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頁
「可惜長兄如今身在軍中,還不知是何情況……」崔琅說著,忽然問:「對了,長史,我阿娘和妹妹可好?」
戴長史點頭:「夫人與女郎皆安。」
「這麼久沒見,阿娘與妹妹定然惦記我惦記得狠了……」崔琅思親心切,迫不及待地加快腳步,卻被戴長史伸手無聲攔下。
崔琅轉過頭,正對上戴長史不贊成的目光。
戴長史含笑提醒:「既已至家中,六郎君實不必如此心急。」
常節使在此,由六郎君快步越過前去,走在前頭,不合規矩。
這並不是尋常的姑娘家登門,只需要給對方留下一個鬆快親切的好印象即可——
雖說是大都督心儀的女郎,但在這重身份關係之前,對方先是淮南道節度使常歲寧,又是手握東都洛陽之人……對待如此身份者,自然要有足夠的禮待與敬重。
雖說親近與敬重缺一不可,但敬字卻務必是要擺在首位的。
局面發展到今日這一步,而他也已從大都督的態度中看懂了之後的路……那麼,有些規矩,便要趁早立下才行。
不單是并州大都督府,六郎君這跳脫鬧哄的性情,也當視情形稍作收斂一些,才能在往後的相處之道上走得更加穩妥長遠。
戴從在崔琅的小臂上輕輕拍了兩下,以作提醒。
崔琅哪裡還有不懂的,稍慢下了腳步,重新跟在常歲寧身後。
這一刻,崔琅看著走在正前方的少女,心頭莫名澎湃之餘,更多了一份鄭重。同時他意識到,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上進二字任重道遠,不能只停留在嘴皮子功夫上。
崔琅心思起伏間,跟著人群往前走著,直到前方出現了兩道熟悉的人影。
崔琅眼睛忽然一紅,一句久別重逢的「阿娘」還未來得及喊出口,只聽自家阿娘在前頭開了口,但喊的卻是:「常節使——!」
盧氏沒來得及去搜尋自家兒子的身影,目光與心神便齊齊被為首的常歲寧吸引了去。
盧氏駐足,帶著女兒,下意識地福身一禮。
常歲寧認出了她,抬手道:「盧夫人。」
說著,視線同樣落在崔棠身上:「崔娘子。」
而見盧氏仍維持著福身的動作未動,常歲寧便伸出一隻手去,虛托住盧氏半邊手臂。
四目相對一瞬,盧氏的眼睛略略一顫,幾乎失了神去。
一別數年,眼前之人比她記憶中高了不少,氣質更是大變了。
高挑的女子繫著墨色披風,褪下的風帽邊沿處鑲嵌著禦寒的雪白狐毛,分明的黑與白,似乎更明晰了她的骨骼輪廓。
優越的眉骨將其眉眼襯得深幽而清冷,清晰的下頜線條之下似潛藏著殺伐英氣。
冬日行軍讓她面上的肌膚不比往日那般細膩白皙,褪去了柔膩,卻愈發貼合骨相,兩頰被風吹得有些泛紅,這些許瑕疵平添自然生動之氣,如夏荷蒙上一層緋麗夕光,皎皎明月遇熾陽,碰撞出了天地間最張揚自在的鮮亮色彩。
而那一雙眸,則如山澗清泉。
盧氏恍惚間只覺嗅聞到了山川自然之氣,而此氣正縈繞在眼前之人周身。
作為范陽盧氏女,年少時嫁作崔氏宗子為婦,盧氏即便脾性再如何柔和,骨子裡卻也是有傲氣在的——
可此時,她無比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昔日的身份也好,可以長輩自居的年歲也罷,都不再適用於她與眼前的少女之間了。
雖被常歲寧扶住了半邊手臂,盧氏卻是堅持將膝彎得更低了些,再次深深福了一禮。
崔棠也幾乎發自本能地跟著照做。
盧氏直起身之際,重新看向常歲寧,眼中有敬意也有笑意:「常節使快快請去廳中說話吧,已為節使備下了熱茶!」
常歲寧與她點頭,眼底也露出一點笑意:「多謝夫人。」
這一笑叫盧氏晃了神,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攥緊了手中帕子,儘量讓自己儀態保持端正地陪著常歲寧往前走。
盧氏關切地詢問常歲寧一路來冷不冷累不累,末了則道:「我家六郎不成器,叫節使費心了……」
盧氏說到這裡,才忽然想起了什麼——對了,她兒子呢?
下意識地駐足,盧氏回頭欲探尋,誰料剛扭過頭去,便直直對上了一張寫滿了怨念的少年臉龐。
見母親終於回頭,崔琅不滿地道:「您還記著自己有個兒子啊!」
他專等著看母親何時能將他想起來呢!
盧氏被嚇了一跳,又好笑又歡喜地伸手去擰崔琅的耳朵:「……你這臭小子,想要嚇死為娘啊!」
崔琅喊冤:「您自己心裡沒兒子,倒還有理了!」
盧氏鬆開手,面上依舊嗔怪帶笑,眼眶卻已紅了兩分。
「還有你,崔棠……」崔琅轉而瞪向身邊的妹妹:「好半晌才瞧見我這麼個大活人,你的良心也沒好到哪裡去!」
崔棠目視前方:「都要做家主的人了,還這樣沒個正形。」
「回頭再跟你算帳……」崔琅低聲嘀咕一句,卻也很快斂容做出正經之色,端正肩膀,拿出可靠的姿態來。
偌大的大都督府前廳內,已經站滿了崔家的人。
廳內大多是年長者,許多青年及少年人則候在廳外廊下,他們從兩側廊頭站至廊尾,乍一看去望不到盡頭,足有數百人之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戴長史點頭:「夫人與女郎皆安。」
「這麼久沒見,阿娘與妹妹定然惦記我惦記得狠了……」崔琅思親心切,迫不及待地加快腳步,卻被戴長史伸手無聲攔下。
崔琅轉過頭,正對上戴長史不贊成的目光。
戴長史含笑提醒:「既已至家中,六郎君實不必如此心急。」
常節使在此,由六郎君快步越過前去,走在前頭,不合規矩。
這並不是尋常的姑娘家登門,只需要給對方留下一個鬆快親切的好印象即可——
雖說是大都督心儀的女郎,但在這重身份關係之前,對方先是淮南道節度使常歲寧,又是手握東都洛陽之人……對待如此身份者,自然要有足夠的禮待與敬重。
雖說親近與敬重缺一不可,但敬字卻務必是要擺在首位的。
局面發展到今日這一步,而他也已從大都督的態度中看懂了之後的路……那麼,有些規矩,便要趁早立下才行。
不單是并州大都督府,六郎君這跳脫鬧哄的性情,也當視情形稍作收斂一些,才能在往後的相處之道上走得更加穩妥長遠。
戴從在崔琅的小臂上輕輕拍了兩下,以作提醒。
崔琅哪裡還有不懂的,稍慢下了腳步,重新跟在常歲寧身後。
這一刻,崔琅看著走在正前方的少女,心頭莫名澎湃之餘,更多了一份鄭重。同時他意識到,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上進二字任重道遠,不能只停留在嘴皮子功夫上。
崔琅心思起伏間,跟著人群往前走著,直到前方出現了兩道熟悉的人影。
崔琅眼睛忽然一紅,一句久別重逢的「阿娘」還未來得及喊出口,只聽自家阿娘在前頭開了口,但喊的卻是:「常節使——!」
盧氏沒來得及去搜尋自家兒子的身影,目光與心神便齊齊被為首的常歲寧吸引了去。
盧氏駐足,帶著女兒,下意識地福身一禮。
常歲寧認出了她,抬手道:「盧夫人。」
說著,視線同樣落在崔棠身上:「崔娘子。」
而見盧氏仍維持著福身的動作未動,常歲寧便伸出一隻手去,虛托住盧氏半邊手臂。
四目相對一瞬,盧氏的眼睛略略一顫,幾乎失了神去。
一別數年,眼前之人比她記憶中高了不少,氣質更是大變了。
高挑的女子繫著墨色披風,褪下的風帽邊沿處鑲嵌著禦寒的雪白狐毛,分明的黑與白,似乎更明晰了她的骨骼輪廓。
優越的眉骨將其眉眼襯得深幽而清冷,清晰的下頜線條之下似潛藏著殺伐英氣。
冬日行軍讓她面上的肌膚不比往日那般細膩白皙,褪去了柔膩,卻愈發貼合骨相,兩頰被風吹得有些泛紅,這些許瑕疵平添自然生動之氣,如夏荷蒙上一層緋麗夕光,皎皎明月遇熾陽,碰撞出了天地間最張揚自在的鮮亮色彩。
而那一雙眸,則如山澗清泉。
盧氏恍惚間只覺嗅聞到了山川自然之氣,而此氣正縈繞在眼前之人周身。
作為范陽盧氏女,年少時嫁作崔氏宗子為婦,盧氏即便脾性再如何柔和,骨子裡卻也是有傲氣在的——
可此時,她無比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昔日的身份也好,可以長輩自居的年歲也罷,都不再適用於她與眼前的少女之間了。
雖被常歲寧扶住了半邊手臂,盧氏卻是堅持將膝彎得更低了些,再次深深福了一禮。
崔棠也幾乎發自本能地跟著照做。
盧氏直起身之際,重新看向常歲寧,眼中有敬意也有笑意:「常節使快快請去廳中說話吧,已為節使備下了熱茶!」
常歲寧與她點頭,眼底也露出一點笑意:「多謝夫人。」
這一笑叫盧氏晃了神,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攥緊了手中帕子,儘量讓自己儀態保持端正地陪著常歲寧往前走。
盧氏關切地詢問常歲寧一路來冷不冷累不累,末了則道:「我家六郎不成器,叫節使費心了……」
盧氏說到這裡,才忽然想起了什麼——對了,她兒子呢?
下意識地駐足,盧氏回頭欲探尋,誰料剛扭過頭去,便直直對上了一張寫滿了怨念的少年臉龐。
見母親終於回頭,崔琅不滿地道:「您還記著自己有個兒子啊!」
他專等著看母親何時能將他想起來呢!
盧氏被嚇了一跳,又好笑又歡喜地伸手去擰崔琅的耳朵:「……你這臭小子,想要嚇死為娘啊!」
崔琅喊冤:「您自己心裡沒兒子,倒還有理了!」
盧氏鬆開手,面上依舊嗔怪帶笑,眼眶卻已紅了兩分。
「還有你,崔棠……」崔琅轉而瞪向身邊的妹妹:「好半晌才瞧見我這麼個大活人,你的良心也沒好到哪裡去!」
崔棠目視前方:「都要做家主的人了,還這樣沒個正形。」
「回頭再跟你算帳……」崔琅低聲嘀咕一句,卻也很快斂容做出正經之色,端正肩膀,拿出可靠的姿態來。
偌大的大都督府前廳內,已經站滿了崔家的人。
廳內大多是年長者,許多青年及少年人則候在廳外廊下,他們從兩側廊頭站至廊尾,乍一看去望不到盡頭,足有數百人之眾。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