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來說去,妹妹都是想著他的。

  想到這裡,常歲安又不禁幾分鼻酸,心中升起對妹妹和阿爹的思念之情,強忍著才未讓眼淚落下。

  此一夜,常歲安做了個夢,夢到自己也去了江都,見到了阿爹和妹妹,醒來之後,幾分悵然若失。

  但沒想到的是,真正讓他「悵然若失」的還在後頭——

  常歲安剛睜開眼睛,便聽到軍中到處都在談論那七百萬貫之事,此事從一開始就註定不能是個秘密,而同樣「瞞不住」的,還有有關常歲寧身世的猜測……

  常歲安:「?」

  什麼意思?又有第二個姚廷尉出現了?

  還是說,他妹妹果真要成別人家的了?

  常歲安很是驚慌,連忙寫信送往江都,向阿爹求證此事。

  常歲安此一封信所過之處,也不乏議論此事的聲音。

  一時間,淮南道節度使常歲寧的身世之謎,赫然已成為時下一大熱點。

  元祥忍不住找到孟列:「孟東家……此事並非我走漏!」

  他承認他嘴巴快了點,但他僅悄悄告訴了玄策軍里的自家人,這一路來,他可是守口如瓶的!

  好在孟東家看起來很信得過他的為人,當即點了頭:「我知道。」

  元祥鬆了口氣,下一刻,只聽孟列道:「是我走漏的。」

  元祥:「?!」

  元祥並不愚笨,冷靜下來後細思此事,在「孟東家是個表里不一的大嘴巴」,以及「孟東家此舉另有用意」之間,便更加傾向於後者。

  這個答案讓元祥如釋重負,只覺嘴巴上貼著的噤聲咒被徹底解除。

  而此事傳揚得沸沸揚揚之下,風聲自然也流回了江都城中。

  江都刺史府中,眾人私下也在揣測自家大人的真正身世。

  王岳聽在耳中,也忍不住心思浮動起來,然而轉頭看向好友,卻見好友依舊穩重如常,不禁低聲問:「老錢,你便絲毫不好奇大人的身世嗎?」

  駱觀臨頭也不抬地道:「謠傳而已,你竟也信。」

  「何為謠傳?」王岳:「七百萬貫以資北境?還是大人的身世之謎?」

  「自然皆是謠傳。」駱觀臨淡聲道:「大人何來的七百萬貫。」

  他對自家大人的貧窮,一貫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很快,駱觀臨的這份信心便被突然打碎。

  姚冉將二人的對話聽在耳中,想了想,還是開口道:「此事並非謠傳。」

  大人應是未有特意將此事告知二位先生,但她是知曉的,而她若任由二位先生、尤其是心眼較窄的錢先生誤解此事,卻不出言提醒,那就涉及到刻意隱瞞了,容易帶來不必要的隔閡。

  駱觀臨聞言筆下一頓,抬頭看向姚冉。

  第494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發家

  迎著駱觀臨及王岳的目光,姚冉道:「大人以七百萬貫相資北境,乃是實情。」

  書房中有著一瞬的寂靜,正幫姚冉打下手的駱澤也呆住了。

  駱觀臨極快地皺了下眉,回過神問:「如此數目,從何而來?」

  姚冉只道:「乃大人私產。」

  姚冉作為常歲寧在刺史府內當之無愧的左膀右臂,也替常歲寧處理許多明面之下的事,常歲寧便給了她許多便宜行事之權,因此姚冉也是見過孟列的——在向姚冉引見孟列時,常歲寧對孟列的介紹甚是簡潔明了:【此乃孟東家,我不在時,若刺史府內私庫存銀不足,便只管找他。】

  彼時,姚冉看向孟列,只覺宛若一座行走的銀庫。

  因此,姚冉對自家大人如今的富有,是頗有些了解的。

  至於具體究竟富有到了何等程度,以及這份富有究竟由何而起,那便不得而知了。

  「大人這私產……是由何處而來?」王岳臉上的驚惑之色難消。

  姚冉微搖頭:「此乃大人私事,我亦不知。」

  王岳瞳孔微震,也就是說……那傳得沸沸揚揚的身世之謎,很有可能是真的了?

  還有便是……

  「如此說來,那大人此前的清貧是裝……」王岳話到嘴邊,又趕忙改口:「不過是在做戲而已?」

  「此前並非做戲。」姚冉解釋道:「據我所知,大人這筆私產也是之後才出現的,並非一開始便有。」

  王岳懂了——天降橫財。

  大人於悄無聲息間,竟然就這麼完成了大多數人畢生的夢想!

  王岳忍不住喟嘆:「大人竟是創業未半而中道發家……」

  這個突如其來的認知讓王岳感慨之餘,又覺心中安定許多——

  江都刺史府發放俸祿一向很準時,據聞多是由刺史大人的私庫墊支,他對此既欣慰又負罪,每每領俸祿時,心中便會出現雙重的於心不忍——領下吧,對大人的私庫於心不忍;不領吧,對自己的荷包於心不忍。

  而現下好了,再領俸祿時,他便可以做到心無負擔了!

  王岳在心底長舒了一口氣——這也算是得知大人發家後,帶給他這個小人物最直觀的心態變化了。

  在心中感嘆完此事,王岳才繼續驚喜地探究道:「我觀大人龍章鳳姿,便註定不會是尋常出身……」

  須知那不是七百貫,也不是七萬貫,而是七百萬貫……能隨手拿出七百萬貫的家底,將大盛拎起來抖一抖,又能抖出幾個符合條件的出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