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頁
既如此,那位被放逐的天子……不知太女究竟是何打算?
葬儀結束後,許多官員仍在暗自思忖著這件大事,悄悄看向不遠處的那位太女殿下。
一株參天古樹下,李歲寧正在與魏叔易議事說話,身後由禁軍隔開了眾人。
初夏的京郊外,處處都是生機盎然之象。
太傅坐在車椅上,由湛勉推著走在萋萋青草小道上。
太傅思及入土者,口中嘆道:「他不願為張儉,老夫卻是做了回張儉……」
一旁隨護在側的魯沖,先是低聲問了身後一名文官「張儉是哪個」,待問明這典故之後,才汗顏同太傅道:「太傅自然不是貪生之輩,是魯某立功心切,非要救太傅不可!要怪便怪魯某!」
「老夫怪你作甚,當謝你才是。」褚太傅慢悠悠地說:「若非你保下老夫,老夫又何來機會遭學生冷眼。」
魯沖「啊?」了一聲,也不知這話是夸還是罵,撓撓頭,不敢搭話了。
車椅頓了一下,片刻後,繼續被推著往前行走著。
褚太傅看著此處山水風光,口中說著:「這倒的確是塊寶地……來世投個好胎吧。」
「若是不棄,便來老夫家中……」老太傅自語般道:「老夫家中三代之內且還敗不了,想讀書是管夠的,更關鍵的是,投胎的機會也比旁人家多得多。」
這是相當認真的投胎邀請了。
而太傅一貫厭蠢,能被他主動邀請成為家人,也算是一種莫大肯定。
「先生若在天有靈,定然動容。」
聽得這突然響起的聲音,褚太傅回頭看去,只見為他推車的人不知何時竟換了,換了個討人嫌的。
第652章 請立新帝,崔令安回京
太傅沒什麼好臉色,將頭轉了回去,理了理衣袖,冷嘲熱諷道:「怎麼,太女殿下這是當面向老夫問罪來了?」
「這倒也不必了。」李歲寧語氣輕鬆:「我這個人一向肚量不錯,如今已經消氣了。」
太傅冷冷「呵」一聲:「太女殿下如此寬宏大量,老夫倒要多謝了。」
李歲寧:「誰讓我是做學生的呢,少不得要包容忍耐一些。再說了,若非如此,老師的傷又怎能養得這麼快?」
「休要得了便宜再來賣乖!」太傅轉過半邊身子,瞪向那佯裝無辜無奈的人:「賊喊捉賊,莫非你就清白了?」
「所以咱們師生半斤八兩。」李歲寧笑眯眯地道:「那就誰也別說誰,全當扯平了吧。」
她與老師之間早已不必細說心意與付出,老師為何這樣做,她又為何提早入京,這些皆是不必贅言的。
她確實有些生氣,但那生氣,是因為害怕。
如今回過神來,不再怕了,便也不再氣了。
於李歲寧而言,此刻還能推著老師這樣走著,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但褚太傅不這樣認為,心意付出可以不說,但人他是要罵的!他攢了一肚子罵人的話!
此刻,李歲寧推著老師往前走,身後是魏叔易和喬央,魯沖已帶著禁軍退至後方十步開外處跟著,魯沖本意是為了讓太女殿下方便談話,殊不知,這分明是為太女殿下創造了挨罵的絕佳條件。
但凡有個真正的外人在場,太傅且還得掂量一下學生的面子,這下倒是能放開來罵了。
而喬央和魏叔易是指望不上的,一個是不敢勸,一個是壓根沒想勸、專看熱鬧的。
世態人心雖是炎涼,但李歲寧向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在老師真正發力之前,她忽然截下了老師的話,不由分說地問:「老師,您覺得此處山水風光如何?」
「勉強可以過眼!」褚太傅:「休要左顧言它,老夫今日——」
「就將此處贈予老師來垂釣吧。」李歲寧再次截斷老師的話:「我打算讓人在此建一座別院,恰離城中也不遠,我哪日想老師了,隨時便可以過來。」
「……」褚太傅忽然一噎。
喬央一陣艷羨喟嘆,忙是道:「到時在下得閒,來尋太傅,借寶地蹭上幾竿,還望太傅不要攆人才好啊!」
褚太傅沒搭理喬央,心裡卻已是美得很了,再打量這山山水水,氣都消了大半。
魏叔易從旁嘆服著:「論起躲災避難,絕處逢生……太女殿下實為此道翹楚也。」
先是倒打一耙,拒不出面。再一見面,便送山送水,叫人罵也無從罵了,一場大罵就此消解,怎一個足智多謀了得。
「然而又有誰人能無緣無故便成翹楚。」李歲寧聽似謙虛地道:「不過是經驗深厚,熟能生巧罷了。」
「這是變著法兒說老夫罵她罵得多呢!聽聽,這就是老夫教出來的好學生!」褚太傅聲音雖不低,但其中已然沒什麼怒氣了,又道:「將此處送與老夫,你們當她好心闊綽,卻不過是順手拿老夫當守墓人來使罷了!」
喬央笑起來:「您來做守墓人,駱公泉下有知倒要惶恐咯!」
「此地風水宜人,乃不可多得之寶地。」魏叔易含笑道:「太傅於此處頤養,定能長命不止百歲。」
「那老夫之後且安心養老。」太傅總算也不再嗆聲了:「朝堂之上,就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魏叔易:「我等資歷淺薄,免不了還是要常來與太傅請教的,到時還望太傅勿嫌煩鬧。」
褚太傅一聽便覺頭疼煩鬧了,無法忍受地擺手道:「別來打攪老夫清淨,往別處請教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葬儀結束後,許多官員仍在暗自思忖著這件大事,悄悄看向不遠處的那位太女殿下。
一株參天古樹下,李歲寧正在與魏叔易議事說話,身後由禁軍隔開了眾人。
初夏的京郊外,處處都是生機盎然之象。
太傅坐在車椅上,由湛勉推著走在萋萋青草小道上。
太傅思及入土者,口中嘆道:「他不願為張儉,老夫卻是做了回張儉……」
一旁隨護在側的魯沖,先是低聲問了身後一名文官「張儉是哪個」,待問明這典故之後,才汗顏同太傅道:「太傅自然不是貪生之輩,是魯某立功心切,非要救太傅不可!要怪便怪魯某!」
「老夫怪你作甚,當謝你才是。」褚太傅慢悠悠地說:「若非你保下老夫,老夫又何來機會遭學生冷眼。」
魯沖「啊?」了一聲,也不知這話是夸還是罵,撓撓頭,不敢搭話了。
車椅頓了一下,片刻後,繼續被推著往前行走著。
褚太傅看著此處山水風光,口中說著:「這倒的確是塊寶地……來世投個好胎吧。」
「若是不棄,便來老夫家中……」老太傅自語般道:「老夫家中三代之內且還敗不了,想讀書是管夠的,更關鍵的是,投胎的機會也比旁人家多得多。」
這是相當認真的投胎邀請了。
而太傅一貫厭蠢,能被他主動邀請成為家人,也算是一種莫大肯定。
「先生若在天有靈,定然動容。」
聽得這突然響起的聲音,褚太傅回頭看去,只見為他推車的人不知何時竟換了,換了個討人嫌的。
第652章 請立新帝,崔令安回京
太傅沒什麼好臉色,將頭轉了回去,理了理衣袖,冷嘲熱諷道:「怎麼,太女殿下這是當面向老夫問罪來了?」
「這倒也不必了。」李歲寧語氣輕鬆:「我這個人一向肚量不錯,如今已經消氣了。」
太傅冷冷「呵」一聲:「太女殿下如此寬宏大量,老夫倒要多謝了。」
李歲寧:「誰讓我是做學生的呢,少不得要包容忍耐一些。再說了,若非如此,老師的傷又怎能養得這麼快?」
「休要得了便宜再來賣乖!」太傅轉過半邊身子,瞪向那佯裝無辜無奈的人:「賊喊捉賊,莫非你就清白了?」
「所以咱們師生半斤八兩。」李歲寧笑眯眯地道:「那就誰也別說誰,全當扯平了吧。」
她與老師之間早已不必細說心意與付出,老師為何這樣做,她又為何提早入京,這些皆是不必贅言的。
她確實有些生氣,但那生氣,是因為害怕。
如今回過神來,不再怕了,便也不再氣了。
於李歲寧而言,此刻還能推著老師這樣走著,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但褚太傅不這樣認為,心意付出可以不說,但人他是要罵的!他攢了一肚子罵人的話!
此刻,李歲寧推著老師往前走,身後是魏叔易和喬央,魯沖已帶著禁軍退至後方十步開外處跟著,魯沖本意是為了讓太女殿下方便談話,殊不知,這分明是為太女殿下創造了挨罵的絕佳條件。
但凡有個真正的外人在場,太傅且還得掂量一下學生的面子,這下倒是能放開來罵了。
而喬央和魏叔易是指望不上的,一個是不敢勸,一個是壓根沒想勸、專看熱鬧的。
世態人心雖是炎涼,但李歲寧向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在老師真正發力之前,她忽然截下了老師的話,不由分說地問:「老師,您覺得此處山水風光如何?」
「勉強可以過眼!」褚太傅:「休要左顧言它,老夫今日——」
「就將此處贈予老師來垂釣吧。」李歲寧再次截斷老師的話:「我打算讓人在此建一座別院,恰離城中也不遠,我哪日想老師了,隨時便可以過來。」
「……」褚太傅忽然一噎。
喬央一陣艷羨喟嘆,忙是道:「到時在下得閒,來尋太傅,借寶地蹭上幾竿,還望太傅不要攆人才好啊!」
褚太傅沒搭理喬央,心裡卻已是美得很了,再打量這山山水水,氣都消了大半。
魏叔易從旁嘆服著:「論起躲災避難,絕處逢生……太女殿下實為此道翹楚也。」
先是倒打一耙,拒不出面。再一見面,便送山送水,叫人罵也無從罵了,一場大罵就此消解,怎一個足智多謀了得。
「然而又有誰人能無緣無故便成翹楚。」李歲寧聽似謙虛地道:「不過是經驗深厚,熟能生巧罷了。」
「這是變著法兒說老夫罵她罵得多呢!聽聽,這就是老夫教出來的好學生!」褚太傅聲音雖不低,但其中已然沒什麼怒氣了,又道:「將此處送與老夫,你們當她好心闊綽,卻不過是順手拿老夫當守墓人來使罷了!」
喬央笑起來:「您來做守墓人,駱公泉下有知倒要惶恐咯!」
「此地風水宜人,乃不可多得之寶地。」魏叔易含笑道:「太傅於此處頤養,定能長命不止百歲。」
「那老夫之後且安心養老。」太傅總算也不再嗆聲了:「朝堂之上,就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魏叔易:「我等資歷淺薄,免不了還是要常來與太傅請教的,到時還望太傅勿嫌煩鬧。」
褚太傅一聽便覺頭疼煩鬧了,無法忍受地擺手道:「別來打攪老夫清淨,往別處請教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