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頁
駱觀臨未語,他對這身世之說,卻是持保留態度。
七百萬貫的確是個龐大的數目,可先前還有不肯透露身份的好友動輒便給他家大人送來數百萬貫……若這樣的好友多上幾個,將他家大人的私庫填得滿滿當當,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雖說這樣闊綽的冤大頭好友萬里無一,但他家大人的確很擅長哄騙……或者說是拿捏人心。
不過,這身世之說雖不知真假,但此事能傳揚到這般地步,引起如此矚目……背後若說沒有常歲寧的授意,駱觀臨卻是不信的。
所以,此是他家大人有心之下促成的輿論,至於真假……結合她一貫真真假假的行事作風,且有待觀望。
不過,她選擇這樣做的目的,倒是不難想像……
未有明言,而是拋出如此線索,引得世人猜想——
歷來,這世上最大膽的存在,便源於世人的猜想。
如此一來,她無異於是在告訴世人,她淮南道常歲寧手中有兵,背後有人,想與她別苗頭者,自然要多掂量一二。
但是,她的用意……僅僅只是如此嗎?
駱觀臨垂眸看著眼前的公文,卻覺這字裡行間蜿蜒成道,循望而去,似乎皆在通往同一方向。
天色臨近昏暮時,王岳和駱觀臨一同走在離開外書房的路上。
王岳尚且沉浸在突然得知自家大人中道發家的心情中,將一應感慨與暢想壓下之後,王岳反倒略有些憂慮般道:「這天降橫財,但願不要淹沒了大人的雄心壯志才好。」
人一旦太有錢,往往是很容易失去上進心的——當然,他並沒有機會親身體會過這種感受。
「她所求,從來不是財。」駱觀臨淡聲道:「財不過只是她拿來行事的手段而已。」
此前她喊窮時,也不是在苦惱錢本身的多少,而是苦於沒錢去做她想做之事。
「這倒是!」王岳恍然一笑,閒談般往下說道:「世人多為財,不為財者,便多為聲名權勢……」
王岳說著,理了理短須,道:「然則我觀大人,卻也非後者。誠如你方才所言,財只不過是大人行事的手段,依我看來,聲名權勢之於大人亦是手段爾,大人並非痴迷眷戀權勢之人——」
話至此處,感慨道:「大人真正所求,是為民,為萬民。」
聽王岳此言,駱觀臨看向前方:「然則此等人,世間無幾。」
王岳抬眉,哈哈一笑。
駱觀臨轉頭看向他,皺眉問:「有何值得發笑之處?」
「觀臨啊。」王岳壓低聲音,眼中帶笑:「你只道世間無幾,可沒說大人不是此等人。」
「……」駱觀臨轉回頭去,目不斜視繼續往前走。
王岳卻又湊上來低聲問:「觀臨,不走了吧?」
駱觀臨不置可否地反問好友:「……你起初尚且擔心她存反心,若她果真造反,你走是不走?」
王望山彼時很憂慮誤上一條兇險的賊船——
王岳想起此事,笑著道:「記得那時你還寬慰於我,說大人上面尚有父兄可以壓制於她,讓我不必過於擔心……」
他話說到這裡,駱觀臨也忍不住發出一聲笑音。
今時再觀昔日之言,便覺得實在可笑,他那時是何來的信心,竟覺得她的父兄是可以壓製得了她的?
「看來那時你也只是霧裡觀山,只當大人乃是一小丘……」王岳道:「殊不知,卻是座巍峨的山巔巨嶺啊。」
駱觀臨沒有否認這個說法。
王岳這才笑著搖頭,遲遲答道:「我不走。」
他道:「如今世道多戰火,唯有江都見清明……你我皆知,這並非偶然之下的運氣。」
「世事變幻莫測,自入江都之後,我之想法也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王岳拿下定結論的語氣說道:「今我所感,大人所行之道,即為天下正道,沒有不跟從的道理。」
駱觀臨:「自古以來,每個反賊的擁躉,大抵都是這樣想的。」
王岳輕「嘶」一聲,轉頭看向好友:「果真?論起為反賊之擁躉,我自不比你經驗深厚,你可莫要誆我——」
「……」駱觀臨眼角一抽。
王岳「哈」地笑了。
駱觀臨也負起手來,無聲笑了笑,待往事顯然已釋懷大半。
王岳伺機又問道:「所以,走是不走了?」
「暫時不走。」駱觀臨負手而行,語氣淡淡:「詩還未寫。」
王岳忙問:「又要寫詩?」
駱觀臨「嗯」了一聲:「受人之託。」
此番常歲寧親自趕往瘟疫之地,駱觀臨是不贊成的,並試圖勸說過。
但常歲寧心意已決,便與他道:【要去啊,若我不親自去,回頭先生為此事賦詩誇讚我之時,怎好做到真正言之有物?】
駱觀臨神情幾分莫名:【某何時說過要賦詩?】
常歲寧道:【我現下正要托先生賦詩啊——待我辦成此事,還望先生不吝賦詩揚我美名。】
又很認真地提出無理無恥的要求:【屆時我若出了兩分力,還望先生在詩中誇大為十分——只是不知先生可會覺得吃力?】
是將好大喜功,沽名釣譽寫在了明面上,半點遮掩都沒有。
然而,對此類人最是排斥的駱觀臨彼時聽在耳中,卻半點也生不出厭惡之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七百萬貫的確是個龐大的數目,可先前還有不肯透露身份的好友動輒便給他家大人送來數百萬貫……若這樣的好友多上幾個,將他家大人的私庫填得滿滿當當,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雖說這樣闊綽的冤大頭好友萬里無一,但他家大人的確很擅長哄騙……或者說是拿捏人心。
不過,這身世之說雖不知真假,但此事能傳揚到這般地步,引起如此矚目……背後若說沒有常歲寧的授意,駱觀臨卻是不信的。
所以,此是他家大人有心之下促成的輿論,至於真假……結合她一貫真真假假的行事作風,且有待觀望。
不過,她選擇這樣做的目的,倒是不難想像……
未有明言,而是拋出如此線索,引得世人猜想——
歷來,這世上最大膽的存在,便源於世人的猜想。
如此一來,她無異於是在告訴世人,她淮南道常歲寧手中有兵,背後有人,想與她別苗頭者,自然要多掂量一二。
但是,她的用意……僅僅只是如此嗎?
駱觀臨垂眸看著眼前的公文,卻覺這字裡行間蜿蜒成道,循望而去,似乎皆在通往同一方向。
天色臨近昏暮時,王岳和駱觀臨一同走在離開外書房的路上。
王岳尚且沉浸在突然得知自家大人中道發家的心情中,將一應感慨與暢想壓下之後,王岳反倒略有些憂慮般道:「這天降橫財,但願不要淹沒了大人的雄心壯志才好。」
人一旦太有錢,往往是很容易失去上進心的——當然,他並沒有機會親身體會過這種感受。
「她所求,從來不是財。」駱觀臨淡聲道:「財不過只是她拿來行事的手段而已。」
此前她喊窮時,也不是在苦惱錢本身的多少,而是苦於沒錢去做她想做之事。
「這倒是!」王岳恍然一笑,閒談般往下說道:「世人多為財,不為財者,便多為聲名權勢……」
王岳說著,理了理短須,道:「然則我觀大人,卻也非後者。誠如你方才所言,財只不過是大人行事的手段,依我看來,聲名權勢之於大人亦是手段爾,大人並非痴迷眷戀權勢之人——」
話至此處,感慨道:「大人真正所求,是為民,為萬民。」
聽王岳此言,駱觀臨看向前方:「然則此等人,世間無幾。」
王岳抬眉,哈哈一笑。
駱觀臨轉頭看向他,皺眉問:「有何值得發笑之處?」
「觀臨啊。」王岳壓低聲音,眼中帶笑:「你只道世間無幾,可沒說大人不是此等人。」
「……」駱觀臨轉回頭去,目不斜視繼續往前走。
王岳卻又湊上來低聲問:「觀臨,不走了吧?」
駱觀臨不置可否地反問好友:「……你起初尚且擔心她存反心,若她果真造反,你走是不走?」
王望山彼時很憂慮誤上一條兇險的賊船——
王岳想起此事,笑著道:「記得那時你還寬慰於我,說大人上面尚有父兄可以壓制於她,讓我不必過於擔心……」
他話說到這裡,駱觀臨也忍不住發出一聲笑音。
今時再觀昔日之言,便覺得實在可笑,他那時是何來的信心,竟覺得她的父兄是可以壓製得了她的?
「看來那時你也只是霧裡觀山,只當大人乃是一小丘……」王岳道:「殊不知,卻是座巍峨的山巔巨嶺啊。」
駱觀臨沒有否認這個說法。
王岳這才笑著搖頭,遲遲答道:「我不走。」
他道:「如今世道多戰火,唯有江都見清明……你我皆知,這並非偶然之下的運氣。」
「世事變幻莫測,自入江都之後,我之想法也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王岳拿下定結論的語氣說道:「今我所感,大人所行之道,即為天下正道,沒有不跟從的道理。」
駱觀臨:「自古以來,每個反賊的擁躉,大抵都是這樣想的。」
王岳輕「嘶」一聲,轉頭看向好友:「果真?論起為反賊之擁躉,我自不比你經驗深厚,你可莫要誆我——」
「……」駱觀臨眼角一抽。
王岳「哈」地笑了。
駱觀臨也負起手來,無聲笑了笑,待往事顯然已釋懷大半。
王岳伺機又問道:「所以,走是不走了?」
「暫時不走。」駱觀臨負手而行,語氣淡淡:「詩還未寫。」
王岳忙問:「又要寫詩?」
駱觀臨「嗯」了一聲:「受人之託。」
此番常歲寧親自趕往瘟疫之地,駱觀臨是不贊成的,並試圖勸說過。
但常歲寧心意已決,便與他道:【要去啊,若我不親自去,回頭先生為此事賦詩誇讚我之時,怎好做到真正言之有物?】
駱觀臨神情幾分莫名:【某何時說過要賦詩?】
常歲寧道:【我現下正要托先生賦詩啊——待我辦成此事,還望先生不吝賦詩揚我美名。】
又很認真地提出無理無恥的要求:【屆時我若出了兩分力,還望先生在詩中誇大為十分——只是不知先生可會覺得吃力?】
是將好大喜功,沽名釣譽寫在了明面上,半點遮掩都沒有。
然而,對此類人最是排斥的駱觀臨彼時聽在耳中,卻半點也生不出厭惡之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