,打了個飽嗝,他看
著盤裡的湯,想買兩個饅頭蘸蘸吃掉。
終究沒忍住,又要了一碗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