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陸氏也跟著勸,倒不是她同意這樁婚事,只是為陳家姑娘名聲著想,不願意為這個壞了姑娘家的名聲。
顧老夫人便說可以先相看著。
誰知道這一相看,顧老夫人自己先喜歡上了陳家姑娘。無它,陳家姑娘實在是個性子文靜,又很體貼人的性子,很合顧老夫人的眼緣。
老太太都相中了,陳夫人自然是樂意的。兩家交換庚帖,定好了今年八月就完婚。
陳家姑娘畢竟到年紀了,再不出嫁,只怕又有許多閒話。
等到十一月,宮裡傳出楚貴妃病重的消息,聖人急召亦安入宮。這會子亦安已經把宮務交還給延熹郡王妃,自己在王府管家。
鍾粹宮
楚貴妃躺在榻上,身邊是嘉順郡主姐弟,聖人坐在一旁,面上神色透出悲意。楚貴妃算是聖人身邊的老人了,比聖人還要小上幾歲,今年才七十四,不想竟要先聖人一步而去了。
等亦安趕到,楚貴妃又和聖人說了會子話,這才開始交代遺言。
「我自進宮以來,舉凡諸物都是聖人所賜。今兒,便由我做一回主,有些東西,就留給你們做個念想……」說著楚貴妃緩了一口氣,身邊的親近宮女抬了幾口大箱子過來。
打開箱蓋,璀璨寶光欲迷人眼。
這些首飾是楚貴妃入宮到現在,所積攢下來的貴重首飾,尋常的且進不了箱子。
這些首飾被分成幾份兒,給了臨清公主、榮康郡主、嘉順郡主、太子妃、延熹郡王妃,就連亦安和舞陽長公主、劉淑妃也有一份兒。
分完東西,楚貴妃又把亦安叫到身前,握著她的手笑道,「我往年便看你與文昭娘娘最像,如今我要尋娘娘去,只一樁心愿未了,望你能應我。」將亦安比作文昭皇后,楚貴妃所求必然不小。
然而在眾人面前,亦安又有什麼理由拒絕?
因此亦安只能道,「娘娘請說,我必然竭盡全力。」
於是楚貴妃又讓嘉順郡主姐弟上前,將兩人的手交到亦安手中。
「我所慮者,唯此而已。望你念多年情分,好好照看文昭娘娘的血脈……」楚貴妃又提了一遍文昭皇后。
亦安聞言哽咽,「娘娘放心,我必然照看好兩位殿下……」終於將這話說出口了,亦安心裡只覺得莫名鬆了一口氣。
楚貴妃微笑頷首,這才將手鬆開。
意識迷離間,楚貴妃好似又聽到了多年前,文昭娘娘問自己。
「叫什麼名字呀?」
「回娘娘,民女名喚楚晴。」
「楚晴?真是個好名字,我最喜歡的就是晴天了。」文昭皇后對身旁的男子笑道。
後來,楚貴妃一人在鍾粹宮裡度過了無數個晴天,文昭娘娘卻再也沒有來過。鍾粹宮廊外的長椅,崇元二十四年之後,楚貴妃再也沒有坐上去過。
彌留之際,楚貴妃對聖人輕聲道,「陛下,我要尋娘娘去了……您善自珍重……」
崇元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鍾粹宮楚貴妃薨,享年七十四歲。
貴妃薨逝,聖人命禮部為楚貴妃擬諡,並將楚貴妃身後喪禮加等,以皇貴妃身份下葬。
太子妃主持楚貴妃喪儀,時逢入冬,太子妃立時病倒,延熹郡王妃獨木難支,又請亦安相幫。
在徵得聖人同意後,亦安以內命婦身份,主持楚貴妃喪儀。
第151章 駕崩
為楚貴妃治喪後, 亦安便將嘉順郡主姐弟帶在身邊時常照顧。
這一日,亦安對安王道,「我有一事, 要對王爺講。」安王見亦安神色如此嚴肅, 不知何事,只道, 「若素但說無妨。」
亦安也改了口, 「我想向聖人請命,將兩位殿下過繼到隨遇與我名下。」安王微愣, 不知為什麼亦安會在這時候提出要過繼嘉順郡主姐弟,這兩位殿下一直養在宮裡……
宮裡?
安王緩過神來, 兩位殿下一直由楚貴妃照看,如今楚貴妃一去,兩位殿下獨自在宮中, 只剩下聖人了。
亦安見安王明白過來,接著道, 「我幼年便有宮寒之症, 雖已調養得當,但子嗣事乃是天命,不可強求。若天命在於你我, 我與隨遇當有後。若無此緣分,則過繼勢在必行,不使安王一脈絕於此代。」安王爵位傳到如今, 已經一十三世。若在此代斷絕,則史書之上, 安王是末代安王,亦安便是末代安王妃。
「而如今宗室諸子, 只有那位殿下能保住我與隨遇身後祭祀,安王府不致凋零。聖人亦會感念我等,將來新帝登基,亦不會對我等有所為難。」單看亦安和安王替聖人做的那些事,幾乎得罪了大半宗室。
若是日後太子想給宗室賣個人情,亦安和安王,豈不是最好的筏子?
這也是聖人的手段,逼得亦安不得不如此選擇。
當初祖父白閣老的進退兩難,亦安算是感同身受了一回。除此之外,聖人並沒有給亦安別的選擇。
安王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十分豁達,他握著亦安的手道,「我昔年身子不好,若非宋尚食妙手,豈能與王妃相見?若言過繼,則必事在我。」安王並沒有將責任全推到亦安身上,而是和亦安一起承擔了起來。
亦安與安王相擁片刻,韋女史便入內稟告,「稟王爺、王妃,宮中來使,請王妃入宮襄理宮務。」太子妃這一病就沒好起來過,延熹郡王妃為了照顧婆婆,自家也病倒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顧老夫人便說可以先相看著。
誰知道這一相看,顧老夫人自己先喜歡上了陳家姑娘。無它,陳家姑娘實在是個性子文靜,又很體貼人的性子,很合顧老夫人的眼緣。
老太太都相中了,陳夫人自然是樂意的。兩家交換庚帖,定好了今年八月就完婚。
陳家姑娘畢竟到年紀了,再不出嫁,只怕又有許多閒話。
等到十一月,宮裡傳出楚貴妃病重的消息,聖人急召亦安入宮。這會子亦安已經把宮務交還給延熹郡王妃,自己在王府管家。
鍾粹宮
楚貴妃躺在榻上,身邊是嘉順郡主姐弟,聖人坐在一旁,面上神色透出悲意。楚貴妃算是聖人身邊的老人了,比聖人還要小上幾歲,今年才七十四,不想竟要先聖人一步而去了。
等亦安趕到,楚貴妃又和聖人說了會子話,這才開始交代遺言。
「我自進宮以來,舉凡諸物都是聖人所賜。今兒,便由我做一回主,有些東西,就留給你們做個念想……」說著楚貴妃緩了一口氣,身邊的親近宮女抬了幾口大箱子過來。
打開箱蓋,璀璨寶光欲迷人眼。
這些首飾是楚貴妃入宮到現在,所積攢下來的貴重首飾,尋常的且進不了箱子。
這些首飾被分成幾份兒,給了臨清公主、榮康郡主、嘉順郡主、太子妃、延熹郡王妃,就連亦安和舞陽長公主、劉淑妃也有一份兒。
分完東西,楚貴妃又把亦安叫到身前,握著她的手笑道,「我往年便看你與文昭娘娘最像,如今我要尋娘娘去,只一樁心愿未了,望你能應我。」將亦安比作文昭皇后,楚貴妃所求必然不小。
然而在眾人面前,亦安又有什麼理由拒絕?
因此亦安只能道,「娘娘請說,我必然竭盡全力。」
於是楚貴妃又讓嘉順郡主姐弟上前,將兩人的手交到亦安手中。
「我所慮者,唯此而已。望你念多年情分,好好照看文昭娘娘的血脈……」楚貴妃又提了一遍文昭皇后。
亦安聞言哽咽,「娘娘放心,我必然照看好兩位殿下……」終於將這話說出口了,亦安心裡只覺得莫名鬆了一口氣。
楚貴妃微笑頷首,這才將手鬆開。
意識迷離間,楚貴妃好似又聽到了多年前,文昭娘娘問自己。
「叫什麼名字呀?」
「回娘娘,民女名喚楚晴。」
「楚晴?真是個好名字,我最喜歡的就是晴天了。」文昭皇后對身旁的男子笑道。
後來,楚貴妃一人在鍾粹宮裡度過了無數個晴天,文昭娘娘卻再也沒有來過。鍾粹宮廊外的長椅,崇元二十四年之後,楚貴妃再也沒有坐上去過。
彌留之際,楚貴妃對聖人輕聲道,「陛下,我要尋娘娘去了……您善自珍重……」
崇元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鍾粹宮楚貴妃薨,享年七十四歲。
貴妃薨逝,聖人命禮部為楚貴妃擬諡,並將楚貴妃身後喪禮加等,以皇貴妃身份下葬。
太子妃主持楚貴妃喪儀,時逢入冬,太子妃立時病倒,延熹郡王妃獨木難支,又請亦安相幫。
在徵得聖人同意後,亦安以內命婦身份,主持楚貴妃喪儀。
第151章 駕崩
為楚貴妃治喪後, 亦安便將嘉順郡主姐弟帶在身邊時常照顧。
這一日,亦安對安王道,「我有一事, 要對王爺講。」安王見亦安神色如此嚴肅, 不知何事,只道, 「若素但說無妨。」
亦安也改了口, 「我想向聖人請命,將兩位殿下過繼到隨遇與我名下。」安王微愣, 不知為什麼亦安會在這時候提出要過繼嘉順郡主姐弟,這兩位殿下一直養在宮裡……
宮裡?
安王緩過神來, 兩位殿下一直由楚貴妃照看,如今楚貴妃一去,兩位殿下獨自在宮中, 只剩下聖人了。
亦安見安王明白過來,接著道, 「我幼年便有宮寒之症, 雖已調養得當,但子嗣事乃是天命,不可強求。若天命在於你我, 我與隨遇當有後。若無此緣分,則過繼勢在必行,不使安王一脈絕於此代。」安王爵位傳到如今, 已經一十三世。若在此代斷絕,則史書之上, 安王是末代安王,亦安便是末代安王妃。
「而如今宗室諸子, 只有那位殿下能保住我與隨遇身後祭祀,安王府不致凋零。聖人亦會感念我等,將來新帝登基,亦不會對我等有所為難。」單看亦安和安王替聖人做的那些事,幾乎得罪了大半宗室。
若是日後太子想給宗室賣個人情,亦安和安王,豈不是最好的筏子?
這也是聖人的手段,逼得亦安不得不如此選擇。
當初祖父白閣老的進退兩難,亦安算是感同身受了一回。除此之外,聖人並沒有給亦安別的選擇。
安王在這件事上表現得十分豁達,他握著亦安的手道,「我昔年身子不好,若非宋尚食妙手,豈能與王妃相見?若言過繼,則必事在我。」安王並沒有將責任全推到亦安身上,而是和亦安一起承擔了起來。
亦安與安王相擁片刻,韋女史便入內稟告,「稟王爺、王妃,宮中來使,請王妃入宮襄理宮務。」太子妃這一病就沒好起來過,延熹郡王妃為了照顧婆婆,自家也病倒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