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南汝嘉此次是跟著梁廣,到軍中出任書記官,他一路隨軍,先至林州,後又到太原。大軍圍城之前,他潛入城中,幫著陳霂派出的細作將付湛清救出了城,現在人已被護送回了營帳里。
「他人聰明,幾次危急關頭,都讓他矇混了過去,趙昶也並不打算殺他,只是在獄中關了許久,人受了些折磨。」
付湛清為人疏放曠達,又曾幾次助他,如今能平安歸來,元南聿心裡也覺寬慰。
「無人看破你的身份吧?」
南汝嘉笑答:「我追隨佘盟主多年,豈能讓人輕易勘破行跡?若非有這個膽量和本事,我又怎敢在遼北時與你換了身份?那小皇帝日日緊追在你身邊不放,就連他不也沒有識破?」
想那時南汝嘉便知曉了他與陳霂關係,元南聿不免尷尬:「此次我托你混入城內,救付湛清出來,還不知該怎樣謝你……」
南汝嘉連忙擺手:「你不必覺得欠了我人情,便是你不張口,我也不會放他在趙昶手裡不管,更何況燕大人與佘盟主的關係,你與我談這些,豈不是太過見外?」
元南聿點了點頭,朗聲笑道:「你說的極是,若是有朝一日,能再與我二哥和佘准重聚,定叫你來喝酒,咱們不醉不歸!」
「那是自然,你們可不能忘了我!」
二人說完,相視大笑起來。
談及燕思空與佘准,已是與他們數年未見。元南聿與這些人過往的恩怨情仇,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多年患難與共,同生共死的情義,真是叫人分外懷念。
想起燕思空,元南聿眼神一暗。
南汝嘉早年行走江湖,最會察言觀色,他看元南聿傷感,便岔開了話題:「我今日來見你,還有一事告之。」
「什麼事?」
「步青曾在鎮北王面前誣告於你,你後來掛印辭官,大半是受了這件事的影響。」南汝嘉說起此事,也不禁嘆了口氣,「步青臨死前,曾先將妻兒送往晟京,燕大人曾委派我調查此事,我也想知道那些想置你於死地的人到底受何人指使,直到這幾日,才終於有了些眉目。」
元南聿神色黯然,南汝嘉所言不錯,若沒有這件事,他想必不會輕易離開北境。
「我本以為步青的親眷還在京里,但打探多時,全無頭緒。前些時日,我們前往太原營救付湛清,卻讓我發現了步青家人的蹤跡。」
「他們人在太原?」事非常理,元南聿也不免疑惑。
「不錯,他們帶著付湛清先走,出城前,我用了些手段,撬開了那婦人的嘴,讓她吐露了一些線索。」
元南聿問道:「我與步青共事多年,與他素無恩怨,怕是有人從中收買挑唆?」
南汝嘉點了點頭,繼續道:「步青早就被朝廷收買,只等在承運殿對質當日出首你,不想鎮北王和燕大人對你百般維護,並不能將你一舉擊倒,反而害自己鋃鐺入獄。步青死後,他們一家想在京里定居下來,但又不見容於朝廷,被逼之下,舉家遷去了太原。」
「他們可供出了指使者是誰?」
「他們也不知道,只是我猜想,這樣的行事作風,大半是沈鶴軒所為。」
元南聿斷然道:「不,沈鶴軒為人剛正峭直,想必不屑於用這等陰險卑鄙的手段。」
南汝嘉看向元南聿,連連搖頭:「元將軍熱誠率真,這些年多去,依舊初心不變,在這亂世之中實屬難得,但你錯在不該以己度人,認為人人都如你一般,都是正直磊落的君子。」
「沈鶴軒清高自傲,自認其才學天下無人能出其右,但卻在燕思空手中敗了數次,叫他心裡怎能服氣?他入閣多年,現已是朝中正二品的大員,若只守著本心,早就在朝堂之上被人鬥垮了,又何以能在朝中輔佐君上至今?」南汝嘉眼中精光乍現,又不忘調侃了幾句,「我看那沈鶴軒對陳霂隳肝瀝膽,公忠體國是真。為達目的狡詐殘忍,不擇手段,怕也是真。」
元南聿心頭一凜,道:「你說的肯定,不似猜測,想必是有證據。」
南汝嘉也不想瞞他,索性直言:「步青假傳燕大人之命,讓封家軍與王師合營攻城,那封手諭,是偽造的。」
「這個我早就知曉。」
「是付湛清模仿了燕大人的筆記,偽造了那封鎮北王的手諭。」
此言有如晴天霹靂,元南聿大驚,問道:「你怎麼知道?」
「……是付湛清親口告訴我的,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受命於沈鶴軒的安排。」
元南聿僵立在原處,腦海里的各種念頭紛繁出現。
若此事真是沈鶴軒的手筆,那麼步青偷到兵符,假傳軍令想必也是此人授意,連帶著後來在承運殿,孟珙步青等人對他的連番攻訐,這一環套一環的計謀,多半也是出自他一人之手。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自是要幫小皇帝與鎮北王爭奪遼北七州,你與燕大人乃是鎮北王的左膀右臂,失去你,北境四府如同自斷一臂。」眼見元南聿神色頹靡,南汝嘉忍不住提醒他,「沈鶴軒將線放的長遠,步步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可他再能幹,也非他一人之功,若非小皇帝同意,他也怕是難有作為。」
元南聿大呼一聲:「別說了!」
沈鶴軒要幫陳霂爭奪遼北,陷害他離開北境,元南聿並不意外。為君上出謀劃策,本就是沈鶴軒為人臣子的本份。
「他人聰明,幾次危急關頭,都讓他矇混了過去,趙昶也並不打算殺他,只是在獄中關了許久,人受了些折磨。」
付湛清為人疏放曠達,又曾幾次助他,如今能平安歸來,元南聿心裡也覺寬慰。
「無人看破你的身份吧?」
南汝嘉笑答:「我追隨佘盟主多年,豈能讓人輕易勘破行跡?若非有這個膽量和本事,我又怎敢在遼北時與你換了身份?那小皇帝日日緊追在你身邊不放,就連他不也沒有識破?」
想那時南汝嘉便知曉了他與陳霂關係,元南聿不免尷尬:「此次我托你混入城內,救付湛清出來,還不知該怎樣謝你……」
南汝嘉連忙擺手:「你不必覺得欠了我人情,便是你不張口,我也不會放他在趙昶手裡不管,更何況燕大人與佘盟主的關係,你與我談這些,豈不是太過見外?」
元南聿點了點頭,朗聲笑道:「你說的極是,若是有朝一日,能再與我二哥和佘准重聚,定叫你來喝酒,咱們不醉不歸!」
「那是自然,你們可不能忘了我!」
二人說完,相視大笑起來。
談及燕思空與佘准,已是與他們數年未見。元南聿與這些人過往的恩怨情仇,便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多年患難與共,同生共死的情義,真是叫人分外懷念。
想起燕思空,元南聿眼神一暗。
南汝嘉早年行走江湖,最會察言觀色,他看元南聿傷感,便岔開了話題:「我今日來見你,還有一事告之。」
「什麼事?」
「步青曾在鎮北王面前誣告於你,你後來掛印辭官,大半是受了這件事的影響。」南汝嘉說起此事,也不禁嘆了口氣,「步青臨死前,曾先將妻兒送往晟京,燕大人曾委派我調查此事,我也想知道那些想置你於死地的人到底受何人指使,直到這幾日,才終於有了些眉目。」
元南聿神色黯然,南汝嘉所言不錯,若沒有這件事,他想必不會輕易離開北境。
「我本以為步青的親眷還在京里,但打探多時,全無頭緒。前些時日,我們前往太原營救付湛清,卻讓我發現了步青家人的蹤跡。」
「他們人在太原?」事非常理,元南聿也不免疑惑。
「不錯,他們帶著付湛清先走,出城前,我用了些手段,撬開了那婦人的嘴,讓她吐露了一些線索。」
元南聿問道:「我與步青共事多年,與他素無恩怨,怕是有人從中收買挑唆?」
南汝嘉點了點頭,繼續道:「步青早就被朝廷收買,只等在承運殿對質當日出首你,不想鎮北王和燕大人對你百般維護,並不能將你一舉擊倒,反而害自己鋃鐺入獄。步青死後,他們一家想在京里定居下來,但又不見容於朝廷,被逼之下,舉家遷去了太原。」
「他們可供出了指使者是誰?」
「他們也不知道,只是我猜想,這樣的行事作風,大半是沈鶴軒所為。」
元南聿斷然道:「不,沈鶴軒為人剛正峭直,想必不屑於用這等陰險卑鄙的手段。」
南汝嘉看向元南聿,連連搖頭:「元將軍熱誠率真,這些年多去,依舊初心不變,在這亂世之中實屬難得,但你錯在不該以己度人,認為人人都如你一般,都是正直磊落的君子。」
「沈鶴軒清高自傲,自認其才學天下無人能出其右,但卻在燕思空手中敗了數次,叫他心裡怎能服氣?他入閣多年,現已是朝中正二品的大員,若只守著本心,早就在朝堂之上被人鬥垮了,又何以能在朝中輔佐君上至今?」南汝嘉眼中精光乍現,又不忘調侃了幾句,「我看那沈鶴軒對陳霂隳肝瀝膽,公忠體國是真。為達目的狡詐殘忍,不擇手段,怕也是真。」
元南聿心頭一凜,道:「你說的肯定,不似猜測,想必是有證據。」
南汝嘉也不想瞞他,索性直言:「步青假傳燕大人之命,讓封家軍與王師合營攻城,那封手諭,是偽造的。」
「這個我早就知曉。」
「是付湛清模仿了燕大人的筆記,偽造了那封鎮北王的手諭。」
此言有如晴天霹靂,元南聿大驚,問道:「你怎麼知道?」
「……是付湛清親口告訴我的,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受命於沈鶴軒的安排。」
元南聿僵立在原處,腦海里的各種念頭紛繁出現。
若此事真是沈鶴軒的手筆,那麼步青偷到兵符,假傳軍令想必也是此人授意,連帶著後來在承運殿,孟珙步青等人對他的連番攻訐,這一環套一環的計謀,多半也是出自他一人之手。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什麼?自是要幫小皇帝與鎮北王爭奪遼北七州,你與燕大人乃是鎮北王的左膀右臂,失去你,北境四府如同自斷一臂。」眼見元南聿神色頹靡,南汝嘉忍不住提醒他,「沈鶴軒將線放的長遠,步步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可他再能幹,也非他一人之功,若非小皇帝同意,他也怕是難有作為。」
元南聿大呼一聲:「別說了!」
沈鶴軒要幫陳霂爭奪遼北,陷害他離開北境,元南聿並不意外。為君上出謀劃策,本就是沈鶴軒為人臣子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