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何老師傅又翻了翻她的菜單,笑了聲,「這單子倒是有趣,只是你看時鮮,四季鮮的菜,雖然好,可範圍太大了,誰知道你什麼雞鴨菜做得好呢,沒多少人點才是正常的,大夥不敢點,你得把這寫得細緻些。」
「而且小滿,你這有個毛病,」何老師傅搖了搖頭,「我知道你不想每日都做一樣的菜,但你一定要想一兩道招牌菜。」
江盈知動筆記下,聞言若有所思,何老師傅說:「你瞧,這一說起魚羹,大夥立馬想起新豐樓大師傅,再說到黃魚,三里橋有個老師傅做黃魚沒人能比得過。」
「可說到你四時鮮,只能說好吃,問什麼好吃,什麼都好吃,那也不是個樣子。」
「你得叫人知道,一提到這個菜,立馬就想起你才成。」
江盈知醍醐灌頂,虛心求教,「可我什麼都會做上些,南來北往,到底該用什麼做招牌菜呢。」
「這個倒是急不得,首先這菜得一年四季的魚都能做,其次做得要快要好,太慢可不成,另外的是,新奇。魚羹魚肚魚翅,反正一般,你得把你這個做魚第一鮮的頭名保住。」
何老師傅語重心長,「你先想,到時候做給我嘗嘗,我們得選旁人做不出的,這風味就你這裡有的招牌菜。」
江盈知真的很感謝何老師傅,在開鋪子的事情上,她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哪怕有做主廚的經驗,但又不是行政,她只想著叫食客吃好吃得新奇,別的倒是忽略了。
而且這確實是四時鮮獲得牌匾後,也沒有那麼為人所知的原因,太多好吃的,從而會讓人難以準確描述。
江盈知還同他商量冷盤,以前大熱天的,冷盤放不住,做的太早一到晌午那就變了味,現在天漸冷,等菜的人又多,是時候該推出冷盤了。
何老師傅說:「熏魚啊,這個味道你自己也知道,臘帶魚也不錯,只有一排刺,海蜇更好,一是便宜,二是耐嚼沒刺。」
「冷盤就簡單些,你只有一個人,別累著。」
「吃飯我就不吃了,明日再來,你想想這招牌菜,我給你看看合不合適。」
江盈知沒留住他,只好送何老師傅出去,小老頭一出去走得飛快,讓王逢年留在後頭。
「多謝你,」江盈知在這件事
上,真的很感激王逢年。
王逢年說:「不要謝我,我有私心。」
「我只是想你說的立業更快點,你才能有心思,談情說愛啊。」
他才特意去了臨安。
江盈知真是同他沒話講,三句離不開這話,她又問,「為什麼要學廚?」
「想到時候能藉此跟你多說幾句,我總不能跟你聊船,」王逢年如此回答她。
其實不是的,大概想知道她走過來的路,到底有多辛苦。
他想分擔她以後的辛苦。
「我走了,這兩日我不會過來,你好好選招牌菜。」
「不要太辛苦。」
王逢年並沒有纏著她,而是體面地告辭離開,追求的度把握得恰到好處。
江盈知確實無心顧及,她沉浸在何老師傅的指點裡,先開始定冷盤,然後一樣樣地試菜,到底什麼能作為招牌菜,但是很難選。
比招牌菜先出現是冷盤,一來食鋪,敏銳的食客就發現那兩個突兀出現的大桶,有著不同尋常的味道。
矮一點的那個桶,酸中又帶著點辣,拌的是切成細絲的昆布,很有韌勁,酸辣可口。
而高一點的桶,泡著滷水,這滷水香得很濃郁,浸泡鴨的全身上下。
鴨心、鴨肝、鴨掌、鴨脖等等。
每一個部位都拆分出來,叫食客直呼,真是半點不浪費。
連鴨腸都不放過,分了鴨腸和鴨板腸,鴨腸小而韌,鴨板腸寬而有嚼勁,這鹵出來的比吃豬尾巴還要爽脆好吃。
本來等菜就累,尤其聞著邊上已經吃上的人,有時候肚裡饞蟲作祟,一邊咽口水一邊抱怨。
可先來一份這個冷盤,美滋滋地啃著鴨脖,嗦裡頭的肉,慢慢地吃鴨掌,偶爾來個爽口的鴨心,或是先吃酸辣口的昆布,不至於讓等待的時間,在口水泛濫,饞蟲勾肚腸的事後,變得無比漫長。
而且江盈知還會送一碟糖醋蘿蔔,雖然只有一小碟,但那蘿蔔片特別爽脆,而且糖醋口弄得剛剛好,剛吃上癮就沒有了,心甘情願花錢多買一點。
冷盤解決了食客等菜的問題,江盈知就顧著先選招牌菜,她一個人沒有辦法選,鋪子裡其他人對她濾鏡太重,她全做給何老師傅嘗的。
他評價得很犀利,糖醋魚太普通,酸湯魚酸得太過於刺激,紅糟魚倒是新奇,但是不大能下得了口,醋椒魚太辣,減了辣度依舊不行…
江盈知在比做魚的時候,都沒有做過這麼多的魚,渾身魚腥味,她都想往身上噴醋。
最後才終於定下第一道招牌菜—烤魚。
第73章 黃燜雞
烤魚是道四季合宜的菜, 口味多樣。
不吃辣的,吃醬香、豆豉、酸菜、蒜香口味,想吃辣的, 剁椒、酸辣、青花椒。
當然想推出道招牌菜, 並非容易的事情。
江盈知在灶房右邊的空道上,請木匠安了個棚架,架起台子, 達到適合的高度, 再放爐子,烤著不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且小滿,你這有個毛病,」何老師傅搖了搖頭,「我知道你不想每日都做一樣的菜,但你一定要想一兩道招牌菜。」
江盈知動筆記下,聞言若有所思,何老師傅說:「你瞧,這一說起魚羹,大夥立馬想起新豐樓大師傅,再說到黃魚,三里橋有個老師傅做黃魚沒人能比得過。」
「可說到你四時鮮,只能說好吃,問什麼好吃,什麼都好吃,那也不是個樣子。」
「你得叫人知道,一提到這個菜,立馬就想起你才成。」
江盈知醍醐灌頂,虛心求教,「可我什麼都會做上些,南來北往,到底該用什麼做招牌菜呢。」
「這個倒是急不得,首先這菜得一年四季的魚都能做,其次做得要快要好,太慢可不成,另外的是,新奇。魚羹魚肚魚翅,反正一般,你得把你這個做魚第一鮮的頭名保住。」
何老師傅語重心長,「你先想,到時候做給我嘗嘗,我們得選旁人做不出的,這風味就你這裡有的招牌菜。」
江盈知真的很感謝何老師傅,在開鋪子的事情上,她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哪怕有做主廚的經驗,但又不是行政,她只想著叫食客吃好吃得新奇,別的倒是忽略了。
而且這確實是四時鮮獲得牌匾後,也沒有那麼為人所知的原因,太多好吃的,從而會讓人難以準確描述。
江盈知還同他商量冷盤,以前大熱天的,冷盤放不住,做的太早一到晌午那就變了味,現在天漸冷,等菜的人又多,是時候該推出冷盤了。
何老師傅說:「熏魚啊,這個味道你自己也知道,臘帶魚也不錯,只有一排刺,海蜇更好,一是便宜,二是耐嚼沒刺。」
「冷盤就簡單些,你只有一個人,別累著。」
「吃飯我就不吃了,明日再來,你想想這招牌菜,我給你看看合不合適。」
江盈知沒留住他,只好送何老師傅出去,小老頭一出去走得飛快,讓王逢年留在後頭。
「多謝你,」江盈知在這件事
上,真的很感激王逢年。
王逢年說:「不要謝我,我有私心。」
「我只是想你說的立業更快點,你才能有心思,談情說愛啊。」
他才特意去了臨安。
江盈知真是同他沒話講,三句離不開這話,她又問,「為什麼要學廚?」
「想到時候能藉此跟你多說幾句,我總不能跟你聊船,」王逢年如此回答她。
其實不是的,大概想知道她走過來的路,到底有多辛苦。
他想分擔她以後的辛苦。
「我走了,這兩日我不會過來,你好好選招牌菜。」
「不要太辛苦。」
王逢年並沒有纏著她,而是體面地告辭離開,追求的度把握得恰到好處。
江盈知確實無心顧及,她沉浸在何老師傅的指點裡,先開始定冷盤,然後一樣樣地試菜,到底什麼能作為招牌菜,但是很難選。
比招牌菜先出現是冷盤,一來食鋪,敏銳的食客就發現那兩個突兀出現的大桶,有著不同尋常的味道。
矮一點的那個桶,酸中又帶著點辣,拌的是切成細絲的昆布,很有韌勁,酸辣可口。
而高一點的桶,泡著滷水,這滷水香得很濃郁,浸泡鴨的全身上下。
鴨心、鴨肝、鴨掌、鴨脖等等。
每一個部位都拆分出來,叫食客直呼,真是半點不浪費。
連鴨腸都不放過,分了鴨腸和鴨板腸,鴨腸小而韌,鴨板腸寬而有嚼勁,這鹵出來的比吃豬尾巴還要爽脆好吃。
本來等菜就累,尤其聞著邊上已經吃上的人,有時候肚裡饞蟲作祟,一邊咽口水一邊抱怨。
可先來一份這個冷盤,美滋滋地啃著鴨脖,嗦裡頭的肉,慢慢地吃鴨掌,偶爾來個爽口的鴨心,或是先吃酸辣口的昆布,不至於讓等待的時間,在口水泛濫,饞蟲勾肚腸的事後,變得無比漫長。
而且江盈知還會送一碟糖醋蘿蔔,雖然只有一小碟,但那蘿蔔片特別爽脆,而且糖醋口弄得剛剛好,剛吃上癮就沒有了,心甘情願花錢多買一點。
冷盤解決了食客等菜的問題,江盈知就顧著先選招牌菜,她一個人沒有辦法選,鋪子裡其他人對她濾鏡太重,她全做給何老師傅嘗的。
他評價得很犀利,糖醋魚太普通,酸湯魚酸得太過於刺激,紅糟魚倒是新奇,但是不大能下得了口,醋椒魚太辣,減了辣度依舊不行…
江盈知在比做魚的時候,都沒有做過這麼多的魚,渾身魚腥味,她都想往身上噴醋。
最後才終於定下第一道招牌菜—烤魚。
第73章 黃燜雞
烤魚是道四季合宜的菜, 口味多樣。
不吃辣的,吃醬香、豆豉、酸菜、蒜香口味,想吃辣的, 剁椒、酸辣、青花椒。
當然想推出道招牌菜, 並非容易的事情。
江盈知在灶房右邊的空道上,請木匠安了個棚架,架起台子, 達到適合的高度, 再放爐子,烤著不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