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安排完大皇子,又開始安排四皇子,他那兒同樣是兩個,剩下的皇子們還不足年齡,太后就暫且不管,說回了太子。
「也不知皇貴妃有沒有想法。」太后說,如果皇貴妃已經安排了人,她倒不好插手,況且如今太子已經定親,太子妃後年便要與太子成婚屆時恐怕也不樂意看到後院那麽多人。
「竹清,你去讓皇貴妃來一趟,哀家有事問她。」太后吩咐,一刻鐘後,皇貴妃到了,見了殿中的宮女們,便心中有了計較。
「母后教出來的人,那必然是好的。臣妾原本想著母后為孫兒們操心,故而不敢逾越,沒有給太子準備人。」
太后被她哄得高興,指著那些女子說道:「既如此,你選幾個,都是竹清教的,品行出不了錯。」
皇貴妃也不客氣,仔仔細細看過就選走了三個,又指著沒被選上的五個說道:「母后,陛下說了今年要節省開支,不選秀了。後宮妃嬪不多,臣妾覺得她們好生養,不若撥去勤政殿伺候陛下?來日陛下喜歡,給她們賜了名分,也是充實了後宮。」
「你決定就好。」太后對皇貴妃的認可更上一層樓,不錯,不嫉妒。
如此竹清就空閒下來,太后畢竟年老,最近一年太醫也不敢離開壽仁宮,都是住在這兒,一天三趟為太后請平安脈。
在古代,五十多歲的人已經是半隻腳邁入棺材,所以竹清也時常緊張太后,怕她有個不適。
但再如何注意,也抵不過老天爺要收人。
這夜,下著大雨,已經五十五歲的太后高熱不退,面無血色地躺在床上,幾個太醫來來回回診脈,陛下坐在床邊,想發怒又顧及到太后。
皇貴妃領著太子,屏氣凝神地站著。垂掛的帷帳後面跪著一地妃嬪,淡黃色的帷帳隔絕了一部分視線,致使她們看不清,但太醫的話猶在耳旁,「啟稟陛下,太后娘娘早年殫精竭慮,致神思受損……微臣等人儘量開藥,若是能熬過這個月,大抵是無妨的……」
但誰都能聽得出來,太后大概率撐不過這個月了。
「母后,母后,再多陪陪兒臣好不好。」陛下握著太后的手,哽咽地說道:「兒臣不能沒有您……」想當年,那麽激烈的鬥爭都是母后陪他走過來,在這個世上,也就只有母后是毫無保留地愛護他。
「陛下,您要注意身體。」皇貴妃勸了一句,又突然注意到太后眼皮子動了動,「太后娘娘醒了。」
太后微微睜開眼睛,「皇帝……琮哥兒……」真好,快要離開的時候是兒子孫兒陪伴左右,她也知足啦。
「我在,母后。」陛下緊緊握住太后右手,「母后,您瞧,太子與太子妃在這裡,太子妃有了身孕,您的曾孫快要出世了,您不瞧瞧嗎?」
「果真?」太后有了一些精神,微微側頭,看見了剛與太子成婚的太子妃,「好,好……你要好好的,為太子生個兒女……」
「皇祖母,兒臣在呢,兒臣一定聽您的話,您養好身子,以後還要您拿主意,為曾孫起名字呢。」太子妃也識趣,故意說讓太后歡喜的話。
「好,只是哀家不行了,等不到他出世那一日啦……」自個的身子自個清楚,太后深知抬手都無力,勉強與陛下太子交代完事情,呼吸已然十分急促,又喚道:「竹清,竹清。」
竹清正哀傷著,聞言立馬上前兩步,「太后,奴婢在,您有甚麽要與奴婢說?」
「你陪了我那麽久,我走了以後,私庫里的物件你帶走一半,剩下的一半,給齊兒與太子,可懂?」也不知是不是迴光返照,到最後太后越講越精神,完整了說完這番話,又見了諸位皇子公主,最後於兒孫環繞中薨逝。
竹清跪在地上,頗有一種恍惚的不真實感,她跟了半輩子的人,死了。
從今往後,她再也不需要伺候任何人,可以盡情的遊山玩水,心裡負擔放下,縈繞著一股莫名的惆悵感。
太后娘娘的喪禮極其隆重,陛下真心尊重太后,故而在喪禮上不曾離開,甚至一度傷心欲絕到暈厥。
竹清看著棺槨,突然感覺頭暈目眩,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是菊兒扶住了她,「嬤嬤您要當心身子。」
太后出殯那日,竹清與菊兒送殯,長長的隊列一眼望不到頭,蜿蜒如同長龍,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
身上的喪服被風吹動,火燭與菸灰的氣味瀰漫,竹清不可避免地嗅到了這股難聞的味道,過去的幾十年裡,她不止一次聞過這種味道。不過從前,是她陪著太后,如今,是她送太后。
她們看著棺槨被送入帝陵,與先帝合葬。旁邊走過兩列宮女,一共一百三十八個,是犯了錯的宮女,受過罰後沒入皇陵里替太后守靈。
竹清問菊兒,「你往後去哪?陛下給了恩典給我,許我出宮建府,我預備著往天下遊戲,盡情享受天地的風情。」
「嬤嬤,太后對我很好,縱然偶爾有懲罰,也不過是小懲大誡。我打算跟著誠王,去誠王府謀一份閒職。」誠王就是大皇子,因著要娶妻了,被陛下封了王。
「如此,也好。」竹清點頭,「去了誠王府,記得謹言慎行,切莫因為主子信任,又有幾分臉面就囂張。他們處理我們,可簡單得很。」<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也不知皇貴妃有沒有想法。」太后說,如果皇貴妃已經安排了人,她倒不好插手,況且如今太子已經定親,太子妃後年便要與太子成婚屆時恐怕也不樂意看到後院那麽多人。
「竹清,你去讓皇貴妃來一趟,哀家有事問她。」太后吩咐,一刻鐘後,皇貴妃到了,見了殿中的宮女們,便心中有了計較。
「母后教出來的人,那必然是好的。臣妾原本想著母后為孫兒們操心,故而不敢逾越,沒有給太子準備人。」
太后被她哄得高興,指著那些女子說道:「既如此,你選幾個,都是竹清教的,品行出不了錯。」
皇貴妃也不客氣,仔仔細細看過就選走了三個,又指著沒被選上的五個說道:「母后,陛下說了今年要節省開支,不選秀了。後宮妃嬪不多,臣妾覺得她們好生養,不若撥去勤政殿伺候陛下?來日陛下喜歡,給她們賜了名分,也是充實了後宮。」
「你決定就好。」太后對皇貴妃的認可更上一層樓,不錯,不嫉妒。
如此竹清就空閒下來,太后畢竟年老,最近一年太醫也不敢離開壽仁宮,都是住在這兒,一天三趟為太后請平安脈。
在古代,五十多歲的人已經是半隻腳邁入棺材,所以竹清也時常緊張太后,怕她有個不適。
但再如何注意,也抵不過老天爺要收人。
這夜,下著大雨,已經五十五歲的太后高熱不退,面無血色地躺在床上,幾個太醫來來回回診脈,陛下坐在床邊,想發怒又顧及到太后。
皇貴妃領著太子,屏氣凝神地站著。垂掛的帷帳後面跪著一地妃嬪,淡黃色的帷帳隔絕了一部分視線,致使她們看不清,但太醫的話猶在耳旁,「啟稟陛下,太后娘娘早年殫精竭慮,致神思受損……微臣等人儘量開藥,若是能熬過這個月,大抵是無妨的……」
但誰都能聽得出來,太后大概率撐不過這個月了。
「母后,母后,再多陪陪兒臣好不好。」陛下握著太后的手,哽咽地說道:「兒臣不能沒有您……」想當年,那麽激烈的鬥爭都是母后陪他走過來,在這個世上,也就只有母后是毫無保留地愛護他。
「陛下,您要注意身體。」皇貴妃勸了一句,又突然注意到太后眼皮子動了動,「太后娘娘醒了。」
太后微微睜開眼睛,「皇帝……琮哥兒……」真好,快要離開的時候是兒子孫兒陪伴左右,她也知足啦。
「我在,母后。」陛下緊緊握住太后右手,「母后,您瞧,太子與太子妃在這裡,太子妃有了身孕,您的曾孫快要出世了,您不瞧瞧嗎?」
「果真?」太后有了一些精神,微微側頭,看見了剛與太子成婚的太子妃,「好,好……你要好好的,為太子生個兒女……」
「皇祖母,兒臣在呢,兒臣一定聽您的話,您養好身子,以後還要您拿主意,為曾孫起名字呢。」太子妃也識趣,故意說讓太后歡喜的話。
「好,只是哀家不行了,等不到他出世那一日啦……」自個的身子自個清楚,太后深知抬手都無力,勉強與陛下太子交代完事情,呼吸已然十分急促,又喚道:「竹清,竹清。」
竹清正哀傷著,聞言立馬上前兩步,「太后,奴婢在,您有甚麽要與奴婢說?」
「你陪了我那麽久,我走了以後,私庫里的物件你帶走一半,剩下的一半,給齊兒與太子,可懂?」也不知是不是迴光返照,到最後太后越講越精神,完整了說完這番話,又見了諸位皇子公主,最後於兒孫環繞中薨逝。
竹清跪在地上,頗有一種恍惚的不真實感,她跟了半輩子的人,死了。
從今往後,她再也不需要伺候任何人,可以盡情的遊山玩水,心裡負擔放下,縈繞著一股莫名的惆悵感。
太后娘娘的喪禮極其隆重,陛下真心尊重太后,故而在喪禮上不曾離開,甚至一度傷心欲絕到暈厥。
竹清看著棺槨,突然感覺頭暈目眩,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是菊兒扶住了她,「嬤嬤您要當心身子。」
太后出殯那日,竹清與菊兒送殯,長長的隊列一眼望不到頭,蜿蜒如同長龍,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
身上的喪服被風吹動,火燭與菸灰的氣味瀰漫,竹清不可避免地嗅到了這股難聞的味道,過去的幾十年裡,她不止一次聞過這種味道。不過從前,是她陪著太后,如今,是她送太后。
她們看著棺槨被送入帝陵,與先帝合葬。旁邊走過兩列宮女,一共一百三十八個,是犯了錯的宮女,受過罰後沒入皇陵里替太后守靈。
竹清問菊兒,「你往後去哪?陛下給了恩典給我,許我出宮建府,我預備著往天下遊戲,盡情享受天地的風情。」
「嬤嬤,太后對我很好,縱然偶爾有懲罰,也不過是小懲大誡。我打算跟著誠王,去誠王府謀一份閒職。」誠王就是大皇子,因著要娶妻了,被陛下封了王。
「如此,也好。」竹清點頭,「去了誠王府,記得謹言慎行,切莫因為主子信任,又有幾分臉面就囂張。他們處理我們,可簡單得很。」<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