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陳霂竟然同意了沈鶴軒這樣做,至少是默認了他的做法。
是的,陳霂定然是知曉的。
本就是他派人擄走了季槐,還用燕思空的命相要挾,若那些人攻擊他,讓他聲明掃地,讓他無顏面對封野和燕思空,也是陳霂授意……
無法想像,更是不敢想像!
陳霂為何要這樣做?
不光是要讓北境失去它們最出色的將軍,要封野和燕思空痛苦,還是為了一步步逼迫他自投羅網,讓他不得不重新回到他的懷抱。
陳霂不能這樣!他不能一邊說著愛他,一邊又暗地裡讓人陷害他,甚至將他們的私情公諸於天下,讓他無顏在北境立足。
元南聿強忍著心痛,勉強說道:「這一切只是猜測,我們並無確鑿證據。」
南汝嘉知他素來意氣用事,嘆息中暗藏著責備:「你與那小皇帝……我早就看出你對他有情,可陳霂畢竟是天子,即便他喜歡你,他的感情也不可靠。陳霂不可能對沈鶴軒的所為全然不知,你在這樣的人身邊,如日日與猛獸做伴,叫人怎能不為你擔心?」
「我承你的情。小南,你先回去吧,否則要惹人起疑了。」
南汝嘉欲言又止,憋在肚子的話千迴百轉,最後吐露出口的,只餘一聲嘆息。
第60章
元南聿回到帳中,陳霂正倚在榻上看書。
陳霂一見是他,眸子裡立時閃耀起柔和的光彩,他趕忙將手裡的書放下:「今日天氣炎熱,你去了哪裡,走了這麼久?」
元南聿輕扯唇角,道:「自是出去巡營,否則我還能去哪裡?」
陳霂起身倒了杯茶,給他遞了過去:「這種小事,你不去自有人去做,何必這樣勞動自己?」
「軍中無小事,旁人不知的事,為將者必須清楚。」封野治軍嚴明,元南聿追隨他多年,早已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並不覺有什麼辛苦,「你身上的傷怎樣了?過來讓我看看。」
夏衣單薄,元南聿輕易就扯開了陳霂的裡衣,解開了肩膀上的白紗,見傷口結了血痂,已經好了大半。
「你不聽勸告,傷重之下還強撐著發兵林州,若聽我的,怕這傷已經好了。」元南聿仔細給陳霂清理了創口,又重新上了藥。
「無妨,這點兒小傷,算不得什麼。」陳霂抓過元南聿的手,柔聲說道,「有你在我身邊照顧,我什麼都不怕。」
元南聿淡笑道:「你好的快些,於大局總是有利,此次若能平叛成功,希望天下再無戰事。」
陳霂點了點頭,笑道:「你的願望一定會達成,等天下太平了,你便放心與我攜手餘生。」
元南聿呼吸一滯,笑容有些勉強。
陳霂見他這些時日神思倦怠,以為是為戰事操勞累著了,不免心疼道:「你不必擔心,侯名已經拿下了上峰寨,太原糧道已被我軍控制,趙昶龜縮在城中閉城不出,不過是垂死掙扎,我並不將他放在眼裡。只是攻城之策還需好好商議,這幾年年景不好,百姓生計艱難,此戰當儘量少受些損失。」
元南聿道:「我們現在圍城已兩月有餘,這二十萬人馬吃喝住行,日日花銷的銀子如流水一樣,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太原城內兵精糧足,若他們在城裡縮個一兩年也不是不可,我們卻不能圍那麼久。」
陳霂沉聲道:「你所言不錯,前些年朝廷對遼北用兵,靡費的銀錢幾乎已將庫銀用盡。光這兩個月的軍費,就花銷上百萬兩白銀。這些錢,還是戶部靠著向百姓加派稅負籌措出來的。這幾年我們苦心經營,好容易讓時局平穩下來,不想又遇上趙昶叛亂,百姓還沒過幾天太平日子,就又要打仗。」
元南聿問道:「你與沈大人他們商議數日,可有破城良計?」
陳霂嘆息一聲,搖了搖頭。
兩人在帳中相對無言,守在帳外的侍衛卻突然進來傳報,說宮裡來人,有要事要面見聖上。
此乃戰時,京師遠在後方,宮裡此時派人前來,能有何要事?
元南聿正疑惑著,人已經被帶了進來。
來者是個年輕太監,孫末年事已高,便命他的心腹弟子前來傳信。
那人見著陳霂,直接跪在地上,連連叩頭,口中喊了聲「陛下」,便哽咽著說不出話。他面容十分哀戚,繼而嚎啕痛哭起來。
陳霂與元南聿面面相覷,陳霂趕忙命他起來,先喘勻了氣,再好生回話。
那小太監哭了半晌,才抽噎著說道:「皇后自生產後便患了產熱症,太醫院診治了多時,仍不見好轉,不想兩月前病情加劇,於上月初二夜裡薨了。」
元南聿心裡一驚,再看向陳霂,卻見他臉色倒比他還平靜些。
陳霂沉聲問道:「宮裡現在如何了?」
「皇后的棺槨在坤寧宮停放了幾日,現已移放到天壽山的壽皇殿,陛下未迴鑾,便不能舉行大殯,皇后梓宮也不得奉安地宮,這喪儀到底如何操辦,還請陛下示下。」
陳霂只在初時現出一絲驚愕,心緒平復後,他吩咐道:「現在戰事緊迫,不必等朕回京操持。朕即刻下詔,著皇后喪儀由近支親王主持,禮部的官員按舊制操辦奉安大禮即可。」
待那小太監領命退下,元南聿冷眼觀察了許久,陳霂的神色與平日無異,他的臉上竟看不出悲傷。
陳霂低頭翻看著近日呈上來的軍報,問道:「你一直看我,心裡在想什麼?」
是的,陳霂定然是知曉的。
本就是他派人擄走了季槐,還用燕思空的命相要挾,若那些人攻擊他,讓他聲明掃地,讓他無顏面對封野和燕思空,也是陳霂授意……
無法想像,更是不敢想像!
陳霂為何要這樣做?
不光是要讓北境失去它們最出色的將軍,要封野和燕思空痛苦,還是為了一步步逼迫他自投羅網,讓他不得不重新回到他的懷抱。
陳霂不能這樣!他不能一邊說著愛他,一邊又暗地裡讓人陷害他,甚至將他們的私情公諸於天下,讓他無顏在北境立足。
元南聿強忍著心痛,勉強說道:「這一切只是猜測,我們並無確鑿證據。」
南汝嘉知他素來意氣用事,嘆息中暗藏著責備:「你與那小皇帝……我早就看出你對他有情,可陳霂畢竟是天子,即便他喜歡你,他的感情也不可靠。陳霂不可能對沈鶴軒的所為全然不知,你在這樣的人身邊,如日日與猛獸做伴,叫人怎能不為你擔心?」
「我承你的情。小南,你先回去吧,否則要惹人起疑了。」
南汝嘉欲言又止,憋在肚子的話千迴百轉,最後吐露出口的,只餘一聲嘆息。
第60章
元南聿回到帳中,陳霂正倚在榻上看書。
陳霂一見是他,眸子裡立時閃耀起柔和的光彩,他趕忙將手裡的書放下:「今日天氣炎熱,你去了哪裡,走了這麼久?」
元南聿輕扯唇角,道:「自是出去巡營,否則我還能去哪裡?」
陳霂起身倒了杯茶,給他遞了過去:「這種小事,你不去自有人去做,何必這樣勞動自己?」
「軍中無小事,旁人不知的事,為將者必須清楚。」封野治軍嚴明,元南聿追隨他多年,早已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並不覺有什麼辛苦,「你身上的傷怎樣了?過來讓我看看。」
夏衣單薄,元南聿輕易就扯開了陳霂的裡衣,解開了肩膀上的白紗,見傷口結了血痂,已經好了大半。
「你不聽勸告,傷重之下還強撐著發兵林州,若聽我的,怕這傷已經好了。」元南聿仔細給陳霂清理了創口,又重新上了藥。
「無妨,這點兒小傷,算不得什麼。」陳霂抓過元南聿的手,柔聲說道,「有你在我身邊照顧,我什麼都不怕。」
元南聿淡笑道:「你好的快些,於大局總是有利,此次若能平叛成功,希望天下再無戰事。」
陳霂點了點頭,笑道:「你的願望一定會達成,等天下太平了,你便放心與我攜手餘生。」
元南聿呼吸一滯,笑容有些勉強。
陳霂見他這些時日神思倦怠,以為是為戰事操勞累著了,不免心疼道:「你不必擔心,侯名已經拿下了上峰寨,太原糧道已被我軍控制,趙昶龜縮在城中閉城不出,不過是垂死掙扎,我並不將他放在眼裡。只是攻城之策還需好好商議,這幾年年景不好,百姓生計艱難,此戰當儘量少受些損失。」
元南聿道:「我們現在圍城已兩月有餘,這二十萬人馬吃喝住行,日日花銷的銀子如流水一樣,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太原城內兵精糧足,若他們在城裡縮個一兩年也不是不可,我們卻不能圍那麼久。」
陳霂沉聲道:「你所言不錯,前些年朝廷對遼北用兵,靡費的銀錢幾乎已將庫銀用盡。光這兩個月的軍費,就花銷上百萬兩白銀。這些錢,還是戶部靠著向百姓加派稅負籌措出來的。這幾年我們苦心經營,好容易讓時局平穩下來,不想又遇上趙昶叛亂,百姓還沒過幾天太平日子,就又要打仗。」
元南聿問道:「你與沈大人他們商議數日,可有破城良計?」
陳霂嘆息一聲,搖了搖頭。
兩人在帳中相對無言,守在帳外的侍衛卻突然進來傳報,說宮裡來人,有要事要面見聖上。
此乃戰時,京師遠在後方,宮裡此時派人前來,能有何要事?
元南聿正疑惑著,人已經被帶了進來。
來者是個年輕太監,孫末年事已高,便命他的心腹弟子前來傳信。
那人見著陳霂,直接跪在地上,連連叩頭,口中喊了聲「陛下」,便哽咽著說不出話。他面容十分哀戚,繼而嚎啕痛哭起來。
陳霂與元南聿面面相覷,陳霂趕忙命他起來,先喘勻了氣,再好生回話。
那小太監哭了半晌,才抽噎著說道:「皇后自生產後便患了產熱症,太醫院診治了多時,仍不見好轉,不想兩月前病情加劇,於上月初二夜裡薨了。」
元南聿心裡一驚,再看向陳霂,卻見他臉色倒比他還平靜些。
陳霂沉聲問道:「宮裡現在如何了?」
「皇后的棺槨在坤寧宮停放了幾日,現已移放到天壽山的壽皇殿,陛下未迴鑾,便不能舉行大殯,皇后梓宮也不得奉安地宮,這喪儀到底如何操辦,還請陛下示下。」
陳霂只在初時現出一絲驚愕,心緒平復後,他吩咐道:「現在戰事緊迫,不必等朕回京操持。朕即刻下詔,著皇后喪儀由近支親王主持,禮部的官員按舊制操辦奉安大禮即可。」
待那小太監領命退下,元南聿冷眼觀察了許久,陳霂的神色與平日無異,他的臉上竟看不出悲傷。
陳霂低頭翻看著近日呈上來的軍報,問道:「你一直看我,心裡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