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那狄國官員去後不久,便有人來傳他們前去。很快,趙璦與國舅爺又見到了耶律圖君臣,在一側,還站著個跟耶律圖長相相似的人——耶律圖親弟,海定王耶律衍!
見到這人,國舅爺就不得不感嘆了:在用人方面,耶律圖遠高於趙德御。蕭進這種才高譽滿的人,他敢用;像耶律衍這種有雄才大略的皇親,他也敢用。而且一用就是這麼多年,兩派斗得再狠,也始終跳不出他的掌心——蕭進何其幸運,得此明主!
反觀東明,當初被狄國擄去的“兩聖”喜愛尋仙問道、好色荒yín,斷不是明君。如今趙德御雖然也算勤勉,可比之耶律圖總是差了一點。
時機未到!
除非耶律圖、蕭進、耶律衍三人徹底撕破臉,否則東明無勝機!
國舅爺立在趙璦身後,神色晦明莫辨。
此時耶律衍突然道:“我主壽辰,大赦天下。上京大牢中還關押著幾個東明的大臣,就由你們帶回去吧。”
東明大臣?趙璦聞言一喜:“當真?”
“自然當真。”耶律衍拍拍手掌讓人把那‘東明大臣’帶進來。走在最前方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他未語淚先流:“官家啊,你終於遣人來接我們回去了嗎?我盼著這一天已有十年了!”
見他動情地哽咽,趙璦也眼眶發紅:“卿且放心,朝廷定不會虧待於你!”
國舅爺抬頭看了耶律圖君臣一眼,而後眼觀鼻鼻觀心,不動也不言。
縱然出了點小意外,國舅爺此行的目的終究是達到了,使團也終於踏上歸程。到使團之後就與楊攸一見如故的中年文士已沒了初見的落魄,如今儒袍在身,正與楊攸且行且談。
可真的可喜麼?
國舅爺騎馬走在最前,神色微冷。這中年文士他卻是認得的——呂會!
這呂會當年乃是東明的御史中丞,在靖和一役中與兩聖一同被俘,經歷了那場劫難卻仍能活到今日,憑的是什麼?上京大獄是那麼好呆的嗎?別說十年,就是一年也足以把人磨瘋。
這人是怎麼活下來的?也只有一個可能——這人早已投了耶律衍!
此人一旦回朝,必將成為賣國之賊!
殺?縱?
國舅爺緊握韁繩,神色再次變幻不定。
——
少了一車車賀禮,東明使團比來時快了不少,一個多月之後就駛出了狄國國境。眼看又是天色不早,趙璦便讓使團在邊境小城內安頓下來。
國舅爺剛到自己房裡,忽聽有人敲響房門:“送酒!”
國舅爺眼微眯:“進來。”抬頭卻見一個小廝打扮的人弓著腰低著頭推門而入,仿佛真的是送酒。他笑問:“這店裡偷喝了酒,可有懲戒?”
那‘小廝’啪地關上門,立刻故態復萌,懶洋洋地應道:“沒有。”原來竟是方笑世如約而至。
等他自己找了地方慵然坐下,國舅爺才發現他頰上有道新傷,連門面都避不開了,想來他近來過得不怎麼好。不由奇問:“以蕭進對你的看重和你的身手,應當不會有人能傷你才是。”
方笑世漫應:“那日跟你見面之後,我就去跟他道別。”
心思一轉,國舅爺便明白了。這人不承蕭進的情,所以有意讓蕭進親自把界限劃清。“上京狂士”,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不過此時的方笑世確實有些狼狽……國舅爺抬手取來白巾沾了酒水清洗他傷口的血漬,忍俊不禁:“能把你逼成這樣,蕭國相果然了得。”
“不算什麼,”對於這暫時的破相,方笑世根本沒法在心上,反而嘆息:“苦的是買不到好酒啊!有好酒的地方都有人守著,可真是拿準了我的弱處。”他又往袖裡一探,取出一小壇酒喝了起來。
國舅爺狐疑頓生:“別說你明知有人守著,還跑去買酒?”
方笑世舉酒相邀:“知我者——嘶——”還沒說完,臉上的傷口突然火辣辣地疼,方笑世倒吸一口冷氣,怒聲質問:“你做什麼?”
“太吃驚,所以手上的力道沒把握住。”國舅爺毫無歉意地把染了血的白巾一扔,又轉身去取藥。
方笑世防備地盯著他的手:“我自己來。”
國舅爺朗笑:“知道疼了?”說罷已抬手把藥膏抹到他傷口上。
見他沒有故技重施的意圖,方笑世也放下心來,只是笑望著有些專注的國舅爺問道:“你有煩心事?”
國舅爺漫應:“誰都有。”
“也是。我也有啊,”方笑世晃晃手中酒瓶,哀嘆:“你看,酒都快沒了……嘶!吳懷璋!”
國舅爺依然毫無歉意。
見他不動如山,方笑世斂起一貫的吊兒郎當,正色道:“你不擔心呂會?”
“擔心什麼?”
“這呂會早就投靠了耶律衍,還自認是‘兒子’。”
“我知道。”
“這呂會面無jian相,可心黑無比,一旦回東明,必然會成為禍害。”
“我知道。”
“你都知道?可你還是什麼都不做?”
聽出他話里的別樣意味,國舅爺笑著說:“做什麼?殺了他?殺了這呂會,說不定又出來一個張會,殺之不盡。更何況,我也沒說要放任他。”
方笑世來了興致:“你想怎麼做?”
國舅爺斜睨一眼,笑道:“到時你好好看著,不就知道了嗎?”一路行來,他心中早已有計較,不過他們畢竟還沒到交心的地步,自然是不會說的。
方笑世也明白他的意思,大罵:“沒趣!”然後沒再說話,自己爬到榻上倒頭大睡去了。
這人啊……張狂又放肆!
第21章 番外
“也不知造了什麼孽,好好的兒子成了傻子。”
“對啊,睡了就一整天不醒,醒來就哭,還打人。還好,又生了個兒子,瞧起來是個聰明娃兒,以後指不定能考上功名。”
“可惜啊……聽說那大兒子也是挺機靈的。”
烈日炎炎,坐在大槐樹下乘涼的村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議論著。他們說的是村里一戶姓孫的人家,男主人孫繼是個清高的讀書人,可惜考了十幾年都沒博得功名,只好灰溜溜地回村主持冬學。後來縣裡一個布坊老闆的女兒看上了他,委身下嫁。第二年,他們就生了個兒子。這本來是件喜事,可樂極生悲,這孩子在七歲時不小心栽進池子裡淹著了。
這孩子雖然大難未死,可也得了怪病,一天裡頭沒幾個時辰是清醒的。難得醒著,就伸手打向虛空,哭著說“走開!”。找大夫來看,說是癔病,可開了方子也沒用。孫母好不容易說服不信鬼神的孫繼找來道士,灌了幾次符水,還是不見效。
這下誰也沒轍了。孫母起先還有些盼念,到後邊也心灰意冷,把飯擱在桌上,他醒來餓了就吃,不吃就任他餓著。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小兒子身上,只盼著他能出人頭地,別跟他哥哥一樣痴傻。
“可憐啊!那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孫家……”村人們如是慨嘆。
那可憐的孩子正在沉睡,一張臉皺到一塊兒,似乎噩夢纏身。其實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噩夢,至少他見到的這個‘鬼’並不兇惡。可是六歲的娃兒知道什麼?他只知道害怕!
‘鬼’花了幾個月才讓他安穩下來,只是有時候仍是氣怒地大罵:“走開!”眼看自己魂元將盡,‘鬼’不由有些急切。他也不是沒想過奪了這娃兒的身體以改東明國運,可對方陽壽未盡,他區區亡魂,又豈有勝機?白白耗了魂元。
他只想在消失之前告訴這娃兒更多的事。
他恨啊!
百年之後他們徐家守不住東明、官家自縊英山、恩師抱王儲投海,東明永不復存——死後陰差陽錯來到這政和年間,是老天見憐!
不管這娃兒能不能聽懂,只要他日後能想起一二、為東明避禍一二,他就是就此灰飛煙滅也心甘。
東明啊東明,此時汴京還很繁華,狄兵還未南下——他卻不能為它做些什麼,明知它會遭遇什麼厄難,卻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他恨啊!
‘鬼’蹲下身,拉住那憤然躲避的孩子:“你聽我說,日後遇見一個叫呂會的人,一定要殺了他!遇到個叫厲鵬展的人,一定要勸他別功高震主,引君主猜忌;沈從之是李伯紀高徒,有治世之才;韓謅忠直,楊家剛烈……高宗趙德御性多疑,軟弱無為,不可與謀;孝宗趙璦前期勵精圖治,有明主之略,然後半生寵信韓家子,失卻本心,繼任者亦無能當大任者,誤我東明……”
見到這人,國舅爺就不得不感嘆了:在用人方面,耶律圖遠高於趙德御。蕭進這種才高譽滿的人,他敢用;像耶律衍這種有雄才大略的皇親,他也敢用。而且一用就是這麼多年,兩派斗得再狠,也始終跳不出他的掌心——蕭進何其幸運,得此明主!
反觀東明,當初被狄國擄去的“兩聖”喜愛尋仙問道、好色荒yín,斷不是明君。如今趙德御雖然也算勤勉,可比之耶律圖總是差了一點。
時機未到!
除非耶律圖、蕭進、耶律衍三人徹底撕破臉,否則東明無勝機!
國舅爺立在趙璦身後,神色晦明莫辨。
此時耶律衍突然道:“我主壽辰,大赦天下。上京大牢中還關押著幾個東明的大臣,就由你們帶回去吧。”
東明大臣?趙璦聞言一喜:“當真?”
“自然當真。”耶律衍拍拍手掌讓人把那‘東明大臣’帶進來。走在最前方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他未語淚先流:“官家啊,你終於遣人來接我們回去了嗎?我盼著這一天已有十年了!”
見他動情地哽咽,趙璦也眼眶發紅:“卿且放心,朝廷定不會虧待於你!”
國舅爺抬頭看了耶律圖君臣一眼,而後眼觀鼻鼻觀心,不動也不言。
縱然出了點小意外,國舅爺此行的目的終究是達到了,使團也終於踏上歸程。到使團之後就與楊攸一見如故的中年文士已沒了初見的落魄,如今儒袍在身,正與楊攸且行且談。
可真的可喜麼?
國舅爺騎馬走在最前,神色微冷。這中年文士他卻是認得的——呂會!
這呂會當年乃是東明的御史中丞,在靖和一役中與兩聖一同被俘,經歷了那場劫難卻仍能活到今日,憑的是什麼?上京大獄是那麼好呆的嗎?別說十年,就是一年也足以把人磨瘋。
這人是怎麼活下來的?也只有一個可能——這人早已投了耶律衍!
此人一旦回朝,必將成為賣國之賊!
殺?縱?
國舅爺緊握韁繩,神色再次變幻不定。
——
少了一車車賀禮,東明使團比來時快了不少,一個多月之後就駛出了狄國國境。眼看又是天色不早,趙璦便讓使團在邊境小城內安頓下來。
國舅爺剛到自己房裡,忽聽有人敲響房門:“送酒!”
國舅爺眼微眯:“進來。”抬頭卻見一個小廝打扮的人弓著腰低著頭推門而入,仿佛真的是送酒。他笑問:“這店裡偷喝了酒,可有懲戒?”
那‘小廝’啪地關上門,立刻故態復萌,懶洋洋地應道:“沒有。”原來竟是方笑世如約而至。
等他自己找了地方慵然坐下,國舅爺才發現他頰上有道新傷,連門面都避不開了,想來他近來過得不怎麼好。不由奇問:“以蕭進對你的看重和你的身手,應當不會有人能傷你才是。”
方笑世漫應:“那日跟你見面之後,我就去跟他道別。”
心思一轉,國舅爺便明白了。這人不承蕭進的情,所以有意讓蕭進親自把界限劃清。“上京狂士”,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不過此時的方笑世確實有些狼狽……國舅爺抬手取來白巾沾了酒水清洗他傷口的血漬,忍俊不禁:“能把你逼成這樣,蕭國相果然了得。”
“不算什麼,”對於這暫時的破相,方笑世根本沒法在心上,反而嘆息:“苦的是買不到好酒啊!有好酒的地方都有人守著,可真是拿準了我的弱處。”他又往袖裡一探,取出一小壇酒喝了起來。
國舅爺狐疑頓生:“別說你明知有人守著,還跑去買酒?”
方笑世舉酒相邀:“知我者——嘶——”還沒說完,臉上的傷口突然火辣辣地疼,方笑世倒吸一口冷氣,怒聲質問:“你做什麼?”
“太吃驚,所以手上的力道沒把握住。”國舅爺毫無歉意地把染了血的白巾一扔,又轉身去取藥。
方笑世防備地盯著他的手:“我自己來。”
國舅爺朗笑:“知道疼了?”說罷已抬手把藥膏抹到他傷口上。
見他沒有故技重施的意圖,方笑世也放下心來,只是笑望著有些專注的國舅爺問道:“你有煩心事?”
國舅爺漫應:“誰都有。”
“也是。我也有啊,”方笑世晃晃手中酒瓶,哀嘆:“你看,酒都快沒了……嘶!吳懷璋!”
國舅爺依然毫無歉意。
見他不動如山,方笑世斂起一貫的吊兒郎當,正色道:“你不擔心呂會?”
“擔心什麼?”
“這呂會早就投靠了耶律衍,還自認是‘兒子’。”
“我知道。”
“這呂會面無jian相,可心黑無比,一旦回東明,必然會成為禍害。”
“我知道。”
“你都知道?可你還是什麼都不做?”
聽出他話里的別樣意味,國舅爺笑著說:“做什麼?殺了他?殺了這呂會,說不定又出來一個張會,殺之不盡。更何況,我也沒說要放任他。”
方笑世來了興致:“你想怎麼做?”
國舅爺斜睨一眼,笑道:“到時你好好看著,不就知道了嗎?”一路行來,他心中早已有計較,不過他們畢竟還沒到交心的地步,自然是不會說的。
方笑世也明白他的意思,大罵:“沒趣!”然後沒再說話,自己爬到榻上倒頭大睡去了。
這人啊……張狂又放肆!
第21章 番外
“也不知造了什麼孽,好好的兒子成了傻子。”
“對啊,睡了就一整天不醒,醒來就哭,還打人。還好,又生了個兒子,瞧起來是個聰明娃兒,以後指不定能考上功名。”
“可惜啊……聽說那大兒子也是挺機靈的。”
烈日炎炎,坐在大槐樹下乘涼的村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議論著。他們說的是村里一戶姓孫的人家,男主人孫繼是個清高的讀書人,可惜考了十幾年都沒博得功名,只好灰溜溜地回村主持冬學。後來縣裡一個布坊老闆的女兒看上了他,委身下嫁。第二年,他們就生了個兒子。這本來是件喜事,可樂極生悲,這孩子在七歲時不小心栽進池子裡淹著了。
這孩子雖然大難未死,可也得了怪病,一天裡頭沒幾個時辰是清醒的。難得醒著,就伸手打向虛空,哭著說“走開!”。找大夫來看,說是癔病,可開了方子也沒用。孫母好不容易說服不信鬼神的孫繼找來道士,灌了幾次符水,還是不見效。
這下誰也沒轍了。孫母起先還有些盼念,到後邊也心灰意冷,把飯擱在桌上,他醒來餓了就吃,不吃就任他餓著。所有人都把心思放在小兒子身上,只盼著他能出人頭地,別跟他哥哥一樣痴傻。
“可憐啊!那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孫家……”村人們如是慨嘆。
那可憐的孩子正在沉睡,一張臉皺到一塊兒,似乎噩夢纏身。其實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噩夢,至少他見到的這個‘鬼’並不兇惡。可是六歲的娃兒知道什麼?他只知道害怕!
‘鬼’花了幾個月才讓他安穩下來,只是有時候仍是氣怒地大罵:“走開!”眼看自己魂元將盡,‘鬼’不由有些急切。他也不是沒想過奪了這娃兒的身體以改東明國運,可對方陽壽未盡,他區區亡魂,又豈有勝機?白白耗了魂元。
他只想在消失之前告訴這娃兒更多的事。
他恨啊!
百年之後他們徐家守不住東明、官家自縊英山、恩師抱王儲投海,東明永不復存——死後陰差陽錯來到這政和年間,是老天見憐!
不管這娃兒能不能聽懂,只要他日後能想起一二、為東明避禍一二,他就是就此灰飛煙滅也心甘。
東明啊東明,此時汴京還很繁華,狄兵還未南下——他卻不能為它做些什麼,明知它會遭遇什麼厄難,卻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他恨啊!
‘鬼’蹲下身,拉住那憤然躲避的孩子:“你聽我說,日後遇見一個叫呂會的人,一定要殺了他!遇到個叫厲鵬展的人,一定要勸他別功高震主,引君主猜忌;沈從之是李伯紀高徒,有治世之才;韓謅忠直,楊家剛烈……高宗趙德御性多疑,軟弱無為,不可與謀;孝宗趙璦前期勵精圖治,有明主之略,然後半生寵信韓家子,失卻本心,繼任者亦無能當大任者,誤我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