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好。既如此,我便厚顏收下了!」金煌真人合上匣蓋,將匣子收入懷中:「實不相瞞,這玲瓏珠確為我派急需之物,如今門中正是風雨飄搖之際,有此珠,定可穿破迷障,入得祖師秘境,得祖師庇佑,保住我金虛派上下元氣,以期重振之時。」
他理了理衣袍,隨即面朝寧和施了一禮:「今日贈珠之恩,我金虛派上下定當銘記。」
寧和忙起身攔道:「道長何出此言?」
金煌真人卻無心再與她多說,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此事緊急,我當即刻面見掌門……這數年來,總算有了件好事。來,與我同去!」
出得門來,見到等在院中的寧皎,寧和只說是自己收來的學生,金煌真人便叫了個道童來領他去客房歇息,領著寧和朝掌門所在峰頭趕去。
拜見金虛掌門,自又是一場寒暄。
然而天降寶珠之喜,金虛派上下眼見就要忙於秘境諸事,寧和自有眼見,不欲打攪,很快便找了個由頭說想去探望祁熹追傷勢,很快由一藍衣道童打扮少年領著離開了正殿。
金虛派山門極大,那少年性情文靜,自說名叫青君,是掌門所收麼徒,自六歲入山,如今剛剛十年整。
這少年顯然天資聰穎,寧和觀他御劍之姿,頗似當年一襲紅衣、劍如烈焰的祁熹追。
青君領路,帶著寧和穿過好幾片山頭,終於到得一處僻靜山坡。
青君落下劍頭,立在道旁扭頭看了一眼,尚帶稚氣的面龐上帶出了些不符合年紀的愁緒,嘆著氣說道:「師姐就在上面的秋來頂養傷。師姐不喜我來,還請前輩自去吧,青君這就告辭了。」
寧和朝他溫和一笑,點點頭:「去罷。」
目送這小道童離去了,寧和轉身朝著山上走去。
這滿坡種了不少一種生得極高的樹,其葉寬大而形似人掌,顏色青紅相間,頗為奇異。
祁熹追的院子看著十分樸素。木籬草棚,院中不見絲毫花草,只有一口池塘,和兩株與外面這滿坡一樣的樹。
寧和推開木籬走進院中,一眼就看見了池塘邊坐著的祁熹追。
她穿著身寬鬆的布袍,一頭黑髮簡練挽在腦後,低著頭,坐在水邊削著一根木頭。
寧和並未特意藏住腳步,可直到她走到池邊丈來遠,祁熹追才覺出動靜。
她扭過頭來,目光有些冷,直到觸上寧和的樣貌。
祁熹追愣了愣,鬆開手中的木頭,拍了拍手上木屑,站起身:「你……」
寧和記憶中的祁熹追,和面前這個面色蒼白、枯瘦得近乎伶仃的女子,幾乎是兩個人。
她走近時無法自控般微微顫動的手臂讓寧和險些沒能控制住表情。
「寧和?」祁熹追盯著她,目光既驚且喜:「你……」
寧和朝她微笑:「是我,熹追。」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說, 你帶回了一枚九色玲瓏珠?」祁熹追倚在塌上神色似喜似悲,半晌苦笑道:「那我這傷,受得倒是不值了。」
寧和嘆了口氣, 也不知該如何勸慰, 好在祁熹追自己轉念一想, 面色又好了許多:「如今有九色之珠,我派籌謀之事, 想來成算大增。是好事,寧和,多謝你。」
寧和問起她受傷情形,祁熹追沒有多說,只說自己不慎受伏風門伏擊,為護寶珠鋌而走險啟用秘法。
祁熹追神色淡淡,朝寧和抬了抬手臂:「傷及內府根本,這條胳膊上經脈也斷了,已經養了許久,但至今也拿不起劍。」
寧和深知劍於祁熹追,就如脊骨之於人。脊骨既失, 人之將死。不由心中油然一陣哀慟,說道:「伏風門行事, 實在叫人不齒。」
倒是祁熹追見她神色, 眉目微微柔和了些, 說道:「你還是同從前一樣。莫憂,父親同我說,秘境若開, 或能替我尋來救治之法。」
說這話時,她的雙眸有了幾分神采:「若我能再提起我的劍, 此心足矣。」
祁熹追興致不錯,追問寧和她二人分別之後種種。寧和陪她坐了兩個來時辰,直到一位黃衣女童端著湯藥進來。
「師姐,喝藥啦。」那女童輕快地說,又用一雙好奇的眼睛盯著寧和瞅。
寧和朝她笑了笑。
祁熹追望著藥碗,臉上笑意淡去了些。
寧和起身告辭,祁熹追別過頭:「鈴鐺,送客人出去。」
那叫鈴鐺的女童將寧和送至門口,拱手送別時仰著頭叮囑般地對她說道:「你要常來啊!師姐已經好久沒同人說過這麼久的話啦。」
寧和笑著說道:「明日就來。」
.
寧和在金虛派中待了半月,每日不是翻閱派中藏書,就是帶著書去瞧一瞧祁熹追,日子過得甚是清閒。
兩人也不說其他,就著書中內容聊一聊,也算有些意趣。
臨走前最後一日,寧和幾經猶豫,還是講周琛書與沈媞微之事告與了祁熹追知曉。
祁熹追聽了沉默良久,說道:「前塵過往,就此揭過。」
寧和陪她靜坐了一會兒,說道:「熹追,我明日便走了。」
對上祁熹追驚訝目光,寧和有些無奈地笑道:「如今門中上下皆忙於秘境之事,我身為外客,留在山中徒增打攪,還是儘早離去為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理了理衣袍,隨即面朝寧和施了一禮:「今日贈珠之恩,我金虛派上下定當銘記。」
寧和忙起身攔道:「道長何出此言?」
金煌真人卻無心再與她多說,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此事緊急,我當即刻面見掌門……這數年來,總算有了件好事。來,與我同去!」
出得門來,見到等在院中的寧皎,寧和只說是自己收來的學生,金煌真人便叫了個道童來領他去客房歇息,領著寧和朝掌門所在峰頭趕去。
拜見金虛掌門,自又是一場寒暄。
然而天降寶珠之喜,金虛派上下眼見就要忙於秘境諸事,寧和自有眼見,不欲打攪,很快便找了個由頭說想去探望祁熹追傷勢,很快由一藍衣道童打扮少年領著離開了正殿。
金虛派山門極大,那少年性情文靜,自說名叫青君,是掌門所收麼徒,自六歲入山,如今剛剛十年整。
這少年顯然天資聰穎,寧和觀他御劍之姿,頗似當年一襲紅衣、劍如烈焰的祁熹追。
青君領路,帶著寧和穿過好幾片山頭,終於到得一處僻靜山坡。
青君落下劍頭,立在道旁扭頭看了一眼,尚帶稚氣的面龐上帶出了些不符合年紀的愁緒,嘆著氣說道:「師姐就在上面的秋來頂養傷。師姐不喜我來,還請前輩自去吧,青君這就告辭了。」
寧和朝他溫和一笑,點點頭:「去罷。」
目送這小道童離去了,寧和轉身朝著山上走去。
這滿坡種了不少一種生得極高的樹,其葉寬大而形似人掌,顏色青紅相間,頗為奇異。
祁熹追的院子看著十分樸素。木籬草棚,院中不見絲毫花草,只有一口池塘,和兩株與外面這滿坡一樣的樹。
寧和推開木籬走進院中,一眼就看見了池塘邊坐著的祁熹追。
她穿著身寬鬆的布袍,一頭黑髮簡練挽在腦後,低著頭,坐在水邊削著一根木頭。
寧和並未特意藏住腳步,可直到她走到池邊丈來遠,祁熹追才覺出動靜。
她扭過頭來,目光有些冷,直到觸上寧和的樣貌。
祁熹追愣了愣,鬆開手中的木頭,拍了拍手上木屑,站起身:「你……」
寧和記憶中的祁熹追,和面前這個面色蒼白、枯瘦得近乎伶仃的女子,幾乎是兩個人。
她走近時無法自控般微微顫動的手臂讓寧和險些沒能控制住表情。
「寧和?」祁熹追盯著她,目光既驚且喜:「你……」
寧和朝她微笑:「是我,熹追。」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說, 你帶回了一枚九色玲瓏珠?」祁熹追倚在塌上神色似喜似悲,半晌苦笑道:「那我這傷,受得倒是不值了。」
寧和嘆了口氣, 也不知該如何勸慰, 好在祁熹追自己轉念一想, 面色又好了許多:「如今有九色之珠,我派籌謀之事, 想來成算大增。是好事,寧和,多謝你。」
寧和問起她受傷情形,祁熹追沒有多說,只說自己不慎受伏風門伏擊,為護寶珠鋌而走險啟用秘法。
祁熹追神色淡淡,朝寧和抬了抬手臂:「傷及內府根本,這條胳膊上經脈也斷了,已經養了許久,但至今也拿不起劍。」
寧和深知劍於祁熹追,就如脊骨之於人。脊骨既失, 人之將死。不由心中油然一陣哀慟,說道:「伏風門行事, 實在叫人不齒。」
倒是祁熹追見她神色, 眉目微微柔和了些, 說道:「你還是同從前一樣。莫憂,父親同我說,秘境若開, 或能替我尋來救治之法。」
說這話時,她的雙眸有了幾分神采:「若我能再提起我的劍, 此心足矣。」
祁熹追興致不錯,追問寧和她二人分別之後種種。寧和陪她坐了兩個來時辰,直到一位黃衣女童端著湯藥進來。
「師姐,喝藥啦。」那女童輕快地說,又用一雙好奇的眼睛盯著寧和瞅。
寧和朝她笑了笑。
祁熹追望著藥碗,臉上笑意淡去了些。
寧和起身告辭,祁熹追別過頭:「鈴鐺,送客人出去。」
那叫鈴鐺的女童將寧和送至門口,拱手送別時仰著頭叮囑般地對她說道:「你要常來啊!師姐已經好久沒同人說過這麼久的話啦。」
寧和笑著說道:「明日就來。」
.
寧和在金虛派中待了半月,每日不是翻閱派中藏書,就是帶著書去瞧一瞧祁熹追,日子過得甚是清閒。
兩人也不說其他,就著書中內容聊一聊,也算有些意趣。
臨走前最後一日,寧和幾經猶豫,還是講周琛書與沈媞微之事告與了祁熹追知曉。
祁熹追聽了沉默良久,說道:「前塵過往,就此揭過。」
寧和陪她靜坐了一會兒,說道:「熹追,我明日便走了。」
對上祁熹追驚訝目光,寧和有些無奈地笑道:「如今門中上下皆忙於秘境之事,我身為外客,留在山中徒增打攪,還是儘早離去為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