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國舅爺長目斜睞,似乎覺得這老頭兒有點陌生:“今兒怎麼跑來誇我了?”
魏老頭一滯,道明來意:“都開春了,標金宴你還開不開?”
國舅爺瞟了眼魏老頭,意思是‘你有毛病吧’:“那是司農寺的事,與我何干?”
“你別揣著明白裝糊塗!”魏老頭拉下臉道:“那些商賈幾乎都是衝著你才來的,若離了你,這標金宴還能成嗎?”
“那就別搞標金宴了。”國舅爺據實以告:“如今內帑充盈,已不需司農寺去錦上添花。”
標金宴所得歸內帑,這是朝臣對國舅爺利用‘標金宴’斂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誰敢去動趙德御的錢袋子?
話是這麼說,魏老頭臉色卻變幻不定,似乎有話想說。國舅爺豈會猜不出他的心思,笑道:“看來是嘗到甜頭不想放了?”
“胡說!”魏老頭腮幫子微哆嗦,再怎麼開明,他也是幾十歲的人了,當著面被譏‘貪圖利益’,老臉哪還掛得住?
國舅爺笑得促狹:“那就是底下的人一把涕一把淚地求著你來的,對吧?”
“也不全是,你以為你上回收買李義那小崽子的事能瞞過我?”魏老頭嘆息著說:“不過他們餉銀微薄,若有堂堂正正賺得錢財養家活口的路子,誰忍心把它堵上?你就先別急著撂擔子吧,這於你來說,也不過是幾句話的事。”
見魏老頭拉下臉來求自己,國舅爺說道:“若說他們全衝著我的面子來,那是不可能的。別的不提,但說八大商會,哪個背後沒人的?我真有那麼大的能耐,能讓他們全巴巴地湊上來討好?不見得。歸根究底,還是利益驅人。你不要小瞧自己手頭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大著呢。”
魏老頭皺眉沉思。
“說起來標金宴也是譁眾取寵,只有我才能肆無忌憚地去做。”國舅爺給魏老頭指出明路:“其實不必這麼鋪張,你得明白,你這兒的東西是獨一份兒,奇貨可居的道理,您老不會不懂吧?”
“那你說說,到底該怎麼做?”
“標金宴除去奢華表象,餘下的就只剩‘競標’一環。你到時只需把告示一帖,列出競標細目,有意者自然會到場。”國舅爺緩緩道:“您老既然有心,不妨把攤子鋪大些,不僅圖紙跟秘方可‘競標’。道路修繕、河堤整築、驛亭修建等等工程,都可以通過‘競標’擇選適合的商會。”
魏老頭不認同地反駁:“商賈怎麼可能花錢搶著做這些事?”
“你以為雲泉那邊是怎麼建起來的?”意味深長地一笑,國舅爺抬手令人呈上紙墨:“我將明細章程寫給你。”
魏老頭見他落筆如飛,心中一動,怒問:“你是不是早就打定主意把這事推在我身上?”
國舅爺也沒否認,虛捧一句:“您老若出手,誰都不敢跟你拗。”
“我就知道你這混帳東西沒安好心!”魏老頭知道國舅爺的計策雖好,可朝中必會有不少阻撓。一眾文官好的是清高,就算骨子裡一點都不清,也要博個好名聲!言利言錢,是他們的大忌。
“若由我提出,反對的人絕不會少,您老也不想橫生枝節吧?”國舅爺笑著把寫好的章程遞了過去。
他向來從不愛逼迫於人,直把利字擺開,到底做是不做,還得看對方自己如何衡量。
遲疑良久,魏老頭嘆著氣接過:“我老兒也沒什麼名聲好顧惜的,既然你愛把功勞跟好處讓出來,我就不客氣了。”
國舅爺笑笑,命人送上熱湯。時人有“奉茶迎客,奉湯送客”的習性,於是魏老頭端起碗喝了幾口,便起身離去。
微風徐至,吹得石案上的書卷沙沙作響。國舅爺抬手取書,閒散地倚回長椅上翻看。
而此時在距吳府別莊不遠處的青田村村學內,幾個四五十歲的帳房先生齊齊站在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跟前正正經經地誦背著什麼。
仔細一看,便發現這少年就是前些時候拜了國舅爺為師的李寶。他面容稚氣,可偏要裝出老成的模樣,看上去十分怪異。
“笨吶!小小的口訣都背不下,下邊還怎麼教?去去去,抄十遍再回來。”李寶板著小臉,揚手打發走最後一批八大商會派來的帳房先生。
目送那明顯比自己大上三輪的老帳房離開,李寶一轉頭,又對上兩雙齊齊望向自己的眼睛——正是那日雲泉會上結識的趙璦跟小胖子。
“你們怎麼找來的?”李寶奇怪地問。
“我們路上遇著了,去吳府別莊找你,有人領我們過來了。”趙璦先答道。自雲泉會後,楊攸提起國舅爺似乎不再那麼深惡痛絕,反倒默許了他與李寶結交,所以他跑這邊跑得挺勤的。
小胖子則探頭探腦,問道:“阿寶這是在做什麼?”
見是近來交的新朋友,李寶倒了杯茶咕嚕咕嚕地往肚裡,才憋屈地道:“先生叫我來這些教帳房先生珠算,可他們都習慣了舊法子,一時半會根本轉不過來,照我看,得選些年紀輕點兒的來。”
李寶不藏私,因而趙璦跟小胖子都見識過那“算盤”,雖然他們都聞所未聞,但確實是樣好東西,若能推廣開去必能便利不少。
聽李寶這麼一埋怨,小胖子道:“那你幹嘛不說?你家先生不是叫你教嗎?而且那珠算好像就你這兒有教吧?那當然是你選學生,他們是沒得選的!”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李寶一臉讚嘆:“想不到胖子你也有聰明的時候。”
小胖子氣紅了臉:“你什麼意思!”
“沒別的意思,誇你。”
“別以為我不懂,你分明是在損我!”
“別這麼看低自己啊,我真誇你呢!”
兩個半大小孩一來一往吵得歡,趙璦卻暗暗心驚:本以為國舅爺是將“珠算”獨傳於李寶,沒料到他竟讓李寶隨意地教出去,仿佛對此渾不在意。那算盤雖然只是一樣新事物,可若連著精妙的算訣一起問世,算術一科必將大改——國舅爺怎麼可能看不出它的好處?
回去得問問先生!趙璦暗忖。
第15章
楊攸師徒有何計議國舅爺是不管的。眼下日頭正烈,國舅爺正被魏老頭兒拉著感受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
原來魏老頭兒那日寫了摺子呈上去,朝中大大小小地爭了幾回,終是由官家下旨定論:“可!”壓下了爭議。
可這反對的聲音剛消掉,朝臣就著分權的問題又吵開了。口裡說著不與民爭利,真到了利益當前,誰不心動?
“那種嘴臉看著生厭!”魏老頭獻完計也沒討賞,仍舊罵咧著跑到國舅爺這兒督促他春耕。
國舅爺聽得耳朵長繭,只好大方地一揮手:這些田地暫借司農寺。魏老頭高興了,可還是不肯讓國舅爺閒著,有事沒事就把他拉到田裡忙活。
此時國舅爺手把禾苗立在田頭,袖子捋起、下擺高撩,冷笑著朝魏老頭道:“怎麼樣?認輸了吧?再比下去,剩下的苗兒你得一個人下完!”
魏老頭氣得直哆嗦:“你你你——”
國舅爺不屑地道:“我說你一把年紀了,要服老。別盡把東西別往身上攬,大事小事你都幹了,底下那麼多人還要來做什麼?”
這話兒雖在理,可由國舅爺說出來就非常不對味,魏老頭罵也不是聽也不是。正要反駁,卻聽有人焦急地喊:“國舅!國舅爺!”這聲音不僅尖細,還掐著嗓子討好。魏老頭暗罵一聲:“閹豎!”然後鄙夷地轉頭繼續下苗。
國舅爺倒是待誰都親,擱下手裡的青苗笑道:“小曹?有何要事?”
這小曹是趙德御跟前伺候的內侍,自小就進宮,國舅爺跟趙德御的交情他可都看在眼裡呢。國舅爺叫得親厚,他卻不敢怠慢:“官家請國舅入宮一趟。”
國舅爺沒耽擱,換了身衣物就隨小曹回城。小曹早早就備好了轎,殷勤地替他撩起轎簾。等國舅爺坐定後,他才小聲道:“國舅爺,官家心情似乎不大好。”
國舅爺目光微動,笑應:“多謝小曹提醒。”趙德御匆忙宣他入宮,小曹又特意通風報信,是誰讓天子動怒就極為明顯了。
入了宮,守在勤政殿外的內侍遠遠瞧見了他,立刻就進去稟報。等國舅爺隨小曹走到殿前,便聽裡面傳來一聲隱怒的斥喝:“讓他進來!”
國舅爺緩步入內,長揖見禮:“官家萬安。”
趙德御沉著臉,沒像往常一樣溫顏相待,也沒有免去國舅爺的禮節。良久之後,他才冷問:“聽聞國舅與清河王世子往來甚密?”
魏老頭一滯,道明來意:“都開春了,標金宴你還開不開?”
國舅爺瞟了眼魏老頭,意思是‘你有毛病吧’:“那是司農寺的事,與我何干?”
“你別揣著明白裝糊塗!”魏老頭拉下臉道:“那些商賈幾乎都是衝著你才來的,若離了你,這標金宴還能成嗎?”
“那就別搞標金宴了。”國舅爺據實以告:“如今內帑充盈,已不需司農寺去錦上添花。”
標金宴所得歸內帑,這是朝臣對國舅爺利用‘標金宴’斂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誰敢去動趙德御的錢袋子?
話是這麼說,魏老頭臉色卻變幻不定,似乎有話想說。國舅爺豈會猜不出他的心思,笑道:“看來是嘗到甜頭不想放了?”
“胡說!”魏老頭腮幫子微哆嗦,再怎麼開明,他也是幾十歲的人了,當著面被譏‘貪圖利益’,老臉哪還掛得住?
國舅爺笑得促狹:“那就是底下的人一把涕一把淚地求著你來的,對吧?”
“也不全是,你以為你上回收買李義那小崽子的事能瞞過我?”魏老頭嘆息著說:“不過他們餉銀微薄,若有堂堂正正賺得錢財養家活口的路子,誰忍心把它堵上?你就先別急著撂擔子吧,這於你來說,也不過是幾句話的事。”
見魏老頭拉下臉來求自己,國舅爺說道:“若說他們全衝著我的面子來,那是不可能的。別的不提,但說八大商會,哪個背後沒人的?我真有那麼大的能耐,能讓他們全巴巴地湊上來討好?不見得。歸根究底,還是利益驅人。你不要小瞧自己手頭的東西,它們的價值大著呢。”
魏老頭皺眉沉思。
“說起來標金宴也是譁眾取寵,只有我才能肆無忌憚地去做。”國舅爺給魏老頭指出明路:“其實不必這麼鋪張,你得明白,你這兒的東西是獨一份兒,奇貨可居的道理,您老不會不懂吧?”
“那你說說,到底該怎麼做?”
“標金宴除去奢華表象,餘下的就只剩‘競標’一環。你到時只需把告示一帖,列出競標細目,有意者自然會到場。”國舅爺緩緩道:“您老既然有心,不妨把攤子鋪大些,不僅圖紙跟秘方可‘競標’。道路修繕、河堤整築、驛亭修建等等工程,都可以通過‘競標’擇選適合的商會。”
魏老頭不認同地反駁:“商賈怎麼可能花錢搶著做這些事?”
“你以為雲泉那邊是怎麼建起來的?”意味深長地一笑,國舅爺抬手令人呈上紙墨:“我將明細章程寫給你。”
魏老頭見他落筆如飛,心中一動,怒問:“你是不是早就打定主意把這事推在我身上?”
國舅爺也沒否認,虛捧一句:“您老若出手,誰都不敢跟你拗。”
“我就知道你這混帳東西沒安好心!”魏老頭知道國舅爺的計策雖好,可朝中必會有不少阻撓。一眾文官好的是清高,就算骨子裡一點都不清,也要博個好名聲!言利言錢,是他們的大忌。
“若由我提出,反對的人絕不會少,您老也不想橫生枝節吧?”國舅爺笑著把寫好的章程遞了過去。
他向來從不愛逼迫於人,直把利字擺開,到底做是不做,還得看對方自己如何衡量。
遲疑良久,魏老頭嘆著氣接過:“我老兒也沒什麼名聲好顧惜的,既然你愛把功勞跟好處讓出來,我就不客氣了。”
國舅爺笑笑,命人送上熱湯。時人有“奉茶迎客,奉湯送客”的習性,於是魏老頭端起碗喝了幾口,便起身離去。
微風徐至,吹得石案上的書卷沙沙作響。國舅爺抬手取書,閒散地倚回長椅上翻看。
而此時在距吳府別莊不遠處的青田村村學內,幾個四五十歲的帳房先生齊齊站在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跟前正正經經地誦背著什麼。
仔細一看,便發現這少年就是前些時候拜了國舅爺為師的李寶。他面容稚氣,可偏要裝出老成的模樣,看上去十分怪異。
“笨吶!小小的口訣都背不下,下邊還怎麼教?去去去,抄十遍再回來。”李寶板著小臉,揚手打發走最後一批八大商會派來的帳房先生。
目送那明顯比自己大上三輪的老帳房離開,李寶一轉頭,又對上兩雙齊齊望向自己的眼睛——正是那日雲泉會上結識的趙璦跟小胖子。
“你們怎麼找來的?”李寶奇怪地問。
“我們路上遇著了,去吳府別莊找你,有人領我們過來了。”趙璦先答道。自雲泉會後,楊攸提起國舅爺似乎不再那麼深惡痛絕,反倒默許了他與李寶結交,所以他跑這邊跑得挺勤的。
小胖子則探頭探腦,問道:“阿寶這是在做什麼?”
見是近來交的新朋友,李寶倒了杯茶咕嚕咕嚕地往肚裡,才憋屈地道:“先生叫我來這些教帳房先生珠算,可他們都習慣了舊法子,一時半會根本轉不過來,照我看,得選些年紀輕點兒的來。”
李寶不藏私,因而趙璦跟小胖子都見識過那“算盤”,雖然他們都聞所未聞,但確實是樣好東西,若能推廣開去必能便利不少。
聽李寶這麼一埋怨,小胖子道:“那你幹嘛不說?你家先生不是叫你教嗎?而且那珠算好像就你這兒有教吧?那當然是你選學生,他們是沒得選的!”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李寶一臉讚嘆:“想不到胖子你也有聰明的時候。”
小胖子氣紅了臉:“你什麼意思!”
“沒別的意思,誇你。”
“別以為我不懂,你分明是在損我!”
“別這麼看低自己啊,我真誇你呢!”
兩個半大小孩一來一往吵得歡,趙璦卻暗暗心驚:本以為國舅爺是將“珠算”獨傳於李寶,沒料到他竟讓李寶隨意地教出去,仿佛對此渾不在意。那算盤雖然只是一樣新事物,可若連著精妙的算訣一起問世,算術一科必將大改——國舅爺怎麼可能看不出它的好處?
回去得問問先生!趙璦暗忖。
第15章
楊攸師徒有何計議國舅爺是不管的。眼下日頭正烈,國舅爺正被魏老頭兒拉著感受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
原來魏老頭兒那日寫了摺子呈上去,朝中大大小小地爭了幾回,終是由官家下旨定論:“可!”壓下了爭議。
可這反對的聲音剛消掉,朝臣就著分權的問題又吵開了。口裡說著不與民爭利,真到了利益當前,誰不心動?
“那種嘴臉看著生厭!”魏老頭獻完計也沒討賞,仍舊罵咧著跑到國舅爺這兒督促他春耕。
國舅爺聽得耳朵長繭,只好大方地一揮手:這些田地暫借司農寺。魏老頭高興了,可還是不肯讓國舅爺閒著,有事沒事就把他拉到田裡忙活。
此時國舅爺手把禾苗立在田頭,袖子捋起、下擺高撩,冷笑著朝魏老頭道:“怎麼樣?認輸了吧?再比下去,剩下的苗兒你得一個人下完!”
魏老頭氣得直哆嗦:“你你你——”
國舅爺不屑地道:“我說你一把年紀了,要服老。別盡把東西別往身上攬,大事小事你都幹了,底下那麼多人還要來做什麼?”
這話兒雖在理,可由國舅爺說出來就非常不對味,魏老頭罵也不是聽也不是。正要反駁,卻聽有人焦急地喊:“國舅!國舅爺!”這聲音不僅尖細,還掐著嗓子討好。魏老頭暗罵一聲:“閹豎!”然後鄙夷地轉頭繼續下苗。
國舅爺倒是待誰都親,擱下手裡的青苗笑道:“小曹?有何要事?”
這小曹是趙德御跟前伺候的內侍,自小就進宮,國舅爺跟趙德御的交情他可都看在眼裡呢。國舅爺叫得親厚,他卻不敢怠慢:“官家請國舅入宮一趟。”
國舅爺沒耽擱,換了身衣物就隨小曹回城。小曹早早就備好了轎,殷勤地替他撩起轎簾。等國舅爺坐定後,他才小聲道:“國舅爺,官家心情似乎不大好。”
國舅爺目光微動,笑應:“多謝小曹提醒。”趙德御匆忙宣他入宮,小曹又特意通風報信,是誰讓天子動怒就極為明顯了。
入了宮,守在勤政殿外的內侍遠遠瞧見了他,立刻就進去稟報。等國舅爺隨小曹走到殿前,便聽裡面傳來一聲隱怒的斥喝:“讓他進來!”
國舅爺緩步入內,長揖見禮:“官家萬安。”
趙德御沉著臉,沒像往常一樣溫顏相待,也沒有免去國舅爺的禮節。良久之後,他才冷問:“聽聞國舅與清河王世子往來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