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門內光影如霧,似有無數山中小道,霧中情形, 以寧和如今修為竟也看不真切。
那頭白羊行走其中,通身潔白皮毛仿若發亮, 極為醒目。寧和跟隨著它,走了約摸半刻鐘時間,眼前忽地豁然開朗,只見前方天光乍亮,四方群山飛瀑,雲騰鶴鳴,正是一片神仙景象。
白羊將她帶到,便又屈膝一禮,轉身朝著霧氣之中折返回去。
寧和立在山前,站定理了理衣袍,抬頭看去。
前方山門處有小亭,亭中已有兩名弟子朝她迎來。
年輕些的那個有些莽撞,張口就道:「你是何人?竟由羊翁親自送來。」
寧和不由微笑,少年人的臉龐朝氣蓬勃,她總是很喜歡的。這少年叫她想起書院裡的學生,一身道童打扮,又有幾分像當年的叔寶。
「我姓寧名和,來訪貴派金煌真人。」寧和朝這少年拱手,神色溫和:「還請你為我通傳一聲。」
「真人在閉關。」那道童說,「你找真人什麼事?」
他身旁同門年紀要大些,落後他幾步,聞言抬手便將手中拂塵在他頭上敲了一下,一手將他薅至自己身後,斥道:「快快住口。」
然後回過身來,朝寧和行了一禮:「還請真人前方亭中稍歇,我這就前去告與長老知曉。」
他雖分不出寧和修為,但眼力顯然不錯,知道總是道行深厚的前輩,恭敬些總沒錯。
.
「真人就在前方屋中等您。真人未有召見,晚輩不敢貿然上前,這就告退了。」
寧和頷首,見那道童步履匆匆,不由暗自思忖,想來那位道長性情怕是比當年來得更為急躁了,叫這些門派弟子如今也懼之不及。
示意阿皎在外等候,寧和便抬腳邁入門中。
一進門,就見金煌真人坐在案前,眉目沉凝,神情冷肅,直至看見寧和走進門來,目光才微微亮了些,豁地站起身來:「竟真是你這後生!」
寧和拱了拱手:「正是晚輩。」
她此時心中有些複雜。
初見時,她印象當中,金煌真人是位精神矍鑠、豪氣雲干仙風道骨,一看便有通身仙家氣派之人。
可如今再見,這位道長身上似乎已只余沉沉暮氣。不僅鬚髮全白,氣機紊亂,目光神情之中更隱有躁鬱之色,再也不復從前通達氣度。
「道童!看茶!」金煌真人大步走到桌邊,喊了一聲,卻好一會兒沒人應聲。
金煌真人頓時眉頭倒豎,嘴裡罵著一句「好大的膽子」就要挽袖出去,寧和見狀趕忙勸道:「不必如此
,真人,寧和此番一為踐諾而來,也無心喝什麼茶,二來,聽聞祁姑娘傷重,想前去探望一番。」
金煌真人聞言,面色稍稍和緩,轉過身來,定定打量她了片刻,長吁了一口氣,走到桌邊坐下:「老道倒真沒想到,同你還有再見之日。你這後生,當真是不簡單。我見你如今,已然是脫胎換骨,一身生機磅礴有如旭日之升,倒是老道我,西山薄暮,已是老朽腐木一株啊!」
寧和微微嘆息:「道長之事,我有所聽聞,還請節哀。」
「哼,聽聞。」金煌真人冷哼一聲,「勿要同我提那畜生!」
寧和微頓,她本想將周兄之事告知一二,但見了金煌真人如此態度,卻有些不知如何開口了。
金煌真人罵完一句,神色陰沉一會兒,很快又打起精神,一雙眼角滿布著皺紋的老眼緊盯著寧和,問道:「你這後生說,你來踐諾,難道?」
寧和正了正神色,取出一隻玉匣放在桌上,說道:「正是僥倖不負所托,貴派所託之物,就在此匣之中。」
金煌真人呼吸略有急促,看了寧和一眼,伸手取過那隻匣子,輕輕揭開盒蓋。
他這屋中並未開窗,光線有些昏暗,那匣子一開,頓時映了滿室綺麗霞光,如水波澄澈,熠熠流彩。
金煌真人一雙眼微微瞪大:「這……」
他匆匆離開座椅,取出一隻玉勺,打出一道靈氣將之包裹,才慎重地以勺將匣中寶珠舀出,取至眼前細細觀量。
那珠子明若朝霞,艷若織錦,潤若貝珠,神光內含,將金煌真人的雙眼映得發亮。
「這不是七色玲瓏珠,」半晌,金煌真人喃喃地道:「這是九色玲瓏珠。後生,這是傳聞之中的九色珠!」
寧和點了點頭。
見她毫無訝色,金煌真人怔了怔,將目光從寶珠上移走,又看了她一會兒,說道:「想來你是有些際遇……先前別時,老道料想你通身陰靈之氣,又為女子,極陰少陽,日後修行恐有阻礙。可如今再見,我觀你氣息許久,只覺圓融一體、清正脫俗,已是看之不透。可嘆老道修行已有近百載,竟抵不過你幾年光景!可嘆,可嘆啊!」
寧和斂目笑道:「不過運道好些,修行之路道阻且長,晚輩不過剛剛啟程,前路漫漫啊。」
金煌真人也跟著笑,只是那笑容複雜許多。他望著寧和的面龐,目光似有恍然,過了會兒才道:「你這九色珠,當真願予我派?」
寧和自然全無猶豫之色:「昔日寧和得蒙真人救治之恩,才能保全一條性命。受貴派所託入青雲頂中奪珠,是理應之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點道理,寧和還是懂得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頭白羊行走其中,通身潔白皮毛仿若發亮, 極為醒目。寧和跟隨著它,走了約摸半刻鐘時間,眼前忽地豁然開朗,只見前方天光乍亮,四方群山飛瀑,雲騰鶴鳴,正是一片神仙景象。
白羊將她帶到,便又屈膝一禮,轉身朝著霧氣之中折返回去。
寧和立在山前,站定理了理衣袍,抬頭看去。
前方山門處有小亭,亭中已有兩名弟子朝她迎來。
年輕些的那個有些莽撞,張口就道:「你是何人?竟由羊翁親自送來。」
寧和不由微笑,少年人的臉龐朝氣蓬勃,她總是很喜歡的。這少年叫她想起書院裡的學生,一身道童打扮,又有幾分像當年的叔寶。
「我姓寧名和,來訪貴派金煌真人。」寧和朝這少年拱手,神色溫和:「還請你為我通傳一聲。」
「真人在閉關。」那道童說,「你找真人什麼事?」
他身旁同門年紀要大些,落後他幾步,聞言抬手便將手中拂塵在他頭上敲了一下,一手將他薅至自己身後,斥道:「快快住口。」
然後回過身來,朝寧和行了一禮:「還請真人前方亭中稍歇,我這就前去告與長老知曉。」
他雖分不出寧和修為,但眼力顯然不錯,知道總是道行深厚的前輩,恭敬些總沒錯。
.
「真人就在前方屋中等您。真人未有召見,晚輩不敢貿然上前,這就告退了。」
寧和頷首,見那道童步履匆匆,不由暗自思忖,想來那位道長性情怕是比當年來得更為急躁了,叫這些門派弟子如今也懼之不及。
示意阿皎在外等候,寧和便抬腳邁入門中。
一進門,就見金煌真人坐在案前,眉目沉凝,神情冷肅,直至看見寧和走進門來,目光才微微亮了些,豁地站起身來:「竟真是你這後生!」
寧和拱了拱手:「正是晚輩。」
她此時心中有些複雜。
初見時,她印象當中,金煌真人是位精神矍鑠、豪氣雲干仙風道骨,一看便有通身仙家氣派之人。
可如今再見,這位道長身上似乎已只余沉沉暮氣。不僅鬚髮全白,氣機紊亂,目光神情之中更隱有躁鬱之色,再也不復從前通達氣度。
「道童!看茶!」金煌真人大步走到桌邊,喊了一聲,卻好一會兒沒人應聲。
金煌真人頓時眉頭倒豎,嘴裡罵著一句「好大的膽子」就要挽袖出去,寧和見狀趕忙勸道:「不必如此
,真人,寧和此番一為踐諾而來,也無心喝什麼茶,二來,聽聞祁姑娘傷重,想前去探望一番。」
金煌真人聞言,面色稍稍和緩,轉過身來,定定打量她了片刻,長吁了一口氣,走到桌邊坐下:「老道倒真沒想到,同你還有再見之日。你這後生,當真是不簡單。我見你如今,已然是脫胎換骨,一身生機磅礴有如旭日之升,倒是老道我,西山薄暮,已是老朽腐木一株啊!」
寧和微微嘆息:「道長之事,我有所聽聞,還請節哀。」
「哼,聽聞。」金煌真人冷哼一聲,「勿要同我提那畜生!」
寧和微頓,她本想將周兄之事告知一二,但見了金煌真人如此態度,卻有些不知如何開口了。
金煌真人罵完一句,神色陰沉一會兒,很快又打起精神,一雙眼角滿布著皺紋的老眼緊盯著寧和,問道:「你這後生說,你來踐諾,難道?」
寧和正了正神色,取出一隻玉匣放在桌上,說道:「正是僥倖不負所托,貴派所託之物,就在此匣之中。」
金煌真人呼吸略有急促,看了寧和一眼,伸手取過那隻匣子,輕輕揭開盒蓋。
他這屋中並未開窗,光線有些昏暗,那匣子一開,頓時映了滿室綺麗霞光,如水波澄澈,熠熠流彩。
金煌真人一雙眼微微瞪大:「這……」
他匆匆離開座椅,取出一隻玉勺,打出一道靈氣將之包裹,才慎重地以勺將匣中寶珠舀出,取至眼前細細觀量。
那珠子明若朝霞,艷若織錦,潤若貝珠,神光內含,將金煌真人的雙眼映得發亮。
「這不是七色玲瓏珠,」半晌,金煌真人喃喃地道:「這是九色玲瓏珠。後生,這是傳聞之中的九色珠!」
寧和點了點頭。
見她毫無訝色,金煌真人怔了怔,將目光從寶珠上移走,又看了她一會兒,說道:「想來你是有些際遇……先前別時,老道料想你通身陰靈之氣,又為女子,極陰少陽,日後修行恐有阻礙。可如今再見,我觀你氣息許久,只覺圓融一體、清正脫俗,已是看之不透。可嘆老道修行已有近百載,竟抵不過你幾年光景!可嘆,可嘆啊!」
寧和斂目笑道:「不過運道好些,修行之路道阻且長,晚輩不過剛剛啟程,前路漫漫啊。」
金煌真人也跟著笑,只是那笑容複雜許多。他望著寧和的面龐,目光似有恍然,過了會兒才道:「你這九色珠,當真願予我派?」
寧和自然全無猶豫之色:「昔日寧和得蒙真人救治之恩,才能保全一條性命。受貴派所託入青雲頂中奪珠,是理應之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點道理,寧和還是懂得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